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国际刊号:2095-5227
  • 国内刊号:10-1117/R
  • 影响因子:0.81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11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 获第二届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1年10期文献
  •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行无痛人流术者150例,随机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Ⅰ组),丙泊酚TCI组(Ⅱ组),手动给药组(Ⅲ组);Ⅰ组、Ⅱ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Ⅰ组根据BIS值(50)反馈调控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Ⅱ组根据血流动力、体动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记录三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离院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BI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Ⅲ组(P<0.05),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Ⅲ组(P<0.01);三组麻醉后MAP、HR明显下降(P<0.05),Ⅲ组MAP、HR变化幅度大于Ⅰ组、Ⅱ组(P<0.05);B1S值Ⅱ组、Ⅲ组波动范围大于Ⅰ组(P<0.05),Ⅰ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Ⅱ组、Ⅲ组(P<0.01).结论 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用于无痛人流,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

    作者:郭素莲;闫宇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溃疡散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HP感染63例

    目的 观察溃疡散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Hp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终统计有效的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1例经尿素酶、胃镜和组织学证实为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两组均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1次/d,早餐前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0.5g,2次/d,口服,治疗组同时口服溃疡散10g,2次/d,共2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 对照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0.2%,治疗组总有效率100%(P<0.05);对照组HP根除率77.0%,治疗组根除率85.7%,但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散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小,短期疗效肯定,但对HP感染的根除率无明显提高.

    作者:索生红;曹生海;张海涛;李福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8例胰腺相关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回顾

    目的 研究肝胆外科与胰腺相关的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监护室200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与胰腺相关腹腔出血患者28例,失血量约2 000-3 000ml.患者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止血后进入ICU时作为液体治疗起点.治疗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实现平均动脉压(MAP)≥65mmHg(lmmHg=0.133kPa)、血红蛋白(Hb)≥80g/L、尿量0.5-1ml/(kg·h),可停用升压药物;第二阶段为实现血流动力学平稳,并避免组织间液回吸收引发的心衰和肺水肿.记录两阶段液体复苏过程和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第一阶段(16.2±8.3)h,第二阶段(51.3±16.7)h.第一阶段补液量和输注的血液制品较第二阶段多.第二阶段尿量增加,凝血功能明显改善(P<0.05).26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均为难治性感染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与胰腺相关的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作者:何蕾;苏茂生;刘志伟;马焕先;赵庆华;王鹤;董家鸿;蔡守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廿烷醇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评价多廿烷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比较多廿烷醇组(试验组42例,多廿烷醇10mg/d)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49例,阿托伐他汀10mg/d)的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6周治疗,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调脂疗效在TC、LDL-C降低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阿托伐他汀组优于多廿烷醇组.不良反应方面多廿烷醇组(4.7%)明显少于阿托伐他汀组(17.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不需停药.结论 多廿烷醇10mg/d的降脂效果与阿托伐他汀10mg/d的疗效相当.均能明显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多廿烷醇的安全性优于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作者:孙静;武强;龙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检测78例正常晚期妊娠组和49例PIH胎儿窘迫组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肾动脉(RA)的血管收缩期峰值速度(S)与舒张末期流速(D)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与妊娠结局相对照.结果 胎儿窘迫组MCA阻力指标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RA阻力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胎儿窘迫组MCA和RA的S/D、PI、RI关系密切,均呈直线负相关(P<0.01).宫内窘迫组围产儿结局异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5).结论 宫内窘迫胎儿MCA及RA的阻力指数呈负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帅;吴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震救灾人员休整后免疫机能状态评定

    目的 探索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经过2年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308名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为研究对象,来自同一单位的50名同龄男性为对照组,采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参数,利用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抗震救灾组红细胞总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明显升高(P<0.01),CD3+、CD3+CD4+、CD3ˉCD19+和CD3ˉCD56+也升高(P<0.05),而CD3+CD8+及CD4/CD8无统计学差异.将6项免疫参数测定结果根据正常参考值分为偏低、正常和偏高,抗震救灾组CD3ˉCD19+正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震救灾组在经过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呈现增强趋势.

