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2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至2002年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22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22例保守治疗成功.110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93例,围手术死亡率6.9%.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溃疡病局部切除术711例,围手术死亡率0.72%.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外科的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王奕龙;姚少霖;姚志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附58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型、病理分型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结果本组包括13例(22.4%)良性肿瘤,45例(77.6%).小肠良性肿瘤均行局部肠段切除,除2例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1例健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院内死亡6例,仅11例能行根治性肠切除,37例行化疗(总有效率83.4%),随访33例(随访率89.5%),存活5年以上者14例(5年生存率42.4%),多为T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所占比例较高,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预后甚差;对原因不明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及定位不明的腹部包块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是避免小肠肿瘤长期误诊、改善患者预后的可靠手段.

    作者:李蓬;莫新发;王金林;庞泓;刘绍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O.25%左旋布比卡因在硬外麻下乳腺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0.25%左旋布比卡因在硬外麻下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硬外麻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病人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左旋布比卡因(LB组),对照Ⅰ组为罗哌卡因(R组),对照Ⅱ组为布比卡因(B组).所有患者硬外均接受0.25%局麻药浓度.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T0、完全起效时间T1、麻醉持续时间T2、总用药量、双上肢Bromage评分、双上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T3.结果 T0、T2、T3及Bromage评分LB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与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1及总用药量LB组与B组、R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可为硬外麻下乳腺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其麻醉作用与布比卡因相似,而较相同浓度罗哌卡因强.

    作者:胡祖荣;曹铭辉;邓显仔;邓恋;黄希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局部真空疗法治疗深部脓肿(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真空疗法(vAC)治疗深部脓肿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对21例深部脓肿采用vAC治疗,安置局部vAC系统,真空泵开机20min停止20min.结果经VAC治疗4~6d,脓腔水肿减轻,肉芽组织充沛生长,脓腔缩小,脓腔每克组织细菌数由106~108个降至102~103个(P<0.01),21例深部脓肿平均愈合时间13d.结论局部真空疗法能促进脓腔缩小和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缩短治疗时间,可以安全用于治疗急慢性深部脓肿.

    作者:张东江;晏继银;阿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正常女性人群乳房常识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正常女性人群对乳房常识、乳房美学知识、乳房保健知识以及乳腺癌的认识情况.方法调查问卷共涉及四大项30个题目,发出调查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回收有效率为93.8%,全部输入SPSS 10.0中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人们能正确认识乳房功能的仅33.0%;积极哺乳的人群仅占33.0%,且尚有6.1%的人们拒绝哺乳;有乳房自查的仅63.9%,其中定期检查的仅占19.3%;不能正确选择就诊科别的占22.4%,对重要的乳房自查与临床体检的知晓率仅73.1%.在乳房三种必须就诊的异常症状中,就诊率仅在64.0%~86.3%之间;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认识,79.2%的人群知道乳腺癌有遗传倾向,而对其他三项危险因素,回答正确率低于40%.结论对正常女性人群特别是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进行乳房保健知识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阳世伟;李戎;宗智敏;王先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吻合器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附162例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2例严重脱垂痔应用吻合器作直肠下端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环形切除术(即PPH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7.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天.经治疗162例病人脱出肛门外痔核全部回缩,原有症状缓解;仅1例术后第七天复发.62例在切割吻合后发现有搏动性出血.术后13例继发出血.有57例患者出现了肛门疼痛,约1/3需要止痛治疗.45例出现尿潴留,需要导尿.19例出现了术后肛门坠胀感,其中9例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组患者中无感染、肛门感觉性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的发生.本组术后随访2~29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吻合器行PPH术治疗严重脱垂性痔这一新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的优点.手术操作中荷包缝合的好坏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作者:杨晓东;王东;罗荆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及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及肝内结石的疗效.方法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球囊扩张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取净肝内结石.结果 8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狭窄43例,占53.09%:利用胆道球囊反复扩张,解除狭窄的成功率88.37%;取净结石的成功率100%.术后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克服了外科手术的盲区,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内镜与手术的结合使肝内胆管狭窄的治疗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扬;张卓;鲍世韵;刘嘉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396例抢救治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临床抢救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SCCI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3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救治措施及预后状况等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65例(66.9%),中度伤残17例(4.3%),严重伤残8例(2.0%),植物生存6例(1.5%),死亡92例(23.2%),转院8例(2.0%).结论 CT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简便和准确的优点.做好现场急救,早期诊断和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防治并发症等完善的综合性抢救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

