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6-5180
  • 国内刊号:11-3458/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6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9年2期文献
  • 土豆代替部分精加工米面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患者确诊糖尿病前后饮食情况,观察引导土豆代替部分精加工米面在糖尿病饮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2017年1—4月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16例在确诊前饮食习惯、确诊后饮食改变情况,并进行营养宣教用土豆代替部分精加工米面益处,推荐用4两(1两=50g)土豆代替1两(或2两土豆代替半两)精加工米面.结果 31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前,主食(精加工米面)量明显较大,大于500g的238例(75.3%),经常食用(食用频率大于每周1~2次)、喜食土豆(一次性摄入量大于250 g)的有132例(41.8%);确诊后接受本次指导前,大多数按要求控制饮食,主食量在200~400g的195例(61.7%).本次指导推荐用4两土豆代替1两精加工米面后,喜食土豆132例均表示愿意接受,151例(47.8%)愿意尝试用2两土豆替代半两精加工米面,33例(10.4%)不愿意尝试土豆代替精加工米面.结论 在总能量不变前提下,用土豆代替部分精加工米面对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群均有益处,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满足食欲,又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作者:蔡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

    目的 观察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Berg平衡量表(BBS)及10m大步行速度测试(MWS)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结果 治疗后FMA-L评分、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m MWS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作者:卢战;樊留博;曾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微创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35例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天台县中医院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35例,术中有限切开,予以斯氏针撬拨结合手法复位,Y形骨接骨板固定.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 35例均获术后随访16~25个月,术后未出现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M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结果:优25例(71.4%),良6例(17.1%),差4例(11.4%),优良率为88.6%.结论 对于骨折移位程度低的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

    作者:李建春;庄汝杰;胡华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微课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课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延续护理中常规运用电话随访,观察组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微课教育.比较出院后两组吸入器掌握情况、患者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掌握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71.7%)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微课教育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器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

    作者:陈冲;胡建利;柳春波;马红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二维码在继续护理学教育学分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满足护理人员不断更新护理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需求的一种终身教育[1].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继续护理学教育已成为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终身学习的途径之一,也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及年度考核、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要条件[2].

    作者:章晋;卞粲;毛芳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模式质控在危重患者护理病历书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模式质控在提高危重患者护理病历书写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5月随机抽取的危重患者出院病历75份设为对照组,2017年6—10月随机抽取的危重患者出院病历75份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通过多模式质控,比较两组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各种护理告知签字单中的书写缺陷等.结果 观察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各种护理告知签字单的书写缺陷率(16.0%、6.7%、10.7%、30.7%、2.7%)明显少于对照组(61.3%、50.7%、45.3%、90.7%、13.3%),书写新规定落实率(89.3%)高于对照组(61.3%),一票否决病历率(1.3%)低于对照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护理病历书写实行多模式质控后,提高了护理病历的质量.

    作者:丁亚娣;宋金美;罗解萍;陈文娟;王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9例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小儿血液系统肿瘤、遗传性血液病、遗传性代谢病及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1].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患儿由于年龄和性格差异大且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成人护理有显著不同和更大的难度.

    作者:张苗苗;林亨捷;曾燕辉;陈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谵妄65例的临床护理

    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病,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谵妄是一种急性脑高级功能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功能均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的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的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脑卒中后谵妄是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生物学机制包括梗死、M型胆碱能活性下降或脑部基础病变累及特定的皮层下通路受损等,目前尚无肯定的有效治疗方法[2].

    作者:王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情景游戏对儿童骨髓穿刺术中疼痛与恐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情景游戏在儿童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骨髓穿刺术的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术前均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情景游戏干预,比较两组对于骨髓穿刺术的主观和客观疼痛程度及医疗操作恐惧度.结果 试验组术中儿童疼痛行为量表、术后面部疼痛表情量表评分及医疗操作恐惧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髓穿刺术患儿行情景游戏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主客观疼痛度和医疗操作恐惧度.

    作者:何鸯鸯;钱吉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常青治疗带下病经验探析

    带下病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宫颈炎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常青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专长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

    作者:郑立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络推拿与针灸腧穴对奥氮平致肥胖的减肥效果

    目的 观察经络推拿与针灸腧穴技术干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所致肥胖的减肥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该院精神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均由口服奥氮平致肥胖.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应用经络推拿与针灸腧穴,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BMI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PBG、BMI均低于对照组,痊愈率(68.9%)高于对照组(38.3%),不良反应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经络推拿与针灸腧穴有利于改善奥氮平引起的肥胖.

