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重症性胰腺炎并腹腔感染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其中5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研究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肠内营养.结果研究组36例中,5例出现感染,脓肿1例,真菌感染1例,死亡2例,对照组51例中,26例出现感染,胰腺脓肿6例,真菌感染5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应用抗生素,腹腔灌洗清除腹腔毒性物质,缓解腹腹腔内高压症状以及肠内营养是SAP患者治疗的关键.
作者:朱尚文;黄宗海;苏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除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处理外,另予以降脂治疗、慎用脂肪乳剂、降低血液粘滞度,必要时手术或血滤治疗.结果入院时全组血清甘油三酯>5.65mmol/L,平均为17.5mmol/L,血清肉眼呈乳状;血糖15.33 mmol/L;血淀粉酶在123iu~280iu之间.均行CT平扫和/或增强检查,Balthazar CT分级:Ⅰ级11例,Ⅱ级1例.中-重度脂肪肝.全组11例非手术治疗,1例行胰周清创引流术.血脂水平多在4~7天降至正常.均顺利恢复,无死亡.出院后定期监测血脂,口服降脂药物.随访至今,有4例半年内复发再次入院,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以水肿型多见,非手术治疗为主.降脂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
作者:罗宏宇;张桂平;安丰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遗漏,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血糖为1.53mmol/L并有低血糖临床症状.结论DSA的检查,对进一步明确细肿瘤的位置有肯定的作用;术前影像学定位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可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陈学中;孔刚;梁永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纽纯素(Nutrison)可否替代大肠癌术前传统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对本组2002年2月2003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0例分Nutrison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两组病人在术前的一般情况,术中肠道清洁情况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结果术前患者出现乏力、口干、精神萎靡症状发生率:对照组100%,Nutrison组0%;术中肠道清洁率:Ⅰ级对照组为60%,Nutrrison组50%,Ⅱ级以上清洁率:对照组(90%),Nutrison(80%),P>0.05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感染性发生率对照组(30%)高于Nutrison组(10%).结论Nutrison用于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同样可达良好的肠道清洁度,还可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刘海金;蔡琦;曾祥福;曾祥泰;林坤泉;LIN Kun-quan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6年4月~2002年3月收治的19例复杂髋臼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术,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15例达到解剖复位,14例疗效优,4例疗效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效果良好,及时手术和尽可能解剖复位并予以可靠的固定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作者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2月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用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Garden分类Ⅰ型16例,Ⅱ型14例,Ⅲ型10例,Ⅳ型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长5年5个月,短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优良率达83.3%,4例病例出现骨折不愈合,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利用小切口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实用且费用低廉,避免长期期卧床引起多种并发症等优点,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坤营;王广辉;张海玲;许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术中ATP生物荧光定量分析作为评估残肝实质储备功能的有效参数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2005年9月入住我院的28例肝切除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病例均于术前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功能分级,并根据术前、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化指标等检测结果制定出肝实质损害程度分级标准.术中无菌收集肝切除标本,经过酶解、消化等步骤收集肝细胞,生物荧光法定量ATP检测.结果28例病例因肝疾病或肝外疾病行肝切除手术治疗.28例病例中肝实质损害程度分级为:正常(N)6例(21.42%),轻度(Mild)6例(21.42%),中级(Mod)8例(28.57%)和重度(Sev)8例(28.57%),ATP检测水平分别为:N 428.49±202.12 mol/cell,Mild 782.07±439.19 mol/cell,Mod 874.39±367.93 moL/cell,Sev 1020.76+567.91mol/cell.Sev.组单个肝细胞ATP含量高.Sev.组8例病人均有肝硬化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其中6例(75%,6/8)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手术.结论术中肝细胞ATP检测水平可提供预测残肝实质储备功能的有效信息.
