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宇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萍晓;叶舒静;梅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点评该院门诊处方,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该院2014年1—6月每月随机抽取3天门诊处方共计12500张,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处方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点评,同时筛查不合理处方,总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该院门诊处方中各项指标(注射剂使用率除外)均处于正常水平;处方点评合格率为93.2%(11650/12500),不合理处方855张(6.8%),涉及处方前记缺项、诊断书写不全、大处方及适应证不符等,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及重复用药方面效果较好。结论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后该院的处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俞玲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31203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所妇女保健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纵隔肿瘤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使用胸腔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二次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老年纵隔肿瘤,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南海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药汤剂是重要常用剂型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传统煎药方法相对费时费力,火候不易控制,药液不易保存。李时珍认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1]。”中药煎药机具有操作简便、清洁卫生的特点,同时可以自动分袋包装,既方便患者服用,又大大减轻了煎药的工作量[2]。
作者:周聿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将该院存在质量缺陷的823份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和样本量因素。结论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中,患者自身因素是主要的;要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检验科的规范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作者:李嫦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贴敷穴位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滋脾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穴位法。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良好,可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能更快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爱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家属参与模式在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阑尾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参与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对促进患儿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西药房是医院医德医风及营业信誉、医疗质量的重要窗口,其药品管理尤其是高危药品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1]。高危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起效迅速,药理作用明显,但如果用药不合理极易造成危险后果,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完善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发放规范对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慢性骨髓炎多由于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控制或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处理不当等引起,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易合并慢性窦道、骨折和骨缺损等并发症,治疗失败率和感染复发率均较高,是目前骨科治疗的一个难题[1]。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骨科对3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并给予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或结合自体髂骨)加组织瓣一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晓霞;吴件姿;甘春红;周柳晓;潘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CS组)43例和非心源性休克组(NCS组)115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症状、合并疾病和病史,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S组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合并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贫血、肺部感染,以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比例明显高于NCS组,其中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可能的危险因素是高龄、既往脑梗死、既往心肌梗死、慢性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临床应加强监视合并这些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前治疗,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程琳;王利宏;汤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该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每日2次;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次,每日1次,并在此基础上联用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2天后改为每次口服25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压和心绞痛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降压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施福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CPR 后的ROSC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生存状况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结果两组的中重度残疾率、植物存活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PC 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疗法可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CPR 后ROSC 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
作者:王百鸣;应光荣;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综合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确性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20例中,有105例(87.5%)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吸烟史及体重指数高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饮酒史关系不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关。
作者:古兴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我镇自2010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原20家村卫生所及4家乡镇卫生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笔者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了对上述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调查、落实整改等一系列工作,目前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作者:沈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量、血钾、血钠变化情况;对治疗有效者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24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血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慢性肾衰竭伴水肿患者效果更强,能增强排钠作用,但不会对血钾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
作者:戎建辉;裘儿杰;施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于该院行超声检查的11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比较高频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超声征象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超声诊断漏诊率为15.4%(2/13),误诊率为2.9%(3/102),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7%(110/115)。良性结节在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多发、无微钙化、中高回声方面比例均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合结节征象和血流情况,可以为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方崟又;陈志丞;宗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反应。分析术后疼痛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2]。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对92例手术患者进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陈慧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45例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孕妇SCL-90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例中,分娩成功44例(97.8%)。结论对于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情绪。心理护理时要重点帮助其解开前次妊娠失败的心结,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客观地面对病情。
作者:芦美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度、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两组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庄合生;代风波;吴小红;郭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