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观察结核性肛瘘的临床表现,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40例结核性肛瘘采用全程抗结核化疗、手术清除病灶、创口坐浴及换药治疗.结果表明,经全程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活动病灶吸收、好转,结核性肛瘘均一次手术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作者:戚力梅;李春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解决肛瘘、肛周脓肿治疗中存在的肛门功能保护不足、挂线勒割时所产生的疼痛,采用内口切开,在内口与手术切口之间松弛挂人橡皮筋,做牢固、持续的对口引流,不勒断肛门括约肌.待创面变浅接近愈合时,拆除引流物,换药至创口愈合.用该法治疗肛瘘、肛周脓肿35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方东;周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时荷包缝合线的位置对混合痔疗效的影响,选择45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于齿状线上2.5~3cm做荷包缝合(观察组),45例选择齿状线上3~3.5cm做荷包缝合(对照组).两组疼痛程度及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便血、痔脱垂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痔核回缩效果明显.结果表明,PPH荷包线位置选择在齿状线上2.5~3cm,深度包括直肠黏膜层时,近期疗效较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楼伟;周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提高Ⅱ、Ⅲ期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痔上黏膜注射并线形外切口(治疗组)治疗Ⅱ、Ⅲ期混合痔20例,同时与外剥内扎术(对照Ⅰ组)及PPH(对照Ⅱ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Ⅱ组在有效率、症状改善、24h内疼痛、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优于对照Ⅰ组.结果表明,痔上黏膜注射并线形外切口治疗Ⅱ、Ⅲ期混合痔,疗效与PPH相当,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
作者:师志丽;石建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对痔手术患者IgA、IgM、IgG水平的影响,选择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高乌甲素组(L组)、曲马多组(T组)、空白对照组(B组).每组12例.L组、T组术前30min分别静脉滴注LA8mg、曲多马100mg,30min滴注完毕.麻醉后即开始在L组、T组连接电子输注泵,以LA0.28mg/ml或曲马多8mg/ml进行持续背景输注,术后再实施PCA.分别于麻醉用药前30min、术毕即刻、术后24h、术后48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IgA、IgM、IgG.结果B组术后48h血清lgA降低,与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T组术后24h血清IgM降低,与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毕即刻、术后24h血清IgG降低,与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LA于痔术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血清IgA、IgM、IgG水平.
作者:魏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前应用对肛肠病手术镇痛的作用效果,将60例ASA Ⅰ~Ⅱ级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0mg(氟比洛芬酯加芬太尼PCIA),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生理盐水20ml(芬太尼PCIA).分别记录术后1,2,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情况.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2浓度.结果显示,术后1,2,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A组均低于B组(P<0.05),术后24hA组的芬太尼用量(212.03±56.21)μg低于B组(289.65±100.32)μg(P<0.05).A组术后24h血清中PGE2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5).结果表明,氟比洛芬酯于肛肠病术前应用能减少术后的芬太尼用量,提高镇痛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赵萍;许民;姜万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安氏疗法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的疗效,采用单纯芍倍注射术治疗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治愈率100%;小切口外痔切剥加内痔芍倍注射术治疗单纯结缔组织性混合痔,治愈率95.6%;小切口分段不全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和混合痔嵌顿.治愈率94.8%,均无明显并发症.结果表明,安氏疗法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具有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少、易操作、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林启河;陈轶峰;贾兰斯;张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简便、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采用外痔小切口剥离、内痔注射消痔灵液治疗静脉曲张性混合痔125例,治愈率93.6%,显效率6.4%,总有效率100%.疗程平均9.4d.结果表明,该手术简单易行,保留了肛垫和齿状线的解剖完整,不损及肛门的生理功能,创伤小、痛苦少、愈合时间短.
