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某驻岛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气候条件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驻岛部队官兵4 725例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皮肤病1 658例,发病率35.1%.北方地域浅部真菌病患病率高,其次为湿疹、病毒性皮肤病.结论:皮肤病的主要诱因为海洋环境下超强度军事训练、潮湿、感染、蚊虫叮咬等,应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作者:徐赤宇;尹安民;吕永强;朱红梅;徐红;赵瑾;仇芸;温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确立突发卫生公共危机的应对思路多年来,以色列卫生部、国防军医疗部队和后方司令部一直共同致力于应对平战时各种疾病暴发的准备工作,制定针对各种病原体的防治方案,不断加强药品采购和保障力度.
作者:刘术;蒋铭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制青城散剂治疗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湿疹的疗效.方法:将686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8例,对照组218例.观察组给予青城散用香油调成糊外用,对照组给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999皮炎平)乳膏外用,每天2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变化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5.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自制青城散治疗湿疹疗效较好.
作者:郭青云;李贵堂;徐燕杰;杜国盛;冯端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如何正确认识高原我们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进驻高原某部官兵调查发现,情绪稳定或倾向稳定者,进入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大多较轻,而情绪不稳定或倾向不稳定者高原反应大多较重,提示心理因素对习服高原有一定影响,心理素质较好的官兵,能较快适应高原环境.因此,进驻高原的官兵只要正确认识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就能在短期内习服.
作者:张西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特种兵训练医务监督结果.方法:将参加陆军特种作战分队军事训练的62例队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不予医务监督,观察组全程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调节等医务监督,分别于1、3、6周后观察两组体能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肺活量、握力、背肌力、纵跳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肌酸激酶(CK)及血尿素(BU)和尿蛋白、尿潜血、CK及BU训练1周后都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务监督可以增强特种兵的体质,提高其训练水平.
作者:许正文;傅忠义;彭任生;周和平;叶召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已受到卫生部门和医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实体,在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同时,如何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措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喆;李培法;潘义民;樊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我院在为部队服务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建立起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了为部队服务经费的落实.
作者:朱世和;向月应;王庆林;王惠;杨明;陈岳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体制编制调整后,军队院校门诊部人员进一步减少,其建设和工作都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曹晓曼;程鹏远;刘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乙型重型肝炎发病凶险、预后极差,而是否伴发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该病转归的重要环节.2001年12月~2008年2月,我们共收治乙型重型肝炎伴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0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文林;冯宇;李克;楼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急诊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急诊医师应有的素质探讨如下.
作者:李琳;段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几年,为提高医疗质量,我院狠抓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明显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2007年,住院人数增加近5成,门诊量增加近3成,医疗效益增加近两成.我们具体做法:(1)建立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作者:王福生;罗显荣;杨俊;王真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头部外伤2个月,头痛、左侧眼睑结膜外翻2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骑自行车摔倒.额面部着地,当时无明显不适症状,头颅CT检查无明显异常.2周前突然出现左侧眼睑外翻,自觉左侧颅内轻微吹风样杂音,伴头痛.
作者:林庆喜;张鑫;张庆荣;林承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前,各医疗单位的大型医疗设备调试安装后一旦发生故障,一般都不易进行拆卸及返回厂家维修,只能由厂家委派其工程人员到现场检查维修.
作者:曹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于我院外科就诊时突发胸闷、胸痛,伴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冰冷.
作者:张冬梅;谢江;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因汽车尾气中毒伴双下肢大腿严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9 h入院.
作者:贺卫东;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无明显诱因双小腿水肿3天来诊,不伴有胸闷憋气,心悸胸痛等症状.
