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薏苡茎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建娜;黄凤选;陈学继;黄锁义;钟兆银

关键词:薏苡茎, 丙酮提取物, 体外, 抗氧化性
摘要:目的:研究薏苡茎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充分利用薏苡茎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对薏苡茎进行闪式提取,旋转蒸发、浓缩、纯化.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还原铁离子的能力.结论: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与浓度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越高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越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皮部与艾灸治病养生的相关性探析

    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密切,皮部不仅藏聚脏腑经络之气,而且影响灸感.灸疗过程中,皮部与艾草燃烧产生的药力及热力的交互作用是灸疗发挥治病养生作用的关键所在,这种交互作用使艾灸疗法终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灸疗放大效应.

    作者:王景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更年舒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催眠治疗,观察组给以自制更年舒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对照组发生急性乏力及呼吸困难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舒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效果明显,制备工艺简单,便于质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军;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薏苡茎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薏苡茎丙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充分利用薏苡茎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对薏苡茎进行闪式提取,旋转蒸发、浓缩、纯化.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还原铁离子的能力.结论:薏苡茎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与浓度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越高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越强.

    作者:李建娜;黄凤选;陈学继;黄锁义;钟兆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杨梅中两种黄酮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杨梅中二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5C18-PAQ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520nm(1)和360nm (2),同时测定杨梅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1)、杨梅苷(2)的含量.结果:二种黄酮类成分色谱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20.08~200.8g/mL(r=0.9996,1)、3.984~39.84 g/mL (r=0.9995,2),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5%、96.2%.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杨梅的质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吴飞;李雅丽;顾田甜;马旗联;郝丽莉;刘江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有效单味中药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研究概况

    笔者对近10年实验研究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单味中药进行统计,按照其功效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了7大类32种中药,分析各药起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期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用药方面对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宋雨婷;郑苗苗;王芳;黄玉;姚荣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西医诊断为AECOPD、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COLD指南予常规抗炎、支气管舒张剂、化痰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凉膈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症候积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呼吸困难指数(mMRC).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对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有效,其清上泻下的治法符合AECOPD患者的病机.

    作者:蒋紫云;朱碧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气虚血瘀证2型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7只、模型组14只和针灸组14只.通过高脂喂养、大黄灌胃联合多次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针灸胰俞穴、足三里进行干预,动态观察针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股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Ox-LDL水平和LOX-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大鼠血清Ox-LDL水平和LOX-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Ox-LDL显著升高,提示血管病变的发生,针灸干预可通过降低LOX-1蛋白表达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

    作者:陈自雅;江岸;李平;谢肄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哮病罹患倾向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先天运气特点与后天哮喘罹患倾向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 2017年广东省中医院哮喘住院病例144例,对患者出生时的运气及发病运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生于四之气(太阴湿土)时段者,其哮喘罹患率高,出生于三之气(少阳相火)时段者,其罹患率低,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病与出生年份的运气相合特点密切相关,出生在不和、天刑年者,罹患率高;其次为顺化;小逆;同天符年;平气年;岁会年;天符年;同岁会年;而出生在太乙天符年者,罹患率低.另外,丙申年,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哮喘罹患率高,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阳相火时,哮喘罹患率低.结论:哮喘的罹患与出生时的客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廖柳;谢丹;黄睿;林贞妍;曹文强;林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乏力、长期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从中医辨证论治,从刮痧治疗、脐疗、膏方治疗、针灸治疗、推拿疗法6个方面就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予以概述,以飨同道.

    作者:龙明豪;李宝杰;李瑞雪;夏文炜;夏景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治疗;治疗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电艾导入仪温灸双侧足三里穴.按照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2、6、12、24h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较好,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燕;柯敏辉;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续骨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肾虚血瘀型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骨折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措施,观察组给予骨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明显减轻,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股骨颈及1~4腰椎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肾虚血瘀型性骨折,增加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明;杨斌;钟敏;张彬;刘小辉;刘衍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枕无忧散加减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不寐的病机主要包括营卫失调、阴阳失和,肝郁气滞、痰瘀内阻,脏腑损伤和气血亏虚,张蕴慧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痰热扰心是导致不寐的重要病机,治以高枕无忧散,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深美;张蕴慧;梁起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胡蜂毒素成分和资源价值的研究概况

    胡蜂若遭到惊动,势必会对人畜造成伤害,其毒素富含多种致过敏物质,如抗原-5蛋白、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但胡蜂作为一种宝贵的昆虫资源,兼备营养价值、药用保健价值和生物防治价值等,是科学开发利用的热点.本文从胡蜂的毒素成分、资源价值两大方面对胡蜂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作者:何亚楠;赵海荣;杨志斌;许忻;刘磊;巫秀美;肖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从肝论治咳嗽浅析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肺主宣发肃降,咳嗽既可以由肺病引起,又可因外邪犯肺或者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气上逆而致.肝肺相关理论在咳嗽的论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苗族巫医文化的心理学分析

    苗族巫医文化的起源与苗族文化中的鬼神信仰或迷信联系密切,但其延续不仅与苗族的鬼神信仰或迷信有关,与巫医治疗的实用功能以及苗族社会长期形成的求助于巫医治疗疾病的行为惯性也密不可分.苗族巫医治疗中所使用的符箓、咒语及操作方式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以此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暗示,其隐喻的内容则体现出苗族文化的核心特征.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苗族巫医文化,以供参考.

    作者:吴小勇;陈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42例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复发率为7.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以及雷公藤多甙片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王敏丽;王伟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辨证因子的分级量化研究

    目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量化体系亟待完善,为此从量化分级的必要性、辨证因子的选取、分级量化的制定原则,从定性、定位、主症、次症等角度确定了该病的24个辨证因子,拟定出轻、中、重3个等级的评分细则,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病情与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金亮;甘建平;吴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GC-MS法测定艾叶中5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艾叶中桉油精、樟脑、龙脑、β-石竹烯、氧化石竹烯5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艾叶药材采用正己烷回流提取1h.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丁香酚为内标,同时对艾叶中的5种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HP-5MS(30m×0.25mm,0.25 μm)气相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质谱采用E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温度250℃.结果:5种成分分离良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艾叶的多成分测定及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李玲;吕磊;吕狄亚;丁德英;朱臻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张仲景健脾和胃之半夏架构探析

    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健脾和胃的治疗思路,从组方的结构方面探讨张仲景的组方思路和治疗思想,并以“半夏架构”为例总结仲景以“架构”为基础的组方思路,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数首方剂的组成结构分析,阐述该“组方架构”理论,认为其有较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作者:陈羲之;王华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