作者:唐执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索老年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方法,采用内扎悬吊术加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48例.结果2~3周均痊愈,随访3个月无出血、肛门狭窄、脱出等并发症.该法治疗原理与PPH相似,但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姚卫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了总结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经验,对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的32例小儿肛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次手术治愈30例,治愈率93.8%;2例切口部分裂开,经创口开放换药治愈.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2例出现线反应,经抗炎、理疗治愈.无肛门功能障碍.结果表明,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小儿肛瘘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细致的手术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风英;李贵信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观察纵横结合缝合治疗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纵横结合缝合治疗混合痔110例,术后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等后遗症,平均住院14d.术中以痔核的形状决定切口和缝合的方向,使肛管黏膜和皮肤尽量保持原有支持结构,更加符合肛管解剖生理要求.
作者:史继渊;汪世平;蔡秀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评价百克瑞杀菌纱布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肛瘘术后患者8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应用百克瑞杀菌纱布治疗;对照组40例清创后应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清除细菌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百克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后期有助于减少创面渗出和提高创面肉芽新鲜度评分.结果表明,百克瑞是一种疗效高、作用强的外用杀菌药物,特别适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治疗.
作者:彭亚平;杨新庆;杨巍;杨关根;陆婉英;陈志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了观察局部注射克泽普联合盐酸奈福泮在肛门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将行肛门病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6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0例.静脉镇痛采用一次性微量连续镇痛泵以2ml/h进行.Ⅰ组:单纯局部注射克泽普5ml;Ⅱ组:局部注射克泽普5ml,静脉镇痛配方:盐酸奈福泮240mg加芬太尼0.1μg/(kg·h);Ⅲ组:局部注射克泽普5ml.静脉镇痛配方:芬太尼0.3μg/(kg·h);Ⅳ组:单纯静脉镇痛,配方同Ⅲ组.观察各组患者48h的镇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4h内各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4h后的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Ⅳ组亦高于Ⅱ、Ⅲ组(P<0.05).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Ⅲ、Ⅳ组(P<0.05).所有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采用局部注射克泽普联合盐酸奈福泮静脉用药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模式的镇痛方法,可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林怡;黄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比较切除缝合挂线引流术和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将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切除缝合挂线引流术)和对照组(切除挂线引流术)进行比较观察,治疗组平均疗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切除缝合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程短于切除挂线引流术.
作者:曹蓉;张大景;高启泰;张明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CT三维成像重建在诊治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意义,对48例患者同时进行普通X线造影和CT平扫三维成像重建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CT三维成像重建与手术结果对照,能更好地显示主支管道、内口情况,诊断效果优于普通X线造影,并能提供更详细的瘘管走行、周围组织毗邻情况.帮助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国强;苏永红;周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肛肠病术后的治疗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换药药物,将208例痔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组(102例)和中药换药对照组(106例),对其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促进肛肠病术后创口的愈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优于传统中药换药(P<0.01),表明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肠病术后换药药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创口愈合作用,并可有效防止湿疹、水肿、皮桥融合.
作者:张波;安洪达;贾瑞刚;毛宽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70岁以上大肠癌病人的住院治疗资料.结果显示,高龄大肠癌病人有合并病者占55%,入院前误诊率高达38%,肿瘤切除率达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围手术期病死率5%.结果表明,手术切除是治疗高龄大肠癌的好方法.但充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合理的麻醉选择以及预防性切口减张缝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纪炎;钱峻;单剑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了观察PPH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纳肛对术后Ⅲ度疼痛及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行PPH 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9例为治疗组.观察PPH术后镇痛和减少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PPH术后以吲哚美辛栓纳肛有明显镇痛和减少尿潴留发生的作用.
作者:黄慧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观察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采用外剥内扎内注术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术后配合使用自拟痔科熏洗方熏洗治疗,全部治愈,平均疗程16d,随访1~5年.无复发,无肛门狭窄或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法治疗急性嵌顿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无后遗症,远期疗效肯定,自拟痔科熏洗方可有效改善症状,是治疗嵌顿痔可靠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PPH治疗重度痔24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8d.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使用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操作方便,手术简单,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钟明贵;李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采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行局部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66岁.肛裂18例,混合痔9例,低位肛瘘3例.均无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沈武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采用分段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56例;年龄22~74岁;病程6~30年.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87例,便血28例,混合痔嵌顿13例.
作者:陈士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女29例;年龄23~68岁,平均35岁;病程0.5~25年.其中嵌顿性混合痔23例.
