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西医诊断为AECOPD、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COLD指南予常规抗炎、支气管舒张剂、化痰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凉膈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症候积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呼吸困难指数(mMRC).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对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有效,其清上泻下的治法符合AECOPD患者的病机.
作者:蒋紫云;朱碧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儿肤康搽剂对儿童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湿疹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8例,对照组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组予以儿肤康搽剂,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皮肤生理功能变化.结果:在临床疗效评分、治愈率、有效率和皮肤生理功能及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肤康搽剂对于儿童湿疹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FOLFOX4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试验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和FOLFOX4化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1%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TNF-α和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MMP-2、TNF-α和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OX4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杰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肾虚血瘀型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骨折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措施,观察组给予骨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明显减轻,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股骨颈及1~4腰椎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肾虚血瘀型性骨折,增加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明;杨斌;钟敏;张彬;刘小辉;刘衍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60例急性期肩周炎.结果:60例患者临床治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其中1个疗程治愈40例,2个疗程治愈11例,显效9例.结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治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作者:莫礼华;王兴桂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输液性静脉炎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硫酸镁湿敷)、治疗组(中药外敷)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明显,较单纯应用硫酸镁湿敷优势明显,能使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功磊;田贺晓;殷飞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复发率为7.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以及雷公藤多甙片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王敏丽;王伟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有效,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治疗;治疗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电艾导入仪温灸双侧足三里穴.按照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2、6、12、24h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较好,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燕;柯敏辉;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70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主症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痰、烧心、咳嗽等主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半夏厚朴汤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车彦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对湿瘀阻滞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双号入选对照组(30例),单号入选治疗组(30例).两组各治疗10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为9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能降低甘油三酯,且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对湿瘀阻滞型高甘油三酯血症有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鑫杰;王俊发;夏培培;王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更年舒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催眠治疗,观察组给以自制更年舒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对照组发生急性乏力及呼吸困难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舒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效果明显,制备工艺简单,便于质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军;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眠患者74例,根据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谷维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求娣;张绍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广西不同产地壮药夜香牛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夜香牛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Alltima C18柱(4.6 mm× 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1∶1)为流动相A;0.5%磷酸为流动相B;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广西10个不同产地夜香牛药材中木犀草素含量在0.00200% ~ 0.00997%之间.结论:本实验方法过程简单、测定结果可靠、且检测的重复性好,可作为研究壮药夜香牛质量标准的方法.
作者:谭小明;周小雷;周雅琴;赵以民;余丽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湿迪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33moL· L-1 KH2PO4(磷酸调pH3.0,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分别在4.50 ~ 226.31μg/mL、1.14 ~57.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良好;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4%、99.80%,RSD分别为1.74%、2.01%.结论:HPLC测定湿迪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灵敏、准确,分离效果较好,可作为湿迪胶囊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制定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虎杖和黄芪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虎杖苷含量.结果:在虎杖薄层色谱中,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与大黄素对照品,大黄素甲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可作为定性鉴别;在黄芪薄层色谱图中,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在与黄芪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可作为定性鉴别;HPLC测定虎杖苷在5.1 ~ 163.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64%(n=6).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可控制壮药制剂棒柄花叶清肝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颖;刘元;宋志钊;文志云;韦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杨梅中二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5C18-PAQ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520nm(1)和360nm (2),同时测定杨梅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1)、杨梅苷(2)的含量.结果:二种黄酮类成分色谱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20.08~200.8g/mL(r=0.9996,1)、3.984~39.84 g/mL (r=0.9995,2),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5%、96.2%.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杨梅的质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吴飞;李雅丽;顾田甜;马旗联;郝丽莉;刘江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艾叶中桉油精、樟脑、龙脑、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5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艾叶药材采用正己烷回流提取1h.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丁香酚为内标,同时对艾叶中的5种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HP-5MS(30m×0.25mm,0.25 μm)气相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质谱采用E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温度250℃.结果:5种成分分离良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艾叶的多成分测定及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李玲;吕磊;吕狄亚;丁德英;朱臻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薏苡茎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充分利用薏苡茎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对薏苡茎进行闪式提取,旋转蒸发、浓缩、纯化.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还原铁离子的能力.结论: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与浓度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越高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越强.
