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影响因子:1.15
  • 创刊:198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海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84-1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海南医学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低钙透析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冲击联合低钙透析治疗不同程度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SHPT)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不同分为三组:A组300 pg/ml<iPTH<600.pg/ml,B组600 pg/ml≤iPTH<1 000 pg/ml,C组iPTH≥1 000 pg/ml,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口服2~3μg,2次/周;3~4 μg,2次/周;4~5 μg,2次/周,透析液钙浓度均为1.25 mmol/L,治疗过程中,每2周检测一次iPTH、血清钙(SCa)、血清磷(S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治疗8周后,ALP、iPTH明显下降(P<0.05),SCa、SP变化不大(P>0.05),骨痛、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亦获得全部或部分缓解,C组患者对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中度SHPT疗效较显著,起效较快.

    作者:石平;章亮;张玉新;汤小芳;李康峰;周玉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组)52例,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非NAFL组)56例,检测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酶、谷草转氨酶、C反应蛋白、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相关因素并组间比较,NAFL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组BMI、腰围、FBG、FINS、GHbA1c、UA、TC、TG、HDL及LDL水平与非NAF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腰围、TG及LDL与NAFL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BMI、腰围、TG及LDL是发生2型糖尿病合并NAFL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松炎;简希尧;徐永辉;文毅;张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一侧采用单纯翻瓣术.结果 双侧经牙周手术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牙龈指数、附着水平及根分叉探诊深度都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单纯翻瓣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比单纯翻瓣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炳涛;李业荣;郭庆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100% (A组)、90%(B组)、80%(C组)时以50 μg/min的速度输注苯肾上腺1 min,血压高于基础值停止输注.记录术中BP、HR、SpO2、麻醉平面、麻醉开始到切开子宫的时间(T)、胎儿娩出前苯肾上腺素的总用量、胎儿脐动脉血pH和在胎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B组和C组脐动脉血pH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肾上腺素消耗量B组和C组明显多于A组,C组明显多于B组(P< 0.05);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未出现明显血压下降时就开始应用苯肾上腺素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更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的稳定,并可以明显减少苯肾上腺素的使用量.

    作者:王文凯;叶露;于英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情绪状态对术后疲劳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情绪因素对术后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量表方式调查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时点的疲劳程度和情绪状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同调查时点的疲劳程度得分与情绪得分成正相关(0.5<r<1,P<0.01),术前BPOMS得分与术后第3天VAS得分呈正相关,与术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VAS得分不相关(P>0.05).结论 情绪因素是决定术后疲劳程度的重要因素,术前情绪状态可能是术后早期内疲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庞凤舜;秦有;梁文杰;陈经宝;蔡北源;曹立幸;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婴幼儿合胞病毒肺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婴幼儿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内呼吸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住院的具有特应质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炎、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咳喘症状缓解出院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bid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咳喘症状缓解出院后改用布地奈德气雾剂100 μg bid吸入,4周后改为qd吸入,8周后停药观察.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到哮喘门诊复查,观察其喘息发作的频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临床症状的消失、住院天数及停药后1年内喘息发作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液早期、足量、规范化雾化吸入可减少特应质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再次喘息发作或转变为哮喘的机会,对改善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及哮喘的早期干预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林瑞;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情况及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两组均视血压情况酌情加用利尿剂,随访1 8个月,比较两组对老年高血压控制情况、房颤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36±1.04)次vs (9.54±1.24)次,P<0.01)];治疗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15.3±4.9)h vs (23.3±5.9)h,P<0.01];治疗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房颤复发和房颤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

    作者:何东明;陆永光;陈丽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切除术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14岁行阑尾切除术的小儿4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喉罩或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于关腹前腹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1.5 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回病房后0h、0.5h、1h、3h、6h、12h、18h和24h的客观疼痛评分(OPS)和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需要用镇痛药地佐辛例数和使用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组在0.5 h、1h、3h、6h、12h的OPS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使用地佐辛总量和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切口血肿和感染、腹部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 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应用0.25%罗哌卡因1.5 mg/kg腹腔内注药行术后镇痛有效、便捷、安全.

