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健康学会
  • 国际刊号:1726-9393
  • 国内刊号:11-1022/N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新医药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甲硝唑在慢阻肺急性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甲硝唑在慢阻肺急性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998-2001年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急性期病人4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作平行对照,每组20例.青霉素组: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一次静滴,联合用药组:青霉素800万单位加甲硝唑1.0每日一次静滴,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青霉素组总有效率70%,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急性期的治疗中可常规使用甲硝唑,以提高疗效.

    作者:沃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临床应用及安全耐受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在调节全身血压,维持电解质体液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生理方面,也有关键性影响,尤其是RAS的终生理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gⅡ),通过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以及胞内分泌发挥上述各种作用.

    作者:刘新民;戴学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病,由于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而难以根治,已成为主要致盲病之一,合理用药对本病的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近年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药治疗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惠涛;杨晓梅;刘怀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情绪稳定剂的毒副反应

    躁狂抑郁症的患病率通常为1%,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近在世界范围内9个研究报告发现其患病率远比这高,其半年内的患病率为2.6%,而终身患病率高达7.8%,有关躁狂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精神科学界推荐为情绪稳定剂,这些药物大多为抗抽搐药物,尽管这些药物在治疗躁狂抑郁症时没有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可,但由于其疗效好,而广泛地应用,这些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妥泰、锂盐、拉莫三嗪(Lamotrigine)、加巴喷丁(Gabapentin)等,由于以上药物长期大量的应用,也在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毒副作用,现归纳如下: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烧伤软膏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对于烧伤创面的治疗大多用外用制剂,到目前为止多采用0.4%氯霉素纱布进行创面抗感染,其患者疼痛难忍,且有时并不能控制住感染,我院自1993年11月以来,研制一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同时又具有止痛、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烧伤软膏复方氟哌酸软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梁桂林;孙旭光;高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

    目的探讨眶上神经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56例(67眼),并与43例(50眼)不用确炎舒松A穴位针灸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治疗时间、起效时间、止痛时间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确炎舒松A穴位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小川;李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比较

    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它抑制细菌DNA回旋酶的A亚单位的切割及封口活性,阻碍细菌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阴性(G-)菌有较强的选择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阳性(G+)菌亦有效,尤其对肠杆菌科杆菌作用强.

    作者:万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探讨

    目的通过69例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探讨,提出解决办法,为减轻患者痛苦做出努力.方法采取两种药盒植入位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左胸壁皮下药盒植入术及右股动脉穿刺,右腹壁皮下药盒植入术.结果69例患者中切口延迟愈合或开裂3例.结论术前准备的充分程度、操作技术的水平提高、术后护理的完善是预防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后切口开裂的关键.

    作者:席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谈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内分泌和脏器生理功能的降低及体内代偿机制的减弱,患病的机会必然增加.据国内报道统计:在100例60岁以上的患者中,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者占84%,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者占50%,老年人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比青年人多7倍.

    作者:周祥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档案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

    档案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已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的功能是为实践眼务,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于曼琪;王春燕;张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医疗纠纷已成为继下岗、产品质量投诉后的第三大热点[1].正确认识医疗纠纷的特点,分析其根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妥善的处理决策,是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何建秀;廖火生;杨小敏;黄琳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医院药房在市场经济下的改进与转型

    在现代医院中,达标上等,优秀药剂科,优秀药房是对药剂人员的高标准要求.除了对医护两方面还要作必要的努力外,也必须对医院药剂人员的整体素质、业务水平、知识更新的层面,业务工作能力,管理创新水平结构,道德修养需不断加以提高,这是自身的工作性质要求所在.医院药房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王建英;叶延程;许多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建立县市级城市社区医疗中心模式的探讨

    我国县市级城市的社区医疗现状不容乐观.社区中卫生组织少,人力、物力、财力缺乏;医疗资源严重浪费;社区内居民素质较差且参差不齐;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 发病率升高.因此,在社区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医疗中心,其意义深远.

