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乌司他丁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及乌司他丁、柴芍承气汤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2001年3月~2006年6月14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14例EPISBO均经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补液、抗感染,乌司他丁加柴芍承气汤等方法均获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1.5天.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柴芍承气汤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作者:阳峻;曹天生;程延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合理麻醉处理

    目的 总结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麻醉处理19例.成人患者术前口服安定10 mg,肌注东莨菪碱0.3 mg,吗啡10 mg;而12岁以下小孩诱导前肌注氯胺酮6~7 mg/kg、东莨菪碱0.01 mg/k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0.03mg/kg,依托咪酯0.1~0.3 mg/kg,芬太尼5-10 μg/kg,哌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吸入1MAC异氟醚.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8~2 μg/ml;间断给予芬太尼5~10 μg/kg,哌库溴铵0.05 mg/kg.结果 麻醉平稳,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围术期无一例死亡.结论 采用复合麻醉药物的处理,对Ebstein畸形矫治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徐忠东;金沐;赵一凡;何波;曾德雄;彭书崚;李珏;曹铭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干扰电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研究

    目的 比较干扰电疗法与在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每天干扰电治疗2次,对照组48例,除没有使用干扰电治疗,其它治疗水肿方案与实验组一样.结果 实验组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效果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干扰电可有效促进水肿的吸收,可作为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何杰民;曾采采;曾宪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探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8年3月,应用PFNA治疗1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按照Evans分类Ⅰ b型5例,Ⅰ c型7例,Ⅰ d型3例,Ⅱ型3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六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手术时间35~110分钟,平均55分钟;术中出血量30~350 ml平均106 ml;18例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0.4个月,全部病例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个月.患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按Harris疗效评分标准,优:14,良:3例,可1例.结论 应用PFNA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方便、有效,利于骨折早期的愈合.

    作者:胡力;宋卫东;李德;刘尚礼;沈慧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体位在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是否影响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行ESWL治疗,行仰卧位治疗组70例(组1),俯卧位治疗组66例(组2).术前行IVU和KUB检查定位,记录每个病人从治疗到无石过程的结石大小、治疗次数、每次治疗的冲击次数.结果 达到无石的治疗次数两组接近,仰卧位组(1.9±0.8)和俯卧位组(1.8±0.7),(P=0.78).每次治疗的平均冲击波次数二者差别不大,仰卧位组(3055.1±346.3)和俯卧位组(3137.5±621.0),(P=0.95).ESWL后总共有112例(82.5%)病人达到了无石;其余的24例(17.5%)不能排除结石.仰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2%,俯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3%.两组排石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90).两组的并发症都很少,仅有轻微的血尿,尿急,尿痛,和腰痛,口服药物后均可缓解.结论 对于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来说,俯卧位和仰卧位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孙超;黄海;许可慰;李星智;郭正辉;黄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羟乙基淀粉130/0.4在小儿腹部手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在小儿腹部手术中容量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容量治疗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0.4及晶体液;对照组未使用6%HES130/0.4,所使用的晶体液与观察组相同,可选用胶体液为浓缩红细胞.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血压.总输液量及晶体液、胶体液、浓缩红细胞输入量等.记录观察组因输注6%羟乙基淀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包括低血压、皮疹等).结果 两组输液总量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胶体液用量、晶体液用量、浓缩红细胞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未发现因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 6%羟乙基淀粉30.0.4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腹部大手术1中的容量治疗.

    作者:胡祖荣;陈祥楠;曹铭辉;邓显仔;吴友欢;黎昆伟;贾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门诊痔病手术的应用(附86例报告)

    目的 观察和评价自动痔疮套扎术在门诊痔病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门诊病人中86例Ⅱ~Ⅲ度内痔或混合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12.3 min;6例出现并发症;78例1次治愈,5例残留外痔,经手术切除后痊愈,3例残留内痔,2经硬化剂注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在门诊施行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嘉辉;陈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85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8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35%(30/85).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3%(1/85),1、3、5年生存率为82%(70/85)、51%(42/83)、35%(18/51).结论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疗效满意.严格选择手术病例,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采用个体化术式可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郭昌盛;张秋光;陈文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带远端瞄准器的顺行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103例.结果 骨折大部分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骨不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论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炳生;陈立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前低肺功能对肺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低肺功能对肺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及其干预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05年7月~2007年9月收治的53例术前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肺大通气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分为两组,第1组为重度通气功能障碍,即MVV≤50%,FEV1≤45%的22例.第2组为轻度通气功能障碍,即MVV为50%~80%FEV1为45%~70%的31例.比较两组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1组死亡2例,呼吸衰竭6例,心律失常8例.第2组无死亡,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4例.结论 .通过加强术前肺功能训练、手术技术及器械的改进、术后的密切监护以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有助于降低术前低肺功能的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明;陈永东;赵光日;王建;杨嵘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鹰嘴截骨重建钛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改良鹰嘴截骨优点及应用重建钛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63例,根据AO分型:C1型12例,C2型43例,C3型8例.采用改良鹰嘴截骨重建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一周行肘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是一期愈合.6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0个月.本组患者均是骨性愈合,未发现骨不连.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是80.95(51/63).结论 骨折粉碎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早期手术,选用改良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入路,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万友根;双情黛;花旭;李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目的 提高对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s)的认识,改善患者生存率.方法 报告我院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入院后予行CT、MR、肿瘤活检等辅助方法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及辅助放化疗,或行根治性截肢手术,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MPNSTs在诊断和治疗上仍然存在困难,预后不理想.手术貂切除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放疗亦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化疗的效果尚不确切.

