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94
  • 国内刊号:11-2162/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5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2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际药学文摘,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 首届国家期刊奖
  • 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蛋白质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综述蛋白质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为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结合笔者应用蛋白质组学对药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介绍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意义以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手段,重点为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靶点筛选以及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分析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技术局限性.结果和结论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蛋白质组学将成为药物开发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作者:乔建军;元英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眼用制剂的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凝胶(生物黏附性凝胶和在位形成凝胶)、乳液、胶体给药系统(脂质体和纳米粒)、微粒和眼后段给药系统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缓控释制剂是眼用制剂研究热点,开发新型眼用辅料、采用结合型技术对眼用制剂的研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曹健;陆锦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在中药材品质改良、保护和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目的介绍生物技术在中药材品质改良、保护和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药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主要应用于多倍体育种、药用植物及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转基因药材、中药鉴定及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将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

    作者:许铁峰;张汉明;张磊;郭美丽;唐克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RAS研究进展,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差别,ARB的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有关文献及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人们对ARB抱有很大希望,但由于应用于临床时间尚短,目前尚不能显示ARB明显优于ACEI,还有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尚需要经过几年的研究才能见分晓.

    作者:纪宝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在电子处方模式下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尝试

    住院电子处方即由医师用计算机输入处方,程序自动划价并将药品下帐,由网络将处方传送至住院药房,药房配送中心及时将药送至病房的作业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管理的普及应用,我院也从1998年全面推行微机化管理,已逐步开展电子处方业务,以便把医、护人员从繁锁的中间环节中解脱出来,全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以下3方面来把好处方审查关,完善电子处方业务,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余江平;宁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制定中国执业药师法的建议

    为了解决目前执业药师管理面临的问题,维护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尽快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和药学工作实际,又具有科学创见性的执业药师法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对药师工作现况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对我国相关法律及国外有关药师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比较研究,对制定中国执业药师法提出建议,以供同行交流及主管部门参考.

    作者:贡庆;杨世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大蒜中蒜氨酸的含量

    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inn.)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方面有一定功能,并能降血糖、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量功能,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蒜氨酸(alliin)是大蒜的功效成分,以稳定、无臭的形式存在于大蒜鳞芽中,在水的参与下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蒜酶(alliinase)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蒜素(allicin),进一步分解产生大蒜新素等.由于大蒜成分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方法对大蒜中的蒜氨酸进行含量测定.本实验以蒜氨酸为对照品,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大蒜中的蒜氨酸含量.为大蒜中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了质控依据.

    作者:王岩;李新霞;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分散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麝香保心分散片(SBDT)主要由麝香、人参、苏合香、蟾酥等中药组成.是药典方麝香保心丸(SBP)的剂型改造新药,该药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为了保证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快速、同步吸收,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研制成了分散体系.本研究考察麝香保心分散片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的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赵明宏;郭涛;宋洪涛;刘玉兰;安宁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氢溴酸右美沙芬软胶囊稳定性考察

    氢溴酸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DH)是已被国外药典收载的可代替磷酸可待因使用的镇咳药物,氢溴酸右美沙芬软胶囊是在片剂和糖浆剂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剂型.在软胶囊中,药物以分子形式分散于囊壳内的溶媒(PEG400)中,患者服用后,随着囊皮的溶解,分子型的药物更易于迅速地扩散与吸收,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1].

    作者:王海鸥;于沫;陈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剂稳定性的研究

    毛果芸香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剂,有激动M-胆碱受体,使瞳孔缩小的作用.1%毛果芸香碱滴眼剂则是临床用于治疗青光眼的常用制剂.为考察本院自制制剂1%毛果芸香碱稳定性,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不同酸度环境下考察、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考察(恒温加速)、留样观察试验[1],旨在观察制剂有效成分的改变和确定制剂的有效期限.

    作者:修赤英;赵环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西立伐他汀钠片溶出方法的改进

    西立伐他汀钠片是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厂方提供的质量标准,其溶出度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 mL为溶剂进行测定时,由于溶出液中主成分的量很低(0.4 μg*mL-1),而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滤膜等对西立伐他汀钠又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导致测定结果明显偏低.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三法的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6.8)100 mL为溶剂依法操作.由于溶剂体积的减少,供试品溶出液的浓度相应增大10倍(4 μg*mL-1),吸附作用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作者:陈莹莹;钟晓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HPLC测定伞房花耳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