    作者:吴善苏;肖建芳;范双炽;吴桂寿;魏秀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择期剖宫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于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ml(观察组)和0.75%布比卡因1ml(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腹肌松弛程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对照组优73例,良17例,观察组优74例,良16例,优良率均为100%;两组产妇给药后在血压和HR等方面均出现轻度下降;低血压发生率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为6.7%;感觉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和达高阻滞平面时间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作者:浦鹏飞;阎位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护肝退黄抗病毒治疗(甘利欣、苦黄、水溶性维生素、拉米夫定等);腺苷蛋氨酸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个疗程;肝素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钠25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 肝素组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腺苷蛋氨酸组疗效相近,但肝素组所用费用较腺苷蛋氨酸组低.结论 小剂量普通肝素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且费用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朱新功;何小敏;何小峰;张会爱;黄兵;孙红娟;辛建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须条状引流管在腹腔术后预防性引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寻找腹腔手术后预防性引流效果更好的引流方法.方法 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F28号单腔直通硅橡胶引流管裁剪成须条状,关腹前放置于腹部手术后需引流的部位(称为A组共52例),观察引流效果,与同期在本科手术的另一组放置双套管引流的腹部手术(称为B组共51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腹腔积液比例A组(5.77%)少于B组(19.61%),腹膜炎比例A组(7.71%)少于B组(31.37%),体温升高比例A组(11.54%)少于B组(29.41%),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比例A组(51.92%)少于B组(72.55%);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须条状引流管在腹腔手术后的引流效果优于双套管.

    作者:赖万强;朱高勇;杨剑波;毛献双;凌雪君;陈玉龙;唐宗富;黄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6例,采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9%(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弥可保.

    作者:洪浩敏;陈松深;邱浩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P-糖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化疗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4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软骨瘤(对照组)组纲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Surviv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和其表达情况与病例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①34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19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为55.9% (19/34),27例P-gp表达阳性为79.4% (27/34);对照组3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表达、P-gp 表达(P<0.01).②39例骨肉瘤患者中发生转移的病例16例,其Survivin蛋白、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病例(P<0.05).结论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的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理分级和转移成正比.

    作者:李伟;贺艳;张世权;刘安庆;郝淑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数与妊娠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 625例患者行2 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作者:秘祖霞;徐雯;卢伟英;张毅;黄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并经病理学证实为骨样骨瘤的患者136例,对比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 13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74.26%显示有瘤巢,行CT检查的患者111例,全部显示有瘤巢,行MRI检查的患者42例,78.57%显示有瘤巢,CT检查显示瘤巢率明显高于X线和MRI检查(P<0.05).结论 CT检查瘤巢显示率高,是准确的方法,X线检查使用为广泛,是重要的检查方法,MRI对骨化和钙化的敏感度差,但对周围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结合X线或CT检查应用于临床,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师卫华;杜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姜黄素对HL60细胞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姜黄素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为AML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MTT实验检测姜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姜黄素处理后,用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V-1、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 MTT实验证明了姜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作用浓度的增强而增强;姜黄素作用HL-60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出现了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且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AV-1蛋白水平增高,而AKT、p-AKT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上调HL-60细胞中CAV-1的表达,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闵旻;高清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PCI)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灌注的疗效.方法 选择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STI检测术前、术后3个月左室径向运动指标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径向位移(DR).结果 术后3个月,LVEF、ESV、ED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尖、二尖瓣、乳头肌水平各梗死节段总峰值SRs、SR、DR均较术前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I是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初琴;潘敏;张晶莉;陈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6~2.8) cm×(3.0~4.5) cm,以尺动脉腕上支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7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皮肤饱满.结论 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庄加川;李敏姣;吴耿;白印伟;柯于海;林慧鑫;张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阴煎合二至丸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阴煎合二至丸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AsAb阳性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保阴煎合二至丸治疗,并设对照组20例口服强的松进行比较,观察每个疗程后AsAb的转阴率及转阴后的妊娠率,AsAb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AsAb转阴率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对AsAb阳性所致的免疫性不孕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妊娠率.

    作者:帅振虹;胡小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热休克蛋白-60阳性对自然流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60的阳性表达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及指定外院就诊的流产患者,将沙眼衣原体阳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试验组,设立同期就诊的正常妊娠沙眼衣原体阴性要求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各25例),对两组患者宫内刮出的蜕膜组织进行HSP-60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 试验组患者蜕膜组织HSP-60颗粒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SP-60的表达强度与自然流产呈正相关作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拟妊娠的妇女中常规行CT-HSP-60筛查,筛查后进行进一步检查,对确诊感染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流产率.但其应激强度对自然流产的影响及是否有异常表达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海霞;王晓芳;马春艺;王丽群;钟柳英;陈敦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手术和未心脏手术及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分析.1)根据孕期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0例(A组),未手术组15例(B组),对两组围产儿进行分析.2)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7例,Ⅱ级组9例,Ⅲ级组7例,Ⅳ级组2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结果 未心脏手术组与心脏手术组比较早产、F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Ⅰ级与Ⅱ级组足月分娩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后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围产儿结局不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心房纤颤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不宜妊娠.

