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67X
  • 国内刊号:11-2141/R
  • 影响因子:2.7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3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EI 工程索引(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 获国家科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妇产科学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引物延伸预扩增法应用于β-地中海贫血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附一例报告

    目的探讨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方法.方法两对夫妇双方均分别为密码子41-42(-TCTT)及插入序列(IVS)-Ⅱ 654(C→T) 突变杂合子,在本中心进行超排卵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胚胎活检后应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及反向点杂交进行胚胎PGD,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入子宫.结果 2例患者共获卵35个,受精率为87%,共活检胚胎16个,获卵裂球25个,单卵裂球总扩增效率为84%,等位基因脱扣率为15%.2例患者共移植5个胚胎,1例获得妊娠,已分娩健康双胎.结论应用引物延伸预扩增技术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PGD,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焦泽旭;庄广伦;周灿权;舒益民;李洁;梁晓燕;张敏芳;邓明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γ-干扰素对卵巢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FN-γ以不同浓度(1、10、100、1 000、10 000 U/m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48、60 h)作用于SKOV3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VEGF mR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浆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 (1)1 000 U/ml IFN-γ作用后SKOV3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2)不同浓度(1、10、100、1 000、10 000 U/ml)IFN-γ作用不同时间(12、24、36、48、60 h)后,SKOV3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IFN-γ作用后,SKOV3细胞VEGF mRNA和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IFN-γ浓度达到10 U/ml后起作用[抑制率为(5.2±0.6)%],其后随着浓度的增高,IFN-γ对VEGF mRNA的抑制作用增强,在浓度达到1 000 U/ml 时,抑制作用达到高峰[抑制率为(21.6±2.6)%].但IFN-γ的抑制作用并不存在时间依赖关系,用药24 h后出现抑制作用,并立即达到高峰[抑制率为(22.4±1.7)%],其后抑制作用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1 000 U/ml IFN-γ作用48 h 后,与对照相比,SKOV3细胞浆中的棕色颗粒明显减少.结论 IFN-γ可以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下调卵巢癌细胞分泌VEGF.

    作者:林仿芳;陈怀增;谢幸;叶大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下段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临床分析--附四例报告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下段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病例特点和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至2002年7月我们收治的4例子宫下段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3例停经后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子宫下段供血区出血;4例均于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效果好,无一例因子宫动脉栓塞而行全子宫切除者.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下段妊娠的危险,行人工流产术中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剖宫产指征和重视产后避孕,是主要的预防办法.

    作者:刘欣燕;范光升;金征宇;杨宁;姜玉新;盖铭英;郭丽娜;王友芳;郎景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志贺毒素2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重组毒素的构建、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构建一种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志贺毒素2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Stx2A-LHRH)重组毒素,以探索其成为新型靶向药物的可能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Stx2A-LHRH DNA片段,克隆至pET-20b(+)质粒中,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成功地构建了重组毒素表达质粒pET-Stx2A-LHRH,将其转染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后,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及凝胶薄层扫描分析Stx2A-LHRH重组毒素的表达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tx2A-LHRH对HeLa细胞的作用.结果 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在实验上清液中,诱导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的融合蛋白,说明该载体表达了Stx2A-LHRH重组毒素,且其表达量占上清液中总蛋白的10.32%.加入Stx2A-LHRH重组毒素后,宫颈癌HeLa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结论成功构建了Stx2A-LHRH重组毒素,为研制治疗子宫颈癌的新型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岳瑛;于晓伟;岳玉环;冯书章;朱平;李荷莲;乐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卵巢良性肿块伴腹水和血清CA125升高的临床分析--附三例报告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伴腹水和血清CA125升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术前均误诊为卵巢癌而手术治疗,并均于手术中确诊;术前均无恶性肿瘤的诊断证据,如病理学和(或)细胞学阳性发现,也无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该类疾病以盆腔结核性肿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卵巢纤维瘤常见,其他的有卵巢泡膜纤维瘤、腺纤维瘤、卵巢甲状腺肿、卵巢泡膜细胞瘤、卵巢良性Brenner瘤、卵巢成熟畸胎瘤、卵巢水肿和卵巢纤维瘤样变.结论盆腔肿块伴腹水和血清CA125升高,并不能立即诊断卵巢癌.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是惟一确诊的方法;对可疑病例腹腔镜检查是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华军;沈铿;郎景和;吴鸣;黄惠芳;潘凌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凋亡相关基因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卵巢癌顺铂(DDP)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卵巢癌DDP敏感细胞株A2780、COC1和DDP耐药细胞株A2780/DDP、COC1/DDP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和bcl-Xs的表达,及不同浓度DDP(0、5、10、20 μmol/L)作用后上述4种细胞中caspase-3活性及其底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变化.结果 bcl-2和bcl-XL mRNA的表达,A2780/DDP细胞分别为1.87±0.25和1.73±0.15,明显高于A2780细胞的1.48±0.14和1.41±0.19,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A2780/DDP细胞分别为1.99±0.11和1.69±0.16,明显高于A2780细胞的1.51±0.17和1.28±0.11,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和bcl-XL 在COC1/DDP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C1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的表达,A2780/DDP与A2780、COC1/DDP与COC1细胞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上述4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bcl-Xs的表达.不同浓度DDP作用后,A2780/DDP和COC1/DDP细胞中caspase-3活性明显低于A2780和COC1细胞(P<0.05);其凋亡率也明显低于A2780和COC1细胞(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DDP作用后,A2780/DDP和COC1/DDP细胞中PARP的含量明显少于A2780和COC1细胞(P<0.05).结论卵巢癌细胞对DDP产生耐药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过度表达及caspase-3活性受抑制有关,而与促凋亡基因bax和bcl-Xs的表达无明显关系.

