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92例按心功能分为心衰组(心功能Ⅱ~Ⅳ级,169例)和对照组(心功能Ⅰ组,123例).再按抗凝强度分为中等强度亚组(INR 2.5~3.5,心衰组81例,对照组64例)和低等强度亚组(INR 1.8~2.4,心衰组88例,对照组59例).常规抗凝治疗,观察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0.61%,中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0.心衰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20%,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年发生率为8%,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13%,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6%,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中等抗凝亚组与对照组中等抗凝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起始剂量宜小,INR控制在1.8~2.4为宜,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时,应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保证抗凝效果,防止出血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文阳;吴平彬;林建华;肖德明;陈海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苦参素与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给予苦参素600 mg.d-1,im,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41例,给予阿昔洛韦15mg.kg-1.d-1,缓慢ivgtt,1个月后改为阿昔洛韦片100 mg.d-1,分5次po,连用2个月,同时两组均配合使用常规护肝药物.疗效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以及肝功能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和21.9%,两组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2.4%和24.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力;张经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型克山病猝死前的心电图变化,为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应用心电图检查现存的慢型克山病,然后追踪观察慢型克山病猝死前的心电图表现.结果猝死前慢型克山病在心电图上QRS波时间的均值为0.17ms、V5的VAT时间的均值为0.073ms,猝死的病人均有VPB,合并左心室大劳损、左房大的各有5例,合并LAB的有4例,合并CRBBB、CLBBB、Ⅰ度AVB各有3例,合并右室大劳损的有2例,合并LPB、短阵室速、预激综合征、房性早搏的各1例.8例均有ST-T的异常,Ptf-V1<-0.03 mm·s、Q-T间期延长各有5例,TV1>TV5有4例,Q波异常有2例,QRS波有低电压倾向的2例.结论导致慢型克山病猝死的主要心电图改变是VPB、QRS波和V5的VAT时间明显延长、Ptf-V1负值增大、CRBBB、LAB、Ⅰ度AVB、CLBBB、ST-T异常、Q-T间期延长、TV1>TV5、Q波异常和QRS波的低电压倾向.
作者:屈福荣;宋术亮;相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云南野生青头菌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青头菌高剂量组和青头菌低剂量组.后3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青头菌高、低2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600mg/kg、300 mg/kg的云南野生青头菌,连续30d.分别测定血脂及抗氧化指标.结果青头菌高、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的MDA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而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 云南野生青头菌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一心;杨桂芝;狄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福州市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耐药谱的变迁.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细菌及真菌,以全面系统的生化反应、诊断血清、诊断胶乳、显色培养基等鉴定分离菌,以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998-2003年病原菌总检出率为63.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1%,沙门菌为2.4%,克雷伯菌为25.2%,酵母菌为22.2%,枸椽酸杆菌为7.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耐药率低者为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结论与1996和1997年比较,志贺痢疾杆菌近年未曾检出,条件致病菌克雷伯菌、酵母菌、枸椽酸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趋于严重,对利福平、红霉素和青霉素G已100%耐药.
作者:林杰;郭维植;徐海滨;李海丹;林震宇;董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充血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用急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病人24例,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动态监测脑底动脉及颅外颈内动脉的血流变化,通过颅外减压窗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脑充血组12例中8例同时行颅外减压术,在脑充血期间7例发生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发生率高于无脑充血组(P<0.05).2例因脑充血死亡.结论脑充血多为双侧性,可引起广泛的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脑充血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
作者:王以国;王庆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a-1,G1-2)49例,平均年龄60岁,施行经尿道膀胱电切(TURBT)34例,部分膀胱切除15例.术后表阿霉素(EPI)加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40例,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9例,定期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 49例患者经1~3次治疗,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14例出现1次或1次以上的复发,后9例进展为T2以上的分期肿瘤.6例施行膀胱全切,2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死于膀胱肿瘤.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早期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并严密随访,对肿瘤进展迅速者应尽快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作者:李火金;史明;王风;张忠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市不同人群SARS抗体水平,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ARS病人、疑似、留观病人、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和社区一般人群等血清中SARS特异性抗体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SA/RS病人抗体阳性率为87.50%,其他非SARS病人、密切接触者和社区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8%、0.30%和0.54%,输血者为0.48%.SARS病人与非SARS病人及其他不同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人群、有外出史与无外出史人群以及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上海市不同人群SARS隐性感染低,其抗体可持续半年以上.低年龄组人群无感染状况值得研究.
