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6-5180
  • 国内刊号:11-3458/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6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5年20期文献
  • 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中的效果。方法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90例TMD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中频电药物透入(电疗组)、半导体激光(激光组)、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联合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三组的疼痛情况,比较三组下颌关节的开口度、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VAS值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下颌开口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治疗TMD起效快,疗效好,优于单一电疗或激光治疗。

    作者:朱童;冯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参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参芪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参芪胶囊。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少,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胃肠道及皮疹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参芪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煎药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汤剂是重要常用剂型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传统煎药方法相对费时费力,火候不易控制,药液不易保存。李时珍认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1]。”中药煎药机具有操作简便、清洁卫生的特点,同时可以自动分袋包装,既方便患者服用,又大大减轻了煎药的工作量[2]。

    作者:周聿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气道高反应性(BH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FEV1恢复至预计值80%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和BHR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可迅速缓解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且用药安全。

    作者:童海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足疗与足底按摩对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疼痛和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足疗结合足底按摩缓解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改善睡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8月我院住院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28例,在药物止痛和心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药足浴和足底按摩进行疼痛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简易疲乏量表(BF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疼痛程度、疲乏程度、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轻度疼痛、无疲乏症状患者数量增加;重度疼痛、重度疲乏患者数量减少,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足疗和足底按摩对缓解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疼痛和疲乏,提高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雪英;周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贴敷穴位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滋脾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穴位法。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良好,可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能更快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爱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9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住院急性DVT 患者90例,给予CDT 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后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侧肢体膝上、膝下15cm处周径差,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周后的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健患侧膝上、膝下15cm 处周径差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末次随访的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1周后显著升高,健患侧膝上、膝下15cm处周径差较治疗1周后显著降低,无导管阻塞、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DT治疗急性DVT能迅速溶解血栓,缓解肢体肿胀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黄昌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该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每日2次;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次,每日1次,并在此基础上联用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2天后改为每次口服25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压和心绞痛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降压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施福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在吸宫不全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应用对吸宫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吸宫不全患者5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清宫术组,各29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清宫术组采用传统清宫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孕妇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尿妊娠试验转阴时间略高于传统清宫术组,而治愈率略低于传统清宫术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孕妇的盆腔炎和宫颈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发生恶心、头晕2例,均能耐受,未中断治疗。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联用治疗吸宫不全,效果确切,与传统清宫术相比并发症更少。

    作者:万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部超薄管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脱套伤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超薄管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脱套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指脱套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袋状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用腹部超薄管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术后1天及术后1、6个月手部整体功能、掌指关节、近位指间关节活动度,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达优率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天及术后1、6个月的手部整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掌指关节活动度与近位指间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薄管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脱套伤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手部整体功能、掌指关节及近位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并发症也较少。

    作者:郭殿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软组织缝合固定治疗肩关节不稳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用缝合锚钉固定软组织治疗肩关节不稳的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肩关节不稳患者30例,均在关节镜下用带线锚钉将损伤的软组织固定至肩胛盂。所有患者随访2年,每3个月使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价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UCLA评分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VAS值呈逐渐降低趋势,UCLA评分和VAS值在术后9个月内改善较快,术后12个月后改善较慢;2年后优良率为73.3%,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10.0%。结论关节镜下的软组织缝合固定治疗肩关节不稳效果良好,需注意康复锻炼。

    作者:沈建伟;戚飞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纵隔肿瘤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使用胸腔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二次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老年纵隔肿瘤,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南海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量、血钾、血钠变化情况;对治疗有效者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24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血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效果更强,能增强排钠作用,但不会对血钾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

    作者:戎建辉;裘儿杰;施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期和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DCA,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黄疸、皮肤瘙痒患者比例及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加组织瓣一期治疗慢性骨髓炎32例护理

    慢性骨髓炎多由于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控制或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处理不当等引起,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易合并慢性窦道、骨折和骨缺损等并发症,治疗失败率和感染复发率均较高,是目前骨科治疗的一个难题[1]。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骨科对3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并给予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或结合自体髂骨)加组织瓣一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晓霞;吴件姿;甘春红;周柳晓;潘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45例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孕妇SCL-90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例中,分娩成功44例(97.8%)。结论对于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情绪。心理护理时要重点帮助其解开前次妊娠失败的心结,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客观地面对病情。