    作者:郑眉光;李方成;刘安民;李春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悬吊固定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悬吊固定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在2008年1月~2008年8月诊断的急慢性阑尾炎的22例患者,采用改良悬吊固定法,行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端相对固定,然后行阑尾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比常规腹腔镜阑尾炎(LA)缩短10~15 min,平均住院3 d.结论 改良悬吊固定法LA较非固定LA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安全快捷.

    作者:江华宇;陈学袖;刘国荣;彭雄;冯铭生;甘雨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简易肺动脉导管在心脏直视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术中置放简易肺动脉导管(PACs,硬膜外留置管)进行肺动脉压和混合静脉压氧饱和度(SvO2)监测,观察其在术后监测的作用.方法 对52例心脏直视术后,并行简易肺动脉导管监测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PAP),12例患者肺动脉舒张压(DPAP)偏低,13例患者DPAP升高,9例患者SvO2低于50%.予以相应处理后,上述参数有所改善.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简易肺动脉导管监测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处理,提高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测处理水平.

    作者:周明根;何志捷;李祖勇;华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40例的体会

    目的 总结我科在近9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体会.方法 对1999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TUR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是30~200 min,平均(54.0±20.4)min,术中输血0~800 mL,切除前列腺组织15~100 g,平均(38.5±18.1)g.术后持续膀胱冲洗3.5~5.0 d,留置导尿管5~7 d,无真性尿失禁,无术中及术后死亡.5例术中转开放手术.18例术中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出院后2周~3个月内再次手术3例,1~8年再次手术5例.结论 TURP治疗BPH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疗效佳、治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BPH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法江;李志坚;黎卫;黄红星;石映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膀胱镜联合肾镜治疗多发性膀胱结石

    目的 探讨通过碎石镜(输尿管镜或肾镜)置入膀胱镜外鞘治疗多发性膀胱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将膀胱镜外鞘置入尿道,再用碎石镜通过膀胱镜外鞘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 30例患者膀胱结石完全击碎并取出,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膀胱镜外鞘进行碎石取石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广.

    作者:连学雄;张伟强;骆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利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利用SPSS11.5软件分别比较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按Nakai标准将患者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 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1±1.4、2.5±1.5、2.8±1.9.术前与术后首次随访、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而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7).首次随访时疗效: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94.6%).末次随访时疗效:优18例,良15例(优良率89.2%).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术者须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技巧.

    作者:杜庆钧;殷海东;黄明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七氟醚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吸入七氟醚全麻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阻滞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七氟醚维持)、瑞芬太尼组(七氟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硬外组(七氟醚+硬膜外阻滞).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护ECG、血压、血氧饱和度,行中心静脉穿刺及桡动脉穿刺测压后,快速诱导插管.记录三组麻醉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及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测量末梢血糖(Glu)、乳酸(Lac)、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拔管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硬膜外组及瑞芬组术中皮质醇浓度均较对照组低,术后皮质醇浓度瑞芬组低于对照组及硬膜外组.结论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或硬膜外阻滞的全麻比单用七氟醚更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作者:欧赋斌;刘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附86例报告)

    目的 总结高龄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6例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病例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3例因并发结直肠梗阻而行急症手术),其中64例(73.3%)属根治性切除(D3),13例肿瘤姑息性切除,6例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3例剖腹探查加肿瘤种植结节或转移淋巴结活检术.总切除率为89.5%.无手术死亡病例.15例发生并发症共21例次,占17.4%,其中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3例、尿潴留1例,心力衰竭2例、脑血管意外1例等,无吻合口瘘.本组获得随访77例,其中1年生存率是85.7%(66/77),3年生存率70%(54/77)5年生存率41.5%(32/77).结论 做好高龄大肠癌的术前准备(包括内科伴发病的处理),正确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和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处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孔刚;龚志军;郭建平;卿笃桔;梁永全;刘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类A型19例、Ⅱ类B型15例,Ⅱ类C型10例,ⅢAC型4例.对48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伴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结果 获得完整随访资料42例,经5个月-5年随访,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12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份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6例,良15例,优良率达8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慢性疼痛1例、切口皮肤坏死2例、感染2例.结论 跟骨钛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目前一种治疗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向文东;王清;毛吉刚;刘敏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C臂X线透视监测下,以骨水泥为填充材料,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37例58椎.结果 随访12~36个月,术前疼痛VAS评分,6分23例,4分14例;术后2分13例,0分22例.28例疼痛缓解完全,9例部分缓解,有效率1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前4为29例,3为8例;术后2为17例,1为20例.结论 PVP治疗老年胸腰段压缩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谢灿光;傅万军;张宏大;鄣庆祥;李承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T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脾破裂诊断与治疗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83例经CT和B超检查的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CT表现进行脾损伤分成四级:Ⅰ级,包膜下积血9例;Ⅱ级,脾外周撕裂23例;Ⅲ级,脾实质撕裂29例;Ⅳ级,粉碎性脾12例,其中Ⅰ级和部分Ⅱ级病例行保守治疗22例,部分Ⅱ级及Ⅲ级以上行手术治疗61例,均治愈出院.术前CT扫描诊断符合率93.5%,B超诊断符合率82.0%:CT扫描发现8种合并伤共29例,B超发现3种合并伤7例.结论 CT检查可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对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是外伤性脾破裂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曹杰智;曹亮辉;李勇;麦伟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3月诊治的17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2个月.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总体优良率15/17,2例患者马尾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结论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后,应选择合适术式.手术彻底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防止神经根变性致不可逆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亦明;周雄清;宋德煌;周文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1994年2月牙2007年7月间的16例Vater壶腹肿瘤患者经局部切除术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住院为13天,发生手术并发症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 3.8%、7 5%、37.5%.结论 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肿瘤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绝大部分的Vater壶腹肿瘤患者.

