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当代医学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30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组(治疗组)和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92%,对照组成功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在用药后5d即开始下降,对照组于10d开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程忆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爱赛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爱赛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爱赛平喷鼻剂喷鼻,对照组口服开瑞坦片,两组均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腔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2.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0.0%(P>0.05).结论 爱赛平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优于口服开瑞坦组.

    作者:边疆;潘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尖锐湿疣(CA)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尖锐涅疣患者53例,按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治疗前均未接受过其他的治疗措施,治疗组32例,CO2电灼术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mg im qod,共30次,对照组除不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外,其他治疗和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红萍;吴仁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几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9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给予针对病因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进行标准治疗同时采用Babylog8000plus型呼吸机治疗,通气方式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每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组治疗PaO2,PaCP2、Sa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机能迅速改善呼吸衰竭患几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可以作为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李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组织学及B超变化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参考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及B超变化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57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门诊及住院资料,其中75例(47.71%)为官内妊娠, 82例(52.29%)经手术确诊为异位妊娠.结果 82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B超测内膜厚为(8.12±1.21mm,诊刮内膜呈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或高度分泌反应58例(70.73%);75例宫内妊娠中,B超测内膜厚为(1 3.25±0.68mm,2组内膜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5mm者无一例宫内妊娠,>14mm者无一例宫外妊娠.结论 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结合内膜组织学变化,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0.41%)电极微脱位,2例(0.82%)囊袋出血与感染,1例(0.41%)阈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

    作者:徐文;吕立友;高中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锐器伤诊治经验与教训

    目的 探讨腹部锐刺伤诊治,减少漏诊,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78例腹部锐器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死亡4例,其余均治愈,死亡原因均为漏诊.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及时剖腹,树立多发伤概念,严防满诊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于锋;洪剑波;姜香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从而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分娩情况,产后发病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并有会阴侧切史,具有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疼痛,发作性肿块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是切除病灶组织.结论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分娩过程中将内膜带至切口种植而致,因此其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切口上.

    作者:徐雪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16例

    目的 分析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损伤机理,制订适宜的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2006年6月间通过手术诊治的16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4年,根据术前功能障碍与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主观症状、关节稳定程度及关节功能对比,优良率达87.5%.结论 通过手术使用钢丝或粗丝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经济实用的方法,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邱远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慢阻肺患者CO2潴留的观察

    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方面,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机械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以氧气为驱动的雾化吸入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对慢支、慢阻肺病人CO2潴留方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院自2003年3月起,在临床上应用以氧气为驱动的简易雾化吸入器,与以电力为驱动的雾化吸入机作比较,观察其对动脉血气CO2的影响,现把资料齐全的89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一锋;郑国毅;严绍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92例体检健康者血液中微量CRP值的分布和分析

    目的 检测表面健康人群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分布.方法 用高灵敏度的DADE-Behring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健康群体无论男女CRP值均呈偏态分布:男女CRP值差异无显著性,但随年龄的增大,CRP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三分位及五分位法分析,我们检测的结果较欧美调查结果低,我们的检测对象CRP中位数值为0.64-0.85mg/L,而欧美人群为1.2~1.7mg/L:国外CRP值>3.0mg/L者约占受检人数的1/3,而我们的检测对象仅占6.7%.结论 通过对国内表面健康人群CRP值水平和分布的分析调查,为今后更多地累积资料,界定预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的CRP参考值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水平.

    作者:孙海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两种吉妮IUD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两种吉妮官内节育器(IUD)在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以人工流产后自愿放置IUD的236例患者为对象,按自愿要求分为2组,分别于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和吉妮IUD.结果 2种吉妮IUD临床使用效果好,但吉妮致美IUD月经改变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妮IUD.结论 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两种吉妮IUD效果好,可接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吉妮致美IUD更适宜于因置器致月经改变显著的妇女.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 总结3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3天内,全麻下经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采用EDC栓塞治疗.其中单独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技术26例,应用球囊保护弹簧圈栓塞技术4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1例.结果 栓塞程度,完全栓塞(无造影剂充盈)27例,大部拴塞(少量造影剂充盈或少量残余瘤颈)4例.愈后:良好27例(87%),轻残2例(6.4%),重残1例(3.2%),死亡1例(3.2%).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林珊;肖福顺;王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育期妇女及儿童的优生优育项目检测及其指导意义

