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肛瘘40例疗效观察

戚力梅;李春雨

关键词:肛瘘, 结核, 治疗, 疗效观察
摘要:为观察结核性肛瘘的临床表现,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40例结核性肛瘘采用全程抗结核化疗、手术清除病灶、创口坐浴及换药治疗.结果表明,经全程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活动病灶吸收、好转,结核性肛瘘均一次手术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外剥内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性混合痔125例

    为探讨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简便、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采用外痔小切口剥离、内痔注射消痔灵液治疗静脉曲张性混合痔125例,治愈率93.6%,显效率6.4%,总有效率100%.疗程平均9.4d.结果表明,该手术简单易行,保留了肛垫和齿状线的解剖完整,不损及肛门的生理功能,创伤小、痛苦少、愈合时间短.

    作者:唐执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敬告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CT三维成像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CT三维成像重建在诊治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意义,对48例患者同时进行普通X线造影和CT平扫三维成像重建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CT三维成像重建与手术结果对照,能更好地显示主支管道、内口情况,诊断效果优于普通X线造影,并能提供更详细的瘘管走行、周围组织毗邻情况.帮助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国强;苏永红;周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4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PPH治疗重度痔24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8d.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使用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操作方便,手术简单,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钟明贵;李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bingfazheng并发症朱正德等.低位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0):798.张学莉等.糖尿病合并肛门部感染的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305.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采用外剥内扎内注术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术后配合使用自拟痔科熏洗方熏洗治疗,全部治愈,平均疗程16d,随访1~5年.无复发,无肛门狭窄或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法治疗急性嵌顿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无后遗症,远期疗效肯定,自拟痔科熏洗方可有效改善症状,是治疗嵌顿痔可靠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外用生肌粉治疗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120例

    我们采用外用生肌粉治疗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12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痔瘘术后经用抗生素、雷夫奴尔、凡士林纱条等交替敷于创面至少15d,无愈合征象者.其中38例为院外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而来我院诊治.男72例,女48例;年龄18~70岁.肛瘘术后87例,痔术后33例.

    作者:王永正;黄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切开加虚挂引流术治疗肛瘘、肛周脓肿35例

    为解决肛瘘、肛周脓肿治疗中存在的肛门功能保护不足、挂线勒割时所产生的疼痛,采用内口切开,在内口与手术切口之间松弛挂人橡皮筋,做牢固、持续的对口引流,不勒断肛门括约肌.待创面变浅接近愈合时,拆除引流物,换药至创口愈合.用该法治疗肛瘘、肛周脓肿35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方东;周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良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18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消痔灵注射及肛门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60例;年龄22~68岁;病程3~2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环形肿物脱出、便血,其中17例肿物嵌顿,表现为局部高度水肿,血栓形成,部分表面糜烂坏死.

    作者:张伟先;高秀玲;郭耀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痔疮宁栓致不良反应3例

    [例1]患者女,48岁.因肛门肿痛、便血5d就诊.诊断为炎性外痔、Ⅰ期内痔,给予肛门局部换药,肛内纳入痔疮宁栓1枚,外敷黄连膏.6h后全身皮肤瘙痒,夜间不能入睡,次日就诊,全身皮肤荨麻疹.经停用痔疮宁栓,改用肛内注入九华膏及外敷黄连膏,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荨麻疹逐渐消退,继续口服扑尔敏3d,治愈.

    作者:刘国强;徐盂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铬制肠线在混合痔术中的应用

    笔者对351例混合痔患者术中应用3-0铬制肠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6例,女155例;年龄23~76岁.以便血为主者126例,脱垂225例.

    作者:朱兆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龄大肠癌10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70岁以上大肠癌病人的住院治疗资料.结果显示,高龄大肠癌病人有合并病者占55%,入院前误诊率高达38%,肿瘤切除率达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围手术期病死率5%.结果表明,手术切除是治疗高龄大肠癌的好方法.但充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合理的麻醉选择以及预防性切口减张缝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纪炎;钱峻;单剑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直肠下段及肛管尖锐湿疣52例

    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笔者采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药物辅助治疗直肠下段及肛管尖锐湿疣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43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8个月.52例中,32例男性及9例女性有同性或异性肛交史,11例否认不洁性交史.性病检测:2例梅毒快速反应阳性,2例丙肝阳性.52例切除病变送病理学检查,病理报告均为尖锐湿疣.

    作者:宋正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局部注射克泽普联合盐酸奈福泮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为了观察局部注射克泽普联合盐酸奈福泮在肛门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将行肛门病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6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0例.静脉镇痛采用一次性微量连续镇痛泵以2ml/h进行.Ⅰ组:单纯局部注射克泽普5ml;Ⅱ组:局部注射克泽普5ml,静脉镇痛配方:盐酸奈福泮240mg加芬太尼0.1μg/(kg·h);Ⅲ组:局部注射克泽普5ml.静脉镇痛配方:芬太尼0.3μg/(kg·h);Ⅳ组:单纯静脉镇痛,配方同Ⅲ组.观察各组患者48h的镇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4h内各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4h后的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Ⅳ组亦高于Ⅱ、Ⅲ组(P<0.05).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Ⅲ、Ⅳ组(P<0.05).所有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采用局部注射克泽普联合盐酸奈福泮静脉用药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模式的镇痛方法,可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林怡;黄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

    笔者采用分段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56例;年龄22~74岁;病程6~30年.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87例,便血28例,混合痔嵌顿13例.

    作者:陈士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纵横结合缝合治疗混合痔11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纵横结合缝合治疗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纵横结合缝合治疗混合痔110例,术后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等后遗症,平均住院14d.术中以痔核的形状决定切口和缝合的方向,使肛管黏膜和皮肤尽量保持原有支持结构,更加符合肛管解剖生理要求.

    作者:史继渊;汪世平;蔡秀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局麻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笔者采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行局部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66岁.肛裂18例,混合痔9例,低位肛瘘3例.均无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沈武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小儿肛瘘32例临床体会

    为了总结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经验,对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的32例小儿肛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次手术治愈30例,治愈率93.8%;2例切口部分裂开,经创口开放换药治愈.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2例出现线反应,经抗炎、理疗治愈.无肛门功能障碍.结果表明,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小儿肛瘘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细致的手术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风英;李贵信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外剥内钳夹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急性嵌顿痔46例

    我们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电钳钳夹、电刀切断部分括约肌的方法治疗急性嵌顿痔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19例;年龄28~66岁;发病1~6d,病史3~25年.

    作者:白立峰;张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肛肠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本科肛肠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晶;王立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