作者:BHATTA SK;陈涛;万云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在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癌术前诊断率为42.9%(6/14).14例均经手术治疗,4例行根治性切除,根治性切除率28.6为%(4/14),痊愈出院.术后死亡1例,为重度感染致肝功能衰竭,1例为病情加重而自动出院,其余10例好转出院.术后平均生存33个月,姑息性手术10例,术后平均生存3个月.结论对50岁以上,病史较长,反复胆管炎发作,短期内消瘦,进行性黄疸加重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并发胆管癌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
作者:郑抗洪;严伟华;蔡重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情况,其中非手术治疗67例(65.04%),手术治疗36例(34.95%).结果总治愈率78.64%(81/103),总病死率21.35%(22/103),总并发症发生率46.6%(48/103),其中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38.8%(26/67),病死率14.92%(10/67),治愈率85.07%(57/67),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1.11%(22/36),病死率33.33%(12/36),治愈率66.66%(24/36).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以及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提高SAP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小康;梁柳森;陈绵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4年6月255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肝切除术式:左外叶切除175例(68.62%),左半38例(14.90%),右肝叶或段切除35例(13.73%),其中右半肝切除5例,双侧多肝段切除22例(8.63%),同时作胆肠内引流73例(28.63%),手术并发症22(8.63%),无术后死亡.结石残留32例(12.55%),其中29例经胆道镜取干净.221例(86.67%)获随访1至13年平均7.5年,优良率达89.59%.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早期肝胆管结石的肝切除治疗效果佳,术中B超及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应军;甄作均;苏树英;陈焕伟;李梅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微创诊治方法.方法对本组1993年~2003年收治的15例胃Dieulafoy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1993年~1995年,共4例病人)对该病认识不足,确诊率低,采用传统的剖腹切开胃体探查,手术出血多,2例盲目胃大切、1例剖腹4次、1例死亡.第二、第三阶段(1996年~2003年,共11例病人)总结第一阶段的经验,胃镜的确诊率100%,胃镜临时止血率100%,胃镜硬化治疗持久止血率达80%.术中联合胃镜指示病灶,行胃壁楔形切除(2例使用腹腔镜技术),无1例死亡.结论胃镜是胃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的首选,若胃镜下止血效果不确切,应及时中转手术.术中联合胃镜、腹腔镜治疗具有手术简单、微创、无污染腹腔、疗效可靠.
作者:李伯健;冯家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草酸铂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方法本组为2003年至2005年6月对27例原发性肝癌接受了根治性切除,随后接受了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XELOX和FOXFOL方案)临床研究.为了了解该方案疗效(CR、PR、SD、PD、OS和DFS),作者分别以RECIST标准和NCICTC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26人获得可评估客观疗效.10例患者获得CR(38.46%),PR 5例(12.23%),SD6例(23.08%),PD5例(12.23%).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51.5周(13-68周),中位总生存时间:67周(16-95周).总病情缓解率(ORR):57.7%.总体的毒副作用:Ⅰ、Ⅱ度骨髓抑制(55.1%),Ⅰ、Ⅱ度胃肠道反应(51.4%),Ⅰ、Ⅱ度肝功能损害(57.9%),Ⅰ、Ⅱ度周围神经病变(25.2%).结论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较高,此化疗方案可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病情缓解率.安全性好.
作者:刘宏涛;陈涛;刘建平;褚忠华;王捷;赵海燕;罗兴喜;王强;区庆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骨不连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从对51例胫骨骨折骨不连分别采用调整内固定物加植骨治疗8例,更换不同钢板加植骨治疗14例,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29例.结果51例手术后在平均9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术后末发现有伤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预防和治疗骨不连的原则是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少剥离骨膜,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修复骨缺损,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
作者:吴云祥;周雄清;李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胰腺损伤引起术后胰瘘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的¨例医源性胰腺损伤引起术后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医源性胰腺损伤认识不足致术中漏诊、未建立充分有效的引流及感染因素是引起术后胰瘘的主要原因.B超、CT和淀粉酶测定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早期发现并采用综合治疗是提高术后胰瘘治愈的关键.本组11例都经及时诊治,其中9例非手术方法治愈,2例行手术治愈,无1例死亡.出院后平均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无胰瘘、假性囊肿、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源性术后胰瘘重在预防,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关键.