    作者:付康;占建华;蒋新新;章金辉;严伟良;何国琪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排尿障碍验案2则

    排尿障碍是指排尿量、排尿次数等出现障碍的统称,包括多尿、尿频、少尿、无尿、尿失禁、尿潴留、尿痛、尿急、排尿困难等.临床上多种疾病均可导致排尿障碍,表现各异.笔者在治疗排尿障碍过程中,发现中医针灸具有良好效果,故摘录2则案例,以飨读者.

    作者:范国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索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及推广对策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现辖1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万人.全镇设立一个乡镇卫生院并下辖8个村卫生室,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其中医药服务的现状值得探索,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作者:朱雯;余元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套管超微针刀技术与毫针针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套管超微针刀技术与毫针针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该院针灸康复理疗科门诊确诊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套管超微针刀结合拔罐疗法,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拔罐疗法.观察两组疗效、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管超微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较毫针针刺法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降低功能障碍.

    作者:谭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智能药柜在肿瘤内科病房中的使用效果

    目的 观察使用智能药柜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动化智能药柜对病房药品进行管理,比较智能药柜使用前(2017年6—7月)与使用后(2017年8—9月)的相关数据,评价其使用效果.结果 使用前后每日主班护士使用基数药品次数接近,使用后每日主班护士管理基数药品的时间及患者初始用药时间短于使用前.结论 病房使用智能药柜实现了药品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缩短了患者初始用药时间,并节省了护士管理药品时间.

    作者:李玲玉;邵秋月;周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难治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的药学监护

    隐球菌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诱导、巩固和维持阶段,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和预后不佳等特点.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难治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例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探讨其药物治疗监护和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以期为此类患者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叶芳敏;申音;柳小春;朱剑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病区药房调配内差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调查该院病区药房处方调配内差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根据该院病区药房2017年1—12月内差登记表,对各类调配内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配内差总数为387例,从6月份开始内差数由5.0%左右增加至10.0%左右.药品差错163例(42.1%),数量差错157例(40.6%),规格差错37例(9.6%),剂型差错20例(5.2%),厂家差错10例(2.6%).结论 加强病区药房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药学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以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梁晓美;王士忠;叶菲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TT)罕见,因其呈特征性梁状生长及典型的透明变而命名,被定义为一种独特的良性病变,是一种滤泡源性肿瘤.现回顾性分析HTT患者13例病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临床发病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提高对HTT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丁祺;宋旭东;袁晓琪;常玉清;方建晨;陈海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末梢血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94例原因分析

    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是一款灵敏、价格相对低,能快速检测血常规的仪器,用血量少,结果可靠,非常适合门诊及急诊的儿童末梢血检测.但出于成本的考虑,白细胞分类中并未使用激光流式分析技术(WBC/BASO通道),造成了仪器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的情况下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本文分析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患儿末梢血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

    作者:章希文;缪蕾蕾;钟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合并干燥综合征及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三者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少有报道.本文报道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合并SS及重症ITP 1例,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治疗策略,总结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陈英刚;陈光明;赵明哲;楼雪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风湿免疫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三系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其病理特征为分化好的巨噬细胞过度增殖.成人中MAS并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率为0.9%~4.6%[1].

    作者:沈洁;叶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儿童皮下毛发异物1例

    儿童皮下出现木质、金属异物临床多见.我们遇到儿童皮下出现毛发1例,且不断移动,实属罕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主因右足跟疼痛2天来就诊.2天前患儿诉右足疼痛,家属未在意.半天前家属发现患儿行走时右足跟抬起,仔细查看发现右足跟皮下有黑色线状物.查体:右足跟腱处皮下有3.2cm长黑色线样物,远端向内侧稍曲,沿途皮肤发红,有触痛.黑色线样物近心端有0.3cm暴露在外,似毛发.追问家属得知,5天前患儿曾剪发.给予局部消毒后,用止血钳试行拔出,因阻力大,暴露部分被拔断,而皮内部分未移动.由于患儿疼痛与哭闹,家属要求观察.拔断部分经检测为毛发.

    作者:李军锁;冯世强;田纪川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