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心理特点的观察与护理

俞华伟

关键词:新生儿, 心理特点, 人的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模式识别, 客观世界, 产生心理, 唯一表, 会说话, 主观, 知觉, 语言, 映象, 意志, 性格, 思维, 人脑, 情绪
摘要: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唯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

    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致脑血管病,其致残率、病死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梗死是突发性疾病,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但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现介绍我院近两年来共收治56例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建华;魏研;孔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92例体检健康者血液中微量CRP值的分布和分析

    目的 检测表面健康人群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分布.方法 用高灵敏度的DADE-Behring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健康群体无论男女CRP值均呈偏态分布:男女CRP值差异无显著性,但随年龄的增大,CRP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三分位及五分位法分析,我们检测的结果较欧美调查结果低,我们的检测对象CRP中位数值为0.64-0.85mg/L,而欧美人群为1.2~1.7mg/L:国外CRP值>3.0mg/L者约占受检人数的1/3,而我们的检测对象仅占6.7%.结论 通过对国内表面健康人群CRP值水平和分布的分析调查,为今后更多地累积资料,界定预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的CRP参考值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水平.

    作者:孙海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心理特点的观察与护理

    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呢?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唯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模式识别、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1]等.

    作者:俞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尖锐湿疣(CA)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尖锐涅疣患者53例,按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治疗前均未接受过其他的治疗措施,治疗组32例,CO2电灼术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mg im qod,共30次,对照组除不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外,其他治疗和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电灼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红萍;吴仁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复杂手术之一,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对患者侵袭较大,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出血多,致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胰十二直肠切除术16例,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症发,占31.2%.现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爱赛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爱赛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爱赛平喷鼻剂喷鼻,对照组口服开瑞坦片,两组均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腔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2.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0.0%(P>0.05).结论 爱赛平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优于口服开瑞坦组.

    作者:边疆;潘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钠肽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光;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负荷过重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简称CHB)发病及复发的诱因之一[1],常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及各种心理障碍,其中常见为抑郁症状.我们在护理常规中应用了心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贾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本院自1987年7月-2006年7月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痿18例,通过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胸腔闭武引流量、质变化以及胸闷气喘、发热等.口服亚甲蓝后胸腔引流液颜色变化,胃管、营养管呼吸道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吻合口痿1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3例,胸部吻合口痿15例,均经综合护理痊愈.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痿是严重的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重视术后吻合口瘘综合的护理同样能使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姜香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栓前状态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30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组(治疗组)和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92%,对照组成功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在用药后5d即开始下降,对照组于10d开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程忆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计算机技术在病房输液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作者:苏慧;赵敏新;吕葵;朱雪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群体感应系统在病原菌中的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般只在多细胞生物中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单细胞的细菌中普遍存在着细菌与细菌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介导着一系列生理行为的调节.这种信息交流就是细菌的群体感应.

    作者:李杨;李苏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淡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手术室感染通常是术中的接触传播和空气中浮游菌通过各种途径降落于手术创面而引起的感染.做好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良好有序的管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张秀芬;郝海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2例胆总管结石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

    通过621例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使我们体会到重视术后引流液的观察及对T型管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严雪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牵引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下肢骨折行牵引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柏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0.41%)电极微脱位,2例(0.82%)囊袋出血与感染,1例(0.41%)阈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

    作者:徐文;吕立友;高中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对策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42例,通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3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的目的是应用溶栓药物使病变血管的血栓溶解后再通,心肌得到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溶栓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溶栓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保证.我科自2007年1月到2007年12月应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3例符合适应症的AMI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施筱芳;陈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语言信息在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医学模式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技术也日新月异,在不断更新护理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语言沟通技巧,但是,紧凭语言能力与技巧同病人交往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非语言信号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所谓非语言信号:指护理人员的仪表、情绪、眼神、手势、姿势等存在于语言信号之外的与护理人员不可分割的信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部分信息和情感都是通过非语言信号交流的,它对人们思想交往的影响力是语言信号的4、3倍.如何加强它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是医务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者就此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浅析.

    作者:蓝广萍;孙先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