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科学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研究的启示

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

关键词:基因科学,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针灸学, 生命科学, 科技进步, 现代化, 技术, 功能基因组学, 研究成果, 生命整体观, 女性更年期, 针灸实验, 针灸器材, 针灸发展, 针刺镇痛, 针刺工具, 照射疗法, 原始形态, 穴位敷贴
摘要: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以其简、廉、便、验的特点在我国医疗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纵观针灸器材的发展史,针刺工具从原始形态-砭石,经历了骨针、竹针、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到现代不锈钢质毫针的演变,充分说明汲取每一时代科技进步成果对针灸发展的重要性.传统针灸疗法同现代科技的结合,促进了众多新疗法的诞生,如电针疗法、水针疗法、埋线结扎疗法、红外线或紫外线或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和穴位敷贴、贴压疗法等,均提示针灸疗法从有创伤向无创伤过渡的动向.此外,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也被较多地引入针灸实验领域.可以说,针灸学是中医学中先引进声、光、电、磁、核等技术,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和探索科研开放格局为活跃的领域.针灸学在现代化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尤其在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经络、腧穴本质探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性研究成果也已为医学界所认同.随着基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功能基因组学为现代科学构建起来的新的生命整体观理论的引导下,针灸学将可能真正地走向现代化[1].现就基因科学与针灸学的关系及其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应用作一初步的探索.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虫草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实验研究

    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是防止机体发生威胁生命的过度机能衰竭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虫草胶囊由100%虫草真菌菌丝体组成,其产品原料配方为大米、土豆、麦麸、蚕蛹粉和蛋白胨等.冬虫夏草菌粉是利用微生物手段,将天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真菌菌体经人工分离、纯化及培养发酵后,获得冬虫夏草真菌菌丝体,然后将菌丝体进行干燥.细胞破壁后,生产出冬虫夏草纯菌粉.本研究通过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小鼠血清尿素氮、肝糖元及运动前后小鼠血乳酸含量,研究分析了虫草胶囊对小鼠这几项指标的影响,并对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作者:黄庭;张少白;周燕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1-2002年济南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我市人群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规律及免疫水平,科学地制定预防策略,现将1991-2002年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韩笃菊;张明玉;张昌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赤峰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麻疹抗体水平检测

    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麻疹IgG抗体(M-IgG)水平,以及我市近年来乙肝和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于2002年6月对全市1990-1999年出生的人群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红平;李净;鲍建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8-2003年福州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谱及耐药谱的变迁

    目的了解近年来福州市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耐药谱的变迁.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细菌及真菌,以全面系统的生化反应、诊断血清、诊断胶乳、显色培养基等鉴定分离菌,以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998-2003年病原菌总检出率为63.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1%,沙门菌为2.4%,克雷伯菌为25.2%,酵母菌为22.2%,枸椽酸杆菌为7.1%.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耐药率低者为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结论与1996和1997年比较,志贺痢疾杆菌近年未曾检出,条件致病菌克雷伯菌、酵母菌、枸椽酸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及沙门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趋于严重,对利福平、红霉素和青霉素G已100%耐药.

    作者:林杰;郭维植;徐海滨;李海丹;林震宇;董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降纤酶与复方丹参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2000年6月至2003年8月,我们应用降纤酶和复方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山;郭西文;杨永萍;晁青;李艳;晁金梅;赵则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病的防治研究简析

    1结核病治疗的新方法与新药物目前治疗结核病除了常规的方法与药物,免疫治疗已得到公认,但作为结核病化疗的辅助治疗常用的老药(如左旋唑、胸腺肽、转移因子、干扰素等)疗效也不十分满意.新研究认为,母牛分支杆菌(M.Vaccae)(微卡)菌苗是迄今较好的免疫调节剂,并于199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结核病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辅助用药.有关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不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制剂的研究较多,但其治疗效果不肯定,尚未得到临床公认.西药的研究步履维艰,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有抗结核作用的5000种化合物,尚未发现高效抗结核药物.研究较多并被证明疗效较好的抗结核药物主要集中在利福霉素的衍生物(如利福喷丁、利福布丁、Rifalazil)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等),其他如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氨硫尿衍生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亦正在研究之中.