    伞房花耳草,又名蛇舌草、水线草,为茜草科植物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Lam.]的干燥全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产量较大,其药材性状与同科同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相似,经调查及文献记载,全国几乎多数地区使用的白花蛇舌草实为伞房花耳草,或者两者混在一起使用.为了探讨两者能否等同入药、扩大药用资源,本实验以两者含有的活性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作为质量指标,采用HPLC测定伞房花耳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并与白花蛇舌草的含量相比较,为伞房花耳草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干国平;段木盛;张义生;王来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黄芪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RP-HPLC.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以卡马西平为内标.结果线性范围为0.1~1.0 mg*mL-1,三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85.4和88.4,RSD(%)分别为2.88,1.31和2.67.结论本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欢欣;郝桂明;赵春杰;郝桂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冰醋酸(15∶85∶1)为流动相,采用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在330 nm进行测定.结果绿原酸在0.024 5~0.24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文莉;汪文涛;曹湘萍;章泽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Irregular-H-C18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64∶15∶21∶0.4),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室温,外标法定量.结果大麻酚在1.205~7.229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5.4%,RSD=2.3%(n=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岗;郭江宁;徐占美;高筠;毕开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红花道地药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以60 %甲醇溶液提取,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运行电压24 kV,运行缓冲液为50 mmol*L-1硼砂(pH 9.7)其中含18%甲醇,以利福平为参照物(IS),建立了10批红花道地药材的指纹图谱,并与9个产地的红花药材以及红花的对照药材加以比较.结果在红花道地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迁移时间的RSD<1.8 %,相对峰面积的RSD<6.2% (n=5).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HPCE指纹图谱分析法可作为红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孙沂;隋因;郭涛;李发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银杏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

    目的研究银杏(Ginkgo biloba L.)叶中酚酸类化合物,为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4个酚酸类化合物(Ⅰ-Ⅳ),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 6-(13碳烷)-水杨酸(Ⅰ)、6-(8′Z-15碳烯)-水杨酸(Ⅱ)、6-(8′Z,11′Z-17碳二烯)-水杨酸(Ⅲ )和6-(10′Z-17碳烯)-水杨酸(Ⅳ).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银杏叶中获得.

    作者:梁光义;罗波;武孔云;徐必学;陈昌祥;郝小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葛根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关系,同时为葛根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测定并分析葛属3种植物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 rRNA基因序列.结果测得该属3种植物的片段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野葛与粉葛的ITS1,ITS2的差异性分别在2.10%和2.09%以内,而山葛与野葛、粉葛在ITS1,ITS2的差异性则分别达到8.14%和12.82%以上.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不同产地的野葛首先聚类,然后与粉葛聚在一起,山葛后聚类.结论根据分子性状特征,粉葛作为野葛的变种,山葛独立成种较为合理.ITS序列特征是中药葛根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作者:曾明;马雅军;郑水庆;许景峰;邸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对北沙参栽培品种鉴定的研究

    目的研究北沙参农家品种的鉴定.方法利用蛋白质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指纹图谱分析、鉴别北沙参农家品种.结果 3种样品的蛋白质PAGE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POD同工酶指纹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GE指纹图谱快速、灵敏、技术简单,可用于北沙参农家品种的鉴定与质量评价.

    作者:石俊英;卢燕;李渤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氟尿苷在大鼠子宫组织内的分布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氟尿苷(FUDR)在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内的分布、代谢特征并进一步探讨FUDR与氟尿嘧啶(5FU)转化关系.方法建立了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中FUDR及5FU的HPLC测定方法.1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尾静脉恒速输注FUDR或5FU,并按照设计的时间点断头放血,采集血及子宫组织标本,测定各标本中的FUDR及5FU浓度.考察FUDR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及其与5FU的转化关系,以及FUDR与5FU在大鼠子宫组织的分布特征.结果在本实验的剂量下,FUDR在大鼠体内呈现线性代谢特征,而其代谢物5FU则符合非线性特征.静脉输注时,5FU具有较强的血液/子宫组织穿透能力,其子宫组织5FU浓度(2.19~5.87) μg*g-1与血液浓度(4.52~5.41) mg*L-1相当.而输注FUDR时,子宫组织内的FUDR浓度很低,代谢物5FU的浓度(2.53~5.11) μg*g-1却与输注5FU时的相当,而此时血清5FU浓度(0.47~0.83) mg*L-1却远低于输注5FU时的血清浓度.结论 FUDR具有更强的子宫组织亲和力,静脉输注FUDR后子宫组织内其代谢物5FU的浓度较高.

    作者:王鹏;朱珠;付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测定6只草犬单用格列美脲及合用阿莫西林后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并对格列美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个体差异很大;单用与合用阿莫西林后,以格列美脲的药-时曲线下的面积、峰浓度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cmax,AUC0→t的平均值降低.结论阿莫西林可引起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降低.

    作者:卢来春;杨俊毅;蒋学华;林舒;周静;袁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目的研究尿毒症(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4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浆HCY浓度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男、女性ESRD患者的HCY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临床应监测ESRD患者的HCY血浆浓度,并对高HCY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凌;胡敏燕;侯凡凡;陈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环孢素A,庆大霉素和硒制剂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为比较环孢素A,庆大霉素和硒制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不同影响,本实验观察了大鼠短期服用环孢素A,庆大霉素和硒制剂后外周血多种淋巴细胞分子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3组药物进行了对比.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4组,分别ig给药.于第3天取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用荧光单克隆抗体(mAb)标记淋巴细胞分子并提取淋巴细胞总RNA.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分子MHC-Ⅱ,CD4,CD8,ICAM-Ⅰ和IL2-R的表达水平,基因差异显示分析法检测多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CD4+,CD8+淋巴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环孢素A,庆大霉素和硒制剂都抑制淋巴细胞分子ICAM-I,CD4和CD8的表达,同时3组心肌组织中CD4+和CD8+淋巴细胞数降低,心肌组织中CD4+淋巴细胞数与CD4分子表达水平明显正相关(P<0.000 1).3组的细胞分子表达和心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程度依次为环孢素A>庆大霉素>硒制剂.不同的是,环孢素A还负调MHC-Ⅱ和IL2-R的表达水平,而庆大霉素却正调MHC-II和IL2-R的表达,硒制剂负调MHC-Ⅱ,正调IL2-R的表达.3组都表现出对凋亡基因gig18和一个450 bp左右的待测基因的正调表达.结论①短期服用环孢素A,庆大霉素和硒制剂,都抑制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CAM-I,CD4和CD8等细胞分子的表达,但抑制程度不同;②三者对淋巴细胞MHC-II和IL2-R的表达调控具有明显差异;③三者都正调淋巴细胞凋亡基因gig18的表达.

