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王成;丁海霞
患者女,52岁.1995年1月因左侧乳腺恶性肿瘤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单纯癌伴同侧腋下淋巴结癌转移.术后采用CAF方案化疗5个疗程.之后转入上级医院做局部放疗,具体方案及疗程不详.随后一直定期用赛若金做免疫治疗.2005年2月,患者因左侧胸壁手术瘢痕处触及豌豆大小硬结就诊,因怀疑胸壁乳腺癌复发、转移而收住肿瘤科,给予特素+顺铂化疗1次.同时手术切除局部结节病理检查.
作者:杨洁清;周秀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吡柔比星(THP)和多柔比星(ADM)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26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前采用CTF方案治疗75例,采用CAF方案治疗51例,分别进行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评估.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CR+PR)是74.6%,其中CTF组为77.3%,CAF组70.6%,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吡柔比星组脱发及心肌损害发生率低于多柔比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吡柔比星、多柔比星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差异,THP组脱发、心肌损害轻于ADM组.
作者:徐鹏;李妙玉;温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城市发生率高的肿瘤.虽然近年来肺癌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总体预后仍旧很差.由于多数肺癌患者都处于疾病的进展期,因此,以缓解症状和维持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姑息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目标,甚至是终目标.
作者:王皓;王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祖国医学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情志为病是中医学对肿瘤病因认识的一个方面,早在<内经>时期就非常重视情志致病,认识也较为深刻.中医的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七情过度与肿瘤有一定关系早有大量的论述[1].长期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肿瘤作为一类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其患者可能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表现出情绪障碍就更加多见了.国外报道,Sarah[2]认为焦虑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0.0%~26.0%,并认为焦虑的发生比抑郁要高.
作者:杨婧;张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和全身治疗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经手术切除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对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男8例,女15例,男女比例1:1.88,中位年龄55岁.1年生存率75.4%,2年生存率33.9%,中位生存期22个月.局部扩大切除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这两种术式对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X2=0.648,P>0.05).接受全身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4个月,明显长于未接受全身治疗患者的12个月,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扩大切除并不能有效延长其生存期,全身治疗对于延长其生存期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钟宇新;马飞;裴炜;周志祥;赵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将42例老年AML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米托蒽醌5 mg/d,静脉滴注,第1~3天;足叶乙甙100 mg/d,口服,第1~5天;阿糖胞苷100~150 mg/d,第1~7天,静脉滴注.对照组米托蒽醌10 mg/d,第1~3天;足叶乙甙100 mg/d,静脉滴注,第1~5天;阿糖胞苷150~200 mg/d,第1~7天,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57.1%,总有效率80.9%,对照组CR率52.4%,总有效率76.2%.两组CR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
作者:谭琳;谢瑜;曾云;杨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肺癌患者30例,于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前、化疗后2周、4周,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e)法检测血清SIL-2R、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SIL-2R水平、CD8细胞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按TNM分期,Ⅲ期患者SIL-2R水平高于Ⅱ期(P<0.01),Ⅳ期高于Ⅲ期(P<0.05).BAI治疗后2周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4周血清SIL-2R、CD3、CD4、CD4/CD8比值升高,CD8下降(P<0.01).结论 动态观察肺癌患者BAI治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可监测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对首次接受BAI治疗的患者在4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较为恰当.
作者:谭隆旺;尚国燕;焦俊;贺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咖啡酸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咖啡酸片0.2 g,3次/d,疗程2周;对照组口服肌苷400 mg、氨肽素1 g,3次/d,疗程2周.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血象,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上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咖啡酸片升白细胞有效率95.0%,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咖啡酸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引起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伦俊杰;孙宗丽;梁付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泽菲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33例,复治40例.泽菲1000 mg,/m2,dl、d8;顺铂25 mg/m2,dl,d2,d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3例可评价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3例,总有效率50.7%;中位生存期9.2个月,1年生存率39.0%.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9.2%.结论 泽菲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耐受性好.
