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3-5552
  • 国内刊号:11-5483/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病理证实的3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7个或9个野等角度分布照射:即300°、260°、220°、140°、100°、60°、30°、0°,用拓能的调强放射治疗系统进行逆向计划设计,再经过正向计算给出后结果。采用6mv-X射线,共26次, GTV1+GTV2+GTV3=70Gy;CTV总量50Gy。结果放射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25例,3个月后复查又有2例达CR,CR率为90%,部分缓解PR3例,有效率100%。1年生存率10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通过准确的CT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精确计算使靶区剂量集中均匀,而靶区以外剂量锐减,从而达到对靶区的高剂量照射和对其周围重要结构及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安全、疗效好,疗中、疗后无痛苦。既可应用于首治患者,也可用于放射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

    作者:刘晓川;何方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总结11例ABPA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1例ABPA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例,肺结核2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肺炎1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9%)、喘息(72.7%)、发热(54.5%)、咳痰栓(9%)、咯血(45.4%)。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斑片状渗出影(100.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4.5%)。结论 AB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应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等检查。

    作者:李军利;常双喜;禹彩霞;卢春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胫骨平台骨折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微创治疗组采用关节镜引导下联合经皮微创空心钉加压固定方法;传统治疗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处愈合时间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处愈合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骨折复位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随访6个月后,微创治疗组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下联合经皮微创空心钉加压固定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朝辉;刘新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病(CK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CKD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及碳酸氢钠片2片/次,3次/d,口服。试验组予以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大黄30g,蒲公英30g,生牡蛎30g)。治疗1月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对CKD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Scr、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有效率较高,可显著延缓患者肾功能恶化。

    作者:刘建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63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观察组42例)与再次鼻腔填塞(对照组21例)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运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可舒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及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3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依据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和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以及患者胸闷、心悸发作情况判定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胸痛、心悸症状明显缓解,早搏数量显著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及期前收缩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钱光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54例脑卒中且成功救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组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整体运动能力和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跖屈肌群张力和胫前肌肌力大于对照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和步速的测定值高于对照组,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康复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局部肌肉群表面张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增强康复质量。

    作者:张远之;何来鹏;陆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晚期胃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23例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的对对照组2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43.5%),受益19例(8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Ⅱ级,而对照组患者>Ⅱ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耀先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回顾本院89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儿年龄8-14岁,全部为骨折明显移位。除1例入院时为陈旧骨折、腕部畸形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外,全部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果11例患者闭合复位后,骨折端出现第三折片或对位略有不良,其余新鲜骨折早期多较易通过闭合手法复位取得满意复位效果。所有患者预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在儿童骨折中十分常见,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泓淼;孙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吴茱萸外用合并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8例

    目的观察吴茱萸帖敷涌泉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吴茱萸帖敷涌泉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8例(中药组),并与西药治疗的120例(西药组)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6d时中药组溃疡面积、充血面积缩小及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中药组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西药组的67.5%。结论吴茱萸帖敷涌泉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漪;罗冬青;史鹏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初步评价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牙周病病例,经中医辩证诊断为肾气亏损;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后,先以金匮肾气丸汤剂每日1剂,2次/d,煎服2周,后以丸剂桂附地黄丸口服,每次8丸,2次/d,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B组单纯进行一次全口龈上、龈下超声波洁治。疗效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疗程结束后4周、12周复诊分别检查记录每个受检位点的①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②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③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④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⑤探诊出血(bleeding onp robin,BOP)牙周检测临床指标。结果 A组疗程结束后4周、12周的PLI、SBI、PD、AL、BOP疗效测定分别与治疗前(基线)对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牙周病短期疗效良好,但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研究。