    TORCH是4种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的缩写,其中TOX(Toxoplasma gonclii)是弓形体、RV(Rubella virus)是风疹病毒、CMV(Cytomegalo virus)是巨细胞病毒、HSV(Herpes simplex virus)是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

    作者:徐公民;金大治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腺苷蛋氨酸配伍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郁积症85例疗效观察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患戊型肝炎时易出现肝内胆汁淤积,黄疸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恢复慢,与年轻人相比治疗效果差[1-2];腺苷蛋氨酸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3],作者在此基础上探索用该药伍用低分子肝素钠,以观察治疗老年戊型肝内胆汁郁积症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水贤;吕娇健;王树民;葛宇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万汶在颅脑外伤急性超容血液稀释时对血气、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万汶在颅脑外伤急性超容血液稀释时对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急性颅脑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万汶组(volcven,H组,n=26)和平衡液组(R组,n=25).进行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分别于AHHD前,A洲D完成和AHHD后30分钟,测定血气及电解质.结果 R组扩容效果明显低于H组,P<0.05.H组AHHD后中心静脉压(CVP)较AHHD前明显升高,p<0.05.AHHD后H组Ca2+浓度稍下降,p<0.05.结论 万汶在急性颅脑外伤术前行AHHD安全、有效.

    作者:钟鸣;王均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管性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缺乏或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所致.随着对vWF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及基因的定位,克隆,基因缺陷的检出,人们已对该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1].本文就vWD和vWF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边红放;华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附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38例患者中存活37例(97.37%),死亡1例(2.63%);37例生存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Ⅱ级25例(67.58%),Ⅲ级10例(27.03%),Ⅳ级2例(5.41%).结论 经额极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病死率低、致残率低、预后好.

    作者: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感染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6年感染性肺炎患者(A组)148例与同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B组)60例及健康人(C组)67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 结果CRP值:治疗前A组(142.0±15.7)mg/L,均比B、C组高,P<0.05,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B组均较治疗前CRP值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 CRP的检测在肺炎病原体的诊断上有辅助作用,并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一个指标.

    作者:吴旭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前、后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41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用6个月.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停药后随访1年,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月经异常明显改善;用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0.9 × 9.5×5.6)cm3,用药后的子宫体积平均为(8.1 × 6.3×4.1)cm3.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6例治愈,3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2例>45岁患者致绝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陈海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为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6.3%.随诊1-2年,大部病人生活能够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提高.结论 通过对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

    作者:余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复杂手术之一,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对患者侵袭较大,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出血多,致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胰十二直肠切除术16例,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症发,占31.2%.现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外科皮瓣术后的护理体会

    讨论分析本院从2001年~2005年手外伤皮瓣手术后护理180例的体会,本组病例男102例,女78例,均行皮瓣修补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认为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特别是皮瓣血运的观察以及血管危象的处理,所以皮瓣术后护理是缺一不可的.

    作者:程惠;肖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士长与医生共事的几点小议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护士长无可避免地站在护理质量挑战的前沿.护士长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理论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科室工作中作好科主任的助手,带领护士配合好医生的工作,是完成科室的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关键.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下面作者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潜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潜在问题的干预.方法 分析和总结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潜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观察.结果 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引发纠纷的隐患.如护患冲突、交往障碍、信息量过少、缺乏责任、违反患者隐私权等;护理干预后护理纠纷问题明显减少.结论 必须重视医疗护理安全,规范护士的行为,强化护理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以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纪海宁;叶芳;刘淑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护士个体素质与病人的健康

    素质是一个人知识、修养、品行的具体表现,护士个体素质直接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好的素质可使病人产生亲切和信赖感,尽快适应新环境,使病人在临床治疗方面保持积极合作态度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低劣的素质可使病人产生不信任、不安全感,加重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而拒绝治疗,严重者可酿成护患纠纷.

    作者:王应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负荷过重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简称CHB)发病及复发的诱因之一[1],常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及各种心理障碍,其中常见为抑郁症状.我们在护理常规中应用了心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贾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合并外伤性脑梗塞20例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合并外伤性脑梗塞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0例颅内血肿合并外伤性脑梗塞的病人的诊治方法、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颅内血肿行开颅手术11例,对外伤性脑梗塞行外减压3例.结果 20例患者中的17例存活,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死亡.结论 颅内血肿合并外伤性脑梗塞使患者病情加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严密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微黄色结晶,味咸略苦,急性中毒多系将该品误作食盐食用所致.据报道,食入0.2-0.5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1].