    作者:杨晓葵;邢辉;郑芳;高庆蕾;王薇;卢运萍;马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治疗前了解有否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准确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也是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完善,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现将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姚德生;李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并伴多种免疫学指标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女性,虽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可影响胎儿.妊娠又可诱发SLE复发或恶化,SLE与妊娠可相互影响.近年来,SLE女性患者妊娠已不视为禁忌,SLE与妊娠关系怎样,什么条件下允许妊娠,如何及时控制SLE病情等,是临床医生应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一、SLE对妊娠的影响SLE对妊娠经过有很大影响,使孕妇处于高危状态,易发生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早产、胎死宫内及胎儿生长受限(FGR).Rahman等[1]对73例SLE孕妇的141次妊娠研究表明,60.1%为活产,23.8%为自然流产,2.2%为死胎,14.0%发生治疗性流产;在活产中,24.4%是早产儿,7.9%胎儿发生FGR,3.0%有新生儿狼疮(NLE),2.3%有先天畸形,2.3%早期新生儿死亡.

    作者:刘喜德;孙凌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盆腔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 )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病变.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的病例好发于面颈部、咽部和腹部,占所有病例的95%,腹腔感染多见于年轻男性,其中84%表现为腹膜炎或肠穿孔等急腹症.而近20年来,妇科来源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临床症状隐匿,往往直到形成大的盆腔包块,广泛累及盆、腹腔多脏器才出现临床表现,同时由于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特征均缺乏特异性,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有限,因此容易误诊和误治.本文就此罕见的常以妇科疑难病症出现的盆腔炎性病变的临床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邓姗;黄惠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乙烯雌酚临床应用后的长期负影响

    1938年,乙烯雌酚作为一种非甾体口服雌激素被合成.它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的生理特性,其雌激素有效功能5倍于雌二醇.有作者将其应用于先兆流产及多种不良产史孕妇,错误地估计其可降低流产、早产、死胎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随后不久,乙烯雌酚即在美国及欧洲主要国家作为预防和治疗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以及多种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的药物被广泛应用.

    作者:苏竞梅;H.M.Picton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一例

    患者25岁.因孕34周,胎膜早破于2002年2月2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无多毛,否认不孕史,否认服用促排卵药物.孕期顺利.孕4个月时脸部出现痤疮,逐渐加重.

    作者:黄惠娟;何春妮;宋岩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内双胎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一例

    患者32岁,孕3产1,因停经61 d,阴道点滴状出血伴下腹部不适20 d,腹痛加重4 d,于2001年5月1日5时30分入院.患者于停经40 d时出现阴道出血伴下腹部不适,在本院行B超检查示宫内双胎妊娠,行保胎治疗.此次入院前4 d腹痛逐渐加重,查尿蛋白(+++),血白细胞18.6×109/L,血红蛋白96 g/L,考虑为妊娠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及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用药后腹痛无减轻而急诊入院.身体检查:体温36.5℃,脉搏96次,呼吸24次,血压105/70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度贫血貌,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不明显.