    作者:时圣芳;陈进文;陈继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体会

    我院自2002年12月以来,成功地开展了98例(9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phaco+Iol)植入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田丰;乔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公共健身器械的消毒效果观察

    日前我们对兰州市公共健身器械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徽;李小明;马燕霞;谢伟;陈继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卫生监督员培养健康愉快情绪的重要性与方法

    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卫生监督员健康愉快的情绪,对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土又;李学军;段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强化基层计划免疫优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不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终达到控制、消灭相应疾病,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常规手段.计划免疫工作做的好与否,直接反应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因此,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我们代替政府行使计划免疫职能的部门来说,扎扎实实地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马立平;崔柏丰;安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92例按心功能分为心衰组(心功能Ⅱ~Ⅳ级,169例)和对照组(心功能Ⅰ组,123例).再按抗凝强度分为中等强度亚组(INR 2.5~3.5,心衰组81例,对照组64例)和低等强度亚组(INR 1.8~2.4,心衰组88例,对照组59例).常规抗凝治疗,观察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0.61%,中等强度抗凝亚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0.心衰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20%,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年发生率为8%,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中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13%,低等强度抗凝亚组出血年发生率为6%,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中等抗凝亚组与对照组中等抗凝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并心力衰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起始剂量宜小,INR控制在1.8~2.4为宜,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时,应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保证抗凝效果,防止出血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文阳;吴平彬;林建华;肖德明;陈海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婴儿早期发育季节差异分析

    适宜的早期经验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1],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婴儿期的早期经验建立在父母的育儿刺激和玩耍之中.对我市不同季节婴儿早期发育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季节因素对父母育儿方式、婴儿发育状况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杨荣;赵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含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癌症临床观察

    紫杉醇是近年来应用到临床上的一种植物碱类新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我们用含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癌症4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克友;赵北永;郭庆伟;曹晓东;毛国璋;张凌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武威市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一直居各种传染病发病之首,且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03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达491.39/10万,占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648.28/10万)的75.80%,比2002年报告发病率(309.87/10万)上升了58.58%[1,2].为了了解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原因,为采取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对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大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沈阳市某职工食堂于2000年6月19日因食用干豆腐丝而引起23人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虹;张旭;马景宏;文涛;吴晓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并与应用利巴韦林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凯华;熊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死亡率明显下降[1].我院自2000年起,对42例ASP病人分别行中西内科综合治疗和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中西结合内科综合治疗ASP,对缓解腹部症状体征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着显著的疗效.现将我们的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姜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氧液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的观察

    1对象和高氧液制备1.1对象选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40例,平均年龄(72.3±7.2)岁,男女不限,其中冠心病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除高氧液治疗差别外,其他均按心脑血管病对症综合治疗,40例患者均未予鼻导管吸氧及高压舱氧疗.

    作者:陈箭;陈卫;刘佑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残角子宫妊娠足月伴破裂一例

    患者21岁,孕1产0.因停经37周腹痛2 h于2003年7月2日0:30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0月16日.预产期2003年7月23日.孕20周时自感胎动至今.孕20周、28周、32周当地医院B超检查胎儿发育正常,未发现其他异常.20d前(6月13日),因腹痛加重伴阴道流血0.5 d住本院,诊断为孕1产0,34周+2孕先兆早产,腹痛原因待查.予硫酸镁、地塞米松等治疗.B超示胎心博动规律,胎头双顶径8.7cm,羊水暗区4.5 cm,胎盘位于前壁二级功能,股骨长6.5 cm,妊娠子宫右侧见12.5 cm×6.5 cm×3.5 cm子宫影像、内见增强回声,提示宫内活胎、臀位、双子宫畸形可能.住院第3日(6月15日)晨自阴道掉出一似火腿肠样物,7 cm×5 cm×4 cm大小,病理检查为蜕膜退行性变.复查B超示宫内活胎,臀位、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妊娠).住院8 d,出院时无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2 h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伴心慌、阴道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尿频、尿痛.月经色量正常,无痛经史.

    作者:王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880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与分析

    我院妇产科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除外非典时期4个月)对母婴同室880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云;吕翠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