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4-3806
  • 国内刊号:45-1365/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2008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173
  • 全年订价:3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2011年8期文献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85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及同期66例单纯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病例年龄大于单纯性肝脓肿组(P<0.05),多见2型糖尿病,更常出现循环、消化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白蛋白、血钾明显低于单纯性肝脓肿组(P<0.05),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几率和病死率高于单纯性肝脓肿组(P<0.01).结论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好发于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高消耗表现,常有循环、消化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预后差.

    作者:黄宇;梁华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1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14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结论 双侧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航;陈行友;陈语花;李建红;徐子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7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e 综合征) 的诊断和治疗经验,降低病死率.方法 1990-02~2010-12共收治7例由基层医院以液气胸或脓气胸诊断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转诊患者.所有病例入院后继续行胸腔闭式引流,根据病史、体征及胸腔引流瓶内液体的性状,初步考虑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然后急诊行胸部CT、电子胃镜检查,口服美蓝后根据胸腔引流液的性状得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均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急诊手术6例,继续行患侧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及支持对症治疗1例.结果 施行急诊手术的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肺部感染、肺不张、脓胸、食管胸膜瘘、呼吸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胸片显示肺部膨胀良好;施行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于第5天死亡.结论 尽快做出诊断,早期胸腔闭式引流,及时开胸手术修补、术后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喜峰;韦鸣;廖勇;唐际富;刘玮;唐中明;蔡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21例开颅术后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发生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DTI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的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占同期的7.5%,86%合并脑挫裂伤,58.6%合并颅骨骨折.首次术前外伤原发性颅内血肿量较大,平均56.4 ml.69%术后去骨瓣减压和常规颅外引流.术后非手术区DTICH发生在72 h内,其中13例为硬膜外血肿,5例为脑内血肿,3例为混合性的硬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21例术后DTICH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3.8%.结论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是脑挫裂伤及颅骨骨折的结果,手术导致的颅内压急剧下降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韦斐文;陈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胎儿畸形的临床资料,并对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胎儿畸形中:单发畸形15例(68.2%)、复合畸形3例(13.6%)、多发畸形4例(18.2%),所有病例均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尸检证实,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19例(86.4%),漏诊3例(13.6%).结论 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不仅能确定胎儿有无畸形,而且能对胎儿畸形的类型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作者:黎玉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的结局.方法 选取ICP产妇32例为研究组,同期非ICP产妇7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胎膜早破、产后岀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的结局主要是早产、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升高.

    作者:胡美秀;罗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躯体化障碍的患者进行为期6周治疗.采用SCL-90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 口服度洛西汀6周后有效4.15%,较2周、4周末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躯体化障碍患者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升高明显,治疗后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度洛西汀治疗副反应轻微.结论 度洛西汀对躯体化障碍有较好疗效,而副反应较低.

    作者:周刚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黄晓春;李小蜂;秦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子宫颈妊娠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颈妊娠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中心1998-01~2011-01收治的7例早期诊断明确的子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子宫颈妊娠患者中4例行宫颈搔刮合并用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治疗,3例B超引导下行宫颈妊娠胚胎减灭术,经治疗后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子宫颈妊娠早期诊断明确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莫璐;檀大羡;王娟;林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缝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缝合处理扁桃体创面与常规压迫止血法两种方式对患儿术后的影响.方法 在68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为扁桃体切除术后缝合处理扁桃体创面,其余34例为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常规压迫止血法,对术后出血量,术后伪膜形成,腭弓、悬雍垂肿胀淤血情况,术腔有无积脓,进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缝合处理扁桃体创面较常规压迫止血法对患儿术后的影响小,经统计学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结论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缝合处理扁桃体创面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温丽慧;杨正光;黄波;邓立波;黄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羟铝片联合四联药物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羟铝片联合四联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甘羟铝片联合四联疗法或以四联疗法治疗,总疗程均为14 d.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和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甘羟铝片联合四联疗法与以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均安全、有效,但是以甘羟铝片联合四联疗法缓解症状更快,依从性更好,是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较好的方案.

