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武强;龙梅
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分析了医院预算约束力弱化的种种表现和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预算管理机制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王涓;刘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行无痛人流术者150例,随机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Ⅰ组),丙泊酚TCI组(Ⅱ组),手动给药组(Ⅲ组);Ⅰ组、Ⅱ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Ⅰ组根据BIS值(50)反馈调控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Ⅱ组根据血流动力、体动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记录三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离院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BI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Ⅲ组(P<0.05),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Ⅲ组(P<0.01);三组麻醉后MAP、HR明显下降(P<0.05),Ⅲ组MAP、HR变化幅度大于Ⅰ组、Ⅱ组(P<0.05);B1S值Ⅱ组、Ⅲ组波动范围大于Ⅰ组(P<0.05),Ⅰ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Ⅱ组、Ⅲ组(P<0.01).结论 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用于无痛人流,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
作者:郭素莲;闫宇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经过2年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308名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为研究对象,来自同一单位的50名同龄男性为对照组,采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参数,利用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抗震救灾组红细胞总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明显升高(P<0.01),CD3+、CD3+CD4+、CD3ˉCD19+和CD3ˉCD56+也升高(P<0.05),而CD3+CD8+及CD4/CD8无统计学差异.将6项免疫参数测定结果根据正常参考值分为偏低、正常和偏高,抗震救灾组CD3ˉCD19+正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震救灾组在经过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呈现增强趋势.
作者:刘改霞;姜辉;梁新秀;高晓攀;董矜;刘红鹰;田亚平;温新宇;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412例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内容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各种心脏事件的发生,其中女性121例,男性291例.结果 女性患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服用率高于男性,但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男性(P<0.05);近期发生的心脏事件中,女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男性,心梗发生率低于男性(P<0.05).结论 女性冠心病患者近期心脏事件中心绞痛、心梗的发生率与男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孙立刚;杨庭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多廿烷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比较多廿烷醇组(试验组42例,多廿烷醇10mg/d)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49例,阿托伐他汀10mg/d)的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6周治疗,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调脂疗效在TC、LDL-C降低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阿托伐他汀组优于多廿烷醇组.不良反应方面多廿烷醇组(4.7%)明显少于阿托伐他汀组(17.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不需停药.结论 多廿烷醇10mg/d的降脂效果与阿托伐他汀10mg/d的疗效相当.均能明显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多廿烷醇的安全性优于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作者:孙静;武强;龙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溃疡散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Hp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终统计有效的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1例经尿素酶、胃镜和组织学证实为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两组均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1次/d,早餐前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0.5g,2次/d,口服,治疗组同时口服溃疡散10g,2次/d,共2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 对照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0.2%,治疗组总有效率100%(P<0.05);对照组HP根除率77.0%,治疗组根除率85.7%,但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散联合含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小,短期疗效肯定,但对HP感染的根除率无明显提高.
作者:索生红;曹生海;张海涛;李福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9-11月在本中心健康查体的267例首次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为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管理;以同期在中心健康查体的29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焦虑程度较宣教前由22.1%降至2.9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6.04%),患者、相关人员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统一了工作标准,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石海燕;陆峰;王青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09年7月-2010年11月确诊的32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胸CT结果显示以实变影表现81.2%,磨玻璃影表现53.1%,胸腔积液15.7%.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比例,其起病急骤,但重症病例少,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实变影改变者比例较高.
作者:袁红娟;杨文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发病特点及提高腺性膀胱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例腺性膀胱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 术前均采用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20例患者中15例行经尿道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膀胱灌注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1例半年后复发且恶变,其余均治愈.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在排除膀胱出口梗阻和异物刺激的情况下,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聪然;蔡明;李州利;王爽;石炳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生物学性能影响.方法 提取大鼠ADSCs和制备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体外检测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增殖情况、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性能.结果 与正常培养条件下ADSCs相比,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携带下的ADSCs细胞活力良好、增殖能力正常,并仍能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中良好的可注射性支架材料.
作者:杨俊杰;刘志强;袁振良;胡舜英;陈韵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常规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结果为标准,比较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的特点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和宫腔内凝血块及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比常规彩超分别提高50%、38.45%、50%(均为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进一步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宫腔内凝血块及恶性滋养细胞疾病.
作者:孙丽丽;王晓雪;王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延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例原发性延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例以后组颅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头颅CT未见异常,经MRI、DSA检查确诊,经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原发性延髓出血临床罕见,普通CT检查阳性率低、对疑似病例应早行MRI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吴秀奎;张荣;康涛生;江拥军;肖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miR-92b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瞬时转染化学修饰的microRNA抑制物,抑制miR-92b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 检测Bcl-2和p53的变化.结果 抑制miR-92b表达后,细胞周期延缓,凋亡细胞比率增加,细胞核皱缩,Bcl-2和p53表达下调.结论 miR-92b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推动细胞通过周期限制点,加速细胞生长,并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卫华;王昌正;吴本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干休所偶有自杀事件发生,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势在必行.2010年12月-2011年2月,我们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18个干休所来门诊部就诊的161名离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旨在评价军队离休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与慢性躯体疾病间关系.
作者:王茜;石荣光;张建军;孙国伟;刘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正常与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 A(mitochondria DNA,mtDNA)ATPase8亚基及其表达的变化,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用基因重组、测序,通过gene Bank与mtDNA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的改变.用RT-PCR观察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数密度和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组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亚基9个DNA测序有2处突变(A7868G,空7767-7768G).休克组有3处突变,即A7797空,T7772C、T7863C.失血性休克组大鼠上皮细胞线粒体ATPase8 mRNA表达比正常组显著性下降(P<0.05),为对照组的27.3%.结论 休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mtDNA ATPase8基因突变以及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ATPase8亚基改变的重要原因.
作者:戴富林;刘毅;李剑瑜;武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术前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准确评估,既可有效降低术后肝衰发生的风险,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确立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富腔镜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9%、94.44%、99.08%、85.00%,诊断宫内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4.12%、94.74%、98.23%,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43%、83.33%、46.15%、93.75%.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于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是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佳方法.
作者:张凤芝;有风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铅是一种有害于生物和环境的金属元素,铅污染主要来自选矿、冶炼、蓄电池、电镀等工业废水.铅中毒会引起人肾脏、神经、消化、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目前常规测定铅的方法是双硫腙萃取法,但该法选择性不高且使用了剧毒氰化物作掩蔽剂,操作甚为不便.文献报道卟啉类试剂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可分析环境、食品中的铅[1-5],但测定血清中的铅未见报道.在碱性介质中,当存在聚乙烯醇辛基苯基醚(()P)时,铅与试剂T(DBHP)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479nm处有大吸收,用8-羟基喹啉作催化剂,反应在5min内就能完成.铅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简便快速,可直接测定血清中的铅含量.
作者:牟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胃癌发展时肿瘤细胞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凋亡或降低其功能而获得免疫赦免,达到免疫逃逸,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有CD4+、CD8+T细胞、调节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效应细胞和相关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或多肽.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受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大类内源分子,既是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应成分,又是机体免疫系统内部以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语言.胃癌的发展涉及机体免疫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和积累.在胃癌发展中机体免疫反应及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党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对临床11例病人共13侧患肢虎口实施反复3次开大手术,并记录末次开大程度.其中右手8侧,左手5侧,重度挛缩9侧,中度挛缩4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拇指外展角度平均增加30°,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示指掌指关节桡侧之间距离平均增加3em.术后1例发生针道感染,1例出现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结论 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开大虎口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胡长青;闫厚军;付贯忠;王磊;考树均;张吉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