    作者:刘改霞;姜辉;梁新秀;高晓攀;董矜;刘红鹰;田亚平;温新宇;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造影与常规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常规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结果为标准,比较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的特点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和宫腔内凝血块及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比常规彩超分别提高50%、38.45%、50%(均为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进一步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宫腔内凝血块及恶性滋养细胞疾病.

    作者:孙丽丽;王晓雪;王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的联系.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按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两组,另选择对照组18例,测定各组雌二醇(E2)、睾酮(T)、血脂、血压及体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患有2型糖尿病组男性T偏低,E2偏高,高血压患病率、血脂、体重指数、及E2/T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血清E2水平及E2/T升高明显(P<0.01).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紊乱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郑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型外固定器虎口开大术

    目的 探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对临床11例病人共13侧患肢虎口实施反复3次开大手术,并记录末次开大程度.其中右手8侧,左手5侧,重度挛缩9侧,中度挛缩4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拇指外展角度平均增加30°,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示指掌指关节桡侧之间距离平均增加3em.术后1例发生针道感染,1例出现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结论 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开大虎口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胡长青;闫厚军;付贯忠;王磊;考树均;张吉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两种驱动气源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氦氧混合气为驱动气源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例,以氦氧混合气为驱动气源)和对照组(8例,以氮氧混合气为驱动气源)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吸入气味、流速,下呼吸道感觉,雾化时咳嗽,咳痰难度,鼻咽部感觉,生命体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痰液性状,痰量,干湿啰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雾化时间、吸入难度、憋气、动脉氧分压、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雾化时间明显缩短,氧分压提高显著,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氦氧混合气为驱动气源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治疗方面与传统方法比较有明显优势,缩短雾化时间,提高吸入药物的利用率,改善缺氧及呼吸困难症状.

    作者:贾艳红;谷红俊;肖永久;解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发病特点及提高腺性膀胱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例腺性膀胱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 术前均采用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20例患者中15例行经尿道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膀胱灌注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1例半年后复发且恶变,其余均治愈.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在排除膀胱出口梗阻和异物刺激的情况下,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聪然;蔡明;李州利;王爽;石炳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肠道间质瘤29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 2010年间294例住院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GISTs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比例1.35:1,年龄22-81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部包块等,32.7%的患者无任何症状.病变位于食道及贲门6例,胃159例,小肠100例,结直肠12例,腹腔其他部位17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7.9%,CD34阳性率86%,CD117、CD34共同阳性率75.9%.外科手术治疗238例(81%),腹腔镜治疗36例(12.2%),内镜外科联合治疗1例,内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2例,内镜切除、勒扎或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7例,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未行治疗10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稍多于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部位为胃和小肠,联合CD34和CD117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程树红;蔡逢春;王永华;毛永平;黄启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09年7月-2010年11月确诊的32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胸CT结果显示以实变影表现81.2%,磨玻璃影表现53.1%,胸腔积液15.7%.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比例,其起病急骤,但重症病例少,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实变影改变者比例较高.

    作者:袁红娟;杨文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女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评价及KAL1和FGFR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基因.方法 分析4例IHH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PCR直接测序法对其中3例与健康对照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卡尔曼综合征1(KAL1)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4例均具无第二性征发育,逾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促性腺激素及性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无嗅觉障碍,头部核磁示嗅球和嗅沟均正常.其中3例进行基因检测,未发现GnRHR基因突变,但例3和例4 KAL1基因有两个核苷酸多肽性;例3 FGFR1基因第3外显子第251核苷酸A转换成T,导致错义突变Glu84Val.结论 3例中仅1例发现FGFR1基因突变,提示可能有其他因素导致IHH.