    作者:迟桂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01~2011-01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9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及肺部多见,占37.5%,其次为泌尿道28.13%,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住院周期长、血糖值过高、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于一般疾病的医院感染率,应加强防治.

    作者:黄华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豁痰祛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豁痰祛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豁痰祛瘀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豁痰祛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可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脑部供血,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定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9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方法 对2002~2009年间收治的9例女性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有胆道炎症表现,5例黄疸,1例有癌变.均为影像学诊断确诊.9例均手术切除囊肿加内引流,均顺利恢复出院.随访2年,无结石复发.癌变患者2年后由于广泛转移死亡.结论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以囊肿切除并内引流为主,效果满意.

    作者:刘杰;杨景红;袁晟光;何松青;莫庆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卵巢功能早衰治疗的研究进展

    卵巢早衰病因复杂,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生育的疾病之一,其治疗难度较大,除传统的激素替代方法,又提出了诱发排卵、辅助生殖、保存卵巢功能、卵巢异体移植、免疫治疗等方法.

    作者:任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更小的创伤、更佳的美容效果是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此应运而生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全球引起普遍关注和兴趣.对该项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仁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线粒体在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其功能紊乱会导致整个机体能量代谢的稳态被打破.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作为一种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在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PGC-1α在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在转基因动物体内过表达、基因敲除以及裸鼠模型的构建,探讨了PGC-1α对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庞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CYB5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人CYB5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鼻咽癌细胞HONE1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表达载体pCMV-Tag3A上的多克隆位点和CYB5R2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从人睾丸cDNA中克隆出CYB5R2的CDS,并进行TA克隆.对经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进行CDS目的 片段的回收,将其连接于pCMV-Tag3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内构建真核载体,然后进行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验证.脂质体法转染鼻咽癌细胞HONE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验证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结果显示pCMV-Tag3-CYB5R2-CD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和RT-PCR的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在HONE1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CMV-Tag3-CYB5R2-CDS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鼻咽癌细胞HONE1中表达,为进一步验证其抑癌作用及探索其抑癌机制做准备.

    作者:余娜娜;杜春平;肖雪;侯波;黄光武;张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和14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及SCL-90阳性项数的均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SRS评定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低.因此,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廖卫平;朱丽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症肺炎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重症肺炎患者19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置管>48 h入组,拔管后肉眼判断管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有则送病理检验,同时抽血查CRP、D-Dimer、PLT、PT、APTT.统计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的检验结果,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9例发生深静脉导管内混合血栓.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后CRP、D-Dimer、PT和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TT置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RP、D-Dimer和PLT可作为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导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作者:邓达治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广西2005~2009年急性中毒601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广西近年来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西63家医院从2005~2009年期间收治的6 011例各类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中毒人群特征分析显示女性病例占53.11%,男性占46.89%,以20~60岁年龄段(68.84%)居住在农村者为多(61.02%).前三位的中毒原因为意外性占39.42%、自杀性占31.41%、误食性占21.57%;毒物经口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占70.89%、经呼吸道者占20.70%、经皮肤接触者占10.48%,且以散发病例为主(89.32%);中毒环境与年度分析表明,发生在家里者占79.53%.2009年中毒病例数比2005年增加了54.00%,每年平均递增13.50%.结论 广西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与国内报道相似,但亦有广西某些突出特点,且每年递增较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葛宪民;蒋东方;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于0、4、12、24、48、72 h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CI)、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后24 h、48 h、7 d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含量,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48 h、7 d APACHEⅡ评分、PCT、血乳酸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PCT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皮质醇浓度与28 d病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作者:林勇军;熊滨;吕立文;王风;韩林;张静;陈解语;柳锋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首次行高压氧治疗300例患者引起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分别在进舱治疗前和HBO治疗后的第1、2、3天观察患者双耳鼓膜变化情况,询问患者升减压过程有无耳堵、耳胀、耳痛等并作记录.结果 有31例(10.3%)患者发生中耳气压伤.原因与调压动作不规范、绝对咽鼓管通气阻力升高和个体咽鼓管结构的固有张力不同有关.中耳气压伤的时间均发生在加压阶段,以第1天多见,个人因素中文化程度低、思想麻痹的患者也较容易发生.结论 入舱前做好安全宣教和调压动作的示教,治疗时按规范做调压动作,是避免发生中耳气压伤和减少气压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孔磊;许立民;盘晓荣;宋献丽;樊秋萍;黄剑平;陈世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坦索罗辛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9-12~2010-07 5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ESWL后的患者,采用双盲对比法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中实验组(226例)在对照组(284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观察时间为20 d.结果 实验组结石排净率为84.5%(191/226),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为62.3%(177/284),实验组的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排净率明显提高,复碎率及碎后再次肾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少、症状轻.