作者:李燕婷;康来仪;张爱香;金汇明;沈荣明;沈薇娟;周妍;朱奕奕;何懿;顾宝柯;张胜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年6月至2003年8月,我们应用降纤酶和复方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山;郭西文;杨永萍;晁青;李艳;晁金梅;赵则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卫生监督员健康愉快的情绪,对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土又;李学军;段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之一,它虽属于小型手术,但人工流产的痛苦及其并发症备受关注.自2000年以来,我站用地西泮、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合用药后施行人工流产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俊玲;闫惠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紫杉醇是近年来应用到临床上的一种植物碱类新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我们用含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癌症4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克友;赵北永;郭庆伟;曹晓东;毛国璋;张凌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2年12月以来,成功地开展了98例(9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phaco+Iol)植入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田丰;乔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小儿临床用药的重要给药途径,静脉穿刺的准确与否,是抢救、治疗患儿能否及时用药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掌握小儿静脉穿刺的有效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现将多年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秀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用金双岐与新博林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7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环;范桂芹;赵庆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化疗效果,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在使用统一标准化疗方案的同时,并用卡提素注射液对109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丽华;吴家洪;林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死亡率明显下降[1].我院自2000年起,对42例ASP病人分别行中西内科综合治疗和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中西结合内科综合治疗ASP,对缓解腹部症状体征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着显著的疗效.现将我们的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姜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应用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并与应用利巴韦林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凯华;熊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张鸿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在脑脊液中微量元素变化的规律未见报道.为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微量元素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对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微量元素锌、铜、铁、钙、镁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光;祁春茹;武仙果;梁英仪;李生辉;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中医补气健脾、活血生新的理论及相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江苏省中医研究院肿瘤科多年临床经验,拟定了花粉复方制剂--升白胶囊(国家三类新药),本观察主要介绍关于花粉复方制剂相关花粉应用及药效方面的试验结果.
作者:王健祥;华兴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对象和高氧液制备1.1对象选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40例,平均年龄(72.3±7.2)岁,男女不限,其中冠心病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除高氧液治疗差别外,其他均按心脑血管病对症综合治疗,40例患者均未予鼻导管吸氧及高压舱氧疗.
作者:陈箭;陈卫;刘佑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该市崆峒区自1985年首次发现该病后,1993-1994年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期,1995年疫区扩展至6县、区,处于低发稳定期,2002年后发病地区缩小并稳定在3个县,但流行强度明显上升.近些年来,全省的HFRS整体上呈低水平流行,而在庄浪、华亭等县局部地区则呈快速上升趋势,使该市在全省的HFRS发病地区构成显著增高,由1985-1989年的34.09%、1990-2001年的35.64%骤升至2002-2003年的90.44%,显示出与全省其他疫区不同的流行特征.为及时掌握HFRS流行趋势和制定HFR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市2003年HFRS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张有良;阎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进一步探讨我市人群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规律及免疫水平,科学地制定预防策略,现将1991-2002年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韩笃菊;张明玉;张昌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适宜的早期经验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1],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婴儿期的早期经验建立在父母的育儿刺激和玩耍之中.对我市不同季节婴儿早期发育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季节因素对父母育儿方式、婴儿发育状况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杨荣;赵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一直居各种传染病发病之首,且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03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达491.39/10万,占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648.28/10万)的75.80%,比2002年报告发病率(309.87/10万)上升了58.58%[1,2].为了了解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原因,为采取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对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大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潜江市历史上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严重流行县市之一,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各地均有病例报告,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策略后,自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经潜江市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组证实并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考核验收,潜江市达到了无脊灰证实工作的标准.为评价我市消灭脊灰工作策略的效果,并为其他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经验借鉴,现对我市消灭脊灰工作进程及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
作者:万帮新;谢生嫒;朱国习;郭向阳;郭光令;王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妇产科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除外非典时期4个月)对母婴同室880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云;吕翠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不断的变化,使得妇科常见病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我公司卫生处对全公司的已婚妇女进行定期普查已成制度,为了解我集团公司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妇女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寻找当前妇女病的防治重点,现将2003年度的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明;苏珍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麻疹IgG抗体(M-IgG)水平,以及我市近年来乙肝和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于2002年6月对全市1990-1999年出生的人群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红平;李净;鲍建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食物中不应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体,这是基本的卫生要求.可是当前食品污染的问题却总是层出不穷,国外的疯牛病、二恶英风波尚未完全平息,国内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瘦肉精、吊白块等污染食品的事件,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也给中国食品贸易国际化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重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食品发展的前途命运.
作者:李蕴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市级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对基层医院、基层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医院的感染工作,关系着该区域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整体水平.几年来,院感分中心在上级中心、局领导和本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发挥中心的指导、监督作用,使管辖范围内医院的职工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明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归纳如下.