    作者:顾宏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质量的优劣集中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基本的任务和目标.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略论医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职务犯罪是一种极端腐败的社会现象,据司法部门统计,我国职务犯罪的案例呈增长蔓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就其犯罪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其预防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国华;冷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床科研管理的几点做法

    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是科技兴医、科技兴院的主要手段.加强临床科研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使科研工作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是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立新;樊光辉;彭世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配餐员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几点探索

    配餐员是营养室联系病人的桥梁,是营养膳食供给的主要承担者;配餐员的满意度是营养室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者:沈忠萍;施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适应新形式的发展 做好护士长工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护理服务如何跟上时代发展需要,是每个护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作者:朱贻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关于经营假劣药品的责任划分

    1 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要求<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对药品经营企业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认证,合格者发给认证证书;不合格者取消其经营资格.

    作者:聂仁强;冉启文;钟琴;吴诗礼;钱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IS系统的选择与实施

    我院在1999年12月开始实施HIS系统.HIS系统的实施解决了医院多年来一直头痛的如药品管理、工作量化等诸多难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回顾3年前我院在选择与实施HIS系统的过程中,医院要怎样选择适合本院院情的HIS系统,以及医院应如何配合该系统的实施,笔者有诸多方面的感受.

    作者:李光辉;鄢秋元;熊志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医疗质量

    近几年来,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订措施、上档次、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已发展成为在职职工1560人,开放床位1100张,年门急诊量7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7万人次,各类手术1.7万余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作者:王红杰;林乐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信息部门的意义不再是对资料被动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而是以现代信息服务为核心,为医院的医疗管理、医疗活动及技术人员、病员、社会提供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作者:王玲;成诗黔;廖晓斌;徐正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的医院行为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过错原则,并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对医疗事故的等级界定更严,并取消了责任事故,技术事故,一级医疗事故中还包括重度残疾;患者有权复印病历,复印过程还应有患者在场;医疗事故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并设置专家回避制度,法医将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

    作者:廖国伟;郭德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入WTO后转变医院经营理念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已逐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医疗部门,不可能脱离市场这个大环境而独立运行.

    作者:温玉清;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采用甘油保存的人羊膜移植术对眼部化学烧伤治疗的护理

    眼表面的正常与稳定是维持角膜透明及视功能的主要保证,人羊膜移植以羊膜无抗原性,有助于角膜上皮形成,在我科治疗眼部化学烧伤的手术中广乏运用.现将我科在该手术护理中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石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护理对策

    目的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北京伟力公司生产的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2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副反应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我院近年来对86例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癌进行经肝动脉化疗灌注和化疗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术中和术后出现的一些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出现一些危急情况,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也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一环.

    作者:陶剑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产后尿猪留是指产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所致尿液不能排净,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为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在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

    作者:陈秀荣;袁巧红;周广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42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7例,其中男124例,女143例;原发病中复合伤104例,急性中毒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2例,大手术后呼吸支持20例,脑血管意外32例,神经肌肉病变4例,心功能衰竭21例,感染性休克12例.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鱼腥草的比较

    本文对不同产地的鱼腥草进行了原植物鉴定,对其作了初步的化学鉴别比较、薄层比较和挥发油含量测定,其结果说明三种产地的鱼腥草,植物种类相同,化学成份相近;但其产地不同,成份含量有所差异,品质不尽相同,使用上要加以注意.

    作者:聂仁强;李泉森;冉启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处方改进和稳定性试验

    目的制备一种方法简便、性能稳定的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法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媒,以硼酸一硼砂缓冲液配制氧氟沙星滴眼液,并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用该方法配制氧氟沙星滴眼液简便、性能稳定、刺激性小、质量可靠.结论本处方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靠,适合医院制剂.