    作者:陈卫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语言信息在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医学模式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技术也日新月异,在不断更新护理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语言沟通技巧,但是,紧凭语言能力与技巧同病人交往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非语言信号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所谓非语言信号:指护理人员的仪表、情绪、眼神、手势、姿势等存在于语言信号之外的与护理人员不可分割的信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部分信息和情感都是通过非语言信号交流的,它对人们思想交往的影响力是语言信号的4、3倍.如何加强它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是医务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者就此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浅析.

    作者:蓝广萍;孙先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下肢骨折行牵引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柏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士长与医生共事的几点小议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护士长无可避免地站在护理质量挑战的前沿.护士长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理论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科室工作中作好科主任的助手,带领护士配合好医生的工作,是完成科室的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关键.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下面作者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对策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42例,通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致脑血管病,其致残率、病死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梗死是突发性疾病,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但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现介绍我院近两年来共收治56例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建华;魏研;孔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6例病人机械通气的管理与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MV)是应用人工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或人工肺的间歇件膨胀后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MV的有效使用,涉及到病人预后,因此MV的管理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科20014年元月~2007年6月MV病人的护理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郑海英;郭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中心供应室在管理手术室器械敷料中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目的 解决在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方法 通过对供应室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定期召开供应室一手术室护士沟通会.结果 各方面的缺陷得到纠正,发生几率明显降低.结论 分析手术室器械敷料与中心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通过整改措施,差错明显减少,手术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傅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难治性眩晕症的观察护理

    眩晕症常见的病因有内耳膜迷路积水(美尼氏综合症)、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颈椎病性眩晕),脑动脉硬化或痉挛、前庭神经元炎等[1].

    作者:应婉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基础护理质控表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基础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基础护理面临着不断提高,持续改进的挑战.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优质的生活服务,预防保健、常规治疗等.并且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维护自身权益观念的不断增强,对基础护理就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甄莉莉;李榕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只对老年患者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在治疗老年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掌握其心理活动特点,并进行认真的观察分析,从而正确地实施护理对策,使老年患者处于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心理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通过他们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战胜疾病.

    作者:缪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初孕者行无病人流术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无痛人流在人工流产中逐渐开展起来[1].特别是初孕要求终止妊娠者普遍选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但她们对手术或多或少都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有人曾对100例即将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76%的病人术前有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消极的心理反应对手术实施及预后可能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如手术效果差、失血量增大、易引起并发症等[2].

    作者:潘善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换位思考策略对入ICU病人家属心理影响

    目的 运用换位思考策略进行沟通,改变病人家属的负面心理,融合护患关系.方法 采用分组的方法,应用传统的沟通方法和换位思考的沟通方法,调查我院ICU住院的病人家属356例.结果 表明可有效的改变病人家属的负面心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合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青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瞳孔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瞳孔监测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3月到200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3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有瞳孔变化者51例,瞳孔监测有助于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变化.结论 及时、正确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瞳孔变化,同时结合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颅内高压症状及肢体活动等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治疗意义.

    作者:胡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纵隔的护理

    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而妊娠结局差[1],传统手术(经阴道、经腹手术)具有极大的弊端,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是诊断子官纵隔的金标准[2],腹腔镜监护下用官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即可达到监护、检查子宫外形之目的,又可同时检查、治疗盆腔疾病[3].我科自2002年9月-2006年9月共实施官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纵隔1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邱笑飞;张小芬;李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3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的目的是应用溶栓药物使病变血管的血栓溶解后再通,心肌得到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溶栓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溶栓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保证.我科自2007年1月到2007年12月应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3例符合适应症的AMI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施筱芳;陈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麻疹合并肺炎42例护理体会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由麻疹病毒所致.临床症状为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但在婴幼儿,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轻重不一,易并发肺炎、心肌炎、喉炎等.其中以肺炎常见,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治疗以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为主[1].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职业防护越来越被医护人员所重视.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科护士常见的职业不安全因素,提出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通过教育干预,工作环境的改善、自身素质的提高,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标准预防的执行等,旨在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职业不安全的认识,正确理解职业防护与职业奉献,不断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将职业不安全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以保证职业安全,保障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丁张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67例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行静脉洛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溶栓后1周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其中前、侧壁心梗易发生室性早搏及一过性低血压.下、后壁心梗易胃肠道症状;无Q性心梗易出现梗死后心绞痛.结论 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预见性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薛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心理特点的观察与护理

    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唯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作者:俞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肝癌介入患者的不同情况,对40例肝癌介入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术后反应观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40例患者不同程度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率100%.结论 健康教育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杨永华;薛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泌尿结石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泌尿结石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临床护士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果 出院随访时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防止碎石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减少结石的复发.