作者:李建娜;黄凤选;陈学继;黄锁义;钟兆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水栀子中两种主要组分的双波长同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AR-Ⅱ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 (1)和440nm (2),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1)、西红花苷-Ⅰ (2)的含量.结果:两种组分色谱分离良好,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6 ~ 501.6μg/mL(r=0.9999)、10.13 ~ 101.3μg/mL(r=0.99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7%、97.39%.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水栀子的质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赵江平;牛忻;杨群;李淑娟;韦凤爽;郝丽莉;刘江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肺胃热盛证是痤疮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冯志海教授认为痤疮初起多由肺经风热引起,又常与胃肠湿热内蕴相兼而致肺胃热盛证,给予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肺胃热盛证痤疮,在宣肺疏风、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兼以健脾利湿、清热通腑,疗效明显.
作者:李胜;冯志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肺主宣发肃降,咳嗽既可以由肺病引起,又可因外邪犯肺或者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气上逆而致.肝肺相关理论在咳嗽的论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苗医弩药针是苗族人民经过长期与疾病斗争总结出来的一种苗医外治方法,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民间运用较为广泛.临床采用苗医弩药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症1例,效果良好.举其验案,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娄金波;李霞;陈永华;刘曼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血精症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因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是中医男科疑难病症之一,瘀热病机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机.在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凉血化瘀止血的方法治疗血精症瘀热相搏证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瘀热”病机理论可用来指导男科血精症的辨治.
作者:刘涛;樊千;王浩;于喜才;薛建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不寐的病机主要包括营卫失调、阴阳失和,肝郁气滞、痰瘀内阻,脏腑损伤和气血亏虚,张蕴慧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痰热扰心是导致不寐的重要病机,治以高枕无忧散,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深美;张蕴慧;梁起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淋证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张建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淋证的辨证论治有自己独到见解,文章在研究张建伟教授门诊病案的基础上,总结其学术经验,阐述张建伟教授对淋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并附医案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申小娜;邢靖晨;袁苗;张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易筋经是我国四大传统功法之一,其可内调脏腑,外强筋骨.易筋经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双心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作用.笔者对其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并研究其机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琳琳;毕鸿雁;郝世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胡蜂若遭到惊动,势必会对人畜造成伤害,其毒素富含多种致过敏物质,如抗原-5蛋白、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但胡蜂作为一种宝贵的昆虫资源,兼备营养价值、药用保健价值和生物防治价值等,是科学开发利用的热点.本文从胡蜂的毒素成分、资源价值两大方面对胡蜂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作者:何亚楠;赵海荣;杨志斌;许忻;刘磊;巫秀美;肖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笔者从经文浅析、脱肛病现代研究与临床治疗方法等3个方面论述《内经》“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理论,加深对脱肛病病机的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柯敏辉;郑鸣霄;石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乏力、长期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从中医辨证论治,从刮痧治疗、脐疗、膏方治疗、针灸治疗、推拿疗法6个方面就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予以概述,以飨同道.
作者:龙明豪;李宝杰;李瑞雪;夏文炜;夏景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维吾尔医称白癜风为“白热斯”,笔者对维吾尔医特色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维吾尔医治疗白癜风提供参考.
作者:古再丽努尔;巴哈尔古丽;王兴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笔者对近10年实验研究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单味中药进行统计,按照其功效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了7大类32种中药,分析各药起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期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用药方面对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宋雨婷;郑苗苗;王芳;黄玉;姚荣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现代医学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等学说,已基本阐述清楚月经的产生条件、月经周期节律的调节机理等问题.但在中医历代典籍中,只能见到对月经调控理论的散在记载,至今未有系统论述.尤其宋朝以后,中医妇科存在重方药轻理论的弊病,故笔者结合历代观点,就月经的产生、月经周期节律的调节从物质、结构、调控等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探讨月经的完整生理过程.