    作者:李秀彦;茹关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为8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优良率为4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ANFH安全、有效.

    作者:万建平;张旭;刘清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凯格尔训练方法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表及评分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134例患者(年龄21~42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n=68)及对照组(n=66).康复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性健康教育及凯格尔训练指导,2~3次/d,每次练习15~30 min,持续8周以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及性交痛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在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凯格尔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该法简单、实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冯小丽;李先锋;吴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的4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明确的并发症15足,所有病例随访12~26个月,平均21.5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0足,良8足,可3足,差5足,优良率为82.6%.结论 术前仔细清洗患足及应用抗真菌药物、足跟部肿胀消除后再手术、术中跟骨解剖复位、必要时植骨和缝皮时分层缝合等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袁志根;蒋国安;付三清;谭赞;艾缘;米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252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5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治疗及效果.结果 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5.3±5.1)min,术中出血(3.1±0.5)ml,术后恢复饮食时间(15.6±3.9)h,平均住院时间(6.3±0.9) d.术后病理提示单纯性阑尾炎59例,化脓性阑尾炎127例,坏疽性阑尾炎66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的患儿切口感染,Trocar孔感染2例,Trocar孔血肿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2~24个月,无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瘢痕小、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自建成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来收治眼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眼科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该系统对眼科手术患者的资料搜集内容全面,并可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即时传输手术信息,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医院成本,为手术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提高治愈率,增加了患者满意度,P<0.05,但同时减少了医护患之间交流,使患者入室精神状态欠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临床手术室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寻找人工流产的佳方法.方法 将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未育妇女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40例,A组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以下简称微管)电动型+利多卡因宫颈黏膜表面麻醉;B组使用微管电动型+手动型+利多卡因宫颈宫腔黏膜表面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情况、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反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宫颈扩张情况和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A组达92%,B组达97.5%;出现人流综合反应A组为3.3%,B组为1.7%;手术时间>5minA组占2.5%,B组占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和宫颈宫腔表面麻醉均具有镇痛、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危险性低的优点,后者镇痛作用优于前者,二者手术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不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顾黎红;郑丽华;陈文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能减少疤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时出血量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诊治的22例疤痕子宫妊娠早期患者,终止妊娠前使用米非司酮及不使用米非司酮清宫时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清宫前使用米非司酮的12例患者清宫时出血量为50~150 ml;另10例清宫前未用药患者出血量为100~1 200ml.结论 疤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妊娠清宫前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能减少清宫时出血量、降低临床风险.

    作者:高兴莲;贺绍敏;郑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侧裂区动静脉畸形术后并发语言障碍(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侧裂区动静脉畸形手术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5例患者术后的语言障碍及持续时间.结果 失语情况:5例AVM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死亡:0例;瘫痪:0例;失语:术前无,术后出现命名性失语1例(病例2);术前无运动性失语表现,术后出现,中期随访逐渐消失的1例;长期随访消失的1例;感觉性失语的1例(病例5),术后仍存在,1年后基本恢复,但语言理解仍存在轻障碍(部分正确,部分错误).结论 侧裂区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容易引起语言障碍.

    作者:白海平;马玉新;孙续祥;刘巍;张伟;范辉;洛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口腔进口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腔进口种植体对牙列缺损治疗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21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进口种植体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国产种植体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种植体脱落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存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进口种植体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速度,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作者:严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UR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TURP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症所导致的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5±7.5)岁,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表现,比较其术前与术后3个月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疗效指标.结果 术前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疗效指标均值分别为(7.8±3.3)ml/s、(83.4±14.1 )ml、(38.5±5.8)分、(44.3±12.3)分、(11.5±6.9)分,而术后3个月则分别为(17.8±5.3 )ml/s、(5.8±5.0)ml、(9.7±4.5)分、(29.8±10.5)分、(6.3±3.8)分,与术前相比较,术后各个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术治疗不仅前列腺增生症所导致的尿路梗阻有显著疗效,而且还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神经精神症状.

