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6852
  • 国内刊号:62-1204/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甘肃
  • 语言:中文
  • 邮发:54-78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西部中医药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川崎病分析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确诊后立即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4天;阿司匹林50 mg/(kg·d),分3次口服,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瘀、益气补中之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退热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配合西医治疗川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柳树英;张丽君;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脂康胶囊合痛瘀消散贴外敷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317例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内服合痛瘀消散贴局部外敷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狭窄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对症治疗其他基础病条件下,给予血脂康胶囊2粒,3次/d,痛瘀消散贴局部外敷,用药期间戒烟,可适量饮酒,但以白酒每日不超过15 mL为量,限制高热量饮食,配合自身按摩,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317例住院患者治疗1~5个疗程后,痊愈111例,有效171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达88.98%.结论:血脂康胶囊内服,痛瘀消贴膏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狭窄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雨雨;王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蚣蝎止痛胶囊(散)治疗偏头痛102例

    目的:观察蚣蝎止痛胶囊(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给予蚣蝎止痛胶囊(散)口服6~9 g,2次/d,14天为1个疗程,停服7天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治疗2~3个疗程;对照组92例发作期给予麦角咖啡因,1~2片/次,口服,2~3次/d;间歇期给予尼莫地平20 mg,口服,3次/d,阿司匹林75 mg口服,每日睡前1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2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蚣蝎止痛胶囊(散)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榕林;黄国忠;雷晓琼;傅鸿昌;袁建洋;林文生;卢香琴;陈琼英;黄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

    目的:观察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中药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1剂/d,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63例,好转39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94.84%.结论: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31例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骶管封闭治疗.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分别按Macab改良标准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对比2组的优良率.结果:治疗2周后2组无明显差别,治疗1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作者:陈大宇;曹亚飞;麦庆春;蒋顺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颊针治疗颈肩综合征45例

    目的:探讨颊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颈、肩穴对45例颈肩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颊针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治愈率,取穴简便、止痛效速、易于掌握.

    作者:王薇;方晓丽;宋志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HAMD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减分率≥7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肯定.

    作者:尚俊平;李巧兰;石洲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中医病名、病位,疏肝和胃的主要治疗大法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可靠、药物毒副作用少、价格便宜的优点,并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特别是辨证使用疏肝和胃法治疗RE,疗效显著.

    作者:闻浩;王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泄泻辨治体会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预防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皮牵引治疗中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患者均无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骨折痊愈.结论:个性化的中医整体护理有利于预防持续皮牵引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用兰;李向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临床上引起医患纠纷的因素有患者自身方面的,也有医护人员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因针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等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丹;郭英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丹参的现代研究进展

    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常用中药材.从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对丹参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慧;开金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减压配合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疗效欠佳,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盛华;郭平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发眼表损害的中西医研究状况

    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部并发症,但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还可以导致以眼干涩、异物感等为主症,以泪膜功能的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少等为主要体征的眼表损害症候群.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发现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主症及危害等研究逐年增多,认为该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眼部不适及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相关研究文献却空缺,说明中医对该发病现状及机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应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辩证特点的研究,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张淑荣;刘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54例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针灸治疗采取面部丛刺法配合体针及颈椎的牵引推拿,小针刀治疗、面神经干和末稍支封闭治疗.结果:54例患者痊愈21例,显效25例,好转8例.结论:3种疗法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有较好的疗效,可从根本上解除面神经的异常兴奋和异位传导,起到舒经通络,熄风止痉的作用.

    作者:冯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开塞露改良肛注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改良方法.方法:选择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开塞露改良肛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常规肛注治疗.结果: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时疼痛、出血、住院时间、住院使用通便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灌肠法用于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治疗较传统的灌肠法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创口修复.

    作者:周丽梅;季利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镜面舌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通过舌诊探讨口腔真菌感染规律,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将108例镜面舌患者收集入组,应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棒刮取舌面分泌物进行一般培养、厌氧菌培养、真菌培养,连续培养3次后将其培养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同时询问并检查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108例镜面舌患者中102例检出真菌,检出率为94.44%;其中白假丝酵母菌38例(占37.25%),光滑丝酵母菌22例(占21.57%),白色念珠菌18例(17.65%),热带假丝酵母12例(占11.76%),克柔5例(4.90%),其他真菌感染7例(占6.86%);102例病人中,94例近期或者既往应用过抗生素,其中以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结论:镜面舌患者真菌感染比例较高,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丝酵母茵为主,大多有应用抗生素史.

