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仙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影响疗效.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因VBI住院在2次或以上的患者72例,对其中36例加用黛力新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礼;刘明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手术中复杂手术之一,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对患者侵袭较大,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出血多,致使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为腹部手术之,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胰十二直肠切除术16例,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症发,占31.2%.现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TORCH是4种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的缩写,其中TOX(Toxoplasma gonclii)是弓形体、RV(Rubella virus)是风疹病毒、CMV(Cytomegalo virus)是巨细胞病毒、HSV(Herpes simplex virus)是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
作者:徐公民;金大治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6.3%.随诊1-2年,大部病人生活能够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提高.结论 通过对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
作者:余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缺乏或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所致.随着对vWF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及基因的定位,克隆,基因缺陷的检出,人们已对该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1].本文就vWD和vWF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边红放;华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的目的是应用溶栓药物使病变血管的血栓溶解后再通,心肌得到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溶栓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溶栓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保证.我科自2007年1月到2007年12月应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3例符合适应症的AMI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施筱芳;陈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确诊癫痫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2例受调查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癫痫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癫瘸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丁美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0.41%)电极微脱位,2例(0.82%)囊袋出血与感染,1例(0.41%)阈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
作者:徐文;吕立友;高中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护士长无可避免地站在护理质量挑战的前沿.护士长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理论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科室工作中作好科主任的助手,带领护士配合好医生的工作,是完成科室的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关键.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下面作者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本院自1987年7月-2006年7月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痿18例,通过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胸腔闭武引流量、质变化以及胸闷气喘、发热等.口服亚甲蓝后胸腔引流液颜色变化,胃管、营养管呼吸道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吻合口痿1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3例,胸部吻合口痿15例,均经综合护理痊愈.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痿是严重的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重视术后吻合口瘘综合的护理同样能使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姜香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配伍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而对照组单纯服用米非司酮.观察服药前后血β-HCG变化及盆腔包块吸收情况.结果 观察组34例治愈,成功率85%,而对照组治愈19例,成功率63.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协同杀胚,促进炎症包块吸收的作用,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开辟了一条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婷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光;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换位思考策略进行沟通,改变病人家属的负面心理,融合护患关系.方法 采用分组的方法,应用传统的沟通方法和换位思考的沟通方法,调查我院ICU住院的病人家属356例.结果 表明可有效的改变病人家属的负面心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合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青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及B超变化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57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门诊及住院资料,其中75例(47.71%)为官内妊娠, 82例(52.29%)经手术确诊为异位妊娠.结果 82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B超测内膜厚为(8.12±1.21mm,诊刮内膜呈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或高度分泌反应58例(70.73%);75例宫内妊娠中,B超测内膜厚为(1 3.25±0.68mm,2组内膜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5mm者无一例宫内妊娠,>14mm者无一例宫外妊娠.结论 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结合内膜组织学变化,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先兆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先兆流产的方法.
作者:潘梅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选择合适的扫查方法,对1-14岁患儿临床考虑肠套叠(1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70例),急性阑尾炎(108例)进行检查.结果 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均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是首选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吴美艳;蒋晓春;樊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社会心理负荷过重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简称CHB)发病及复发的诱因之一[1],常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及各种心理障碍,其中常见为抑郁症状.我们在护理常规中应用了心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贾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栓前状态(PT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病理过程.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液易凝,机体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往往有一项或多项PTS指标出现异常,若能及时加以处理,对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是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指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端正办院方向,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评价指标设计缺乏重要性、科学性、规范性等不良倾向,影响了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中的有序进行.产生问题的主要成因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不符合其基本原则.为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判断公立医院经营方向和效果,本文提出必须遵循合规合法、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规范性、客观性、成本效益、外推性等基本原则.
作者:高克菊;王明先;于润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方面,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机械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以氧气为驱动的雾化吸入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对慢支、慢阻肺病人CO2潴留方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院自2003年3月起,在临床上应用以氧气为驱动的简易雾化吸入器,与以电力为驱动的雾化吸入机作比较,观察其对动脉血气CO2的影响,现把资料齐全的89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一锋;郑国毅;严绍南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