作者:李佰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as/Fas-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进行Fas/Fas-L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100例乳腺癌,在50例有转移的的乳腺癌中,25例Fas抗体呈阳性反应(50.0%),其中强阳性4例;40例Fas-L抗体呈阳性反应(80.0%),其中强阳性7例.50例中有浸润性导管癌46例,23例Fas抗体呈阳性反应(50.0%),其中强阳性4例;37例Fas-L抗体呈阳性反应(80.4%),其中强阳性6例;有浸润性小叶癌4例,2例Fas抗体呈阳性反应(50.0%),无强阳性,3例Fas-L抗体呈阳性反应(75.0%),其中强阳性1例.在50例无转移的乳腺癌中,22例Fas抗体呈阳性反应(44.0%),其中强阳性2例;22例Fas-L抗体呈阳性反应(44.0%),其中强阳性4例.无转移病例中浸润性导管癌45例,20例Fas抗体呈阳性反应(44.4%),其中强阳性3例,20例Fas-L抗体呈阳性反应(44.4%),其中强阳性4例;有浸润性小叶癌5例,Fas抗体2例呈阳性反应(40.0%),无强阳性,Fas-L抗体2例呈阳性反应(40.0%),无强阳性.乳腺癌的Fas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无关(P>0.05);乳腺癌的Fas-L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亦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Fas-L的表达可能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有关.
作者:肖健;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Ca50水平与肺癌分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确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yfra21-1、Ca50表达水平,评估变化.结果 146例肺癌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96.6%(141/146);43例小细胞肺癌CEA、Cyfra21-1、NSE、Ca50增高率分别为32.6%(14/43)、39.5%(17/43)、76.7%(33/43)和27.9%(12/43);39例肺鳞癌分别为30.0%(13/39)、71.8%(28/39)、23.1%(9/39)和23.1%(9/39);62例肺腺癌分别为67.7%(42/62)、32.3%(20/62)、25.8%(16/62)和45.2%(28/62).Ⅰ~Ⅱ期分别为16.7%(2/12)、16.7%(2/12)、25.0%(3/12)和8.3%(1/12);ⅢA期分别为26.3%(5/19)、31.6%(6/19)、36.8%(7/19)和15.8%(3/19);ⅢB期分别为37.2%(16/43)、37.2%(16/43)、46.5%(20/43)和30.2%(13/43);Ⅳ期分别为70.1%(47/67)、50.7%(34/67)、62.7%(42/67)和46.3%(31/67).手术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50降低率分别为85.7%、87.5%、90.0%和50.0%;放疗组分别为70.0%、86.7%、72.7%和50.0%;化疗组分别为83.7%、91.4%、75.0%和76.5%.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12.08个月,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者为11.02个月.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Ca50水平与肺癌分期、疗效及生存时间有关;治疗以手术首选,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明显;增高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作者:陈武;刘洋;范艳红;贺贵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易瑞沙(Irssa)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TP和NP/GP方案化疗失败的Ⅳ期NSCLC患者10例,口服易瑞沙250 mg,1次/d,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10例患者中CR 3例,PR 5例,NC 2例,有效率80.0%.有效者均不吸烟,5例为女性,3例男性均为肺泡细胞癌.不良反应:7例有皮肤改变表现(脱屑、痤疮),1例有轻度腹泻.1例CR和1例PR患者在服药14个月和10个月后出现复发和新病灶.结论 易瑞沙能有效缓解晚期化疗失败的女性NSCLC及不吸烟的男性肺泡细胞癌患者的病情.长期服用易瑞沙的患者可能出现获得性耐药.
