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武警后勤学院
  • 主办单位:武警后勤学院
  • 国际刊号:2095-3720
  • 国内刊号:12-1294/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9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3年4期文献
  • 脾部分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62例

    自1993年2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62例行脾脏部分切除,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锦;何鹏飞;韩军;林武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饥饿状态下注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3岁.于1997年4月15日因训练时致右肘关节扭伤收住院.查体:右肘关节处肿胀,无淤血、青紫.X线片示右肘部未见骨折.给于绷带悬吊及抗炎消肿.

    作者:马凌霞;彭伟;田丽娟;杨君;何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钢丝内固定加肩锁、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我们用钢丝内固定加用喙肩韧带重建肩锁、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天森;杜晓栋;苏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类似变异性心绞痛的急性下壁心梗临床表现与心电图分析

    急性心梗发病率目前呈增高趋势.我们于97年初收治一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对于鉴别变异性心绞痛及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价值.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乔素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在抢救输液反应中的应用

    由于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输液已是临床各科常用的治疗途径之一,医生对输液指征的掌握尺度不严格及病人的机体状态,使得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0年6月在输液过程中共发现较为严重的输液反应(以持续寒颤,抽搐及喉头水肿等)63例.我们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育;廖菽丹;张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健康教育

    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面后收到较好的效果,患者在出院时能更新观念,改善生活方式,具有初步自我维持健康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刘月秋;赵松花;范春燕;常金凤;尹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聚生治疗脱骨头无菌坏死的初步观察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逐渐增多,特别是外伤后和使用激素造成坏死的发病率更高,各家报告均在30%以上.我院于1990年始应用高聚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沈阳协合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54-2,10mg直接股骨头注射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5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俊;杨光;廖威;杨长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500例足部副骨的X线观察和分析

    副骨是人体四肢骨骼的常见变异,多发于手足部,本文对1 500例足部正斜位照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作者:徐振华;刘娟;申光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胃肠道营养支持(鼻饲)是改善危重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鼻饲管分为橡胶和硅胶两种,橡胶胃管因其有管壁厚、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质量重及对鼻、咽部刺激性强等缺点而不受欢迎.

    作者:贺竹梅;韩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析中发生肌肉强直的处理

    我院血透室自1991年开展透析以来,总共有12例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了肌肉强直,其中失衡综合征6例,电解质异常4例,癫痫发作2例.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英;杨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例苍白球毁损术后并发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是目前国内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佳手术方法之一.该术式术后并发症有其各自的特点,正在被专科所认识,术后凶险的并发症是脑出血,严重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晓春;沈国理;方黎晓;童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前列腺电汽化术

    2000年12月~2001年9月,我院将轻比重局麻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高龄或有合并症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EVP)的麻醉,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国水;侯晓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在部队官兵中较为多见,少数病例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我们选用海南省三叶药业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与雷尼替丁作比较,治疗效果较好,对减少消化道轻度出血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肛管排气致肛门括约肌松弛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既往体健.因嗳气、腹胀难忍来院就诊,8h前有爆食爆饮史.查体可见腹部隆起明显,叩诊为鼓音.

    作者:周梅;韩慧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布氏杆菌病1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河北省人,汉族,主因左侧阴囊肿胀疼痛,伴发烧,在院外以急性睾丸炎治疗2w无效后,入我院治疗.

