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梅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CPR 后的ROSC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生存状况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结果两组的中重度残疾率、植物存活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PC 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疗法可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CPR 后ROSC 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与颅脑功能。
作者:王百鸣;应光荣;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中的效果。方法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90例TMD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中频电药物透入(电疗组)、半导体激光(激光组)、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联合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三组的疼痛情况,比较三组下颌关节的开口度、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VAS值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下颌开口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药物透入联合激光治疗TMD起效快,疗效好,优于单一电疗或激光治疗。
作者:朱童;冯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于该院行超声检查的11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比较高频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超声征象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超声诊断漏诊率为15.4%(2/13),误诊率为2.9%(3/102),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7%(110/115)。良性结节在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多发、无微钙化、中高回声方面比例均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合结节征象和血流情况,可以为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方崟又;陈志丞;宗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DCA,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黄疸、皮肤瘙痒患者比例及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1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CS组)43例和非心源性休克组(NCS组)115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症状、合并疾病和病史,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S组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合并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贫血、肺部感染,以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比例明显高于NCS组,其中高龄、既往脑梗死病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可能的危险因素是高龄、既往脑梗死、既往心肌梗死、慢性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临床应加强监视合并这些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前治疗,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程琳;王利宏;汤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家属参与模式在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阑尾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参与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对促进患儿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健康宣教在临时性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萍晓;叶舒静;梅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该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每日2次;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次,每日1次,并在此基础上联用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2天后改为每次口服25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压和心绞痛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降压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施福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西药房是医院医德医风及营业信誉、医疗质量的重要窗口,其药品管理尤其是高危药品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1]。高危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起效迅速,药理作用明显,但如果用药不合理极易造成危险后果,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完善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发放规范对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降压治疗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3例,按是否接受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入院后开始降压治疗;观察组在院外接诊时进行降压治疗,降压目标均为140/90mmHg。记录两组24小时内血肿量增加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比较两组从发病至接受降压治疗的时间;记录两组接诊时、入院时的血压,随访3个月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残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降压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入院时血压明显低于急救接诊时和对照组入院时血压,24小时血肿量增加率、mRS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降压是控制颅内出血、防止颅内血肿进一步扩大及改善功能预后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立群;干朝晖;李舟跃;姚宝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度、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两组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庄合生;代风波;吴小红;郭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将该院存在质量缺陷的823份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和样本量因素。结论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中,患者自身因素是主要的;要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检验科的规范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作者:李嫦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纵隔肿瘤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使用胸腔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二次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老年纵隔肿瘤,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南海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31203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所妇女保健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组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该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开展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目的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实施有效地巩固,保证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6个月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与该活动前6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及工作积极性。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圈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有效控制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程爱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贴敷穴位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滋脾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穴位法。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麻仁滋脾丸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效果良好,可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能更快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爱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45例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孕妇SCL-90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例中,分娩成功44例(97.8%)。结论对于再次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情绪。心理护理时要重点帮助其解开前次妊娠失败的心结,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客观地面对病情。
作者:芦美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综合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确性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20例中,有105例(87.5%)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吸烟史及体重指数高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饮酒史关系不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关。
作者:古兴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住院急性DVT 患者90例,给予CDT 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后静脉通畅评分及健患侧肢体膝上、膝下15cm处周径差,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周后的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健患侧膝上、膝下15cm 处周径差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末次随访的静脉通畅评分较治疗1周后显著升高,健患侧膝上、膝下15cm处周径差较治疗1周后显著降低,无导管阻塞、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DT治疗急性DVT能迅速溶解血栓,缓解肢体肿胀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黄昌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气道高反应性(BH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FEV1恢复至预计值80%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和BHR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可迅速缓解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且用药安全。
作者:童海艇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