    作者:汪保安;马晓莉;邹效漫;马芳玲;郑华;窦京涛;母义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近期心脏事件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412例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内容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各种心脏事件的发生,其中女性121例,男性291例.结果 女性患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服用率高于男性,但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男性(P<0.05);近期发生的心脏事件中,女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男性,心梗发生率低于男性(P<0.05).结论 女性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脏事件中心绞痛、心梗的发生率与男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孙立刚;杨庭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富腔镜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9%、94.44%、99.08%、85.00%,诊断宫内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4.12%、94.74%、98.23%,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43%、83.33%、46.15%、93.75%.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于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是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佳方法.

    作者:张凤芝;有风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9-11月在本中心健康查体的267例首次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为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管理;以同期在中心健康查体的29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焦虑程度较宣教前由22.1%降至2.9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6.04%),患者、相关人员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统一了工作标准,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石海燕;陆峰;王青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应用进展

    术前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准确评估,既可有效降低术后肝衰发生的风险,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确立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醛固酮致心肌纤维化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MF发生发展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醛固酮(aldosterone,ALD)导致MF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信号网络相当复杂,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深入研究.

    作者:谢永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癌免疫与肿瘤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发展时肿瘤细胞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凋亡或降低其功能而获得免疫赦免,达到免疫逃逸,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有CD4+、CD8+T细胞、调节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效应细胞和相关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或多肽.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受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大类内源分子,既是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应成分,又是机体免疫系统内部以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语言.胃癌的发展涉及机体免疫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和积累.在胃癌发展中机体免疫反应及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党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军队离休干部慢性疾病与焦虑抑郁关系研究

    近年来干休所偶有自杀事件发生,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势在必行.2010年12月-2011年2月,我们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18个干休所来门诊部就诊的161名离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旨在评价军队离休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与慢性躯体疾病间关系.

    作者:王茜;石荣光;张建军;孙国伟;刘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样品中的铅

    铅是一种有害于生物和环境的金属元素,铅污染主要来自选矿、冶炼、蓄电池、电镀等工业废水.铅中毒会引起人肾脏、神经、消化、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目前常规测定铅的方法是双硫腙萃取法,但该法选择性不高且使用了剧毒氰化物作掩蔽剂,操作甚为不便.文献报道卟啉类试剂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可分析环境、食品中的铅[1-5],但测定血清中的铅未见报道.在碱性介质中,当存在聚乙烯醇辛基苯基醚(()P)时,铅与试剂T(DBHP)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479nm处有大吸收,用8-羟基喹啉作催化剂,反应在5min内就能完成.铅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简便快速,可直接测定血清中的铅含量.

    作者:牟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亚基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正常与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 A(mitochondria DNA,mtDNA)ATPase8亚基及其表达的变化,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用基因重组、测序,通过gene Bank与mtDNA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的改变.用RT-PCR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数密度和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组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亚基9个DNA测序有2处突变(A7868G,空7767-7768G).休克组有3处突变,即A7797空,T7772C、T7863C.失血性休克组大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表达比正常组显著性下降(P<0.05),为对照组的27.3%.结论 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突变以及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ATPase8亚基改变的重要原因.

    作者:戴富林;刘毅;李剑瑜;武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胃肌电和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索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胃肌电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批(2周、6周、12周),每批24只再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胃窦注射BTX-A组(Antrum),胃底体注射BTX-A组(Fundus),全胃多点注射BTX-A组(Multidrop),每组6只.分别观察大鼠胃肌电图、胃ICC的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TX-A组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c-kit表达减少,Cajal细胞发育不良,ICC网络结构异常;上述改变Multidrop组>Fundus组>Antrum组(P<0.05);BTX-A注射后2、6、12周,四组间差异逐渐减小,12周时,四组间部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壁注射BTX-A在短期内可造成胃电节律紊乱和胃动过缓;BTX-A对Cajal细胞及ICC网络结构的影响是导致胃电节律紊乱、胃动过缓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英;刘庆森;刘文徽;孟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BTBD10蛋白在大鼠胰岛和INS-1细胞株的表达

    目的 观察BTBD10蛋白在大鼠胰岛和INS-1细胞株的表达.方法 利用构建好的BTBD10多克隆抗体,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TBD10在3月龄Fischer344大鼠的胰腺组织和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BTBD 10蛋白定位在大鼠胰腺组织的胰岛β细胞中,与胰岛素的定位重叠,而在胰腺的外分泌腺和胰岛α细胞中无表达,同时显示BTBD10定位在大鼠胰岛β株INS-1细胞的细胞浆中,表达高.结论 BTBD10特异性表达于大鼠胰岛β细胞中,提示BTBD10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有关.

