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董世庆;刘春燕;赵方平;蒋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诱骗受体3 (DcR3) 表达与T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瘤组织标本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正常肺组织为对照组, 对两组人员组织中DcR3表达的阳性情况、研究组患者组织中Dc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T细胞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组织中DcR3表达阳性率为3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中低分化和T3/T4患者组织中DcR3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和T1/T2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DcR3表达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组织中DcR3表达阳性患者的T细胞数显著少于阴性患者 (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诱骗受体3表达与T淋巴细胞浸润显著相关, 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白文梅;罗建江;王娜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方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化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淋巴结细胞计数和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优化护理方案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改善营养状况,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咨含;郭燕红;李素英;唐小靖;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肿瘤组, 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为非恶性肿瘤组和同期3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 对3组人员的TSGF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患者TSGF阳性率为86.7% (26例), 其中鼻咽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TSGF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100.0%、66.7%、66.7%、50.0%、100.0%和100.0%.非恶性肿瘤组患者TSGF阳性率为16.7% (5例), 其中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胆囊炎的TSGF阳性率分别为40.0%、33.3%、50.0%和0.0%.健康对照组人员TSGF阳性率为0.0% (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TSGF阳性率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非恶性肿瘤组患者的TSGF阳性率又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正平;辜军;蔡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RP) 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在小细胞肺癌 (SCLC) 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SCLC和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SCLC).检测SCLC和NSCLC患者体内的ProGRP和NSE水平并进行比较, 以ProGRP或NSE治疗后水平与治疗前水平的比值对SCLC患者分组:ProGRP>0.5组和ProGRP≤0.5组, NSE>0.5组和<0.5组, 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结果SCLC组患者Pro GRP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NSCLC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Pro GRP诊断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 均高于NSE,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roGRP和NSE的佳截断值分别为62.15ng/L和13.25μg/L, 以二者之一阳性为阳性指标, 预测敏感性为97.5%, 特异性为77.2%, 阳性预测值为78.6%, 阴性预测值为97.3%, 约登指数为0.75;以二者均阳性为阳性指标, 预测敏感性为63.3%, 特异性为96.7%, 阳性预测值为94.3%, 阴性预测值为81.3%, 约登指数为0.60.第2周期末, SCLC Pro GRP≤0.5组患者有效率为64.8%,>0.5组患者有效率为3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SE≤0.5组患者有效率为63.3%,>0.5组患者有效率为43.3%, 二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roGRP≤0.5组6个月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0.5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ProGRP对SCLC的诊断价值大于NSE, 治疗后ProGRP的下降水平可作为SCLC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判定.
作者:张洪叶;杨波;孙凤荣;李京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 按照入院顺序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 分别于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 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SF-36) 对两组患者评估, 并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 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 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末次随访时的不同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护理之中, 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爱清;马雅娟;孙胡春;陈佳丽;周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在替吉奥+奥沙利铂 (SOX) 化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对照组患者给予SOX化疗,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125 (CA125) 和糖类抗原199 (CA199) 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8.3%,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下降, 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变化与胃癌化疗疗效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预测化疗效果.
作者:张亚衡;龚又红;张菊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变化、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 低于对照组的3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芳;董世庆;刘春燕;赵方平;蒋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肿瘤晚期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52例) 和对照组 (51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安宁疗护,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干预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及主观幸福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安宁疗护助于缓解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期负面不良情绪, 可缓解患者疼痛, 增加主观幸福感,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黑维琛;王辉;张恒;韩莉;刘玥;姜翠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联合伊立替康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NF-кB、NES1和CEA表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收治的8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靶向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糖类抗原199 (CA199) 、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242 (CA242) 、核转录因子 (NF-κB) 和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 (NES1) 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 对照组为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提高,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CA199、CEA和CA242指标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均降低更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NF-κB和NES1表达水平均提高,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3.3%, 低于对照组的3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靶向治疗+伊立替康治疗, 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减少不良反应, 效果显著.