作者:王志新;胡义德;金彦青;徐先琼;谢启超;段玉忠;陈正堂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55岁.主诉:体检发现右上纵隔肿物4年,胸部不适1年.4年前外伤碰撞后CT检查提示;右上纵隔肿物,团块状高密度灶,密度欠均匀,内部可见不规则钙化灶.未予重视.近1年来,自觉胸闷胸部不适,不伴发热、盗汗、咳嗽、咳痰、胸痛、上睑下垂等症状.2007年5月CT提示:右上中纵隔上腔静脉与气管间肿物,约5.2 cm×3.6 cm,边缘光整,内部可见脂肪密度及钙化;上腔静脉受压明显.收住院.因血D-二聚体偏高,行心脏、下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杨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甲状旁腺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12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1.25;平均年龄(47±11.3)岁.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2例,甲状旁腺癌5例,甲状旁腺囊肿10例.临床表现有颈部肿物、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脊柱侧弯、局部骨肿物、泌尿系结石、恶心呕吐、口渴乏力、多尿多饮、声嘶、胸闷咳嗽等.术前定性检查为血清钙离子及血甲状旁腺素检测.术前定位检查为B超、99mTc-MIBI、CT、MRI.甲状旁腺腺瘤12例(1例多发性腺瘤)、甲状旁腺囊肿10例均经手术治疗,症状缓解,随访未见复发.甲状旁腺癌5例均经手术治疗,3例分别于随诊9、13、14个月后死亡,1例随诊2年3个月无瘤生存,1例随诊1年6个月无瘤生存.结论 血清钙离子及血甲状旁腺素检测结合B超、99mTcMIBI、CT、MRI有助于甲状旁腺占位的诊断.手术为甲状旁腺占位病变的治疗手段.甲状旁腺癌的首次手术应为根治性手术,如有颈淋巴结肿大须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单纯肿瘤切除效果不佳.
作者:冯云;唐平章;徐震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肿瘤的发生具有多阶段、多基因的特征,是多基因的遗传学(genetics)和表遗传学(epigenetics)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胃癌也是如此.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基因缺陷,如突变、缺失等导致的编码区结构和功能破坏,还包括表遗传学改变等.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表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顾立萍;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过去10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PET和MRI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分期精度.如果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而只出现脑或肾上腺单发转移,通过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是可以达到治愈目的的.承重骨转移应该强调外科的介入.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卡铂、泰素和贝伐单抗可以提高一般状况较好、非鳞癌和没有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随着全身治疗的进步,局部治疗变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较差的食管癌患者,同期进行食管癌根治术和肺减容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1082例,其中合并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较差的患者27例(2.5%),有选择性手术入路进行了同期手术处理.右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19例,右胸一切口或二切口8例;颈部吻合22例,胸内吻合5例;同时行同侧肺楔形切除21例,单个或多个肺段切除4例,上肺叶切除2例.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颈部吻合口瘘7例,肺部感染6例,肺创面漏气、气胸、皮下气肿10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咳痰无力,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全部患者经积极处理无一例死亡,均恢复出院,平均住院18.6 d.结论 术前精心设计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对大泡性肺气肿肺功能差的食管癌患者一期行肿瘤切除和肺减容手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束余声;石维平;史宏灿;陆世春;王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脑转移瘤伽马刀治疗后均行肺癌根治术,术后常规化疗和全脑放疗,并评估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年生存率为73.5%(36/49),3年34.7%(17/49),5年16.3%(8/49),中位生存期20.5个月.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外科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常秀军;杨声;王子彤;韩鸣;洪征;段勇;秦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第三位常见恶性肿瘤,其相关死亡占第四位[1].手术仍是治愈原发和转移性CRC的唯一手段[2].辅助化疗能够延长部分晚期患者生存期,针对VEGF、EGFR的靶向治疗仅使部分患者获益[3].早期患者的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4].因此找到能够预测CRC易早期转移、复发的分子标记和弄清楚发生转移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趋化因子CXCL12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介导CRC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生、迁移、抗凋亡以及远处转移,CXCL12/CXCR4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且成为治疗CRC的潜在靶点.
作者:曹宝山;马力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癌再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和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肺癌再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属于复发性肺癌20例,第二次原发性肺癌4例,再切除术后病理证实鳞癌16例,腺癌7例,鳞腺混合癌1例.属根治性手术22例,姑息性手术2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3例,失访1例,失访者按1年内死亡计,应用生命率的直接计算方法计算再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0/24)、52.6%(10/19)和26.7%(4/15).结论 肺癌再切除术是治疗复发性肺癌和二次原发肺癌的可行性手段之一,能够为余肺癌患者提供了一次再手术、改善预后和延长生命的机会.
作者:袁五营;李遂莹;汤少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