    作者:刘瑜;谷昭艳;李琳;李春霖;肖或君;李剑;田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诱导培养中基因表达方式的研究

    目的 通过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汗腺细胞(hSGCs)分化并检测经诱导后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hMSCs的可塑性分化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并体外扩增hMSCs,设立对照组(DM组)和向hSGCs诱导的SG组、EGF10组和EGF20组等四组不同培养基体系,观测细胞形态学变化和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检测融合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特征.结果 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均能存活;诱导培养2d后细胞数量开始扩增,细胞形态也由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梭状开始向hSGCs的扁平状转变,在SG组尤其明显;诱导培养1周后细胞数量扩增明显;与汗腺发生形成密切的基因EGF和EGFR出现高丰度表达,并且表达了仅hSGCs才有表达的CK7蛋白.结论 hMSCs在不同介质诱导培养下可在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呈现向hSGCs横向分化的潜能,hMSCs的可塑性现象丰富了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再生理论.

    作者:周岗;谢晓华;杨靖;付小兵;孙同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iR-92b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miR-92b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瞬时转染化学修饰的microRNA抑制物,抑制miR-92b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 检测Bcl-2和p53的变化.结果 抑制miR-92b表达后,细胞周期延缓,凋亡细胞比率增加,细胞核皱缩,Bcl-2和p53表达下调.结论 miR-92b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推动细胞通过周期限制点,加速细胞生长,并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卫华;王昌正;吴本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检测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生物学性能影响.方法 提取大鼠ADSCs和制备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体外检测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增殖情况、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性能.结果 与正常培养条件下ADSCs相比,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良好、增殖能力正常,并仍能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中良好的可注射性支架材料.

    作者:杨俊杰;刘志强;袁振良;胡舜英;陈韵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报告并文献回顾

    目的 加强对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1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临床资料进行报告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 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眼部及皮肤白化病,加速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诊断依靠外周血涂片、骨髓片中有核细胞浆中找到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巨大颗粒.结论 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常因严重感染或出血死亡,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改善免疫缺陷及血液系统缺陷,但不能抑制神经系统病变的发展.目前对本病无根治方法,故应进行积极的产前诊断.

    作者:庞素娜;邹丽萍;刘英;唐锁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原发性延髓出血1例临床诊断报告

    目的 探讨原发性延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例原发性延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例以后组颅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头颅CT未见异常,经MRI、DSA检查确诊,经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原发性延髓出血临床罕见,普通CT检查阳性率低、对疑似病例应早行MRI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吴秀奎;张荣;康涛生;江拥军;肖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预算软约束的分析与思考

    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分析了医院预算约束力弱化的种种表现和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预算管理机制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王涓;刘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院住院患者地域和性别分布

    目的 探讨我院住院患者地域和性别分布特征.方法 对住院83 569例和等待住院的2 302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来源于港台及内地33个行政区域,位居前位的省份全部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北京市女性比例(52.89%)高于其他省市.候床患者来源于国内29个行政区域,无港台和澳门患者候床;候床患者位居前九位的省份与住院患者地域分布基本相同,但北京市候床患者数略高于河北省,位居前两位.候床待住院的患者男女比例(1:1.151)与住院患者的男女比例((1∶0.789)呈相反关系(P<0.001).结论 我院住院和候床待住院患者的性别比例呈相反关系,辐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作者:王玉锋;渠秀清;雷永红;刘迎晨;孟庆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