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9-8291
  • 国内刊号:61-1374/R
  • 影响因子:1.10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4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评为优秀进步奖(02)
  • 泌尿科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勃起功能障碍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危险因子,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作为判断有无勃起功能障碍的标准,共调查了187例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成年已婚男性,比较该人群中暴露于不同危险因子下勃起功能的变化,并同时对可能引起ED患病率增加的多个危险因子分别进行研究.结果发病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吸烟、文化教育水平、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神经、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综合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分型、治疗方案、BMI指数、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冠心病史、饮酒、是否合并轻度肾功能损害等因素无显著性关联.结论 糖尿病人应该注意控制血糖水平、戒烟、加强对糖尿病了解及配合医生系统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以达到降低ED发病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何新洲;王晓峰;孙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移植患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HLA抗体的价值

    目的探讨ELISA方法检测HLA抗体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67例次肾移植受者中应用ELISA方法检测HLA抗体,比较不同抗体水平患者的移植效果及抗体水平在发生排斥反应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抗体水平组的移植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抗体水平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逆转呈现正相关.结论 ELISA方法检测HLA抗体对于预测移植风险、辅助诊断排斥反应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彬;解恩义;郭奇;何小丽;薛武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膀胱远端输尿管切除术根治肾盂输尿管癌9例

    目的探讨经膀胱远端输尿管切除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切除后,从远端输尿管放置输尿管导管入膀胱,然后经膀胱将输尿管内翻套叠于膀胱,用电刀切除远端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采用此法治疗9例肾盂癌.结果 9例术后无感染、尿瘘等并发症,亦无明显出血.经平均18.6个月随访,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亦未发现膀胱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结论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且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孙忠全;钱伟庆;宋建达;吴惠兴;谢旦声;徐骏;盛璐;周俊;贾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前列腺肉瘤6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前列腺肉瘤6例,均经病理证实.3例行前列腺切除及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及膀胱造瘘术,1例只做活检而未进行其它治疗.3例术后给予放疗.结果 5例均在1年内死亡,1例失访.结论明确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及时正确的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徐永刚;杜双宽;朱昌法;程永毅;杜仲尚;赵永军;赵俊杰;杜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3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认识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3例,其中2例经手术、1例经膀胱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小细胞癌.1例T4M1经化疗三月后死亡,1例T3aM0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予以化疗,一年后死于心梗,1例T4M0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放疗,仍在随访中,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系高度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辅以术后放疗,化疗疗效尚不肯定.

    作者:肖恒军;刘继红;周四维;庄乾元;陈南强;叶章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PSA联合直肠指诊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直肠指诊(DRE)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SA、DRE的结果.结果经病理学确诊14例为前列腺癌,其中PSA值为4.0~9.9μg/L时有5例前列腺癌(5/13),PSA值≥10μg/L有5例前列腺癌(5/7);而DRE可疑者有6例前列腺癌(6/41).如果单独用PSA或DRE对前列腺癌进行筛选,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漏诊率分别为28.6%(4/14)、57.1%(8/14),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仅有2例漏诊.结论 PSA联合DRE是临床上筛选前列腺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孙毅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及去势术联合89Sr和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目的评价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及去势术联合89Sr和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对8例晚期PCa患者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TUEVP)及睾丸切除术后,给予89Sr锶(89 Sr)和服用缓退瘤或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随访了2~4年.结果病人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下降50%,平均大尿流率(Qmax)由(5.4±2.1)ml/s增加到(15.3±3.0)ml/s.血清PSA由治疗前的平均53.4μg/L降至89 Sr治疗后第3个月末的平均3.6μg/L.随访8例中,生存6例,死亡2例.转移性骨痛缓减率达100%,6例生存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明显缩小或消失,5例生存已超过3.5年,1例超过3年.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晚期PC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是治疗晚期PCa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建华;陈照祥;潘慈康;陈明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通关胶囊对大鼠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了解中药通关胶囊对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去势7d后随机分组,分别每日皮下注射睾酮或保列治及不同剂量的中药通关胶囊药粉灌胃,给药30 d时放血处死.取相同部位前列腺组织,以免疫组化定量技术对Ki-67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各给药组前列腺体质量及体积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通关胶囊高、中、低剂量及保列治组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Ki-67的表达主要位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核,腺体基底细胞及间质组织表达较少.结论中药通关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理之一是该药明显抑制了前列腺组织中Ki-67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前列腺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蜀武;邵继春;常德贵;于军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癌组织中E-cd和cyclin D1的表达意义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附素(E-cd)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并探讨其与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9例膀胱癌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cd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cd阳性表达率为50.7%(35/69)和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57.9%(40/69),与正常膀胱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5).E-cd和cyclinD1阳性表达的病理分级分别为Ⅰ级72.2%、33.3%,Ⅱ级65.2%、56.5%,Ⅲ级25%、71.4%,Ⅰ级与Ⅲ级均有显著意义(P<0.05).复发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9.7%、62.1%.生存时间大于5年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3.3%、39.2%.结论 E-cd的低表达或缺失与膀胱癌的侵袭、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膀胱癌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二者均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的病理分级、术后复发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作者:邹桂华;李静;江庆萍;温寿青;杨惠娴;彭瑞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障碍尿动力学检查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仍有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全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10例,尿道狭窄9例,膀胱出口梗阻18例.结论逼尿肌功能紊乱、尿道狭窄是引起术后症状无改善的主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后分析症状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留存;虎威;范郁会;周克斌;扬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PH合并神经病变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

