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陆安;农礼铭;李柏均;温建机;李素荣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临床抢救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SCCI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3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救治措施及预后状况等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65例(66.9%),中度伤残17例(4.3%),严重伤残8例(2.0%),植物生存6例(1.5%),死亡92例(23.2%),转院8例(2.0%).结论 CT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简便和准确的优点.做好现场急救,早期诊断和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防治并发症等完善的综合性抢救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
作者:章琳;杨云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病人,16例术后肠外营养(PN)(对照组),16例术后行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治疗(实验组).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升高,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结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比肠外营养(PN)具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王志度;万进;彭俊生;林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2例严重脱垂痔应用吻合器作直肠下端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环形切除术(即PPH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7.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天.经治疗162例病人脱出肛门外痔核全部回缩,原有症状缓解;仅1例术后第七天复发.62例在切割吻合后发现有搏动性出血.术后13例继发出血.有57例患者出现了肛门疼痛,约1/3需要止痛治疗.45例出现尿潴留,需要导尿.19例出现了术后肛门坠胀感,其中9例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组患者中无感染、肛门感觉性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的发生.本组术后随访2~29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吻合器行PPH术治疗严重脱垂性痔这一新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的优点.手术操作中荷包缝合的好坏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作者:杨晓东;王东;罗荆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凡手术中结石未能取尽,术后2年内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造影发现有结石者为残余结石.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是胆道外科棘手的课题之一,现就其外科诊治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陈汝福;王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肝细胞腺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肝细胞腺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9例的过程和教训.结果肝细胞腺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在未作病理学检查之前很难与肝癌鉴别.结论病理学检查是肝细胞腺瘤的确诊关键.
作者:潘思波;叶观瑞;车斯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诊治的42例SAP病例.按SAP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20例,5例并发ARDS(25%),死亡4例(20%);改良治疗组22例,2例并发ARDS(9.1%),死亡2例(9.1%).两组在AR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明显降低ARDS的并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罗竟勇;程开明;施小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状态下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的技术要点及治疗经验.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3例高龄高危、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疾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PTGD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造瘘失败外,其余患者均成功置管、术后症状缓解、治愈出院,其中9例患者于12h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TGD可迅速解除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因紧急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充分发挥了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方便灵活、准确安全的优势;明显降低死亡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崔伟珍;甄作均;陈焕伟;谢守松;徐庆华;王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避免分期手术,行Ⅰ期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40例阑尾包块,采用Ⅰ期阑尾切除,注意保护切口,妥善处理残端,充分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5例并发切口感染(2.08%),l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无肠瘘及严重腹腔感染发生.结论充分作好围手术期治疗,精细的手术操作,阑尾包块行Ⅰ期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廷光;李留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型、病理分型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结果本组包括13例(22.4%)良性肿瘤,45例(77.6%).小肠良性肿瘤均行局部肠段切除,除2例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1例健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院内死亡6例,仅11例能行根治性肠切除,37例行化疗(总有效率83.4%),随访33例(随访率89.5%),存活5年以上者14例(5年生存率42.4%),多为T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所占比例较高,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预后甚差;对原因不明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及定位不明的腹部包块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是避免小肠肿瘤长期误诊、改善患者预后的可靠手段.
作者:李蓬;莫新发;王金林;庞泓;刘绍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经验.方法对1996年2月~2003年6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3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均痊愈出院.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34例(91.9%),住院时间为12~23d;另3例因在非手术治疗期间由于延迟性出血引起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中转手术治愈.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选择性进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密监测伤情的变化如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赖新峰;林良辉;张茂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钻孔减压术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应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32例(42个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20个月.在硬外麻下,所有患者都在跟骨钻6至9个小孔减压.临床疗效的指标包括疼痛指数、行走距离、足底筋膜的紧张度、足部感觉、踝关节及距下关节的活动情况.结果治疗42个跟骨均经半年以上的随访,平均疼痛指数由8.2降至2.6.疗效近期有效率90.4%,远期有效率95.2%.结论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是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敏;丁悦;张耀光;潘永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及肝内结石的疗效.方法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球囊扩张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取净肝内结石.结果 8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狭窄43例,占53.09%:利用胆道球囊反复扩张,解除狭窄的成功率88.37%;取净结石的成功率100%.术后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克服了外科手术的盲区,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内镜与手术的结合使肝内胆管狭窄的治疗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扬;张卓;鲍世韵;刘嘉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9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患者,行整复、外固定(或尺骨鹰嘴牵引)1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结果整复、外固定(或尺骨鹰嘴牵引)13例随访结果,肩关节疗效满意;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5例随访结果肩关节疗效欠佳.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的治疗,大部分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治疗应重视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问题.
作者:马斌;刘裕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至2002年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22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22例保守治疗成功.110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93例,围手术死亡率6.9%.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溃疡病局部切除术711例,围手术死亡率0.72%.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外科的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王奕龙;姚少霖;姚志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红霉素对肠粘连及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113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与腹腔粘连相关的情况,随访30个月,观察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用红霉素等药物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红霉素等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可防止手术后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张周义;刘华仁;徐财文;杨云江;张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有别于传统疝修补术的新技术.近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了该项技术.我院自1999年元月以来,开展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家鸣;李敏皓;韦昌南;胡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无创和微创治疗胆漏的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31例肝胆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3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除1例带管出院、1例晚期胆管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总治愈率93.5%(29/31).结论在做好再手术准备的前提下,肝胆术后胆漏可选择无创和微创治疗.
作者:温顺前;陈伟锋;林唯栋;占益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瘤PCNA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肿瘤生长至1.5~2cm直径时,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热化疗.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VEGF蛋白表达,光镜观察肿瘤增殖状况.结果热疗、化疗、热化疗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缩小、瘤重减轻,PCNA和VEGF蛋白表达减低(P<0.01),且热化疗较单纯热疗和化疗减低更明显(P<0.01).结论①热疗、化疗、热化疗能抑制肿瘤生长,且热化疗有协同作用;②热化疗一方面抑制PCNA合成与表达,抑制肿瘤增殖;另一方面抑制VEGF合成与分泌,抑制肿瘤血管再生,达到抗瘤作用.
作者:欧英雄;谭社练;赵伯瑞;方胜;杨本生;赵鹏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Tuftsin与肝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全脾切除后给予生理盐水组(B组)、全脾切除后给予Tuftsin组(C组),比较这三组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三组肝癌组织中总的T淋巴细胞(即CD3+T细胞)和凋亡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移植性肝癌重量大于A、C组的重量;B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A、C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与CD3+T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全脾切除能减少肝癌细胞凋亡,促进移植性肝癌生长.Tuftsin能通过CD3+T细胞数的增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黄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正常女性人群对乳房常识、乳房美学知识、乳房保健知识以及乳腺癌的认识情况.方法调查问卷共涉及四大项30个题目,发出调查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回收有效率为93.8%,全部输入SPSS 10.0中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人们能正确认识乳房功能的仅33.0%;积极哺乳的人群仅占33.0%,且尚有6.1%的人们拒绝哺乳;有乳房自查的仅63.9%,其中定期检查的仅占19.3%;不能正确选择就诊科别的占22.4%,对重要的乳房自查与临床体检的知晓率仅73.1%.在乳房三种必须就诊的异常症状中,就诊率仅在64.0%~86.3%之间;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认识,79.2%的人群知道乳腺癌有遗传倾向,而对其他三项危险因素,回答正确率低于40%.结论对正常女性人群特别是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进行乳房保健知识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阳世伟;李戎;宗智敏;王先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