    作者:厉建兰;金惠芳;张小丽;周红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卵黄囊瘤一例

    患者43岁.因腹胀伴尿量减少1个月,于2001年7月30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开始感腹胀,逐渐加重伴尿量减少,去当地医院检查,诊断卵巢癌转入本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月经规则,经量中等.患者孕3产3,绝育12年.其父4年前死于胰腺癌.身体检查:一般情况可,体温37.3℃,脉搏92次,呼吸18次,血压155/95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未及包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重度糜烂,肥大,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未及异常,右侧附件处可及一10 cm×10 cm×8 cm包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

    作者:陈晓端;周彩云;赵承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36岁,已婚,因反复阴道流血1年余、加重1个月、取宫内节育器时大出血于2002年6月5日入院.

    作者:颜双鲤;潘建英;郭晓俭;方青;钟为平;幸连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子宫体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21岁,未婚,因经期延长,经量多,伴痛经,于2002年7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曾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继发性贫血,并进行对症治疗.1个月前在我院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壁有一5.0 cm×4.0 cm大的结节,以子宫肌瘤,继发性贫血收入院.身体检查:重度贫血貌.

    作者:何秀萍;吴春凤;安牧尔;石大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网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患者31岁,结婚6年,未避孕,孕0产0.因乏力、纳差2个月,伴腹胀、下腹痛1个月入院.

    作者:郑英如;李力;田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后发生多胎妊娠230例临床分析

    随着体外受精(IVF)与胚胎移植(ET)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ICSI-ET)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其术后患者妊娠的围产情况.多胎妊娠的发生是影响其围产情况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后发生多胎妊娠的病例,并与同期IVF、ICSI-ET后单胎妊娠比较,以了解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

    作者:周灿权;焦泽旭;庄广伦;李洁;梁晓燕;邓明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组织中EB病毒蛋白的检测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育龄期妇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提示其发病与某些病毒感染相关.现已证明,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1].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许多肿瘤的发生相互关联[2],是否与宫颈癌的发病相关,有待于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EB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邑;吕申;张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mRNA在子宫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

    细胞色素P450 1A1(CYP 1A1)是参与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的Ⅰ相代谢酶,同时参与内源性雌激素的代谢[1],广泛分布于肺、胎盘及子宫等肝外组织.本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及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中CYP 1A1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CYP 1A1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刘学军;林敬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后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多途径治疗的临床分析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生长到一定时期并无破裂排卵,但其内部发生黄素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征候群,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属卵巢性不孕,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本研究对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发生LUFS进行诊断,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晓波;陈建林;符淳;方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的准备

    人类胚胎冷冻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体外受精(IVF)中心,不仅可以减少多胎妊娠和严重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还可以明显地提高累积妊娠率[1] .我院进行172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治疗,获得59例妊娠.现就不同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甄秀梅;闻姬;孙伟;陈军;王力;崔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它包括妊娠前患有糖尿病者 (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和妊娠期糖尿病 (GDM ),后者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90%.自1922年胰岛素应用于临床之后,通过严格控制妊娠期血糖,加强妊娠晚期胎儿监测,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儿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围产儿死亡率由65%下降到2%~5%.

    作者:杨慧霞;董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库柏韧带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式有100种以上.Burch的库柏韧带悬吊术从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学角度纠正了其发生上的解剖缺陷,因而远期效果持久.传统开腹的库柏韧带悬吊术有腹部切口感染、耻骨后血肿和插尿管时间长等不足.1991年Vancaillie和Schuessler[1]首次在腹腔镜下进行了库柏韧带悬吊术,该术式很快被同道们认同,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也成功地进行了腹腔镜下库柏韧带悬吊术,介绍如下.

    作者:朱兰;郎景和;杨隽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目前对其痛经的治疗方法仍不理想.我院于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腹腔镜下行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内异症痛经患者28例,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来婷;蒋庆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测胎儿13、21号染色体

    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新生儿普查显示,13、18、21、X、Y异倍体染色体病占新生儿缺陷的95%[1].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是将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特异性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敏感性相结合,是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染色体数目的方法.我们采用PRINS技术检测脐血13、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探讨PRINS用于快速产前诊断的可行性.

    作者:舒群;王德芬;王怀军;殷舫;庄依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第一届国际早产会议纪要

    作者:陈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后2个月的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及其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94例GDM孕妇于分娩后2个月行OGTT,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再分类,即2型糖尿病(2型DM)、糖耐量低减(IGT)和血糖正常.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294例孕妇中160例(54.4%)血糖正常(血糖正常组),75例(25.5%)IGT (IGT组),59例(20.1%)2型DM(2型DM组).(2) 2型DM组的诊断孕周早于其他两组(P<0.01);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血糖、OGTT中的空腹血糖、以及诊断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胰岛素治疗的孕周早,胰岛素使用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胰岛素的剂量也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分娩后1周内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仍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3)3组孕妇间体重、年龄、家族史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DM孕妇中约有1/4为IGT,1/5为2型DM;后者在孕期表现为发病早,空腹血糖高,使用胰岛素机会多.