作者:拓永东;陈庆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倒1患者男,19岁.患者在入院前7 h负重长跑训练中,突然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四肢抽搐及小便失禁.查体:体温39.3℃脉搏135/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73 mmHg.头颅CT扫描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真真;罗显荣;周辉;刘志红;许正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7年12月,我们对新兵1 5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抗HBS和抗-HCV进行了复查.在复查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影响ALT水平异常的因素,如剧烈运动、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和饮酒等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厚照;刘青;孙伟才;周惠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某部妇女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特点.方法:对某部在职军人及职员、退休干部等1 305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一般检查、分泌物检查、盆腔B超检查和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测(TCT).结果:患有各种妇科疾病835例(64.0%),其中慢性宫颈炎404例(48.4%),各类阴道炎292例(35.0%),子宫肌瘤79例(9.5%).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阴道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40~49岁者患子宫肌瘤的比例较高.结论:加强育龄妇女的防治知识教育、提高绝经期妇女的治疗意识及重视TCT检查等,是防治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郭小琴;王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对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289例按照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3组:Hp Ⅰ型组115例,HpⅡ型组90例,Hp阴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N(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计数血小板PLT、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HpI型组与其他两组比较,FIB明显升高(P<0.05);Hp Ⅰ、Ⅱ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Hp感染可引起血小板质量及凝血功能的相应变化.
作者:方健;方以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剖宫产孕妇术前生命体征及胎心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剖宫产孕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孕妇术前聆听音乐,对照组不聆听.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对两组孕妇分别进行焦虑程度测定.结果:观察组孕妇术前焦虑程度、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胎心等均明显下降或趋于平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剖宫产孕妇术前聆听音乐,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情绪并稳定胎儿状况.
作者:曹敏;李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震荡45例(57眼),随机分为传统药物治疗组(A组)、复方樟柳碱治疗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C组),各15例,并比较疗效.结果:B组与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1);B组与C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C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更满意.
作者:杨波;王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31例行CABG术前、术后1周、2~3周、2个月及3个月12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比较,术后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以术后第1周显著增多,此后逐渐减少(P<0.05);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持续到第2~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ST段压低>0.5 mm和T波倒置于术后第1~3周明显增多,此后第1个月、第2个月逐渐减少到术前水平,T波倒置显著减少(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CABG后易出现早期一过性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ST段压低等变化,此后可逐渐减少,并恢复到术前水平.
作者:武云涛;陈艳梅;石红玲;曹丹阳;曹少军;曹晶晶;姚依群;周书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射频加囊肿揭盖术与单纯囊肿揭盖术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法:对采用会厌囊肿射频处理后行揭盖切除30例(观察组)和单纯揭盖切除2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有效率均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1~2年.结论:射频后囊肿揭盖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局部不适感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龚维熙;陈伟;王恩彤;张宝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CA 199、CA 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蛋白芯片技术分别检测胰腺癌40例、胰腺良性疾病34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清CA 199、CA242、CEA表达.结果:胰腺癌组3种标志物血清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3项联检准确性高达97.7%.CA 199与胰腺癌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早期确诊率,CA 199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崔立红;浦江;李欣;王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及断裂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999年9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29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器械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28例(9.4%),其中松动8例,断钉20例.发生时间为术后平均18.7个月.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率:爆裂型骨折(20.7%)显著高于屈曲压缩型骨折(4.3%)和脱位型骨折(5.8%)(P(0.05);RF钉组(16.7%)显著高于改良RF钉组(8.3%)、AF钉组(7.2%)及Dick钉组(3.0%)(P(0.05);未使用横杆组(20.8%)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7.0%)(P<0.05);未植骨组(12.2%)及后侧植骨(14.5%)显著高于椎间植骨组(3.6%)和后外侧植骨组(5.9%)(P<0.05).结论:术式选择、固定物性能、是否植骨及方式、是否使用横杆等因素,均可影响椎弓根固定螺钉松动和断裂的发生率.
作者:陈斌;曾昭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阑尾炎11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应用高压氧及抗感染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7.9%.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加抗感染药物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静宜;张延彬;曹子洋;修志红;吕培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乳头瘤病毒(HPV)16 L1蛋白的血清学诊断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的HPV型别;并采用重组原核表达系统制备HPV 16 L1蛋白,检测其血清HPV 16 L1抗体.结果:宫颈癌HPV通用型DNA阳性率50.8%,HPV 16 DNA阳性率46%,HPV18 DNA阳性率3.2%.宫颈癌组血清HPV 16 L1抗体阳性率44.4%,与健康对照组和尖锐湿疣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HPV 16 DNA检测法与HPV 16L1 ELISA血清抗体检测法两者间相关显著(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以HPV 16感染为多见,HPV 16 L1血清ELISA抗体检测可用作HPV 16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和宫颈癌的免疫学研究.
