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90例临床观察

浦鹏飞;阎位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摘要:目的 研究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择期剖宫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于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ml(观察组)和0.75%布比卡因1ml(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腹肌松弛程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对照组优73例,良17例,观察组优74例,良16例,优良率均为100%;两组产妇给药后在血压和HR等方面均出现轻度下降;低血压发生率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为6.7%;感觉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和达高阻滞平面时间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切除术腹腔内注入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14岁行阑尾切除术的小儿4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喉罩或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于关腹前腹腔内注入0.25%罗哌卡因1.5 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回病房后0h、0.5h、1h、3h、6h、12h、18h和24h的客观疼痛评分(OPS)和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需要用镇痛药地佐辛例数和使用量,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组在0.5 h、1h、3h、6h、12h的OPS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使用地佐辛总量和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切口血肿和感染、腹部感染、术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 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应用0.25%罗哌卡因1.5 mg/kg腹腔内注药行术后镇痛有效、便捷、安全.

    作者:吴善苏;肖建芳;范双炽;吴桂寿;魏秀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广西血液净化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通过检查和复检调查分析广西血液净化治疗现状,总结广西血液净化事业现存的4个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行使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中心职责,强化血液透析从业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执行力;强化血液净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完善各医院血液透析室基本设备、设施建设以符合准入标准;督促各医院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各项质量检测的严格执行及结果的达标和可溯源.终达到保证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促进广西血液净化治疗事业健康发展之目的.

    作者:闭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248例阴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3 248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UU及CT的核酸检测,并按年龄分组比较.结果 3 248例标本中UU的检出率为57.8%;CT的检出率为2.6%;UU合并CT的检出率为7.0%.UU、CT及UU合并CT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分别为:≤20岁(68.3%、2.4%、9.8%);21~30岁(58.4%、3.5%、7.7%);31~40岁(51.4%、1.1%、6.5%);41~50岁(59.3%、0、0);≥50岁(50.0%、0、0),UU、CT及UU合并CT在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CT的感染呈年轻化趋势,UU的检出率高,且UU合并CT感染的检出率也不低,当前女性阴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高慧;方健源;胡淑芬;刘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时机处理剖宫产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对新生儿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100% (A组)、90%(B组)、80%(C组)时以50 μg/min的速度输注苯肾上腺1 min,血压高于基础值停止输注.记录术中BP、HR、SpO2、麻醉平面、麻醉开始到切开子宫的时间(T)、胎儿娩出前苯肾上腺素的总用量、胎儿脐动脉血pH和在胎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B组和C组脐动脉血pH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肾上腺素消耗量B组和C组明显多于A组,C组明显多于B组(P< 0.05);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未出现明显血压下降时就开始应用苯肾上腺素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更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的稳定,并可以明显减少苯肾上腺素的使用量.

    作者:王文凯;叶露;于英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Vitapex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做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120例134颗乳牙根尖周炎的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Vitapex糊剂,B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根管充填.术后分别观察两周、1个月、3个月,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术后两周,A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是较好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施存山;刘延峰;蒋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凯格尔训练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凯格尔训练方法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表及评分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134例患者(年龄21~42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n=68)及对照组(n=66).康复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性健康教育及凯格尔训练指导,2~3次/d,每次练习15~30 min,持续8周以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及性交痛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在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频度、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凯格尔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该法简单、实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冯小丽;李先锋;吴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会阴侧切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术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7例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资料,未使用抗生素的为观察组,使用抗生素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体温、血相、伤口愈合情况、伤口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体温达38.0℃的有6例,对照组有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P>0.05);观察组白细胞总数为(10.2±2.0)×109,对照组为(9.8±1.9)×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82,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率为(73.3±11.6)%,对照组为(71.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P<0.05).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76例,乙级愈合8例,丙级愈合2例,对照组分别为80例、10例、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3,P>0.05).观察组在第1、第2、第3个24h,VAS评分值分别为(4.6±1.5)分、(3.5±1.3)分、(1.9±1.0)分,对照组分别为(4.4±1.3)分、(3.5±1.2)分、(2.0±1.0)分,同一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是否使用抗生素对伤口的愈合并未起到明显影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均无需使用抗生素.