    作者:刘功海;吴世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状结肠穿孔10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穿孔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住院的21例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乙状结肠穿孔患者中误诊10例,误诊率为47.6%,误诊病种两种,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多.结论 掌握乙状结肠穿孔的原因、误诊规律、诊断要点,是减少误诊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永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81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4例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207例为非出血组,行胃镜检查了解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分析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 74/281),出血组在年龄>65岁、既往出血病史、Hp感染中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过去出血史、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祝玲;王健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会阴侧切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术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7例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资料,未使用抗生素的为观察组,使用抗生素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体温、血相、伤口愈合情况、伤口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体温达38.0℃的有6例,对照组有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P>0.05);观察组白细胞总数为(10.2±2.0)×109,对照组为(9.8±1.9)×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82,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率为(73.3±11.6)%,对照组为(71.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P<0.05).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76例,乙级愈合8例,丙级愈合2例,对照组分别为80例、10例、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3,P>0.05).观察组在第1、第2、第3个24h,VAS评分值分别为(4.6±1.5)分、(3.5±1.3)分、(1.9±1.0)分,对照组分别为(4.4±1.3)分、(3.5±1.2)分、(2.0±1.0)分,同一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是否使用抗生素对伤口的愈合并未起到明显影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均无需使用抗生素.

    作者:杨梅;阚奇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Vitapex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做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120例134颗乳牙根尖周炎的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Vitapex糊剂,B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根管充填.术后分别观察两周、1个月、3个月,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术后两周,A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是较好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施存山;刘延峰;蒋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4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40例(41眼)再次行下方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被实施相应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术眼都具有良好的下方滤过泡,眼压显著降低,视力有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眼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随访5~10d,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术前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间比较,护理后实验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韦迪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对肺结核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和非试点病房的肺结核患者各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我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关系和谐、融洽,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认可.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可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

    作者:钟凯惠;孙婵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800~1 2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d1、d8;奥沙利铂135 mg/m2,静脉滴注2h,d1,每21~28 d为一个周期.在用药期间注重心理护理及其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化疗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并结合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减轻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24例,10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受损,20例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无一例死亡.结论 胰腺癌生存率虽低,应用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安全,近期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较高,所以在用药期间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与护理.

    作者:冀小平;郭蓉;鲁明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例自体肾移植的手术配合体会

    自体肾移植是将肾脏切下后再植入同一体内,供者与受者为同一人.自体肾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肾动脉起始部具有不可修复的病变者,例如肾动脉起始部狭窄.我院于2011年2月成功为一位右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自体肾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血压逐渐将至正常,尿量正常,尿色清亮.1病例简介患者,女,21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昏、头痛一年余,入院时血压20/13.3 kPa,高达24/17 kPa.心脏血管造影(CTA)发现右肾动脉主干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约90%,远端轻度扩张,分支未见异常,腹主动脉旁,右肾动脉开口以下可见一小圆形动脉瘤征象.

    作者:曾爱民;姚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消化内科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69例,不良反应19例,其中液体渗出11例,静脉炎7例,肝素帽脱出1例.结论 年龄>60岁及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严密观察浅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浅静脉留置针的有效应用.

    作者:欧华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备皮方法的探讨

    术前改良备皮方法近年来一直为护理人员研究的热点,如何在保证不引起感染的基础上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术前备皮时间、备皮时毛发剔除的长度、神经外科的皮肤准备、产科手术皮肤准备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高星;李明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吸痰方法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吸痰方法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密闭式吸痰法组)32例和B组(开放式吸痰法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家属满意率、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气道压力和PaO2、SpO2、血清IL-6、TNF-α.结果 A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家属满意率高于B组,PaO2、SpO2高于B组,气道压力、血清IL-6、TNF-α低于B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且对患者的机体多项指标的影响较小.

    作者:石小娟;汪晓萍;曹爱芬;袁瑞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8例分为早期手术组(28例)和延期手术组(30例),观察两组的不同手术方法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手术组2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75.00%,死亡2例,死亡率为7.14%,而延期手术组3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33.33%,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时机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很重大的影响,如果早期进行保守治疗,然后针对患者个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时机,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关养时;陈旭辉;李晓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广西血液净化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通过检查和复检调查分析广西血液净化治疗现状,总结广西血液净化事业现存的4个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行使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中心职责,强化血液透析从业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执行力;强化血液净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完善各医院血液透析室基本设备、设施建设以符合准入标准;督促各医院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各项质量检测的严格执行及结果的达标和可溯源.终达到保证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促进广西血液净化治疗事业健康发展之目的.

