黄昌明;林建贤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临床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37例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40例,占11.87%,其余小于75岁的患者29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等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脏、肺部疾病及低蛋白血症的比例分别为37.5%、12.5%、30.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5.5%、5.8%、12.8% (P<0.05).老年组患者分化型胃癌、ASAⅢ级、UICC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7例、心率失常6例.老年组术后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5% (9/40)、7.5%(3/4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9.4%(28/297)、1.0%(3/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早,但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易导致术后并发心肺并发症,应在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减少并发症,尽量根治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叶龙云;李国光;郑毅雄;易阳;陈开波;陈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研究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 GLQI)测定45例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比较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生存质量的不同.结果 患者术后GLQI评分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随病理分期增高,患者GLQI总分、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男性患者在GLQI总分及生理功能状态上均优于女性患者(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2周腹腔镜组在GLQI总分、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方面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3个月以后,腹腔镜组在GLQI总分及主观症状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性别及手术方式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病理分期早优于分期晚的患者,男性优于女性,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叶盛;郑毅雄;施迪科;曹春辉;陈开波;陈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自1994年Kitano等[1]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其以根治为前提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故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开展.大量研究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期和远期疗效[2-6].在胃癌高发的日本,胃癌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胃癌联合会2004年颁布的《胃癌处理规约》第2版推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作为早期胃癌的术式选择之一[7].
作者:李曙光;邵钦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现代化生活方式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肥胖人群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外科医生对肥胖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机会也在增多.肥胖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的一种状态.由于肥胖患者常伴有重要脏器生理功能改变及容易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及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等重要危险因素[1,2],所以,肥胖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体代谢紊乱,机体对水、电解质等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差.
作者:陈建新;吴黎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 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 173.5±60.5 )min,术中失血(101.5±89.5) 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作者:贺海斌;严志龙;沈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要成为治疗胃癌的常规方法之一,必须遵循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原则,包括:(1)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2)肿瘤操作的非接触原则;(3)足够的切缘;(4)彻底清扫淋巴结.为此,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清扫淋巴结时应紧贴血管,从淋巴结的基底部,由下往上将脂肪淋巴组织整块切除.手术操作中尽量避免抓持肿瘤组织,以免造成肿瘤组织的挤压;取出标本时使用切口保护袋,避免癌细胞的切口种植.
作者:黄昌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6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A、后期B两组;其中远端胃癌根治术45例,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Da、后期Db两组.分别比较初期与后期手术的手术情况.结果 6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初期与后期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初期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233.07 ±46.62) min,显著长于B组(209.24±50.15) min(P<0.05).45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初期Da组平均手术时间(234.7±45.32) min,术中出血量(111.3±40.63 )ml,显著高于后期Db组的(198.2±40.57)min、(89.5±36.42)ml(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开展的不同阶段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方面体现出学习曲线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团队具有不同学习曲线的规律.
作者:李双喜;吴晓江;张连海;宗祥龙;陕飞;季加孚;李子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清扫血管根部各组淋巴结所需时间,探讨各组淋巴结清扫的难点和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观看手术录像方法,计算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施行的25例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分别计算清扫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群所需时间,并比较各组淋巴结清扫所需时间在初期15例和后期10例的时间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术后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25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702枚,平均数为(29.92±8.78)枚.手术所需时间91~212 min,平均(129.96±27.91)min,其中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64±4.15)min、(25.60±6.38)min、(24.52±7.23) min及(18.40±3.75)min.初期15例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13±3.02)min、(28.07±5.16)min、(27.80±6.13)min及(17.00±2.39) min,后期10例所需时间分别为(24.40±5.54)min、(21.90±6.47)min、(19.60±6.02)min及(20.50±4.53)min,对比前后两组变化,原来为耗时的网膜右、胃右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4根主要胃周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耗时从长至短依次为胃网膜右、胃右、胃网膜左及胃左血管,而经过相当病例的实践后,耗时按从长至短顺序依次为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左及胃右血管周围淋巴结组群.
作者:陈映波;陈实;冯兴宇;李元方;陈永明;徐大志;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部、壶腹部等恶性肿瘤及局限于胰头部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PD相关死亡率从30%降至1%[1],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40%~60%,其中常见的两个并发症为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emptying,DGE)和胰瘘.10%~40%的患者术后出现DGE,DGE加重了术后营养不良,延迟术后饮食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生活质量,故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检索目前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DGE治疗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提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DGE的循证治疗策略.
作者:戴伟钢;董文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评价胃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自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database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9篇入选.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对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全体研究样本量合计935例胃癌,其中腹腔镜手术组509例,传统开腹手术组4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6%、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46;95% CI:0.30~0.71;P=0.0004);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7%、89.42% (OR 1.35;95%CI:0.66~2.77;P=0.41),复发率分别为2.55%、3.76%(OR 0.70; 95% CI:0.31~1.57;P=0.39),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癌手术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杨娜;黄昌明;林涛;郑朝辉;李平;谢建伟;王家镔;林建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6例施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6例残胃癌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D2根治性残胃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1例中转开腹姑息性残胃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时间180~265 min,平均(229.1±27.7)min,术中出血量45~160 ml,平均( 89.4±-30.2) ml,淋巴结清扫13~27枚,平均(19.9±3.3)枚.术后住院时间9~17d,平均(11.2±1.9)d.术后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0~46个月,3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例死于肝脏转移,1例死于腹膜转移,存活14例.结论 腹腔镜下残胃癌手术切除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李平;黄昌明;郑朝辉;谢建伟;王家镔;林建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 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症;余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症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 了解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赵刚;汤佳音;朱纯超;曹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以来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3组(A、B、C组),每组50例,对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体重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症以及肿瘤部位、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清扫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C组均比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A组为18.0%,B组4.0%,C组2.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B、C组比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B、C组比A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此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
作者:谢征宇;黄昌明;郑朝辉;李平;谢建伟;王家镔;林建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有近20年的历史[1,2],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不断成熟,设备及器械不断更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已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甚至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如何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采用微创技术,使胃癌患者既能安全有效地进行手术治疗,又能减轻创伤、改善生存质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因此,本文结合我科经验及国内外本领域的新进展,就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方面作一论述.
作者:黄昌明;林建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视野清、切口小,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切口感染、裂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日缩短.目前,腹腔镜手术不仅用于治疗胆囊切除、脾脏切除等器官的良性病变,已开始用于肝脏和胰腺等富血供实质性器官,甚至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超声刀等器械解决了腹腔镜下切割止血和解剖分离等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问题,可在胃周血管根部离断血管并清扫相应的淋巴结群,完成胃癌根治性切除.目前绝大多数术者仅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淋巴结清扫,然后通过上腹部辅助小切口完成胃切除和消化道重建.确切地说,这种术式应称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laparoscopy-assisted gastrectomy,LAG).
作者:牟一平;徐晓武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