作者:于雷;贾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膀胱癌占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三倍, 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膀胱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2].根治性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和部分高危表浅性膀胱癌的标准方式, 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和Bricker回肠膀胱术相比, 原位新膀胱术后无需腹壁造口, 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高, 成为各医学中心行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手术的首选术式[3].术后的肠代新膀胱与生理性膀胱的解剖结构不同, 与尿道外括约肌没有协同关系, 加之大脑皮层新的贮尿排尿反射尚未建立, 尿失禁成为原位新膀胱患者术后早期面临的常见的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发现, 通过给予患者新膀胱充盈排空训练和反复盆底肌锻炼, 可使阴部神经兴奋性恢复, 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力也得以加强, 从而改善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尿失禁的情况[4].原位新膀胱术后开展支持性膀胱训练可使患者的尿流率和膀胱逼尿肌压力升高, 每次排尿量和新膀胱容量增加, 膀胱残余尿量明显降低[5].国外有研究提示, 排尿功能锻炼对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预防尿失禁、恢复排尿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我们就国内外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锻炼的方法、研究进展和效果进行综述, 为临床更好的指导和督促原位新膀胱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锻炼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贺徐琳;刘永珍;刘晓青;宋瑞梅;荀林娟;施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进行抢救的120例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抢救措施.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抢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死亡率及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血管瘤破裂止血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可提高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抢救效果, 缩短抢救时间, 降低死亡率, 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出血症状,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魏华;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肝硬化患者, 其中男76例, 女6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 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焦虑评分为 (44.4±8.48) 分, 女性为 (50.2±10.20) 分, 女性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焦虑患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格内向、年龄较大及住院时间为1520d的患者, 焦虑患病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住院时间较长和住院次数较多的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评分, 女性、年龄较大、性格内向者和住院时间长焦虑患病率较高, 住院时间及次数较多的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
作者:田银娣;党少农;李静;王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郁消散外敷对癌痛患者止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间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和重庆铜梁中医院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郁消散外敷加三阶梯止痛方法, 1次/d, 6h/次, 两组均治疗7d.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 对敷药前后疼痛缓解度进行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内啡肽 (β-EP) 和P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癌痛缓解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β-EP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物质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结论 郁消散外敷能有效减轻癌痛, 升高患者血清β-EP和降低血清P物质含量, 可能是其止痛机制之一.
作者:王淑美;王维;李配富;刘朝菊;胡云;熊本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73例甲状腺癌患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38例) 和对照组 (35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随访, 患者出院1年后,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时, 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出院12个月,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出院时,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12个月,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较出院时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出院12个月,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及遵医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改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 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及出院后遵医行为,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坤宏;赵丽萍;郑飞波;朱宗平;李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 (NC) 对乳腺癌患者耐药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 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 按照术前是否实施蒽环类药物NC治疗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对照组 (4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予以蒽环类药物NC治疗, 对照组不进行NC治疗, 术后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病理特征与ERCC1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及两组患者ERCC1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 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理特征不同, ERCC1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64.0%,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8.0%.观察组患者ERCC1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ERCC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无明显关联, 采用蒽环类药物实施NC对于乳腺癌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临床可考虑监测ERCC1基因表达助于评估患者病情.
作者:李纲;杨梅;左丽;李小静;王妹兴;党雪菲;李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良好护理配合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良好护理配合,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 (28例), 高于对照组的73.3% (2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良好护理配合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 能提升手术效果, 手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芬芬;罗佳艳;张显奎;李艾青;陈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 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活量 (VC) 、用力肺活量 (FVC) 、深吸气量 (IC) 和大通气量 (MVV),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康复护理组患者VC、FVC、IC和MVV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6.7%) 高于常规护理组 (76.7%), 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乐慧;李晓燕;刘萍;王健;文佳惠;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后其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模式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在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并采用Hearth希望量表 (HHI) 及医学应对调查问卷 (MCMQ) 对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病性、抑郁、躯体化、附加因子及焦虑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HI评分均显著升高,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回避及屈服量表评分显著降低, 面对量表评分显著升高, 且观察组回避和屈服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面对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并调整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作者:贾金芳;杨灵娇;李辉;姚丽华;华伟;吴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围术期患者为宫颈癌组, 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C型行为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人员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情况及各项C型行为特征评分情况, 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宫颈癌组患者C型行为特征中焦虑、抑郁、愤怒和愤怒向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 理智、愤怒向外、自我克制、社会支持及乐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志愿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与C型行为特征的焦虑、愤怒及愤怒向内均呈正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且和C型行为特征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周红莉;李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情感、感知、行为严重度、认知得分及总分较低, 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比较, 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 观察组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纪肖阳;刘耀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