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福;王捷
我院近日切除一例脾间皮囊肿,因其发病率少,病例较独特,在诊治的过程中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忠平;罗羽宏;廖惠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重度脊柱侧凸Stagnara位投照方法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方法根据脊柱侧凸病人的不同弯度,采用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投照方法,来取得主弯顶点部位顶椎(apex vertebra)椎体和椎弓根的真正前后位.结果用Stagnara位的投照方法,达到去旋转的目的,能照出主弯顶点的椎体和椎弓的真正前后位,用这种投照方法可以分清椎弓根和椎体是否有先天性异常存在.结论 Stagnara位的投照方法,在诊断和治疗重度脊柱侧弯中意义重大,值得提出研究.
作者:赖欢乐;田慧中;张伟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凡手术中结石未能取尽,术后2年内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造影发现有结石者为残余结石.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是胆道外科棘手的课题之一,现就其外科诊治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陈汝福;王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肝第V段胆管切开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第V段胆管切开治疗右侧肝内Ⅲ级胆管狭窄并结石病例15例.结果第段V胆管切开能充分显露右侧肝内各段Ⅲ级胆管,在直视下矫正右各肝胆管狭窄、梗阻,并能作大口径的胆肠吻合.结论第段V胆管切开能更彻底地解决右侧各段Ⅲ级胆管狭窄合并结石的手术问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黄擎雄;吴志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红霉素对肠粘连及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113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与腹腔粘连相关的情况,随访30个月,观察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用红霉素等药物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红霉素等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可防止手术后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张周义;刘华仁;徐财文;杨云江;张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Tuftsin与肝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全脾切除后给予生理盐水组(B组)、全脾切除后给予Tuftsin组(C组),比较这三组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三组肝癌组织中总的T淋巴细胞(即CD3+T细胞)和凋亡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移植性肝癌重量大于A、C组的重量;B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A、C组;肝癌细胞凋亡指数与CD3+T细胞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全脾切除能减少肝癌细胞凋亡,促进移植性肝癌生长.Tuftsin能通过CD3+T细胞数的增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黄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无创和微创治疗胆漏的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31例肝胆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3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除1例带管出院、1例晚期胆管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总治愈率93.5%(29/31).结论在做好再手术准备的前提下,肝胆术后胆漏可选择无创和微创治疗.
作者:温顺前;陈伟锋;林唯栋;占益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食管癌根治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38例可手术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入院后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19例)不予rHuEPO治疗,其它同研究组.将两组的验血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前应用rHuEPO能够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贫血,减少术中输血量,使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明;王远东;韩国栋;陈贵全;李洪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正常女性人群对乳房常识、乳房美学知识、乳房保健知识以及乳腺癌的认识情况.方法调查问卷共涉及四大项30个题目,发出调查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回收有效率为93.8%,全部输入SPSS 10.0中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人们能正确认识乳房功能的仅33.0%;积极哺乳的人群仅占33.0%,且尚有6.1%的人们拒绝哺乳;有乳房自查的仅63.9%,其中定期检查的仅占19.3%;不能正确选择就诊科别的占22.4%,对重要的乳房自查与临床体检的知晓率仅73.1%.在乳房三种必须就诊的异常症状中,就诊率仅在64.0%~86.3%之间;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认识,79.2%的人群知道乳腺癌有遗传倾向,而对其他三项危险因素,回答正确率低于40%.结论对正常女性人群特别是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进行乳房保健知识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阳世伟;李戎;宗智敏;王先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及肝内结石的疗效.方法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球囊扩张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取净肝内结石.结果 8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狭窄43例,占53.09%:利用胆道球囊反复扩张,解除狭窄的成功率88.37%;取净结石的成功率100%.术后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狭窄克服了外科手术的盲区,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内镜与手术的结合使肝内胆管狭窄的治疗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扬;张卓;鲍世韵;刘嘉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有别于传统疝修补术的新技术.近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了该项技术.我院自1999年元月以来,开展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家鸣;李敏皓;韦昌南;胡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钻孔减压术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应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32例(42个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20个月.