    作者:吴维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尼群地平片含量均匀度质量标准的商榷

    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对于单剂所含主药仅10mg或更少时以异相分布于大量基质的固体制剂,仅靠控制制剂的重量差异难以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

    作者:禹小平;刘保珍;王远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具有温瘟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感冒、腮腺炎的治疗.主要成分是为大青叶,金银花,羌活,拳参,大黄[1].

    作者:任思堂;薛大权;易德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院止喘片的工艺研究

    止喘片是我院的协定处方,在我院临床使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早投以散剂,由于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近年来改为片剂.但因为制剂工艺不合理,所以片剂的质量很不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贮存过程中变色,释放出氨的臭味,使患者难以接受,影响了疗效.

    作者:高健;苏大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论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医师、药师和病人在治疗用药时的科学依据,是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向医学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媒介.

    作者:李艳丽;王莉;蓝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谈制药企业生产现场的GMP管理

    药品是预防、诊断、治疗人类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生产出优质的药品,就必须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MP的本质是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

    作者:郑玉伟;李明志;刘吉晨;王金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麻滴鼻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制剂中多组分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56.8nm和278nm.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0.27%,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3%,RSD=0.60%.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费寿耆;胡祥珍;刘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钙制剂及钙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与若干代表药

    骨质疏松症这种无声的疼痛已成为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妇女的常见病.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二亿患者.我国到2001年60岁以上的人达到1.35亿,骨质疏松患者约有9000名,引起数百万人骨折.

    作者:董淑婷;段月鹏;刘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介人治疗与研究

    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5-FU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26例置于腹腔动脉,14例置于脾动脉,1例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导管24小时持续灌注5-FU3-7天.结果42例中36例经局部动脉药物灌注,病情得到缓解,1例药物灌注后因导管堵塞后改为静脉给药.结论经腹腔动脉插管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作者:时利平;林志霞;王丽萍;赵巍;王晓春;曹维军;崔玲;陈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景天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红景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野生植物(Rhodiola Saera Fu)植物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全世界有96种,我国有73种,西藏高原产32种,其分布广,储藏量丰富,位居世界之首.

    作者:蓝晓红;王莉;李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DSA下血管介入治疗肝癌肺癌临床研究

    经血管介入治疗实体瘤为一新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D.S.A实时导引下,由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送入预成形导管至靶血管.肝癌超选至左、右肝动脉,好至靶动脉,肺癌至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药物为丝裂霉素(MMP)、卡帕(D.D.P)、5-Fu,肝癌全部进行碘油及明胶海绵(G.S)栓塞,肺癌一例行明胶海绵栓塞.共进行了16例治疗,观察1-6月.结论:肝癌、肺癌灌注化疗、动脉栓塞近期疗效确实.

    作者:李刚;杨杰华;郭凤娟;任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栓塞材料对比

    目的研究高压处理明胶海绵(GF)、真丝线段和聚乙烯醇微粒(PVA,300-500um)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以子宫出血、月经失常、贫血、下腹部包块等主要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复查瘤体大小、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发现真丝线段和PVA的疗效明显高于GF.结论PVA、真丝线段及GF三种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以PVA疗效佳且性能稳定;真丝线段次之;而单纯利用GF应慎用.

    作者:林开武;朱维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价值.方法对67例78个肾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29例34个囊肿选用10%皮维碘,38例44个囊肿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选用10%皮维碘硬化治疗34个肾囊肿,显效26个、有效7个、无效1个,总有效率97.06%;术后出现轻微腰痛10例,低热3例.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44个囊肿,显效32个、有效10个、无效2个,总有效率95.45%,术后出现腰痛25例,低到中度发热17例,醉态6例,并出现休克1例.选用两种硬化剂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P<0.01)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肾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0%皮维碘是一种佳硬化剂.

    作者:胡兴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PVA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再评PVA栓塞子宫动脉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d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Cobra5F导管超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PVA微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结果插管成功率100%,随防10个月后,1例子宫肌瘤排出体外,5例子宫肌瘤消失.其余子宫肌瘤不同程度缩小.平均缩小72%左右.月经量恢复正常,痛经消失.结论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PVA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栓塞剂.