    作者:芦美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家属参与模式在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家属参与模式在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阑尾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参与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对促进患儿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泌尿外科92例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反应。分析术后疼痛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2]。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对92例手术患者进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陈慧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组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该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开展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目的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实施有效地巩固,保证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6个月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与该活动前6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及工作积极性。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圈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有效控制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程爱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萍晓;叶舒静;梅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街道200名初产妇,根据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产后不同时间母乳喂养比例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第7天及1个月时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对照组,宣教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及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促进产妇尽早开始和持续维持母乳喂养,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金乙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度、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两组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庄合生;代风波;吴小红;郭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综合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确性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20例中,有105例(87.5%)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吸烟史及体重指数高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饮酒史关系不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关。

    作者:古兴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将该院存在质量缺陷的823份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和样本量因素。结论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中,患者自身因素是主要的;要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检验科的规范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作者:李嫦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于该院行超声检查的11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比较高频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超声征象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超声诊断漏诊率为15.4%(2/13),误诊率为2.9%(3/102),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7%(110/115)。良性结节在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多发、无微钙化、中高回声方面比例均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合结节征象和血流情况,可以为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方崟又;陈志丞;宗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我院12500张门诊处方点评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点评该院门诊处方,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该院2014年1—6月每月随机抽取3天门诊处方共计12500张,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处方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点评,同时筛查不合理处方,总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该院门诊处方中各项指标(注射剂使用率除外)均处于正常水平;处方点评合格率为93.2%(11650/12500),不合理处方855张(6.8%),涉及处方前记缺项、诊断书写不全、大处方及适应证不符等,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及重复用药方面效果较好。结论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后该院的处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俞玲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我院新的药物不良反应11例报告

    目的:了解该院新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2014年该院将全年上报新的ADR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发生新的ADR比例高(54.6%),抗肿瘤药物和中成药合计所占比例为57.1%;5例新的ADR 可查到相关文献报道。结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积极反馈新的ADR。

    作者:祝尔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分析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对策及措施。方法用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表,对浙江金华市两所医院18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76份,分析前10位护士工作压力源原因依次为上班的护士数量少、经常倒班值夜班、非护理性工作太多、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病区拥挤、晋升机会少、工作量大经常加班、工作中所需仪器设备不足。结论医院应增加护理人员人力,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增加护理人员晋升晋级机会,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及工作成就感,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金亚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亚低温疗法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CPR 后的ROSC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生存状况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结果两组的中重度残疾率、植物存活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PC 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疗法可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CPR 后ROSC 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

    作者:王百鸣;应光荣;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院前急救降压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降压治疗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3例,按是否接受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入院后开始降压治疗;观察组在院外接诊时进行降压治疗,降压目标均为140/90mmHg。记录两组24小时内血肿量增加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比较两组从发病至接受降压治疗的时间;记录两组接诊时、入院时的血压,随访3个月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残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降压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入院时血压明显低于急救接诊时和对照组入院时血压,24小时血肿量增加率、mRS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降压是控制颅内出血、防止颅内血肿进一步扩大及改善功能预后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立群;干朝晖;李舟跃;姚宝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CS组)43例和非心源性休克组(NCS组)115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症状、合并疾病和病史,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S组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合并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贫血、肺部感染,以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比例明显高于NCS组,其中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可能的危险因素是高龄、既往脑梗死、既往心肌梗死、慢性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临床应加强监视合并这些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前治疗,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程琳;王利宏;汤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镇自2010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原20家村卫生所及4家乡镇卫生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笔者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了对上述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调查、落实整改等一系列工作,目前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作者:沈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

    西药房是医院医德医风及营业信誉、医疗质量的重要窗口,其药品管理尤其是高危药品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1]。高危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起效迅速,药理作用明显,但如果用药不合理极易造成危险后果,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完善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发放规范对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31203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所妇女保健科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