在硬外麻下,所有患者都在跟骨钻6至9个小孔减压.临床疗效的指标包括疼痛指数、行走距离、足底筋膜的紧张度、足部感觉、踝关节及距下关节的活动情况.结果治疗42个跟骨均经半年以上的随访,平均疼痛指数由8.2降至2.6.疗效近期有效率90.4%,远期有效率95.2%.结论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是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敏;丁悦;张耀光;潘永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44例次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技术(PTBD/PTGD)在肝胆系疾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针对44例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 40例次PTBD术,38次置管成功,2次失败.病情好转后13例患者择期手术,6例放置胆道支撑架,10例患者长期带管,长存活已超过2年;1例因引流不畅并发胆瘘而中转手术;4例次PTGD术,安全度过危重期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针对不同特点的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的配合技巧及术后专门护理对保证PTBD/PTGD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杨少仪;陈焕伟;崔伟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途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82例为经尿道手术组,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 3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及大尿流率(MFR).结果经尿道手术组、对照组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分别是(135±85)ml、19ml、11%,(310±241)ml、230ml、69.2%(P<0.01).MFR分别为(16.24±4.36)ml/s、(17.31±5.12)nl/s(P>0.05).本组无TUR综合征,膀胱破裂、继发出血各1例(1.2%),前尿道狭窄11例(13.4%),无永久尿失禁发生.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输血率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及安全等优点,是治疗具较大前列腺的BPH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陆安;农礼铭;李柏均;温建机;李素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避免分期手术,行Ⅰ期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40例阑尾包块,采用Ⅰ期阑尾切除,注意保护切口,妥善处理残端,充分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5例并发切口感染(2.08%),l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无肠瘘及严重腹腔感染发生.结论充分作好围手术期治疗,精细的手术操作,阑尾包块行Ⅰ期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廷光;李留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状态下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的技术要点及治疗经验.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3例高龄高危、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疾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PTGD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造瘘失败外,其余患者均成功置管、术后症状缓解、治愈出院,其中9例患者于12h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TGD可迅速解除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因紧急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充分发挥了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方便灵活、准确安全的优势;明显降低死亡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崔伟珍;甄作均;陈焕伟;谢守松;徐庆华;王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诊治的42例SAP病例.按SAP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20例,5例并发ARDS(25%),死亡4例(20%);改良治疗组22例,2例并发ARDS(9.1%),死亡2例(9.1%).两组在AR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明显降低ARDS的并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罗竟勇;程开明;施小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肺气肿采用肺减容术的适应症、围手术期准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容积减少术,其中同期双侧2例,单侧4例.为控制肺切面漏气,缝合时衬以牛心包片.本组切除一侧肺容积25%~30%.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经积极抢救处理而治愈.术后随诊3~12个月,肺功能有明显改善,PaO2均有显著上升,PaCO2亦有所下降.结论肺减容术是治疗严重肺气肿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惠刚;张本固;乌达;牟志民;彭旭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0.25%左旋布比卡因在硬外麻下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硬外麻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病人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左旋布比卡因(LB组),对照Ⅰ组为罗哌卡因(R组),对照Ⅱ组为布比卡因(B组).所有患者硬外均接受0.25%局麻药浓度.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T0、完全起效时间T1、麻醉持续时间T2、总用药量、双上肢Bromage评分、双上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T3.结果 T0、T2、T3及Bromage评分LB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与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1及总用药量LB组与B组、R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可为硬外麻下乳腺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其麻醉作用与布比卡因相似,而较相同浓度罗哌卡因强.
作者:胡祖荣;曹铭辉;邓显仔;邓恋;黄希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肝细胞腺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肝细胞腺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9例的过程和教训.结果肝细胞腺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在未作病理学检查之前很难与肝癌鉴别.结论病理学检查是肝细胞腺瘤的确诊关键.
作者:潘思波;叶观瑞;车斯尧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