作者:冼华寿;陈汝福;周泉波;林青;王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1996年1月~2005年6月本科收治94例重症胰腺炎,在治疗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年1月~1997年12月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组)26例;第二阶段1998年1月~2005年6月为保守组以综合治疗配合CT动态观察下非手术为主68例.结果手术组:治愈22例,死亡4例,治愈率84.6%;保守组:治愈64例,死亡4例,治愈率94.1%.第二阶段有2例诊断暴发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以非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措施能提高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暴发性胰腺炎的疗效是的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许国平;孙卫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对15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手术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失访4例,优142例,占95.3%,良7例,占4.7%,愈合时间平均4.5周.结论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后复位并小夹板或石膏托超肘关节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陈杨标;马少云;陈利新;方汉民;朱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在1992年6月至2004年4月收治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术前B超诊断2例,CT诊断2例,其中膀胱镜诊断4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4例.5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5例,1例鳞癌死于术后1年;1例移行细胞癌死于术后3年,3例生存至今.结论膀胱憩室癌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需辅以BCG、IL-2膀胱灌注治疗.
作者:何于成;杨朝东;熊艳春;李兆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节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5例错构瘤患者在后腹腔镜下行肿瘤剜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平均血量9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8d,手术效果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术式肿瘤切除彻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钟小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到2003年1月收治进行二次手术的34例乳腺良性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以主诉伴或不伴有症状的局部肿块为常见,再发是二次手术主要原因,以纤维囊性乳腺病多见,其次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结论乳腺纤维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是造成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乳腺增生有恶变可能,局部切除病变并长期随访对这类患者是必要的.
作者:王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诊断,治疗经验及如何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4年12月胰腺损伤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8例,Ⅳ级6例,Ⅴ级1例.单纯胰周引流12例,胰体尾切除8例,胰腺近端缝扎、远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2例,胰头十二指肠修补加十二指肠憩室化2例,胰腺近端缝扎、远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加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结果痊愈25例(92.6%),死亡2例(7.4%).结论根据外伤病史,腹部体征、B超CT及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是有较大邦助.必要时及做剖腹探查协助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敏培;陈展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2004年收治的15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桥本病的13.4%(15/112),所有15例病人均主诉有颈部结节,13例TGA及TMA升高.手术方式主要为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随访复发1例,转移2例.结论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常规检查TGA及TMA、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有助于提高桥本病的诊断.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原则进行.
作者:沈樑;王辉;梁柳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5年7月收治116例腹股沟疝采用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尿潴留8例,阴囊积液4例,伤口持续疼痛2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切口下血肿4例.随访3~24个月,发现2例复发.结论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张力、省时、近期疗效满意及复发低的疝修补术方法.
作者:王鹏浩;黄达仁;李光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托特罗定治疗26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26例治疗6~8周后,获得随访21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18/21例有效(85.7%),10/21例症状完全消失(47.6%),8/21症状明显好转(38.1%);3/21例无效(14.5%).仅少数患者有轻微口干和排尿费力不适反应.结论初步观察,托特罗定是一种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耐受性好、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正明;郑荣根;李刚;施国强;郑观恩;李颂;黄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硅胶假体植入法修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11月,10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再造乳房,并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无伤口积液感染,皮肤坏死及异物反应等.10例患者美观效果均满意,其中有4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所有病人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6个月.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无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一期乳房再造,具有创伤小、安全、简单、恢复快的特点;再造后乳房美观,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萍;王颀;翁秀琼;杨剑敏;张安秦;许娟;陈中杨;朱彩霞;施军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5例,术后平均随防10月(6~12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例经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骨折愈合早,肩关节功能恢复早,优良率达91.4%.结论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易,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营;黄霖;黄建荣;李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发生机制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32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1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成像,9例患者治疗后作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门脉血管软组织肿块影和门静脉癌栓内及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间接征象主要有侧支循环形成及周围肝脏动力学的改变.螺旋CT扫描可以评价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影像资料,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永强;凌文峰;陈湘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技巧.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对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平均手术时间71.2min,术后排气时间21.6h,21例术后使用止痛药,16例置管引流,1例出现戳孔感染,无残余脓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2天.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剧永乐;戎祯祥;陈小伍;伍锦浩;朱达坚;陆光生;耿岩;张才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干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从1999年6月至2004年7月,32例复杂性股骨干骨折病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同时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28例获1.5~3年(平均19个月)的随访.按照马元璋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9.3%,一期骨折愈合率达92.9%,平均愈合时间为17周,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利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干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尽可能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能有效恢复股骨形态,是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心IE与右心IE两者临床表现及治疗上的差异.方法对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32例IE病人分成左心IE组、右心IE组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左心IE中内科治疗15例,其中治愈4例;外科治疗10例并全部治愈,其中行瓣膜置换术9例,瓣膜修复整形术1例;右心IE中内科治疗2例,其中治愈1例;外科治疗5例,其中行三尖瓣置换术4例,三尖瓣膜修复整形术1例;手术治疗5例中治愈4例,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死亡.结论右心IE与左心IE临床表现不同,突出表现在肺部病变:右心IE表现为急性肺炎或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左心IE表现为瓣膜功能障碍.对于IE瓣膜病变的手术方式应根据瓣膜损坏程度来决定,左心IE以瓣膜置换为主,右心IE尽量争取瓣膜修复整形.