    作者:章琳;杨云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2例报告

    目的研究经尿道途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82例为经尿道手术组,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 3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及大尿流率(MFR).结果经尿道手术组、对照组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分别是(135±85)ml、19ml、11%,(310±241)ml、230ml、69.2%(P<0.01).MFR分别为(16.24±4.36)ml/s、(17.31±5.12)nl/s(P>0.05).本组无TUR综合征,膀胱破裂、继发出血各1例(1.2%),前尿道狭窄11例(13.4%),无永久尿失禁发生.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输血率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及安全等优点,是治疗具较大前列腺的BPH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陆安;农礼铭;李柏均;温建机;李素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度脊柱侧凸Stagnara位投照法

    目的介绍重度脊柱侧凸Stagnara位投照方法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方法根据脊柱侧凸病人的不同弯度,采用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投照方法,来取得主弯顶点部位顶椎(apex vertebra)椎体和椎弓根的真正前后位.结果用Stagnara位的投照方法,达到去旋转的目的,能照出主弯顶点的椎体和椎弓的真正前后位,用这种投照方法可以分清椎弓根和椎体是否有先天性异常存在.结论 Stagnara位的投照方法,在诊断和治疗重度脊柱侧弯中意义重大,值得提出研究.

    作者:赖欢乐;田慧中;张伟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9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患者,行整复、外固定(或尺骨鹰嘴牵引)1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结果整复、外固定(或尺骨鹰嘴牵引)13例随访结果,肩关节疗效满意;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5例随访结果肩关节疗效欠佳.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的治疗,大部分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治疗应重视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问题.

    作者:马斌;刘裕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病人,16例术后肠外营养(PN)(对照组),16例术后行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治疗(实验组).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升高,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结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比肠外营养(PN)具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王志度;万进;彭俊生;林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V段胆管切开在治疗右侧Ⅲ级肝内胆管狭窄并结石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右肝第V段胆管切开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第V段胆管切开治疗右侧肝内Ⅲ级胆管狭窄并结石病例15例.结果第段V胆管切开能充分显露右侧肝内各段Ⅲ级胆管,在直视下矫正右各肝胆管狭窄、梗阻,并能作大口径的胆肠吻合.结论第段V胆管切开能更彻底地解决右侧各段Ⅲ级胆管狭窄合并结石的手术问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黄擎雄;吴志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诊治的42例SAP病例.按SAP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20例,5例并发ARDS(25%),死亡4例(20%);改良治疗组22例,2例并发ARDS(9.1%),死亡2例(9.1%).两组在AR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明显降低ARDS的并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罗竟勇;程开明;施小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钻孔减压术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应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32例(42个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20个月.在硬外麻下,所有患者都在跟骨钻6至9个小孔减压.临床疗效的指标包括疼痛指数、行走距离、足底筋膜的紧张度、足部感觉、踝关节及距下关节的活动情况.结果治疗42个跟骨均经半年以上的随访,平均疼痛指数由8.2降至2.6.疗效近期有效率90.4%,远期有效率95.2%.结论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是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敏;丁悦;张耀光;潘永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龄病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状态下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的技术要点及治疗经验.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3例高龄高危、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疾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PTGD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造瘘失败外,其余患者均成功置管、术后症状缓解、治愈出院,其中9例患者于12h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TGD可迅速解除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因紧急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充分发挥了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方便灵活、准确安全的优势;明显降低死亡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崔伟珍;甄作均;陈焕伟;谢守松;徐庆华;王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促红全细胞生成素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食管癌根治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38例可手术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入院后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19例)不予rHuEPO治疗,其它同研究组.将两组的验血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前应用rHuEPO能够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贫血,减少术中输血量,使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明;王远东;韩国栋;陈贵全;李洪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经验.方法对1996年2月~2003年6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3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均痊愈出院.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34例(91.9%),住院时间为12~23d;另3例因在非手术治疗期间由于延迟性出血引起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中转手术治愈.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选择性进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密监测伤情的变化如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赖新峰;林良辉;张茂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合用药控制性降压在颅脑手术的应用