    作者:杨飞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然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患儿76例,分别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静脉激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静脉激素,三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疗效优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激素治疗,两者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陈黎丽;陈赫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0例颅内血肿行微创清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应用一次性专用穿刺针经CT片定位后,对颅内血肿行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和引流.结果 本组好转19例,死亡1例.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创伤小,安全性大,疗效显著.术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邬亚君;童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中放置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术中放置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连续、自愿接受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巩膜暴露术,术中放置0.02%丝裂霉素,并能接受我院要求随访的患者49例52眼.手术后跟踪观察3个月-3年以上.术前、术中、术后辅以良好的护理.结果 术中放置丝裂霉素的52眼,复发2例,复发率为3.8%,1例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占1.92%,8例结膜延迟愈合,占15.38%,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中放置0.02%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并发症均有明显下降,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红波;成璞;孔巧;沈肇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本院自1987年7月-2006年7月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痿18例,通过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胸腔闭武引流量、质变化以及胸闷气喘、发热等.口服亚甲蓝后胸腔引流液颜色变化,胃管、营养管呼吸道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吻合口痿1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3例,胸部吻合口痿15例,均经综合护理痊愈.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痿是严重的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重视术后吻合口瘘综合的护理同样能使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姜香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2例癫痫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 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确诊癫痫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2例受调查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癫痫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癫瘸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丁美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2例胆总管结石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

    通过621例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使我们体会到重视术后引流液的观察及对T型管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严雪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起病快,发病迅速,病情凶险.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并掌握急性左心衰的发病诱因和发病征兆.熟练掌握左心衰的抢救治疗和用药不良反应,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应急能力和紧急救护水平,完善处理紧急风险预案,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弓学年;高秀玲;刘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麻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全麻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伤口疼痛及各种导管刺激,病人常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烦躁不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缺血、伤口渗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充分认识术后躁动的可能原因及诱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是围术期的重要措施.我院麻醉恢复室20016年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321例全麻病人,其中13例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经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均平稳渡过苏醒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华;由海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外科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质控

    本文总结普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利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更新理念.从监督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入手,加强质控,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不断评价收到的成效.有助于降低内j啄性及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出现,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毛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黛力新佐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影响疗效.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因VBI住院在2次或以上的患者72例,对其中36例加用黛力新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礼;刘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6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先兆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先兆流产的方法.

    作者:潘梅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黄对重度烧伤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肠黏膜防御屏障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干预作用.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在患病早期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苦黄注射液,同时观治疗察前后内毒素、TNF-a、IL-6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浆内毒素、TNF-a、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L-2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提高更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大黄是一种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重度烧伤炎时的急性炎性反应,降低TNF-a、内毒素等水平,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重度烧伤的缓解和康复.

    作者:潘君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配伍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而对照组单纯服用米非司酮.观察服药前后血β-HCG变化及盆腔包块吸收情况.结果 观察组34例治愈,成功率85%,而对照组治愈19例,成功率63.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协同杀胚,促进炎症包块吸收的作用,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开辟了一条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婷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孙建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计算机技术在病房输液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作者:苏慧;赵敏新;吕葵;朱雪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疗安全实践中药师的职能与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利益实践中的职能与作用.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我院药师在保证医院药品质量,防止用药差错,开展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实践.结果 强化药品入库到患者用药全程服务,减少了药物因素所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安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锡娟;陈有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及护理

    趋化因子CXCL12行使其功能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两者的结合具有高度亲和力和绝对特异性,因此被称为CXCL12/CXCR4生物学轴.

    作者:王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群体感应系统在病原菌中的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般只在多细胞生物中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单细胞的细菌中普遍存在着细菌与细菌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介导着一系列生理行为的调节.这种信息交流就是细菌的群体感应.