    作者:闭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置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处理方法、临床效果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单、双膝置换术17例中发生的6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6例切口感染原因为:使用激素治疗达2年,并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2例,3例使用激素治疗达5年以上,1例为营养不良.同时围手术期的如手术时间、术中扎止血带的时间等也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换药处置后均未再发.结论 切口感染原因去除后,积极清创进行换药处置可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郝松颖;赵光平;刘继红;张红学;马立云;仰振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期服用强的松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强的松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长期服用强的松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学、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的测定结果.结果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示ST段不同程度升高;血清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长期服用强的松患者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加强对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的监测.

    作者:莫松柳;周永立;魏九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36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年龄0~14岁.结果 36例手术标本(34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例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未发现有直肠瘘及大便失禁.结论 术中通过有效控制瘤体血供、减小死腔、修剪皮瓣、切除尾骨、修复直肠后壁肌层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玲;李凯;阿孜古丽;李水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卡介苗集中接种在新生儿疫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观察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选取2009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同时接种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卡介苗使用数量.结果 观察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介苗使用数量较对照组节省678支.结论 初生新生儿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能减少卡介苗使用数量,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袁中草;王定清;吴柳玲;袁小娟;沈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RhD阴性血型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介绍发展与稳定RhD阴性献血者队伍的经验与体会,促进RhD阴性血型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保障充足的RhD阴性血液供应.

    作者:唐秋萍;蔡于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介入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进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为妇科常见病变,其虽为良性疾病,但无论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表现出较高的复发率,到目前为止暂未见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临床介入超声运用无水乙醇、孕激素及血管类硬化剂等药物治疗对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不易致囊破裂、操作简便以及可重复性治疗高等特点.

    作者:谭建福;周军;赵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他汀类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脂药,近年来它的非调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其除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等,这些非降脂作用即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s).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更好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浆D-二聚体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对血栓与止血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诊断的重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血栓及出血性疾病中是常用的指标,起到了筛查与诊断的作用.

    作者:余杏;姚敏;魏小斌;王永卿;邓碧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SCI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中华;王金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压疮的防治现状

    压疮是临床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愈合期长,治疗难度较大,且很容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由于压疮的发生常会引起医疗纠纷,故压疮的防治历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近几年对其防治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现针对压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好发部位、临床分期、预防、康复护理、中西药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赵群;李玲;吴再涛;宋菊花;徐燕;陶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AEP、SEP及其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神经系统受外来刺激后,所产生的短暂的电兴奋现象.临床常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表现为各潜伏期及振幅的异常,可判断脑外伤及昏迷患者,对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运;徐培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现状与进展

    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我国近年来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了解目前我国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现状及进展,减少其影响因素,对指导宫内手术、大限度地降低误漏诊率、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玮;丁琳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功能衰竭急性期患者TNF-αTGF-β1血清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肾功能衰竭急性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0例ARF病例为研究对象,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法检测TNF-α和TGF-β1血清水平变化.结果 ARF患者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透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与血BUN、Scr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血清TGF-β1、TNF-α有防治肾脏组织损伤的作用,为ARF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可通过TGF-β1、TNF-α的干预作用来防治ARF,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东霞;惠小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癌组织中Her2的不同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Her-2的不同表达并探讨其在胃癌转移中发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析138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高、中、低分化、未及浆膜层和浆膜及以外层、弥漫型及肠型胃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6.7%、19.4%,8.3%和17.6%、25.9%及10.5%,显示Her-2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组织分型密切相关(P<0.05).87例远处转移灶和51例胃癌原发灶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和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的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转移灶和原发灶相比具有明显异质性.Her-2在胃癌的转移中发挥作用,Her-2蛋白在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上调.