    目的比较单独用硝酸甘油与硝酸甘油加艾司洛尔,在颅脑手术时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34例在异氟烷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Ⅰ组,16例)和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组(Ⅱ组,18例),术中MAP降至并维持在60~65mmHg,观察此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1.两组各行控制性降压时间无显著差异.2.Ⅱ组硝酸甘油平均用量和总用量比Ⅰ组分别减少42%和39%(P<0.05).3.Ⅰ组降压后心率明显增快(P<0.05).Ⅱ组合并使用艾司洛尔50μg·kg-1·min-1后,心率变化不大,各时段心率均慢于Ⅰ组(P<0.01).4.两组降压所需时间和停降压药后血压回升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氟烷全麻下的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行控制性降压至MAP 60~65mmHg,如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可显著减少硝酸甘油的用药量,并可避免降压过程中的心率增快,使降压过程确切、满意.

    作者:傅汉雄;易仁合;蓝胜文;岑雁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胆术后胆漏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无创和微创治疗胆漏的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31例肝胆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3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除1例带管出院、1例晚期胆管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总治愈率93.5%(29/31).结论在做好再手术准备的前提下,肝胆术后胆漏可选择无创和微创治疗.

    作者:温顺前;陈伟锋;林唯栋;占益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探讨重度肺气肿采用肺减容术的适应症、围手术期准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容积减少术,其中同期双侧2例,单侧4例.为控制肺切面漏气,缝合时衬以牛心包片.本组切除一侧肺容积25%~30%.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经积极抢救处理而治愈.术后随诊3~12个月,肺功能有明显改善,PaO2均有显著上升,PaCO2亦有所下降.结论肺减容术是治疗严重肺气肿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惠刚;张本固;乌达;牟志民;彭旭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的数量及术后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第1组为全麻组,第2组为硬外麻组.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1小时、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CD56+的数值.随访他们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手术开始后1小时NK细胞值上升;CD3+、CD4+、CD4+/CD8+值下降,但只在第一组发现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三天两组CD3+、CD4+、CD4+/CD8+和CD56+值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CD8+在各测定点变化不明显.术后随访,其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过性抑制,全麻抑制程度相对较严重.但是通过随访表明这种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

    作者:赖仁纯;李艳萍;王旭东;许梅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28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按美国Harris评分标准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及畸形四个方面进行临床评定.本组28例中,优10例,良11例,中6例,差1例,其优良率达到78.6%.结论在认真做好围术期工作前提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悟生;许嘉宁;胡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瘤PCNA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瘤PCNA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肿瘤生长至1.5~2cm直径时,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热化疗.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VEGF蛋白表达,光镜观察肿瘤增殖状况.结果热疗、化疗、热化疗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缩小、瘤重减轻,PCNA和VEGF蛋白表达减低(P<0.01),且热化疗较单纯热疗和化疗减低更明显(P<0.01).结论①热疗、化疗、热化疗能抑制肿瘤生长,且热化疗有协同作用;②热化疗一方面抑制PCNA合成与表达,抑制肿瘤增殖;另一方面抑制VEGF合成与分泌,抑制肿瘤血管再生,达到抗瘤作用.

    作者:欧英雄;谭社练;赵伯瑞;方胜;杨本生;赵鹏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红霉素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红霉素对肠粘连及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113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与腹腔粘连相关的情况,随访30个月,观察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用红霉素等药物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红霉素等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可防止手术后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张周义;刘华仁;徐财文;杨云江;张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移植术后人工肝支持疗法对免疫抑制药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对免疫抑制药血药浓度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方法 2例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因各种不同原因分别行非生物型人工肝3~4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环孢霉素(CSA)浓度,依测定结果,调整CSA用量.结果每次人工肝支持疗法后,CSA浓度均明显下降.1例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而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对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血药浓度影响显著,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的机会.