    作者:付莉;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合用药治疗宫角妊娠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G3P0,主因停经37d,阴道少量出血7d,于2002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2月6日,停经30d,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暗红色,无腹痛、腹坠,持续7d,来我院就诊,验尿HCG(+),B超:右侧宫角处可见一3.0cm×3.0cm×2.8cm低回声团块,内可见一0.9cm×0.9cm××0.8cm胎囊光环,无盆腔积液.入院查体:T:36.2℃,P:80次/分,Bp:110/70mmHg.心肺(-).PV:宫颈举痛及摇摆痛(±),子宫饱满,右侧宫角处轻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作者:常爱华;朱淑平;孔祥玲;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创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39例报告

    自1998~2002年收治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02例,我们对其中伴有尿潴留的39例患者,行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军;朱伟;郑孝东;严长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心绞痛的诱因及监护措施56例体会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为老年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患心绞痛,其发作常有一些诱因,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绞痛程度一般较轻,常以气促、胃肠道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

    作者:王雅丽;黄虹;吴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3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后,根据每位病人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进行积极系统的康复训练,使他们均获得了完全康复.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彤爱;车朝晖;穆丹;李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年士兵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普遍使用的一大类药物,常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部队基层官兵中,由于服用NSAIDs人数增多,结果导致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人数增多.我院1993年10月~2001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293例,其中服用NSAIDs所致42例,占14.3%.本文通过分析青年士兵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

    作者:曹云友;吴成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程进展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树突状细胞在外周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免疫后第4、7、9天外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免疫后第9天脑、脊髓中才出现树突状细胞浸润.免疫后第15天外周淋巴结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均达高峰,第23天其数量减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组与对照组差别显著.结论: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转归,尤其在触发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武慧丽;熊杰;马铁柱;高扬;林嘉友;马存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蟾蜍灵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有效成分蟾蜍灵(bufal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bufalin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用荧光双染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的凋亡.结果:bu-falin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0125μmol/L;0.10μmol/L的bufalin作用24h即可明显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梯带.结论:bufalin对白血病细胞有极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贾彩云;呼文亮;徐瑞成;陈小义;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含氟互贯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研制及其记忆效应研究

    目的:研制新型的含氟互贯聚合物网络状记忆材料.方法:将含氟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聚合,制备含氟合物互贯网络材料,并通过测定材料的形状回复率来探讨这类材料的记忆效应.结果:制备了四种含氟互贯网络形状记忆材料,测试了不同形态下各种材料的形状回复率,结果显示不同含氟树脂的选用及原料配比的改变对材料的形状恢复能影响不大,若聚合时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材料的记忆功能有所改善,制得的full-IPN材料要比half-IPN材料的记忆功能优越的多.结论:full-IPN材料比half-IPN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昌辉;吴光亮;王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动物应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速眠新与不同麻醉剂配伍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杂种犬60只,随机分为5组(A、B、C、D、E),每组12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分3次(麻醉后20min、2h及手术结束后)监测术中犬的SpO2、R和P的情况.结果:5组中麻醉诱导时间短的是E组,平均8分钟,长的为D组和A组,均为20分钟,B和C组介于两组之间为15分钟.而麻醉维持时间长的E组为5h,其次C组为2h,其他三组均为1.5h.苏醒时间长为E组(5.5h),其次C组(2.5h)其他三组均为1.2h.SpO2监测在第一次测试中C组99.33%,高于其他组(P<0.05),手术中和手术后C组仍比其他组高(P<0.05),呼吸E组17.5次/min,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给予犬实施麻醉方法很多,但速眠新复合麻醉经观察效果确切,只要严格按体重应用,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项指标较平稳.

    作者:贾桂林;黄焯民;韩世发;李春虎;李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ESWL前、后肾结石患者尿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经尿道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前后的变化和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选择性地对65例肾单发结石患者ESWL前后尿液中TN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碎石后尿中TNF含量在1~4d与术前比较总体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组间比较术后2d与4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5d水平回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尿中TNF水平可能提示肾小管细胞的自身炎症过程及与肾损害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认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作者:袁超英;潘琦;袁杰;严建宇;肖华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T与肿瘤标记物对非小细胞型肺癌N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探讨