    作者:刘学政;杜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应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常见分离自痰标本(69.1%),其次是伤口分泌物(14.6%).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的药物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4%)、亚胺培南(27.6%)、阿米卡星(39.0%)、头孢他啶(40.7%)、氨曲南(4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在52.8%~92.7%之间.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严重,合理用药及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作者:李静;蔡木发;崔国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248例阴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3 248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UU及CT的核酸检测,并按年龄分组比较.结果 3 248例标本中UU的检出率为57.8%;CT的检出率为2.6%;UU合并CT的检出率为7.0%.UU、CT及UU合并CT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分别为:≤20岁(68.3%、2.4%、9.8%);21~30岁(58.4%、3.5%、7.7%);31~40岁(51.4%、1.1%、6.5%);41~50岁(59.3%、0、0);≥50岁(50.0%、0、0),UU、CT及UU合并CT在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CT的感染呈年轻化趋势,UU的检出率高,且UU合并CT感染的检出率也不低,当前女性阴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高慧;方健源;胡淑芬;刘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0年海口市4687名健康人群TSGF值的调查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探讨年龄因素对TSGF的影响.方法 比较分析20~96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4 687名)的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结果 在三个年龄组中,40岁以下阳性率低,阳性率为0%,可疑阳性率为0.50%;40~6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17%,可疑阳性率为0.92%,6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较高,为0.59%,可疑阳性率为3.9%,与40岁以下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不明确年龄组389例,阳性率为0.00%,可疑阳性率为1.20.结论 检测TSGF对恶性肿瘤的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吴爱祝;梁茱;王海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孕症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的分析

    目的 应用液基细胞学比较不孕妇女和正常育龄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为期2年以上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病例组(290例)和对照组(5 132例)的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病例组包括所有在治疗不孕过程中应用了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不孕症妇女,并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对照组为同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正常育龄妇女.两组患者的年龄和人口组成特点相似.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25/290,8.6%)与对照组(67/5132,1.3%)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病例组比原发性病例组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更高,病损级别更高.结论 在相似的年龄及人口组成特点下,病例组较对照组在统计学上上皮细胞损伤的发生率更高.经常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对于不孕不育的妇女有益.

    作者:孟宪玲;陈忠领;李丽莎;刘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致皮肤损害一例

    甲磷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是一种2-苯氨嘧啶衍生物,它通过取代人体细胞第9号染色体上的ABL原癌基因与第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相互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编码的融合蛋白中腺苷三磷酸(Adenosine-triphosphate,ATP)而阻止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达到抑制具有t(9;22)(q34;q11)的染色体改变,即Ph阳性的白血病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在靶向治疗ph阳性CML方面取得巨大成功[1].但对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远期的副作用关注较少.本文通过1例长期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出现皮肤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陈敏敏;欧阳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52例颈椎病的X线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病x线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经临床确诊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及特征.结果 252例颈椎病中,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是为常见的表现,占98.41%,其次为椎间隙狭窄(80.95%)和Luschka关节退变(80.95%).颈椎曲度改变占69.80%.结论 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隙狭窄是颈椎病为常见的X线表现,而且较容易为正侧位片检出,因此,X线摄片仍然为评价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马成云;龚静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联合运用超声多项技术评价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多项技术在评价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多项技术同时检查2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腹部和盆腔脏器、超声心动图,分析血栓形成与身体其他疾病的关系.结果 2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13例发生于左侧,50例发生于右侧,6例发生于双侧.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后和恶性肿瘤.联合运用多项超声技术可发现57例并发症的直接或间接征象.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和确诊手段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联合运用超声多项技术可为寻找相关病因、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林凌;杨炳昂;唐海霞;王超;王东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4例肝结核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病的CT表现.结果 15例全肝实质内弥漫多发小结节样或斑点状低密度影,6例肝实质内散在多发结节样或斑状低密度影,3例呈肝实质内单发病灶.结论 CT检查是发现肝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曾德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和大鼠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目的 培养成纤维细胞,建立不同种属来源的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并比较其形态差异.方法 用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利用差速培养法纯化成纤维细胞,并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对培养细胞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鉴定.结果 接种24 h后细胞全部贴壁,48 h后人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并伸出伪足,形状以梭形或不规则形为主;而大鼠胸主动脉的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相对较慢.结论 用Ⅰ型胶原消化动脉的成纤维细胞效果较好,用差速生长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可用于实验研究.

    作者:鲍荣辉;周军;周畅;姚志;廖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 通过对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分离、培养过程中细节的探讨,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培养方法,为研究脊髓损伤相关的病理生理及其治疗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组织,通过木瓜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经差速贴壁后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对神经元β-ⅢTubulin行特异性荧光素染色,结合DAPI核染色鉴定神经细胞及其含量.结果 该方法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密度适中,纯度较高,约83%.结论 采用木瓜酶消化、差速贴壁及无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符合体外实验的要求,为进一步进行相关实验提供目的细胞.

    作者:王斌;郭伟韬;黄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