作者:谢多希;王淑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不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终达到控制、消灭相应疾病,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常规手段.计划免疫工作做的好与否,直接反应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因此,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我们代替政府行使计划免疫职能的部门来说,扎扎实实地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马立平;崔柏丰;安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日前我们对兰州市公共健身器械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徽;李小明;马燕霞;谢伟;陈继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是防止机体发生威胁生命的过度机能衰竭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虫草胶囊由100%虫草真菌菌丝体组成,其产品原料配方为大米、土豆、麦麸、蚕蛹粉和蛋白胨等.冬虫夏草菌粉是利用微生物手段,将天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真菌菌体经人工分离、纯化及培养发酵后,获得冬虫夏草真菌菌丝体,然后将菌丝体进行干燥.细胞破壁后,生产出冬虫夏草纯菌粉.本研究通过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小鼠血清尿素氮、肝糖元及运动前后小鼠血乳酸含量,研究分析了虫草胶囊对小鼠这几项指标的影响,并对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作者:黄庭;张少白;周燕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于2004年1~2月组织有关专业人员9人分3组对全县县、乡、村直接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所有人员历时40d,进行现场逐项填表、全面调查.现将其各方面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结核病治疗的新方法与新药物目前治疗结核病除了常规的方法与药物,免疫治疗已得到公认,但作为结核病化疗的辅助治疗常用的老药(如左旋唑、胸腺肽、转移因子、干扰素等)疗效也不十分满意.新研究认为,母牛分支杆菌(M.Vaccae)(微卡)菌苗是迄今较好的免疫调节剂,并于199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结核病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辅助用药.有关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不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制剂的研究较多,但其治疗效果不肯定,尚未得到临床公认.西药的研究步履维艰,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有抗结核作用的5000种化合物,尚未发现高效抗结核药物.研究较多并被证明疗效较好的抗结核药物主要集中在利福霉素的衍生物(如利福喷丁、利福布丁、Rifalazil)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等),其他如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氨硫尿衍生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亦正在研究之中.
作者:时圣芳;陈进文;陈继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题.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下面介绍十种心理按摩的方法.
作者:陆正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讨本地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及各种降压药物的临床疗效,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孙士杰;盖立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以其简、廉、便、验的特点在我国医疗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纵观针灸器材的发展史,针刺工具从原始形态-砭石,经历了骨针、竹针、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到现代不锈钢质毫针的演变,充分说明汲取每一时代科技进步成果对针灸发展的重要性.传统针灸疗法同现代科技的结合,促进了众多新疗法的诞生,如电针疗法、水针疗法、埋线结扎疗法、红外线或紫外线或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和穴位敷贴、贴压疗法等,均提示针灸疗法从有创伤向无创伤过渡的动向.此外,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也被较多地引入针灸实验领域.可以说,针灸学是中医学中先引进声、光、电、磁、核等技术,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和探索科研开放格局为活跃的领域.针灸学在现代化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尤其在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经络、腧穴本质探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性研究成果也已为医学界所认同.随着基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功能基因组学为现代科学构建起来的新的生命整体观理论的引导下,针灸学将可能真正地走向现代化[1].现就基因科学与针灸学的关系及其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初步的探索.
作者: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穴位熨药疗法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嘉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帆状胎盘又称脐带帆状附着,是指脐带附着在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当胎盘血管越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更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部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帆状胎盘在临床上较少见,发生率为1.0%~13.6%,但若发现处理不及时则引起胎死宫内.现报告3例,并就其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任红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6月3日曾接诊了一例被某市驱逐的输入性疟疾病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柯春荣;李汝昌;张玉珠;段炳华;罗剑龙;李凤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21岁,孕1产0.因停经37周腹痛2 h于2003年7月2日0:30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0月16日.预产期2003年7月23日.孕20周时自感胎动至今.孕20周、28周、32周当地医院B超检查胎儿发育正常,未发现其他异常.20d前(6月13日),因腹痛加重伴阴道流血0.5 d住本院,诊断为孕1产0,34周+2孕先兆早产,腹痛原因待查.予硫酸镁、地塞米松等治疗.B超示胎心博动规律,胎头双顶径8.7cm,羊水暗区4.5 cm,胎盘位于前壁二级功能,股骨长6.5 cm,妊娠子宫右侧见12.5 cm×6.5 cm×3.5 cm子宫影像、内见增强回声,提示宫内活胎、臀位、双子宫畸形可能.住院第3日(6月15日)晨自阴道掉出一似火腿肠样物,7 cm×5 cm×4 cm大小,病理检查为蜕膜退行性变.复查B超示宫内活胎,臀位、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妊娠).住院8 d,出院时无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2 h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伴心慌、阴道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尿频、尿痛.月经色量正常,无痛经史.
作者:王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年3月18日中午12时左右,我市发生一起食用凉拌海白菜引起的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判定,该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使用所致.
作者:唐晶磊;倪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年3月20日新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乡卫生院报告,在本辖区一农村有7人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疑为食物中毒,现将本次中毒事件报告如下.
作者:郭子亮;张明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沈阳市某职工食堂于2000年6月19日因食用干豆腐丝而引起23人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虹;张旭;马景宏;文涛;吴晓熙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