    目的探讨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方法对40例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包括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检查.结果 40例检测结果:Qmax,2.1~12 ml/sec,平均5.96 ml/sec,大膀胱容量66~600 ml,平均285.97 ml,大逼尿肌压力(Pdet)0~149 cmH2O,平均64.9 cmH2O,逼尿肌不稳定(DI)6例(15%),逼尿肌无力10例(25%).BC值:本组BC值<30者22例,即低顺应性膀胱22例,BC值>30者10例,其中高顺应性膀胱10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了解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明确患者排尿困难的原因,指导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预测预后和判断疗效.

    作者:付杰新;李建安;谢光宇;陈伯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老年肾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端粒梅活性表达与老年肾癌(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24例老年R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及正常肾组织(5%),差异显著(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细胞类型、分级、分期无关,与肿瘤大小、DNA含量相关.结论 RCC组织中端粒酶激活与肾癌的发生有关,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RCC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贾瑞鹏;程继义;马庆铮;刘军;许纯孝;亓玉琴;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膀胱癌组织中p16与HPV的相关表达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中抑癌基因p16及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人膀胱癌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B法检测p16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结果 抑癌基因p16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HPV-DNA阳性表达率为55.0%(22/40),9例标本p16与HPV-DNA同时表达阳性.结论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其阳性表达率下降.HPV在病理分级低恶性的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说明HPV所致的膀胱癌大多数其分化程度较高.在病理分化较好、临床分期早期的同一膀胱癌的9份标本中,HPV-DNA与p16蛋白可同时表达阳性.抑癌基因p16与人乳头瘤病毒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范治璐;于彤;刘用楫;黄俊梓;高泽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28例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2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4例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再吻合,1例孤立肾输尿管癌行输尿管切除肾造瘘.结果术后病检:移行上皮癌17例,混合癌11例.所有病例随访1年,23例行根治性手术者,4例发生膀胱癌,3例死于肺转移(T3期移行上皮癌),1例腰肋部淋巴结转移.1例孤立肾肾造瘘者,死于肾外伤.其余19例均健在.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以血尿,肾区疼痛,肾积水为主要症状.对局限性输尿管癌(Tis-T2期)合并对侧肾脏功能异常者,可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术后需严密随访.

    作者:许建业;吴海峰;梁大用;吴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上腺偶发瘤27例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中,B超诊断21例,占77.8%,CT及MRI检查发现6例.27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健康查体时应常规作肾上腺B超,对肾上腺偶发瘤直径>2.0 cm者应手术治疗,而直径<0.2 cm者可定期随访.

    作者:王荣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源性双J管移位12例

    临床资料我科1995年6月~1998年3月,共处理医源性双J管移位12例,其中上移8例,下移4例,男3例,女9例.年龄23~68岁.左侧5例,右侧7例.置双J管时间1~6周.