    作者:杨梅;阚奇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置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处理方法、临床效果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单、双膝置换术17例中发生的6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6例切口感染原因为:使用激素治疗达2年,并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2例,3例使用激素治疗达5年以上,1例为营养不良.同时围手术期的如手术时间、术中扎止血带的时间等也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换药处置后均未再发.结论 切口感染原因去除后,积极清创进行换药处置可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郝松颖;赵光平;刘继红;张红学;马立云;仰振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他汀类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脂药,近年来它的非调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其除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等,这些非降脂作用即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s).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更好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P-糖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化疗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4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软骨瘤(对照组)组纲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Surviv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和其表达情况与病例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①34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19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为55.9% (19/34),27例P-gp表达阳性为79.4% (27/34);对照组3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表达、P-gp 表达(P<0.01).②39例骨肉瘤患者中发生转移的病例16例,其Survivin蛋白、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病例(P<0.05).结论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的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理分级和转移成正比.

    作者:李伟;贺艳;张世权;刘安庆;郝淑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SCI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中华;王金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压疮的防治现状

    压疮是临床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愈合期长,治疗难度较大,且很容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由于压疮的发生常会引起医疗纠纷,故压疮的防治历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近几年对其防治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现针对压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好发部位、临床分期、预防、康复护理、中西药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赵群;李玲;吴再涛;宋菊花;徐燕;陶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52例颈椎病的X线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病x线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经临床确诊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及特征.结果 252例颈椎病中,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是为常见的表现,占98.41%,其次为椎间隙狭窄(80.95%)和Luschka关节退变(80.95%).颈椎曲度改变占69.80%.结论 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隙狭窄是颈椎病为常见的X线表现,而且较容易为正侧位片检出,因此,X线摄片仍然为评价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马成云;龚静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36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年龄0~14岁.结果 36例手术标本(34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例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未发现有直肠瘘及大便失禁.结论 术中通过有效控制瘤体血供、减小死腔、修剪皮瓣、切除尾骨、修复直肠后壁肌层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玲;李凯;阿孜古丽;李水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对肺结核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和非试点病房的肺结核患者各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我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关系和谐、融洽,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认可.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可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

    作者:钟凯惠;孙婵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4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40例(41眼)再次行下方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被实施相应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术眼都具有良好的下方滤过泡,眼压显著降低,视力有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眼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致皮肤损害一例

    甲磷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是一种2-苯氨嘧啶衍生物,它通过取代人体细胞第9号染色体上的ABL原癌基因与第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相互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编码的融合蛋白中腺苷三磷酸(Adenosine-triphosphate,ATP)而阻止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达到抑制具有t(9;22)(q34;q11)的染色体改变,即Ph阳性的白血病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在靶向治疗ph阳性CML方面取得巨大成功[1].但对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远期的副作用关注较少.本文通过1例长期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出现皮肤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陈敏敏;欧阳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0年海口市4687名健康人群TSGF值的调查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探讨年龄因素对TSGF的影响.方法 比较分析20~96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4 687名)的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结果 在三个年龄组中,40岁以下阳性率低,阳性率为0%,可疑阳性率为0.50%;40~6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17%,可疑阳性率为0.92%,6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较高,为0.59%,可疑阳性率为3.9%,与40岁以下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不明确年龄组389例,阳性率为0.00%,可疑阳性率为1.20.结论 检测TSGF对恶性肿瘤的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吴爱祝;梁茱;王海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自建成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来收治眼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眼科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运用该系统对眼科手术患者的资料搜集内容全面,并可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即时传输手术信息,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医院成本,为手术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提高治愈率,增加了患者满意度,P<0.05,但同时减少了医护患之间交流,使患者入室精神状态欠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临床手术室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护肝退黄抗病毒治疗(甘利欣、苦黄、水溶性维生素、拉米夫定等);腺苷蛋氨酸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个疗程;肝素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钠25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 肝素组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腺苷蛋氨酸组疗效相近,但肝素组所用费用较腺苷蛋氨酸组低.结论 小剂量普通肝素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且费用低,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朱新功;何小敏;何小峰;张会爱;黄兵;孙红娟;辛建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