    作者:何迎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患者按随机分配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理脾顺气汤煎剂1 50 mL,2次/d,口服;对照组予便秘通口服液20 mL,3次/d,口服.疗程1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运用及意义,其中的中医病机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定膏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定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运用消定膏外敷治疗,对照组82例运用云南白药气雾荆外喷治疗.均以3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方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定膏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作者:樊成虎;柴吉敏;马智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酒精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治疗慢性酒精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使用参苓白术散联合法莫替丁胶囊治疗酒精性胃炎,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迅速、有效地缓解慢性酒精性胃炎的症状.

    作者:赵柏庆;林少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解毒方中药煎荆,采用胃管注入法经胃管鼻饲,同时高位保留灌肠并用消癓止痛膏中药外敷,治疗7天观察疗效.结果: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I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甩.

    作者:贺俊萍;李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降胶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降胶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一氧化氮(N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降胶囊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作用机理与该方有效抑制血浆内皮素(ET)的生成及调节一氧化氮(N0)的释放有关.

    作者:王祥生;刘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体会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人97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西药组47例,中药治疗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等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提高精子活动率、精予活力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明显.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妊娠脉

    妊娠脉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15年有关妊娠脉文献的搜集,从历代文献对妊娠脉的论述、现代医学对妊娠脉的论述及妊娠脉的鉴别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阳伟红;杨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VEGF在鼠尾再植术后的表达及加味活血袪瘀糖浆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加味活血祛瘀糖浆对再植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造模,ELISE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及药物组血清中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实验大鼠血管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ELI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鼠尾再植后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升高,VEGF免疫组化检测后8小时两者已有显著表达,VEGF在24小时表达达高峰,VEGF表达持续约5天,血清ELISA检测同样显示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应用加味活血祛瘀糖浆能使血清和组织中的VEGF明显升高,促进血管修复.结论:大鼠鼠尾离断后血清中VEGF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组中再植鼠尾后血中VEGF的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可通过促VEGF表达上调,内皮细胞增殖,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利于离断血管的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郭宪章先生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郭宪章先生从辨明虚实寒热,因证施治;灵活运用古方及后期用简单方剂3方面应用中医药进行多途径多环节地调节,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康新民;段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张友玉运用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胃病经验

    张友玉老中医,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重视脾胃在内伤杂病发病中的作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脾胃的调护,注意饮食调养以助药效.认为脾胃病多湿,脾虚湿盛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运脾化湿当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治法,健脾不如运脾,喜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

    作者:张志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王成荣诊治月经过少经验谈

    分析年龄、有无宫腔操作史等病因;注重问诊、妇科及其辅助检查等诊断方法;根据年龄及有无人流史等进行辨证施治,从冲任不足和冲任虚瘀2个方面诊治月经过少,收效较好.

    作者:曹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风湿病辨治思路初探

    从寒热、气血痰瘀及脏腑的角度阐述风湿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寒热并用,补通并举是治疗风湿病的2大法则.

    作者:罗永傧;李明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谈多媒体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应用中的利弊

    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的课件内容赢得了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者的青睐,然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作者:吕晓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内外治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32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内服滋阴汤,外用二地生金汤.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外用尿素软膏.2组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亚军;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析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用药辨证不明、用药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适、剂型选用不当、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注意用法是目前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在临症时应注意上述问题的发生,以达到在不引起不良反应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的目的.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海佛慈大药厂改良国药计划大纲——国产药物之科学制造

    (一)聘用专家负责调制按汉唐以前,医与药并不分业,凡丸散膏丹饮片等,皆归医生亲自炮制修合.宋元以来,医药分途,自是人类生命所关极重之药业,渐移于药商药工之手.现今国内各药铺之药工,俗称刀上先生,概非药科出身,只守师徒相传之成法,多不认识药物之性能功用,故其炮制工作,不能不谓其非科学之甚矣,坐此致今日中药信用,日落千丈,无可讳言.本厂特聘中西药科大学毕业经政府公许之药师为制药部主任,督率技工及制药生,根据科学的方法,应用理化学科的器械,尽诚努力,负责调制,期达改良国药之目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仁汤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似病例1例

    运用<温病条辨>之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1例.从初诊为普通感冒的抗病毒治疗到二诊为中医湿温的三仁汤加减治疗整个立法方药过程的描述,体现出了中药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属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获显著疗效.

    作者:刘安平;范海斌;时增科;刘吉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胶囊口服.治疗9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评定行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良敏;杨宝元;佟茜;贾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