作者:柳著;刘丽娟;张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本科肛肠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晶;王立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采用消痔方结合辨证治疗痔病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2例,女30例;年龄20~62岁;病程1周至6个月85例,6个月以上至2年21例,2年以上6例.其中血栓性外痔84例,炎性外痔16例,内痔脱出急性发作12例.
作者:黄春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对351例混合痔患者术中应用3-0铬制肠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6例,女155例;年龄23~76岁.以便血为主者126例,脱垂225例.
作者:朱兆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熏洗法是用中药煎汤热熏和浸泡局部的治疗方法,又称溻渍法,此法使药物直接作尉于息处,通过坐浴熏洗肛门局部可消除痔静脉扩张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笔者应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肛门治疗内痔9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龙长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应用止痛如神汤坐浴治疗肛门疾病术后疼痛130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69例,女640例;年龄18~69岁,平均43岁.痔549例,肛裂184例,肛瘘255例,肛周脓肿231例,肛门尖锐湿疣90例,均为骶麻下术后第1天患者.
作者:海燕;何剑双;尹剑;爱勇;刘军;孙道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笔者采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药物辅助治疗直肠下段及肛管尖锐湿疣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43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8个月.52例中,32例男性及9例女性有同性或异性肛交史,11例否认不洁性交史.性病检测:2例梅毒快速反应阳性,2例丙肝阳性.52例切除病变送病理学检查,病理报告均为尖锐湿疣.
作者:宋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将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用于肛门病术后后期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4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其中混合痔14例,肛裂6例,肛瘘10例.
作者:罗超兰;杨向东;张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近年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内口结扎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18~56岁;病程3~12d.
作者:李贵鑫;李玉江;刘成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电钳钳夹、电刀切断部分括约肌的方法治疗急性嵌顿痔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19例;年龄28~66岁;发病1~6d,病史3~25年.
作者:白立峰;张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采用外用生肌粉治疗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12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痔瘘术后经用抗生素、雷夫奴尔、凡士林纱条等交替敷于创面至少15d,无愈合征象者.其中38例为院外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而来我院诊治.男72例,女48例;年龄18~70岁.肛瘘术后87例,痔术后33例.
作者:王永正;黄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肛缘水肿是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采用综合方法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12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50例;年龄24~56岁;病程1~40年.其中环状混合痔29例,嵌顿痔16例,混合痔76例.
作者:孟海梅;吕舒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消痔灵注射及肛门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60例;年龄22~68岁;病程3~2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环形肿物脱出、便血,其中17例肿物嵌顿,表现为局部高度水肿,血栓形成,部分表面糜烂坏死.
作者:张伟先;高秀玲;郭耀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患者女,66岁.因反复便血伴便时肛门肿物脱出、肛周瘙痒1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4月17日入院.入院时证见:便血,色鲜红,呈滴状;肛门轻度疼痛、坠胀不适;肛周瘙痒,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入院查体:T 36.4℃,P 78次/min,R19次/min,BP 16.5/9.9kPa,心、肺、腹(一).
作者:袁学刚;张昱;刘世茹;李扬轶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例1]患者女,48岁.因肛门肿痛、便血5d就诊.诊断为炎性外痔、Ⅰ期内痔,给予肛门局部换药,肛内纳入痔疮宁栓1枚,外敷黄连膏.6h后全身皮肤瘙痒,夜间不能入睡,次日就诊,全身皮肤荨麻疹.经停用痔疮宁栓,改用肛内注入九华膏及外敷黄连膏,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荨麻疹逐渐消退,继续口服扑尔敏3d,治愈.
作者:刘国强;徐盂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患者根据其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信息来调整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赵秀英;李荣先;尚秀娟;吕保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痔病的胶圈套扎疗法是介于注射和手术之间的有效疗法[1],治愈率或有效率为70%~80%[2].我国采用的胶圈套扎法分为两种,即痔核直接套扎法与痔上黏膜套扎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陆金根;曹永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bingfazheng并发症朱正德等.低位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0):798.张学莉等.糖尿病合并肛门部感染的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305.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