    作者:郝海庆;李韶平;张玉祥;张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9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大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CR+PR81%(64/79)1、2、3年生存率分别占73.4%、48.1%和20.2%.结论采用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文锡荣;谢昭雄;许国平;洪建文;陈盛亮;许玩兰;黄凤;刘惠敏;吴素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血管性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胆总管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和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道狭窄,食管恶性狭窄,食管气管瘘,及纵隔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分析.材料与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4例,恶性食管狭窄7例,恶性食管肿瘤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4例,全部操作均在电视透视监视下进行.4例采用经皮肝穿胆道置入内支架均获成功,其中3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1例先行胆汁引流术(PTCD)后再置入金属内支架.支架植入后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化疗.7例恶性食管狭窄,4例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均一次性顺利完成内支架置放.8例内支架置入术后加动脉化疗,平均生存期为8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动脉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能的胆道、食管恶性梗阻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

    作者:纪正华;邓奕;王亚瑟;李勇;赵燕平;杨彩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缩血管药物在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在肿瘤的放射介人诊治中,对于常规动脉造影病灶显示不良的病例,观察先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导管远端留置到所需造影的动脉血管中,用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缓慢注射,20分钟后行DSA下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本组56例均经B超、CT、MRI等检查提示有小病灶存在,常规动脉造影不能清晰显示病灶,在使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均能够使病灶明确显示.结论采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能显著提高肿瘤血管的显示率.

    作者:史中州;曹坤利;陈亚敏;张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例子宫切除患者、22例子宫动脉栓塞患者、23例子宫肌瘤患者、29例正常人分别测定血中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将这五种激素的测定结果,每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切除组血中雌二醇、孕激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动脉栓塞组血中雌二醇、孕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子宫肌瘤组血中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子宫切除后和子宫动脉栓塞后,血中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子宫切除后对卵巢功能有影响,子宫动脉栓塞后对卵巢功能没有影响,泌乳素可能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周勤;金同勋;汪健文;成戎;韦永明;张章;章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

    目的探讨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肝转移瘤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二组,A组采用肝动脉内栓塞加腹腔干或脾动脉持续时辰灌注5-FU,5-FU使用时间为连续5天,灌注时间为10PM-10AM,B组单纯行肝动脉内栓塞化疗术.两组治疗间隔时间均为30-40天.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1.1%和45.0%,A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7.6%,B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和10.0%,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瘤可提高生存率而不影响生存质量.

    作者:王兴华;李立;陈新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与血吸虫病的免疫调节

    CD4+T细胞两个亚群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的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

    作者:吴博宇;喻红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人心律失常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本文对本院近5年≥60岁的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及临床进行回顾分析,检出心律失常以房颤多,其余依次为房性早博、室性早博、窦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类型传导阻滞等,临床以冠心病多,其余依次为肺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风心病、甲亢、糖尿病等,并对检出结果加以讨论.

    作者:邓小琴;张丽媛;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盆腔大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子宫肌瘤、盆腔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2例患者,年龄29-48岁.其中子宫肌瘤31例,子宫全切术后反复盆腔大出血1例.采用介入技术,子宫肌瘤病例均进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并注入真丝线段栓塞.盆腔大出血病例则经2次分别采用明胶海绵、真丝段及金属弹簧圈栓塞动脉的出血分支止血.结果全组病例均插管、栓塞成功.临床随访大部分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改善.盆腔大出血者栓塞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全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技术是子宫肌瘤、盆腔大出血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新方法.