作者:陈国祥;华平;熊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源性胰腺损伤指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所导致的胰腺损伤,其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处理不当时会加重患者痛苦和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患者常常难以接受,甚至可引发医疗纠纷,给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极大损害.为此我们应该及时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使其损害降低至低程度,同时还应着手于医源性胰腺损伤的病因预防,从根本上减少它的发生.现本文对其发生的常见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做一综述.
作者:周泉波;陈汝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收治25例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PCCS[1]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小腿皮肤坏死及深静脉栓塞.5条肢体的活动性溃疡术后2周全部愈合,1年后有2条肢体的足靴处色素沉着未得到明显清退:仅发现1条肢体出现小腿部少量静脉曲张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严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创伤较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焕雄;周雄清;张红红;吴云祥;叶运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2004年5月,采用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28例.结果术中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等发生.手术时间平均5min.术后1月复诊,25例残余尿消失,排尿有力,尿线粗.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效果确切.
作者:钟亮;钟浩光;游润林;曾国华;李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诊治闭孔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3年1月-2005年7月我科每收治7例闭孔疝的病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7例均采用手术治疗.2例术前确诊,5例经剖腹探查后确诊.本组全部治愈出院.5例随诊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闭孔疝多见于体格瘦弱老年多产妇女,多以肠梗阻和闭孔神经受压而出现间歇性腹部和膝关节内侧的疼痛、酸胀、麻木等不适为主要表现,盆腔CT有助确诊,治疗以手术松解嵌顿或切除坏死肠段行肠吻合术并修补闭孔管.
作者:莫永全;唐志清;廖德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我科对402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按甲状腺手术中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分为解剖组和未解剖组,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本组402例,初次手术379例,第2次手术23例.解剖喉返神经组211例,共显露喉返神经326条,术后出现声嘶2例,其中1例出现于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为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经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永久性声嘶.未解剖组术后出现声嘶6例,其中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已有声嘶,3例在2周~6个月内声音恢复正常2例术后随访3年声嘶无好转.结论对于体积较大的甲状腺肿物,解剖神经可以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机会.
作者:黄汉民;洪浩波;郑亿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对预防膀胱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1998年5月~2004年7月对258例膀胱肿瘤行各种保留膀胱的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经尿道行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及护理指导.结论膀胱灌注可预防膀胱恶性性肿瘤术后复发,且有副作用轻,痛苦小,方法简单,不需住院,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作者:江雪影;刘洁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各种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2月~2005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腹泻441例病人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于2003年2月开始针对腹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研究护理措施对患者腹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采取措施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发生率为62%,护理后腹泻发生率下降至38%,护理前后腹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可明显下降,腹泻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黄光红;兰金莲;陈晓;王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减轻膀胱灌对化疗病人导尿管插入引起的疼痛不适.方法对50例在门诊行膀胱化疗插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因插管所致疼痛害怕化疗,占80%,5例担心药液引起外阴粘膜刺激,占10%;1例担心尿管错插入阴道,占2%.结论提高导尿管插管技术并做好灌注过程的护理能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李少华;马少珍;胡才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创伤性动脉瘤为创伤所致的动脉瘤,其瘤壁非完整的动脉壁,为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故又称假性动脉瘤.颈部创伤致椎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少见,现将我科治疗一例介绍如下.
作者:高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进行性体重下降伴乏力、纳差一个月、门诊CT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于2001年12月13日收住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并于术前予护肝、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无不良反应.术前一天按医嘱予静注新君必治1.5 g时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陈贵花;何玉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遗传学基础、发病机制以及自然病程的进一步认识,提出了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模式.与过去积极的早期外科手术干预相反,目前更倾向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应该是监护室的非手术治疗[1].本文重点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汝福;林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