    作者:吴俊伟;丁旭宣;杨磊;吴美珍;罗艳兰;徐晓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尼莫地平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组于麻醉前10min开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0.25μg·kg-1·min-1至术毕;对照组则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d和术后第7d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评分测定评估认知功能;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后12h、24h和48h采集静脉血5ml,检测血清S-100和NSE蛋白水平。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血清血S-100蛋白和NSE水平在术后明显上升,尼莫地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POCD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尼莫地平,能够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勇;张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动静脉内瘘和带袖套隧道导管对于血透的充分性和并发症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对于血透患者的充分性和并发症,探讨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28月,评估动静脉内瘘(AVF)和带袖套隧道导管(CTC)的Kt/V值,比较二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AVF的41例,CTC的26例:AVF组的年龄和感染发生率比CTC组低(P<0.05);二者的Kt/V值均>1.2,但AVF组高于CTC组(P<0.05)。结论 AVF组患者年龄轻、感染发生率低,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CTC在AVF无法建立时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管通路。

    作者:常锋;段丽娜;李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格列苯脲及二甲双胍对糖尿病住院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降糖药格列苯脲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格列苯脲组和二甲双胍组各90例,观察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血脂水平及BMI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一定程度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列苯脲组HbA1c下降程度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格列苯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苯脲与二甲双胍均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各具优势,可依据不同目的指导患者用药。

    作者:李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消化内镜应用于小儿消化道异物85例诊疗中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在小儿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小儿消化道异物患者85例,统计其临床资料,判断消化内镜技术对小儿消化道异物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小儿消化道异物85例,食管异物22例(25.88%),胃内异物42例(49.41%),十二指肠异物21例(24.71%),成功取出81例(95.29%),无1例有并发症。结论应用消化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向辉;李小芹;于静;高若飞;杨辉;周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与cTNI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AMI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无冠状动脉疾病史健康查体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两组患者血清BNP与cTNI 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血浆cT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血浆BNP与cTN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Spearson相关系数r为0.72(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和cTNI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两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丽娟;马宇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TNF-α及Ig水平变化及意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名HSP患儿按是否出现肾损害进行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测量,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HSP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HSP患儿与正常对照在IgA水平高于对照,IgG水平低于对照(P<0.05);IgM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肾损害患儿,IL-6、TNF-α高于无肾损害患儿(P<0.05);IL-8肾损害患儿高于无肾损害患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现肾损害HSP患儿与未出现肾损害患儿相比,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均无区别(P>0.05)。结论 HSP发病是由IL-6、IL-8、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共同参与组成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测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3d,7d,14d,28d和90d的生存率;对神经系统的改善作用:CPC以及Glasgow评分;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结果基础治疗加参附注射液组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前后神经系统CPC以及Glasgow评分及APACHEⅡ、SOFA评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d、90d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能提高患者90d生存率,对神经系统及整体疗效有明显提高。

    作者:何勇;谢喜仁;陈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min给予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和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术前10min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入室、切皮、拔管时的心率和血压及丙泊酚维持用量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切皮、拔管时的心率和血压较实验组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丙泊酚维持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具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辉;阮凯珅;李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后路单边椎弓根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同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28例。手术方法均采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显露,单侧置人椎弓根钉,经椎间孔入路放入单枚cage。根据VAS评分及ODI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2.4ml。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术中无硬膜囊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方法简单,可明显减少显露时间,术中术后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同时保留了大部分中后柱结构,对脊柱结构破坏少,稳定性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作者:沈爱东;周枫;张云庆;杨惠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应用眉上下缘切口去皮术提升矫正上睑松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眼睑松垂的治疗方法,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美学要求。方法对36例上眼睑松垂患者采用眉上缘切口去皮术、眉下缘切口去皮术、眉上切口联合切开重睑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d拆线,10-14d局部肿胀明显消退,3个月自然形态基本恢复。结论本法手术风险低,效果良好,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织;刘民;王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43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43例脑室出血侧脑室穿刺引流术临床预后、并发症。方法对43例侧脑室穿刺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完全治愈10例(23.3%),显著进步18例(41.9%),进步8例(18.6%);脑室出血并发症种类较多,前三位分别是: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中枢性高热。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能有效救治重型脑室出血;脑室出血并发症种类多,预防并发症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王安海;王玉洁;郝国;牛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