    作者:谢小西;张俊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表麻下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共50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检测.结果所有术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5者分别为67.4%、95.%、95.3%,93.9%术后1周角膜曲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使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作者:吴艺;夏朝霞;王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各50例的手术方法、出血量、伤口愈合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结果50例电视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出血量、伤口愈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受孕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

    作者:肖文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方法与放疗或手术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

    目的探讨用介入方法与放疗或手术相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方法肺癌术后脑转移2例,首发脑转移症状并脑手术3例,肺癌脑转移10例,肺部用药:THP、Mmc、DDP、5--Fu;脑部用药:DDP、Vp-16;用药前于该侧颈动脉注入20ml液(10mg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同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10mg地塞米松;介入后第二天开始放疗,剂量为3000CGg/10次/2周,全脑两野对穿照射.结果肺部病灶13例中肿块明显缩小;脑部转移灶7例完成全程放疗,中位生存期8个月,一位长生存1年半,5例未能完成放疗长生存3个月.结论大部分脑转移均于肺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现(12/15),脑转移灶介入后放疗,能减轻脑水肿,使病灶液化;能大限度使血脑屏障开放,有利于药物进入脑病灶,其副作用时间短,使之与放疗相结合成为可能.

    作者:吴熙中;夏伟;庄儒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企GMP管理中差错和污染的因素及预防

    GMP管理是一项科学、合理、规范化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强制性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旨在把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方式转变为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将人为的差错缩减到低限度,尽可能防止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及质量变化,建立能够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的工作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现将多年工作总结的一点经验与诸位药届同仁一同探讨.

    作者:苏亚范;焦占武;刘吉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颈外动脉栓塞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栓塞术治疗颅面部疾病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45例病人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靶血管,应用PVA颗粒、IBCA、明胶海棉条及钢圈等治疗颅面部疾病.结果20例脑膜瘤、1例颅骨骨髓瘤、7例鼻咽部血管瘤、3例颈静脉球瘤均在栓塞后进行了根治术;6例外伤性鼻出血均在栓塞后6小时内止血;4例头面部血管瘤及4例硬脑膜血管畸形病人亦得到了治疗.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会明;马健;薛莉;王振亭;李玉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致高血压脑病1例

    结核性脑膜炎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食欲亢进和库欣综合征外观,我们收住1例抗痨治疗同时激素治疗并发高血压脑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树脂血液灌流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1例

    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毒物、药物中毒而且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1年8月应用丽珠集团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HA型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成功的抢救了一例急性重度苯巴比妥重度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详细的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李品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使用HA型血液灌流器的建议

    自今年六月起,我院血透室使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对两例MHD患者进行了9次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治疗,出现了血压下降、寒颤、发热等反应.出现这些情况有多种原因,为防止出现上述反应,本人有一些建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杨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B超诊断输尿管囊肿伴重复肾输尿管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反复尿路感染,B超检查左肾大小约11.2cm×5.2cm×4.4cm,可见两组肾窦回声,上级肾发育较小约5.1cm×3.4cm,肾盂轻度积水,约1.0cm,在声束通过肾窦的相应肾门部位行斜断而扫查,可见上极肾及下极肾的管状结构分别出入肾门,左输尿管下段扩张约1.4cm,并向膀胱突出,位于膀胱三角区偏左侧呈4.5cm×5.2cm大小囊性圆形回声,壁光滑呈一纤细光环,无活动性,改变体位圆形光环不改变.右肾大小9.6cm×5.0cm×4.4cm,皮髓质分界清,肾盂未见异常,输尿管未见扩张.

    作者:张英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成功抢救有机磷中毒昏迷19天1例

    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毒物、药物中毒的有效方法.重症有机磷中毒用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差,我科应用血液灌流配合药物治疗重症乐果中毒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晻;李列平;马艳;罗学瑛;郑宇春;安克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性综合症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本文就我院1996-2000年经检查确诊为胆道疾病的住院病人有心电图记录者886例进行分析.其中,胆囊结石232例,急性胆囊炎187例,慢性胆囊炎31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2例,胆囊萎缩31例,胆道蛔虫11例,胆总管结石28例,肝内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5例,胆管感染17例,胆道瘤2例,胆囊癌2例,胆总管阻塞8例.