作者:潘大威;丁秀芝;包广宇;谷鸿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对老年男性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70岁以上全身麻醉手术男性26例,采取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3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当天TT显著缩短(P<0.01),DD水平显著增高(P<0.01),提示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第3天FIB水平显著升高(P<0.01)、DD仍高于正常(P<0.05),但PT、APTT、INR与术前比较,显著或非常显著延长(P<0.05,P<0.01),提示患者有出血倾向.结论:全麻手术对70岁以上男性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术后当天以凝血倾向为主,术后第3天有出血倾向,提示老年患者术后应谨慎使用抗凝药.
作者:张海峰;张颖;任青爱;谢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危重疾病之一.近年来,我们运用动态心电图仪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38例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亚和;段扬;冯枫;赵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一般易于诊断,但常遇到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很可能由于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正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8年来,我们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6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改丽;汪丙昂;贾秀丽;张立芳;李敏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孕妇1 280例术后硬膜外连续注药泵镇痛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晓雁;陶佳意;王聚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143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建武;戴琳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995年7月~2008年3月,我们共救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刚;李勤华;何鹏飞;韩军;林武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5年3月~2007年8月,我们共收治低位直肠癌12例,采用盆腔外照射加三维适形放疗保肛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天骄;王刚;黄金山;陈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0年2月~2007年4月,我们共救治心脏刺伤27例,其中在急诊科行开胸手术17例,救治成功1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忠志;郭亮;曾尟枚;程青;邬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6年2月~2007年10月,我们共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术1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发;郑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5年3月~2007年4月,我们共对留置房室全能型(DDD)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行非心脏手术15例实施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斌;孙清华;郭小春;金孝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金属异物通过对人体各种损伤进入软组织内存留,可造成软组织损伤、疼痛不适,产生刺激症状,甚至酿成感染,多需手术处理.1997年11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软组织金属异物存留3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付由池;高志清;刘正才;傅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胃部慢性疾患,主要以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等为主要症状,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60%,病因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精神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历代中医对其病因及病机均有详尽论述,并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胃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利星;杨明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当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关键,是针对不同的疾病或状态,合理选用药物,尽可能发挥其治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贡联兵;王小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徐琳、徐建来稿:加强机关门诊部药材供应管理的做法.文章说,近年来,他们围绕用好有限医疗资源、提高药品保障水平这一主题,不断强化药品供应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1)坚持主渠道供应,保证质量.
作者:杨永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夏沛民、王淑琴来稿: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装备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杨永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左颌下区无痛性、渐进性肿胀20天就诊.患者曾于入院前3天外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经口底黏膜切开引流术后症状仍不缓解.
作者:李勇;李明华;张士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原发者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误诊率较高.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喉结核2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娜;马力学;赵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国家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2年)中提出的腹泻病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治疗脱水、继续饮食和合理用药,表明了补液疗法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叶礼燕;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腹泻时继续饮食的重要性传统观念认为,腹泻时进食会加重肠道负担,禁食可减少大便次数,但此种做法导致的腹泻病程延长和营养不良,对患儿会造成更大、更长久的危害.急性腹泻患儿继续饮食虽可能增加大便量,但其体重增长率可接近正常,而进食少者则增加较少,甚至下降.
作者:叶礼燕;姜采荣;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腹泻病(diarrhoea disease)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等,它们相继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统计:2002年在发展中国家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中,腹泻居第2位(占15%),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占18%)[1].2004年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数仍高达13亿例次.
作者:叶礼燕;姜采荣;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低渗透压口服补液盐(ORS)和补锌疗法为控制腹泻的两项新进展,加之合理使用抗生素、继续母乳喂养和饮食等,可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从而降低病死率[1-3].近年来,腹泻治疗进展还包括[4]新一代轮状病毒疫苗、抗分泌药物、微生态制剂及止吐药物的应用.现对其药物治疗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叶礼燕;姜采荣;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生紊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有700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为抗生素.AAD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25%.现将其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作一介绍.
作者:唐向国;叶礼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