    作者:计勇;甄作均;许卓明;苏树英;陈焕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辅助化疗现状

    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在年轻患者中已广泛使用,而老年患者却常被临床忽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本身并不影响辅助化疗的效果,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一样可以从辅助化疗中获得生存优势和降低复发危险,毒副反应并没有增加,耐受性良好.医生,患者及家属应抛开年龄这一偏见,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社会因素出发,对是否接受辅助化疗应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作者:王羽;梁汉霖;江志敏;谢德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细胞腺瘤误诊为肝癌9例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肝细胞腺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肝细胞腺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9例的过程和教训.结果肝细胞腺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在未作病理学检查之前很难与肝癌鉴别.结论病理学检查是肝细胞腺瘤的确诊关键.

    作者:潘思波;叶观瑞;车斯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院治疗5例医源性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顺利恢复,随访1个月至6年,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致胆管损伤比较,有各自特点.术中发现立即修复结果比较理想,处理方法须灵活应用.

    作者:唐先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认识.方法对1例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的临床资料及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切除T1椎管内骨软骨瘤脊髓压迫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出院后2个月随访,下肢感觉基本恢复,麻木消失,步态正常.结论 T1椎管内骨软骨瘤合并脊髓压迫,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其预后是良好的.

    作者:李春海;缪智丰;刘尚礼;黄东生;丁悦;苏培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阑尾包块Ⅰ期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对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避免分期手术,行Ⅰ期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40例阑尾包块,采用Ⅰ期阑尾切除,注意保护切口,妥善处理残端,充分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5例并发切口感染(2.08%),l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无肠瘘及严重腹腔感染发生.结论充分作好围手术期治疗,精细的手术操作,阑尾包块行Ⅰ期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廷光;李留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及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外科1998~2003年收治13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腹部术后梗阻发生于术后5~16天,平均7天.11例经保守治疗方法治疗,2例因出现完全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而治愈,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部术后肠梗阻大多数经非手术治疗可治愈,除发生肠绞窄及完全性肠梗阻外,保守治疗至少应2周以上.

    作者:吴常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经皮经肝胆囊引流(PTBD/PTGD)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44例次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技术(PTBD/PTGD)在肝胆系疾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针对44例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 40例次PTBD术,38次置管成功,2次失败.病情好转后13例患者择期手术,6例放置胆道支撑架,10例患者长期带管,长存活已超过2年;1例因引流不畅并发胆瘘而中转手术;4例次PTGD术,安全度过危重期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针对不同特点的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的配合技巧及术后专门护理对保证PTBD/PTGD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杨少仪;陈焕伟;崔伟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分析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有别于传统疝修补术的新技术.近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了该项技术.我院自1999年元月以来,开展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家鸣;李敏皓;韦昌南;胡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癌肉瘤一例报告

    肝原发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肉瘤.肿瘤来源于肝内上皮组织者称为原发性肝癌,通常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肿瘤来源于问叶组织者称为原发性肝肉瘤,包括肝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较为少见.

    作者:罗兴喜;陈涛;褚忠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脾间皮囊肿误诊一例

    我院近日切除一例脾间皮囊肿,因其发病率少,病例较独特,在诊治的过程中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忠平;罗羽宏;廖惠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吞噬刺激素(Tuftsin)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Tuftsin与肝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全脾切除后给予生理盐水组(B组)、全脾切除后给予Tuftsin组(C组),比较这三组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三组肝癌组织中总的T淋巴细胞(即CD3+T细胞)和凋亡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移植性肝癌重量大于A、C组的重量;B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A、C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与CD3+T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全脾切除能减少肝癌细胞凋亡,促进移植性肝癌生长.Tuftsin能通过CD3+T细胞数的增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黄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胆管残余结石的外科诊治展望

    凡手术中结石未能取尽,术后2年内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造影发现有结石者为残余结石.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是胆道外科棘手的课题之一,现就其外科诊治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陈汝福;王捷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