    作者:王盛宇;黄益民;顾云;张颖;赵颂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坏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对大鼠心肌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 mg*kg-1)造成心肌坏死模型,ig给予孟鲁司特钠,测定血清AST,LDH,CK,MDA含量,心肌NO含量和坏死心肌面积.结果大鼠预先给予孟鲁司特钠10.0,30.0 mg*kg-1,可以降低血清LDH,CK,MDA含量,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孟鲁司特钠30.0 mg*kg-1还能促进心肌NO释放.结论孟鲁司特钠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坏死具有保护作用,有进一步研制成心肌缺血治疗药物的可能.

    作者:陈珊;单江;金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米诺环素体外抗Aβ25-35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毒性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对Aβ25-35导致大鼠皮质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复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毒性模型.通过测定LDH的活性观察米诺环素对Aβ25-35产生的细胞死亡的影响,采用Hoechest 33258核染色后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米诺环素对Aβ25-35产生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底物测定观察米诺环素对Aβ25-35导致的胱冬氨酸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米诺环素能明显对抗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毒性,减少LDH的释放,促进神经元存活.同时还能明显的对抗Aβ25-35引起的神经元染色质浓缩、核固缩和DNA片段化的作用.此外,米诺环素也能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caspase3活性的升高.结论米诺环素能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来实现的.

    作者:段小贝;王绍娟;蔡威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酸-羟乙酸共聚物微球中rhCu,Zn-SOD稳定性研究

    目的以rhCu,Zn-SOD为模型蛋白,包裹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PLGA内制备微球缓释制剂,详细研究制备过程中各因素以及体外释放对Cu,Zn-SOD活力和结构完整性的影响.方法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酶活性,凝胶电泳考察蛋白质结构完整性的变化.结果单独的超声或和二氯甲烷有机溶剂长期接触对Cu,Zn-SOD的活性影响不大,不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体外释放时聚合物降解引起的微酸环境使rhCu,Zn-SOD二聚体解离形成亚基,微球中添加的赋形剂影响聚合物的水解速度.微球的体外释放呈现两个阶段,首次突释后,介质中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约1周后释放量才快速递增,属于不完全释放.结论制备过程中对rhCu,Zn-SOD活力和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不大,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工艺条件制备高载药量且稳定性好的rhCu,Zn-SOD微球.

    作者:刘玲;葛宇;高俊杰;袁勤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家兔鼻腔吸收的研究

    目的研制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制剂及其鼻腔吸收.方法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以正交设计确定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分布,以家兔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研究其吸收促进作用.结果低分子肝素纳米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9.6 nm,包封率为36.1%;家兔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的三项指标明显变化.结论纳米脂质体对低分子肝素经鼻黏膜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臧恒昌;翟光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粉化及包合技术对格列本脲溶出度的影响

    目的考察微粉化及包合技术对格列本脲溶出度的影响.方法用球磨机制备了微粉化物,用研磨法制备了格列本脲-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DSC和XRD研究包合物的性质;测定了微粉化物及包合物的溶出速率,并考察了两者的稳定性.结果溶出速率的大小依次为微粉化物>包合物>原料药,DSC和XRD的结果表明形成了包合物;微粉化物及包合物均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微粉化及包合技术能显著提高格列本脲的溶出度.

    作者:罗昕;平其能;柯学;宋云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均匀设计优选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条件

    目的建立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LDAET)释放度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小杯法测定LDAET的释放度.以释放度差值Yb-a为考察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以溶出介质量、转速及溶出时间等为三因素四水平,筛选LDAET释放度的测定条件.结果均匀设计法优选出LDAET释放度的测定条件为转速100 r*min-1、溶出介质量100 mL.9批样品中有6批在45 min时溶出70%以上,1 h溶出基本完全,有3批1 h时仅溶出8%~50%.结论实验确定的条件可作为该品种释放度控制的标准.

    作者:祝莉莎;程雪梅;郭拓云;佟庆玉;张靖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趋势及经济学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高达20%,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该类药物的产品结构、销售情况、用药合理性作一调查分析,以了解该类药物的应用发展趋势,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炜;贾安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药——齐拉西酮胶囊

    齐拉西酮(ziprasidone,ZR,商品名Zeldox,在美国为Geodon),是新的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者:李中东;王宏图;施孝金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