    作者:庞业小;廖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问题.方法 对2007-07~2009-12共68例行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例术后发生出血、血肿、起搏器囊袋感染、电极移位等并发症,经妥善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进行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不可避免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加强护理可预防和减轻血肿、起搏器囊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睿;蒙凯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随访探讨

    通过716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随访工作,总结随访工作的做法和体会,提出建立和完善随访工作有效的制度和方法的建议及意见.

    作者:林丽萍;黄杏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

    目的 掌握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使其得到较系统而专业的治疗护理,有效地控制机会性感染,实施抗病毒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避免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方法 护士通过实施日常的护理工作和邀请HIV感染者进行同伴教育了解患者的情况,预警吸毒者的戒断表现、闹事、自杀行为等复杂问题采取多种形式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入非政府组织进行心理干预,工作中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患者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机会性感染得到控制,顺利进行抗病毒治疗.结论 对艾滋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能有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韦彩云;杜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留置尿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发生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8-01~2010-12留置尿管病人3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留置尿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常见并发症有:尿路感染、尿道裂伤、尿道狭窄、膀胱痉挛、膀胱结石、拔尿管困难.并发症发生原因有:操作者导尿技术不够熟练、使用气囊导管相关知识缺乏,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对长期留置尿管病人的个性化护理及入水量不够,尿量减少未起到生理冲洗膀胱的作用.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导尿技术及使用气囊导尿管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无菌观念,病情允许前提下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并鼓励病人多饮水,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应进行个性化放尿,保证膀胱充盈度,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菊廷;何淑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63例的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分析2008-01~2010-12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8.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泌尿道次之;住院30 d后易发感染,并随年龄的增长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积极采取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韦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186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能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应对手术耐受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蒙有轩;苏依莱;廖君娟;杨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PY和hs-CRP水平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PY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2周NPY、hs-CRP水平.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浆NP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浆NPY、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PY、hs-CRP水平,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世涛;陈兜;徐飞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目的 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在促宫颈成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无阴道分娩禁忌、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初产妇16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自愿的原则,观察组60例采用阴道内放置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对照组100例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置药后临产率、24 h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8.33%、76.66%,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10.00%(P均<0.05);剖宫产、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过频过强为地诺前列酮栓的主要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2例,但是取出该药后好转.结论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它是一种有效、方便、安全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对母子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东梅;林红;周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与艾克美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对研究

    目的 探讨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杭州中翰盛泰科技有限公司艾克美免疫荧光分析仪用免疫荧光干化学层析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可比对性.方法 对免疫荧光干化学层析法定量检测TPSA进行了性能评价,内容包括批内重复性、线性、准确度.结果 该法重复测定高、低值样CV<10%;线性回归方程Y=0.9748X+0.048;与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相关性分析,r=0.984.结论 免疫荧光干化学层析法定量检测系统与雅培i2000全自动大型化学发光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和方法学的相关性,非常适合临床实验室门诊急诊及小批量样本时使用.