    作者:李杨;李苏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以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临床上舒张性心力衰竭十分常见.由于舒张功能评价方法复杂,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其治疗主要基于病理生理、临床经验和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本文就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定义、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佳文;邓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XCL12/CXCR4与膀胱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小玲;曾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钠肽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光;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原理及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是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高度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对细胞或生物粒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间作用进行多参数分析的技术,具有速度快、敏感性高、准确性好等优点[1,3].下面就从FCM的发展,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上进行一综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栓前状态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同心县孕产妇住院分娩数、孕产妇死亡数及新生儿死亡数的讨论

    目的 了解同心县1999年-2006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和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变化.方法 统计全县的孕产妇数、住院分娩数、孕产妇死亡数及新生儿死亡数.分为两个年段,对比分析两个年段孕产妇的住院数、孕产妇的死亡数和新生儿死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两个年段孕产妇住院分娩数的增加,从4673人次增至8442人次(P<0.005);全县的孕产妇死亡率从119.53/10万降至66.17/10万(P<0.05);新生儿的死亡率从28.04‰降至16.59‰(P<0.005).讨论我县8年来随着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提高,使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下降,目前仍需加强对农村孕产妇宣传教育,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产科水平,制定对高危孕产妇的监管制度.

    作者:李波;徐香玲;贺海峰;白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社会干预模式和银杏叶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临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延缓其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DN患者的治疗中,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它是联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也对临床诊疗有增效作用[1]我们采用了社会干预模式和银杏叶片对DN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肖铭;叶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PLC测定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SNo.:USCL021019;250 × 4.6mm,5 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25∶1∶224),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结果 丹参素进样量在0.04~1.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 00.88%,RSD=1.55%.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可作为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控制.

    作者:苏金云;陈宗良;吴立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长,能很快从血中清除,且能作为复发诊断的指标等.

    作者:鲁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干化学法尿液测定中温度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温度对尿液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通过对室温、在4℃两种环境温度下,对270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结论 温度对尿液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有影响,低温可以导致假阴性.

    作者:徐瑞敏;牛秀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红霉素肠溶片中红霉素的含量

    目的 用HPLC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方法 以红霉素标准品作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红霉素片中的红霉素含量.色谱柱:CAPCELL PAK C8; TYPE:DD 5μm;SIZE:4.6mm.I.D.×150mm;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乙酸铵(0.1mol/L)、甲醇:乙腈(20:30).结果 在优化色谱条件下,红霉素片中的红霉素线性范围4mg/ml,r=0.99996,回归方程为:A=164.97C+49.72.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8.58%、RSD=1.75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洁,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对红霉素肠溶衣片中红霉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常一丁;刘艳红;栾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Fhit蛋白表达缺失在胃癌进展中的意义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发生系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累积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作者:王佩飞;邵去非;陈建武;陈良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观察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56.25%,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治疗组为33.33%、27.27%,对照组为9.38%、3.1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须随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孙晓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选择合适的扫查方法,对1-14岁患儿临床考虑肠套叠(1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70例),急性阑尾炎(108例)进行检查.结果 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均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是首选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吴美艳;蒋晓春;樊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动性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滑动性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6例腹股沟滑动性疝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人均治愈,随访15例,时间约6个月~6年,无复发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3例出现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血肿.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滑动性疝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操作简便,损伤轻微,复发率低,安全性强,是目前理想的腹股沟滑动性疝修补方法.

    作者:邵去非;陈浩;王奕;张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韩德民:大爱医魂

    深怀对于生命的爱,正是我们这些从医者需要具备的仁心、仁术.--韩德民大爱无我--源于对生命的敬重对生命之爱是人的大爱,奉献这种爱,需要勇气和力量.韩德民常说:医牛的天职是为患者服务,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为解除死亡对患者的威胁,有责任感的医生应有勇气承担一切风险.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监测的探讨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使医院感染的发生.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是严格控制医院的环境污染.加强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监测和分析,做好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玉萍;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机关门诊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本文就机关门诊部如何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尝试、探索的新路子作了探讨.

    作者:沈昌明;党永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是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指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端正办院方向,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评价指标设计缺乏重要性、科学性、规范性等不良倾向,影响了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中的有序进行.产生问题的主要成因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不符合其基本原则.为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判断公立医院经营方向和效果,本文提出必须遵循合规合法、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规范性、客观性、成本效益、外推性等基本原则.

    作者:高克菊;王明先;于润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淡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手术室感染通常是术中的接触传播和空气中浮游菌通过各种途径降落于手术创面而引起的感染.做好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良好有序的管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张秀芬;郝海水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