    作者:詹河涓;郑彬;陈晓峰;李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特发性阴囊坏疽7例

    临床资料我院门诊1960~1995年共收治特发性阴囊坏疽患者,年龄40~63(平均48)岁.病程10 d~1月,平均病程9 d.7例均有阴囊握雪感及阴囊肿痛伴全身高热、寒战.

    作者:赵立明;赵成珠;印强;李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Duckett包皮瓣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46例

    临床资料 1994年1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改良Duckett包皮瓣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46例,均为男性,年龄4~11岁.

    作者:黄洪才;谢平迅;张朝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两种去势术的对比分析

    双侧睾丸切除术又称去势术,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的一种较有效地非前列腺切除疗法.传统去势术多采用经阴囊皮肤切口途径,而阴囊血肿及感染又是传统去势术的常见并发症,为了减少去势术后阴囊血肿及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多年来采用自行设计的耻骨联合上横切口行去势术,深感此手术方法优于传统法,报告如下.

    作者:刘加升;张雷;马元华;许正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TUVP)是近年来国内大中医院逐渐开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的新方法,虽然疗效满意,但亦存在着许多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术后轻度尿失禁困扰着许多刚刚开展此项工作的医生,下面就我院近五年来开展TUVP初期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郭宏林;胡利发;贾红兵;张武合;陆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紫杉醇与泌尿系肿瘤化疗研究进展

    紫杉醇(paclitaxel)是国际上继阿霉素和含铂类抗癌药之后热点的抗肿瘤新药,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抗癌活性一直备受肿瘤医学界的关注,美国FDA已批准紫杉醇用于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相对治疗.

    作者:孙明;秦大山;陈一戎;王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据美国1998年的资料显示约60000患者患膀胱肿瘤,其中70%~80%为恶性肿瘤[1].

    作者:袁晓奕;杨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除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

    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全切除术后,尿路的处理方法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早是将输尿管造口于乙状结肠或腹壁,前者易发生上行性感染及高氯血性中毒,后者易发生尿液渗漏及造口狭窄,疗效很不满意.

    作者:梅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第六届陕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学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成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26例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资料 1994年3月~2001年5月诊治睾丸扭转26例,年龄5~48岁,以8~20岁青少年发病居多(21例),左侧17例,右侧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lh~7 d.13例在外院曾按急性睾丸、附睾炎治疗4 d~2周.11例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或起床时发病.

    作者:王小平;程杰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逆行射精11例报告

    临床资料我院1985~2000年收治逆行射精11例,年龄23~41岁.症状为不育,性交时有性高潮及射精动作,但无精液流出.性交后取中段尿镜检均有大量精子.

    作者:张正福;付聪;王力群;魏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撬剥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临床资料 2000年7月~2001年12月我院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撬剥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39例.年龄51~85(平均6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年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细、夜尿次数增多.

    作者:卫华;侯俊明;马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气压弹道碎石在肾巨大结石43例取石术中的应用

    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3月~2001年1月在肾巨大结石取石术中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辅助取石,临床应用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8~76(平均40.7)岁.

    作者:张大虎;张小平;王志新;郭永连;冯强;陈怀波;丁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SWL并发输尿管石街82例综合防治

    输尿管石街形成常引起输尿管严重梗阻,肾功能受损,是ESWL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对82例输尿管石街形成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措施,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就其综合防治报告如下.

    作者:龚同欣;田凯;赵平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成人多囊肾62例治疗分析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住成人多囊肾62例,其中44例行囊肿去顶减压术,男34例,女28例,年龄26~60(平均45.5)岁.临床表现,反复腰痛58例,高血压26例,血尿22例,腹部胀痛6例,腰腹部肿块35例,尿路感染9例,肾绞痛10例,合并泌尿系结石6例,合并多囊肝16例.

    作者:王田;刘乔保;肖明辉;扬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绞痛并输尿管结石52例急诊内腔镜处理

    临床资料自1998年5月至2001年4月,我科采用输尿管镜下取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急诊处理肾绞痛并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8~62岁.