    作者:张金立;黄钧;刘晓春;何毅;马南花;周向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薄层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和体检进行TCT联合HPV检测的妇女,选择单纯TCT阳性者121例为TCT组,单纯HPV阳性者169例为HPV组,两者均阳性者92例为TCT联合HPV组,三组均经阴道镜下取活检,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三组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析TCT联合HPV检测双阳性与TCT和HPV单纯阳性在宫颈上皮病变筛查效果中有无差异.结果 TCT组、HPV组、TCT联合HPV组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7.02%、30.77%、75.00%.TCT联合HPV组与T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5),TCT联合HPV组与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P<0.05).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筛查宫颈上皮病变明显优于TCT和HPV的单纯检测,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林月琴;张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早期应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59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药物、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时间为4 W.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积分显著改善(P<0.05或P<0.01),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卧式功率自行车及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作者:潘素兰;邓秋兰;张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胸腔积液中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各种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中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5例胸腔积液及其同源外周血(分为四组,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为29例,恶性胸腔积液组30例,细菌性胸腔积液组15例,漏出液组11例).应用ELISA法测定胸水上清液和血清中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的浓度,并对结果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1)胸腔积液间:结核组浓度(21 1710±29 130)pg/ml,分别与肿瘤组(99 274±21 807)pg/ml、细菌组(127 980±34 299)pg/ml及漏出液组(109 360±21 619)p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细菌组及漏出液组三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结核组(35 116±4 122.1)pg/ml及肿瘤组(2 5767±2 054)pg/ml分别与漏出液组(51 377±10 190)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出液组与细菌组(52 396±8 954.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组、肿瘤组及细菌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胸腔积液与血清液间:结核组、肿瘤组与漏出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细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各组胸腔积液与同源外周血清之间无相关性(P>0.05).(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SLPI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佳诊断阈值为23 6071 pg/ml,相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3.33%和96.77%.结论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有可助于结核性与恶性、细菌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SLPI浓度测定有可能成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新诊断方法.

    作者:吴聪;冯挺眉;巫艳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股骨干骨折38例,34例采用小切口复位,4例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顺行插入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38例患者术后5~12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6周).35例患者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外展功能稍受限(<80%),1例股骨短缩约1 cm.根据疼痛程度、活动范围、步行能力、日常生活,采用JOA评分为优2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9.0%.结论 国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段稳定性,小切口辅助复位,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骨折局部血运破坏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韦廷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评价

    目的 评价以环磷酰胺(CTX)为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 对1例SAA患者行同胞供者Allo-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为CTX 50 mg/kg-1*d-1×4 d;干细胞来源采用外周血+骨髓;输注单个核细胞数(MNC)为10.41×108/kg,CD34+细胞计数为6.86×106/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加霉酚酸酯(MMF).结果 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第14天中性粒细胞数(ANC)≥0.5×109/L、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第96天血型转变为供者型(B→O).患者出现Ⅳ度急性GVHD(aGVHD),经积极治疗后控制.150 d内患者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急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血症、肺炎,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随访24个月,患者无病存活.结论 以CTX为预处理方案allo-HSCT是治愈SAA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蓝梅;高清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恶性肿瘤424例的构成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方法 对424例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4例患者的疾病构成和顺位,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好发年龄为50~60岁.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早期的诊断率高于卵巢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高于老年患者;年轻及老年患者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均高于所有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作者:刘妮平;陈昌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广西医学》来稿中学术不端论文的抽样调查及评析

    目的 了解<广西医学>杂志来稿中学术不端论文的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成因,以采取应对策略和措施.方法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检测<广西医学>杂志2010-01~2010-05的1 358篇来稿,随机选取500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不同体裁、不同级别的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区别和文字重合的原因.结果 500篇医学论文有文字重合者占69.8%,重合比例>20.0%的论文达51.8%,其中以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医学论文及护理论文较为突出.重合文字主要分布在方法(包括诊断标准、疗效标准、治疗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等)和讨论部分.究其原因与学术评估体制、作者的学术作风、引用参考文献不当及医学论文书写格式的诸多共性特点等有关.结论 AMLC是发现医学论文学术不端表现的有效工具,但要对重合的部分作出定性仍须根据论文的具体情况和专家审稿意见进行判定,正确区分合理引用与复制的界限,以促进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柱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