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美;王维;李配富;刘朝菊;胡云;熊本立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植入导管药盒系统 (PCS) 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 (ⅡBⅢB期) 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 其中放疗联合同期PCS化疗54例患者纳入治疗组, 常规同期放化疗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行右侧股动脉穿刺, 一侧子宫动脉行栓塞术, 将PCS导管导入后留置在髂内动脉用于化疗至放疗结束.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6个月.治疗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92.6%, 对照组为77.2%;治疗组患者肿瘤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9个月, 对照组为53个月;治疗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1.1%, 对照组为26.3%;治疗组患者Ⅲ度以上消化道和血液学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患者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和远期并发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放疗联合同期PCS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肿瘤局部控制率高, 不良反应较轻, 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黄荣;何耀强;曾晓红;周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良好护理配合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良好护理配合,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 (28例), 高于对照组的73.3% (22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良好护理配合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 能提升手术效果, 手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芬芬;罗佳艳;张显奎;李艾青;陈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郁消散外敷对癌痛患者止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间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和重庆铜梁中医院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郁消散外敷加三阶梯止痛方法, 1次/d, 6h/次, 两组均治疗7d.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 对敷药前后疼痛缓解度进行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内啡肽 (β-EP) 和P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癌痛缓解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β-EP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物质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结论 郁消散外敷能有效减轻癌痛, 升高患者血清β-EP和降低血清P物质含量, 可能是其止痛机制之一.
作者:王淑美;王维;李配富;刘朝菊;胡云;熊本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在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得到显著改善,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占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雪芹;张琴;向静;杨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肝硬化患者, 其中男76例, 女6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 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焦虑评分为 (44.4±8.48) 分, 女性为 (50.2±10.20) 分, 女性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焦虑患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格内向、年龄较大及住院时间为1520d的患者, 焦虑患病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住院时间较长和住院次数较多的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评分, 女性、年龄较大、性格内向者和住院时间长焦虑患病率较高, 住院时间及次数较多的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
作者:田银娣;党少农;李静;王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围术期患者为宫颈癌组, 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C型行为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人员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情况及各项C型行为特征评分情况, 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宫颈癌组患者C型行为特征中焦虑、抑郁、愤怒和愤怒向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 理智、愤怒向外、自我克制、社会支持及乐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志愿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SAS和SDS平均标准总分与C型行为特征的焦虑、愤怒及愤怒向内均呈正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且和C型行为特征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周红莉;李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患者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且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9%,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缓解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临床应用价值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迟铭惠;郭小庆;王维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在替吉奥+奥沙利铂 (SOX) 化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对照组患者给予SOX化疗,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125 (CA125) 和糖类抗原199 (CA199) 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8.3%,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下降, 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变化与胃癌化疗疗效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预测化疗效果.
作者:张亚衡;龚又红;张菊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变化、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 低于对照组的3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宫颈癌合并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芳;董世庆;刘春燕;赵方平;蒋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 (NC) 对乳腺癌患者耐药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 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 按照术前是否实施蒽环类药物NC治疗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对照组 (4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予以蒽环类药物NC治疗, 对照组不进行NC治疗, 术后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病理特征与ERCC1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及两组患者ERCC1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 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理特征不同, ERCC1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64.0%,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8.0%.观察组患者ERCC1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ERCC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无明显关联, 采用蒽环类药物实施NC对于乳腺癌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临床可考虑监测ERCC1基因表达助于评估患者病情.
作者:李纲;杨梅;左丽;李小静;王妹兴;党雪菲;李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后其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模式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在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并采用Hearth希望量表 (HHI) 及医学应对调查问卷 (MCMQ) 对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病性、抑郁、躯体化、附加因子及焦虑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HI评分均显著升高,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回避及屈服量表评分显著降低, 面对量表评分显著升高, 且观察组回避和屈服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面对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并调整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作者:贾金芳;杨灵娇;李辉;姚丽华;华伟;吴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肿瘤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 能促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 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岩;张彬;刘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情感、感知、行为严重度、认知得分及总分较低, 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两组比较, 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 观察组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纪肖阳;刘耀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QC医护小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间青岛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08例乳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QC医护小组合作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率、上肢功能自我评定量表得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 且观察组患者下降较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率为28.8%, 对照组为64.4%;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自我评分为 (36.2±4.3) 分, 对照组为 (31.3±2.2) 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7%, 对照组为64.4%;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 (6.8±1.3) 分, 对照组为 (5.6±1.1) 分,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QC医护小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 能改善其负性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冰心;程丕叶;王萍;孙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肿瘤术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肿瘤术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 进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钠和血钾等肾功能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C反应蛋白 (CRP) 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 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 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血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患者IL-6、TNF-α、CRP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 血氧分压和pH值较治疗前均上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肿瘤术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可改善肾功能和呼吸功能, 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缓解炎性反应, 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安娜;孙红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保温措施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0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术期保温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不同, 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冲洗量及输入液量;入手术室时、消毒时及手术1h时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中寒战、躁动及苏醒延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冲洗量、输入液量及入手术室时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研究组患者消毒及手术1h时体温高于对照组, 收缩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寒战、躁动及苏醒延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围术期保温能有效保证食管癌患者手术质量, 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戴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进行抢救的120例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抢救措施.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抢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死亡率及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血管瘤破裂止血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可提高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的抢救效果, 缩短抢救时间, 降低死亡率, 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出血症状,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魏华;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方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化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淋巴结细胞计数和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优化护理方案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改善营养状况,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咨含;郭燕红;李素英;唐小靖;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 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活量 (VC) 、用力肺活量 (FVC) 、深吸气量 (IC) 和大通气量 (MVV),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康复护理组患者VC、FVC、IC和MVV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6.7%) 高于常规护理组 (76.7%), 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乐慧;李晓燕;刘萍;王健;文佳惠;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肿瘤晚期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52例) 和对照组 (51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安宁疗护,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干预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及主观幸福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安宁疗护助于缓解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期负面不良情绪, 可缓解患者疼痛, 增加主观幸福感,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黑维琛;王辉;张恒;韩莉;刘玥;姜翠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