    作者:应勇;谢斌辉;刘凤恩;段青;王小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moothened(Smo)基因在结肠腺癌Lovo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 探讨Smoothened(Smo)基因在结肠腺癌Lovo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在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肠腺癌Lovo细胞内Smo基因的表达水平,再应用RNAi技术降解Lovo细胞内的Smo mRNA表达,然后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mo mRNA被降解后Lovo细胞增殖水平与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结肠腺癌Lovo细胞内有Smo蛋白及Smo mBNA的高表达,Smo mRNA被降解后,Lovo细胞的增殖水平明显抑制(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结论 结肠腺癌Lovo细胞的发生与Smo基因的高表达有关,Smo基因参与结直肠癌的增殖与凋亡过程.

    作者:朱达坚;陈小伍;剧永乐;伍锦浩;陆光生;任宝军;戎祯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AR表达、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雄激素受体(AR)表达、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资料.结果 TPSA、FPSA值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呈正相关,TPSA、FPSA、AR表达强度以及Gleason评分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385,0.376,0.514),其中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高.随着TPSA值的升高,对晚期Pca的判断价值明显增大,以TPSA≥30ng/ml为标准判断晚期Pca的准确性较高.结论 TPSA、FPSA值、AR表达强度以及Gleason评分值与临床分期有正相关关系,它们可以作为进行临床分期时需综合考虑的因素;TPSA≥30ng/ml可以作为判断晚期Pca有价值的标准.

    作者:潘文海;李正明;黄文胜;李刚;施国强;郑荣根;李颂;方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讨手术切口在保乳术外观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对保乳术的外观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3.9~2009.2期间早期乳腺癌通过不同的切口来完成保乳术的63病人进行总结.肿瘤切除选择梭形横切口43例,梭形放射状切口20例.腋SLN取出选择皮纹横切口47例,与肿瘤切除同一个切口13例,弧形切口3例.全部病人均因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肿瘤四周切缘阴性而完成保乳术.结果 全部病人治愈出院,切口均无发生感染及积液等并发症,随访2~65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梭形横切口及腋窝皮纹切口的疤痕相对较小.结论 当施行保乳术时,肿瘤切除术时选择梭形横切口,而SLN取出时应选择皮纹横切口愈合较为美观.

    作者:黄春旭;李瑞华;肖敬东;吕晔;何慧君;李静;杨敏;周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退变椎间盘的基质合成和分解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40岁以上人群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其中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esease,DDD)是为重要的原因.腰痛造成的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而目前的治疗还只能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能逆转或阻止椎间盘退变的进程.

    作者:杨冬发;黄东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痉挛型脑瘫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16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164例术后脑瘫患儿出院后半年随访,根据WeeFIM评分,显著有效89例,占54.3%,基本恢复60例,占36.6%;有效15例,占9.1%;无效0例.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适应性和功能训练的护理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后功能改善的关键.有针对性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给予家长训练方面的指导,制定好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韩月明;赵婉文;崔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2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了32例经前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我科32例应用人工腰抵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相护理.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腰.结果 背肌锻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对神经系统的评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人工椎间盘脱位,及早开展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论 置换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者24例,改善者8例.32例患者在术后10~15 d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伍佩玲;何惠燕;黄碧萍;关冬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病人的佳护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30例病人治愈,6例死亡.结论 肠瘘病人护理重点为做好肠瘘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肠外、肠内营养的护理以及双腔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和周围皮肤的护理.

    作者:李燕;黎艳;丁明晖;林瑞燕;陈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疑似乳腺癌的乳腺腺病伴胶原化4例报告

    乳腺腺病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一种,与乳腺癌鉴别不难.但如果伴明显间质胶原化,临床可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物,B超及乳腺X线检查表现也疑似乳腺癌,术前常误诊为乳腺癌.我们总结了4例乳腺腺病伴胶原化术前疑诊乳腺癌的患者,现报告并如下.

    作者:王永南;王颀;李文萍;张安秦;许娟;韩晓蓉;朱彩霞;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