    作者:吴连方;刘冬岩;黄醒华;祖秀松;杨敏;刘维靖;衡宗华;迟心左;贾晓芳;胡敏华;赵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8 665例孕妇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 (GCT) 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阈值、适宜孕周,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对GDM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行GCT的8 66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 665例孕妇 GCT 1 h平均血糖水平为(6.8±1.7) mmol/L,以7.8 mmol/L为切点,GCT异常率为25.2%,GDM漏诊率为5.3%(17/321);以7.2 mmol/L为切点,GCT异常率为36.5%,GDM漏诊率为2.8 %(9/321);以8.3 mmol/L为切点,GDM漏诊率为15.9%(51/321). (2)GCT 1 h血糖≥11.2 mmol/L者中,GDM发生率为55.8%(92/165),其中62.0%(57/92)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可以做出诊断.(3)孕24周以后,不同孕周间GCT异常率无差异.(4)GCT异常率和GDM发生率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5岁以下无GDM高危因素的孕妇GDM发生率为0.3%,显著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5)孕26~28周时孕妇的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4.9±2.9) kg/m2(±s),当BMI≥27.8时,GCT异常率和GDM发生率均显著增高.结论 (1)GCT筛查GDM以7.8 mmol/L为切点是合理的; GCT 1 h血糖≥11.2 mmol/L 时,应先行空腹血糖检查确诊是否为GDM.(2)孕24周后尽早行GCT是恰当的,但对于有明显高危因素者应在孕24周前行GCT.(3)孕妇年龄和体重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25岁以下无高危因素者可以不行GDM筛查.

    作者:时春艳;杨慧霞;董悦;谢翠英;张银花;高丽丽;秦小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方法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探讨随机血糖测定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的可行性. 方法检测1 038例妊娠24~32周孕妇的随机血糖, 随后立即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不控制饮食3 d后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4项检测值中≥2项异常,即诊断为GDM,1项异常或2 h血糖为6.7~9.1 mmoL/L(120~164 mg/dl)则诊断为糖耐量低减(IGT). 结果 (1) 948例完成了上述系列检测,诊断GDM 42例(4.4%)(GDM组),IGT 372例(39.2%)(IGT组),血糖正常534例(正常组).(2)正常组不同时间(空腹和餐后1 h、2 h、3 h内)测得的随机血糖均有差异;GCT除餐后1 h血糖高于空腹外,其余不同餐后时间比较均无差异;随机血糖和GCT检测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性.(3)选择随机血糖≥6.4 mmol/L(115 mg/dl)为切点,诊断IGT的灵敏度为50.0%,特异性为67.7%,与选择GCT≥7.8 mmol/L(140 mg/dl)为切点的灵敏度为51.1%,特异性为71.2%相接近;GDM以≥6.4 mmoL/L (115 mg/dl)为切点,诊断GDM的灵敏度远远高于IGT,可达80.0%,特异性为61.2%.(4)选择GCT≥8.3 mmol/L(150 mg/dl)为切点,与现用的≥7.8 mmol/L 比较,灵敏度下降2.0%,但特异性提高10.0%以上. 结论 (1)随机血糖测定作为GDM的筛查方法目前尚不能代替 GCT,但可作为补充方法重复使用,能提高其诊断的灵敏度,且方便于孕妇和医生.(2)现行GCT如以血糖≥8.3 mmol/L (150 mg/dl)为切点,可提高其诊断的特异性,大大减少OGTT的检测人群,减轻孕妇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作者:吴连方;刘冬岩;黄醒华;祖秀松;杨敏;刘维靖;衡宗华;迟心左;贾晓芳;胡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与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问题

    新近,著名妇科病理学家、国际妇科病理学杂志主编 Dr.Clement撰文专门讨论了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问题,提出目前病理医师在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1].子宫平滑肌瘤是病理医师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的妇科标本之一,绝大多数病例不存在诊断上的问题.当这种肿瘤出现特殊的组织学形态或独特的生长方式而类似于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或者其他肿瘤的表现时,就会造成诊断上的困难[2].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是一旦出现就比较难以诊断,往往出现意见分歧,随之而来的是给临床医师处理病人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拟就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亚型,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某些共同原则以及与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有关的几个临床病理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回允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