    作者:任胜强;邬旭明;方建军;袁鹤胜;桑乾宏;李和民;蔡雅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会阴部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前列腺脓肿4例

    临床资料 1991~2000年,共收治前列腺脓肿4例,年龄25~68岁.均有尿痛及发烧;3例伴会阴部疼痛:4例均有排尿困难,3例合并急性尿潴溜,1例伴右侧附睾睾丸炎.直肠指诊均有前列腺增大及明显触痛,3例有波动感.均行B超检查.

    作者:李正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属管套入阴茎嵌顿13例的治疗

    临床资料 1985年2月~2000年2月收治金属管套入阴茎嵌顿13例.年龄18~51(平均28.6)岁.已婚6例,未婚7例.嵌顿时间1~11d.嵌顿物种类,钢圈3例,轴承4例,镙帽2例,钢管3例.自行套入者11例,他人套入者2例.

    作者:杨义;孔垂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阴茎浅静脉栓塞症12例

    阴茎浅静脉栓塞症是指阴茎皮下可见的小静脉由于血栓形成致受累段静脉迂曲、扩张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法.同时就病理和鉴别诊断作简要的阐述.

    作者:侯成甲;乔西民;王靖;徐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淋菌性睾丸炎附睾炎5例诊治分析

    临床资料 1994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共收住淋菌性尿道炎108例,其中并发淋菌性睾丸与附睾炎5例,有2例误诊为睾丸肿瘤和附睾结核,错误行睾丸和附睾切除,年龄26~52(平均36.6)岁.其中左侧4例,右侧1例.

    作者:康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部梗阻91例

    女性膀胱颈部梗阻,以往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但随着临床检查方法的改进,本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女性膀胱颈部梗阻患者91例,均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博;岳磊;赵小洲;李晓伟;赵永辉;周菁;师彦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观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又称性病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高复发率一直难以解决.

    作者:张志灵;彭雅;佘淑琴;刘彤;张小莲;穆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厌氧菌的检测及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对其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和检测手段的进展,多数学者认为需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是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在治疗方面是棘手和困难的.

    作者:刘元晓;董德欣;莫成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2激光治疗男性前尿道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及会阴等部位.发于男性前尿道的CA,可采用多种方式治疗[1].我们采用微波联合CO2激光治疗男性尿道内CA 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灵;刘彤;戚玉玲;张小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年轻人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调查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持续短暂,不能满意性交.E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健康男性中,完全性ED的患病率,40岁为5%而70岁则增加至15%,后者是前者的3倍;在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抽烟等情况的男性中,ED的患病率更高[1].

    作者:康新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三种止血方法对比分析

    临床资料我院1988年2月~2001年2月对前列腺增生症(BPH)193例患者施行了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P),年龄48~89(平均71.5)岁.病史长21年,短30天,平均5年2月.

    作者:陈冰;章志祥;李阳;刘聪;陈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会阴区梅毒致排尿困难1例

    病例报告男,1岁4个月,弃婴,为福利院收养,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余,于2001年6月12日7 PM急诊收住我院.查体:阴茎明显肿胀约6 cm×4 cm×3 cm大小,触之有波动感,伴明显压痛,压迫时有尿液外溢,包皮前端部分坏死,阴囊皮肤约1 cm×1 cm破溃,呈灰白色,肛周约3 cm×2 cm大小灰白色坏死灶.

    作者:李玉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绞痛致结肠假性梗阻和泌尿系外肿瘤误诊为肾绞痛各1例报告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多是由泌尿系结石引起,但肾绞痛致结肠假性梗阻和泌尿系外肿瘤误诊为肾绞痛者较为少见,笔者各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育鹏;陈兴发;校智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肾反射性无尿5例

    临床资料我院1995年6月~2001年10月,共收治肾-肾反射性无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0~69(平均59)岁.

    作者:王成元;邹龙云;刘玉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在高能冲击波(24kV)作用于肾极前给另一肾极12kV冲击能预防前者产生的出血性肾损伤的冲击界值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X线平扫分析尿路结石化学成分来评估临床碎石效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式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检后暂时留置一种新材料支架管的二期临床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种新型Lithoclast Ultra与普通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器的体外对照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