    目的:回顾性地探讨CT与肿瘤标记物结合能否提高对非小细胞性肺癌N2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方法:将1996~1999年支气管肺癌、CT诊断为N0~1淋巴结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根据病理结果重新分期为N0~1和N2;根据两组中血清β2-MG、CEA水平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的大小、β2-MG、CEA对CT诊断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结论:CT扫描对N2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作用,当不能确认N2转移时,肿瘤的大小、β2-MG、CEA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作者:孙新平;黄维坤;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刘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IL-1β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肽在视网膜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形成130mmHg(17.3kPa)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min,解除高眼压,建立RIR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12h、48h作视网膜冰冻切片,IL-1β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IL-1β表达,RIR后12h、48h视网膜神经节细层可见IL-1β表达.结论:IL-1β多肽在蛋白质水平参与RIR损伤发生.

    作者:杨云波;丁正平;吕源淑;陈多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兔下丘脑-垂体移植的内分泌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幼兔的下丘脑-垂体异体异位移植后内分泌重建的可能性.方法:以徒手定向穿刺成兔垂体区,射频毁损垂体建立去垂体动物模型,将制备好的幼兔的下丘脑-垂体组织植入模型兔的臀部肌肉内,放免测定术后1、3及8w血清T4、PRL、GH水平.结果:垂体去除组上述激素水平持续下降.移植组术后8w上述激素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下丘脑-垂体细胞的异体异位移植,内分泌过继可靠.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刘鑫;胡炜;王东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贲门癌组织MVD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SP法对83例贲门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并研究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高MVD组(≥16)较低MVD组(<1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1),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MVD与患者生存情况有关,低MVD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高MVD组(LogRank=14.4).结论:贲门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检测贲门癌组织MVD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炳新;张熙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现状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食肉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因食用含活旋毛虫的猪、狗、野猪、熊肉及其肉制品等而感染.随着对旋毛虫病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邢杰;阎玉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精神合并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ICD-10中称为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在DSM-IV中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目前该症命名尚未统一.

    作者:张志群;安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老年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妇女激素显著的变化是雌二醇(E2)水平降低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这种变化被认为与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增高有关.

    作者:齐璇;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与细胞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武慧丽;马存根;林嘉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中病理生理改变及麻醉处理

    肝移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治疗终末肝病的常规手术[1],近几年在我国亦有长足进步和发展.肝移植的手术麻醉,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外科手术麻醉,手术病人会发生多系统复杂的、剧烈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肝移植麻醉的关键在于掌握手术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维持良好的循环状态和适度的凝血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作者:孙红斌;耿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nal illjury,DAI)自1982年Adams等正式命名以来,DAI尽管未被正式归类,但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颅脑损伤类型,逐渐被神经外科学界所接受.

    作者:韩志强;孙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麻黄及其麻黄碱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根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类生物碱,即: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去甲基麻黄碱(NE)、去甲基伪麻黄碱(NPE)、甲基麻黄碱(ME)等.

    作者:龚海英;雷鹏森;李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手性药物和生物分子识别分离中的应用

    1引言目前市场上大约有500种光学活性的药物,约有90%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出售的.然而手性药物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如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有很大的差别(典型例子见图1).

    作者:邓桂茹;龚海英;曲琦;张利平;雷鹏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牛磺酸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牛磺酸(taurine,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分解代谢而来,除自身能合成少量外,大部分依靠外界摄取.牛磺酸主要存在于可兴奋组织的细胞内,约占心肌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1].

    作者:杨宁;李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加强对非典一线医务人员轮休阶段的防病工作

    随着非典疫情的逐渐控制,全国各地医院的SARS患者被治愈出院,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负担相对减轻,陆续撤离一线.对撤离后的医护人员,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他们在宾馆、饭店、度假村和培训中心等地进行轮休.因长期在一线紧张、辛苦的工作,此类人员身心有其特殊性,易受一些疾患侵袭,因此,不能忽视其防病工作.

    作者:李朝福;徐为公;何煜;郑忠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草药与抗肿瘤新药研究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WHO1976年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左右的人死于恶性肿瘤.

    作者:东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