    作者:艾尼瓦尔艾买尔;卡哈尔亚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8例临床观察

    1997年11月~2001年11月间,我们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628例(628眼),不仅简化了麻醉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避免了球后麻醉的潜在危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湘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

    手术复位失败及移位明显的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有较多的并发症[1,2].作者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锁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8例,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后期效果满意.

    作者:肖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食道癌金属内支架置人术与并发症

    目的探讨食道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方法50例病人,男31例,女19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60岁.全部病例均经食道钡餐及食管镜检查确诊为食道、贲门癌中晚期,置入金属内支架后观察随访,疼痛50例(100%),出血4例(8%),支架移位3例(6%),再狭窄22例(44%),支架破裂致食管气管瘘1例2%.结论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道癌一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能有效缓解吞咽困难,精确操作和术后综合治疗,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的程度.

    作者:韩祎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0例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4例,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6例,术中鼻上方睫状体平坦部加玻璃体腔灌注,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10例中囊袋内植入2例,睫状沟缝合固定8例.结果术后视力提高6例,无明显改善4例.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中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

    作者:杨晻;张文芳;陶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显微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我们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或联合硅油、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9月收住的52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作书;唐犀麟;孟永安;郭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药物中毒

    应用血液灌流器治疗药物中毒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同传统的炭肾相比,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具有生物相溶性好、安全性高、吸附率快、相对特异的吸附性能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从2001年1月至今行血液灌流5次,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冯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痛性癫痫42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腹痛性癫痫是临床常见癫痫类型之一,多见于儿童,为探索其脑电图的改变和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现将近几年我院诊断的腹痛性癫痫分析如下:

    作者:田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摘除舌下腺治疗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1],1979-1999年间我院口腔科用摘除舌下腺手术治疗本病,共收治36例,小结如下: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毒物及药物中毒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毒物及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北京伟力公司生产的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和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型血液灌流器(一次性使用),血管通路选择股静脉、桡动脉插入.血流量180-200ml/min,追加量10-12mg/半小时,一次灌流时间2小时.1例三唑磷中毒;1例一枝蒿中毒;1例安眠药中毒;12例杀鼠药中毒;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抗晕动药中毒;1例事物中毒;以上病例均属重度中毒.上述病例在生命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床边血流灌注治疗.结果29例均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服药时间长,药物中毒强,其中一例死于心力衰竭,一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血流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及食物中毒的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患者体内的药物及毒物,迅速减清或清除中毒症状,具有疗效快、确切、副作用小,缩短病程的作用.

    作者:段晓明;桂若虎;李艳娟;周丹;肖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在脾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在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脾损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结果21例脾动脉损伤均采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疗效满意.结论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适用于脾损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脾损伤治疗方法.

    作者:吴根华;沈国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在中毒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外源性毒物(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精神类、安眠类药物中毒等)或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例:尿毒症、肝性昏迷中的血氨、高血脂等)以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徐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1年6月8日我县大市聚镇某快餐店供应中餐后,就餐人员中陆续有12人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乏力等类似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是剩饭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而未彻底加热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优选后的评价

    1 目的缩短时间.2 方法双因数等高线法.3 范围角度为<35-90度;时间为0-70min.首先定角度,用0.618法选择.应定角度为625度.

    作者:向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治疗临床体会

    新生儿泪囊炎是常见的眼病,其治疗方法目前有争论,我科自1980-1997年诊治了45例新生儿泪囊炎,方法为泪道探通,获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木哈太;严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预防性健康查体HBsAg与HBe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食品卫生法规定,凡从事饮食服务行业的人员必须进行一年一次的预防性健康查体,对HBsAg进行检测,阳性者需继续做HBeAg的检测,后者是传染指标,阳性与否决定能否从事饮食服务.

    作者:李淑华;张贵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