作者:刘小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健脾和胃的治疗思路,从组方的结构方面探讨张仲景的组方思路和治疗思想,并以“半夏架构”为例总结仲景以“架构”为基础的组方思路,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数首方剂的组成结构分析,阐述该“组方架构”理论,认为其有较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作者:陈羲之;王华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先天运气特点与后天哮喘罹患倾向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 2017年广东省中医院哮喘住院病例144例,对患者出生时的运气及发病运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生于四之气(太阴湿土)时段者,其哮喘罹患率高,出生于三之气(少阳相火)时段者,其罹患率低,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病与出生年份的运气相合特点密切相关,出生在不和、天刑年者,罹患率高;其次为顺化;小逆;同天符年;平气年;岁会年;天符年;同岁会年;而出生在太乙天符年者,罹患率低.另外,丙申年,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哮喘罹患率高,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阳相火时,哮喘罹患率低.结论:哮喘的罹患与出生时的客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廖柳;谢丹;黄睿;林贞妍;曹文强;林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苗族巫医文化的起源与苗族文化中的鬼神信仰或迷信联系密切,但其延续不仅与苗族的鬼神信仰或迷信有关,与巫医治疗的实用功能以及苗族社会长期形成的求助于巫医治疗疾病的行为惯性也密不可分.苗族巫医治疗中所使用的符箓、咒语及操作方式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以此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暗示,其隐喻的内容则体现出苗族文化的核心特征.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苗族巫医文化,以供参考.
作者:吴小勇;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量化体系亟待完善,为此从量化分级的必要性、辨证因子的选取、分级量化的制定原则,从定性、定位、主症、次症等角度确定了该病的24个辨证因子,拟定出轻、中、重3个等级的评分细则,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病情与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金亮;甘建平;吴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密切,皮部不仅藏聚脏腑经络之气,而且影响灸感.灸疗过程中,皮部与艾草燃烧产生的药力及热力的交互作用是灸疗发挥治病养生作用的关键所在,这种交互作用使艾灸疗法终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灸疗放大效应.
作者:王景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培养模式特点的分析及思考,发现其教育模式培养的针灸推拿人才存在一些问题.如辨证论治及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中医个性教育不足,功法不足和职业病明显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师承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相结合的针灸推拿培养模式,以改善此类问题.
作者:杨雪艳;杨淳;张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比较微课教学和常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采用“微课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小儿推拿手法相关知识,对“微课教学”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罗界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气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7只、模型组14只和针灸组14只.通过高脂喂养、大黄灌胃联合多次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针灸胰俞穴、足三里进行干预,动态观察针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股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Ox-LDL水平和LOX-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大鼠血清Ox-LDL水平和LOX-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Ox-LDL显著升高,提示血管病变的发生,针灸干预可通过降低LOX-1蛋白表达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
作者:陈自雅;江岸;李平;谢肄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初步评价蜜蜂蜂毒涂膜剂对SD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涂膜剂组、氯吡格雷组(8.0mg/kg)、蜜蜂蜂毒涂膜剂组(2.0、4.0、8.0mg/kg),通过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测定血栓干湿重量、血浆凝血四项和凝血因子Ⅱ、Ⅴ、Ⅹ活性、血小板聚集性等指标来评价蜜蜂蜂毒涂膜剂的抗血栓作用.结果:与空白涂膜剂组比较,蜜蜂蜂毒涂膜剂各组均能减轻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后血栓的干、湿重,中剂量组较好,抑制率分别为21.15%(湿重)和20.49%(干重).蜜蜂蜂毒涂膜剂各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未见明显变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延长的趋势;纤维蛋白原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均无统计学差异.蜜蜂蜂毒涂膜剂高剂量组有降低凝血因子Ⅱ和Ⅹ活性的趋势;各组凝血因子Ⅴ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蜜蜂蜂毒涂膜剂具有一定抑制SD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倾向,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对于凝血系统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不明显,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黄茜;胡园;张成桂;赵海荣;程涛;巫秀美;李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