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爱;车朝晖;穆丹;李芹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G3P0,主因停经37d,阴道少量出血7d,于2002年3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2月6日,停经30d,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暗红色,无腹痛、腹坠,持续7d,来我院就诊,验尿HCG(+),B超:右侧宫角处可见一3.0cm×3.0cm×2.8cm低回声团块,内可见一0.9cm×0.9cm××0.8cm胎囊光环,无盆腔积液.入院查体:T:36.2℃,P:80次/分,Bp:110/70mmHg.心肺(-).PV:宫颈举痛及摇摆痛(±),子宫饱满,右侧宫角处轻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作者:常爱华;朱淑平;孔祥玲;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副骨是人体四肢骨骼的常见变异,多发于手足部,本文对1 500例足部正斜位照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作者:徐振华;刘娟;申光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武慧丽;马存根;林嘉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食肉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人因食用含活旋毛虫的猪、狗、野猪、熊肉及其肉制品等而感染.随着对旋毛虫病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旋毛虫病免疫机理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邢杰;阎玉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3年2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62例行脾脏部分切除,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锦;何鹏飞;韩军;林武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经尿道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前后的变化和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选择性地对65例肾单发结石患者ESWL前后尿液中TN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碎石后尿中TNF含量在1~4d与术前比较总体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组间比较术后2d与4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5d水平回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尿中TNF水平可能提示肾小管细胞的自身炎症过程及与肾损害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认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作者:袁超英;潘琦;袁杰;严建宇;肖华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在部队官兵中较为多见,少数病例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我们选用海南省三叶药业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与雷尼替丁作比较,治疗效果较好,对减少消化道轻度出血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3岁.于1997年4月15日因训练时致右肘关节扭伤收住院.查体:右肘关节处肿胀,无淤血、青紫.X线片示右肘部未见骨折.给于绷带悬吊及抗炎消肿.
作者:马凌霞;彭伟;田丽娟;杨君;何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河北省人,汉族,主因左侧阴囊肿胀疼痛,伴发烧,在院外以急性睾丸炎治疗2w无效后,入我院治疗.
作者:付莉;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ICD-10中称为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在DSM-IV中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目前该症命名尚未统一.
作者:张志群;安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WHO1976年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左右的人死于恶性肿瘤.
作者:东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我们用钢丝内固定加用喙肩韧带重建肩锁、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天森;杜晓栋;苏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树突状细胞在外周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免疫后第4、7、9天外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免疫后第9天脑、脊髓中才出现树突状细胞浸润.免疫后第15天外周淋巴结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均达高峰,第23天其数量减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组与对照组差别显著.结论: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转归,尤其在触发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武慧丽;熊杰;马铁柱;高扬;林嘉友;马存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0年12月~2001年9月,我院将轻比重局麻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高龄或有合并症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EVP)的麻醉,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国水;侯晓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地探讨CT与肿瘤标记物结合能否提高对非小细胞性肺癌N2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方法:将1996~1999年支气管肺癌、CT诊断为N0~1淋巴结转移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根据病理结果重新分期为N0~1和N2;根据两组中血清β2-MG、CEA水平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的大小、β2-MG、CEA对CT诊断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结论:CT扫描对N2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作用,当不能确认N2转移时,肿瘤的大小、β2-MG、CEA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作者:孙新平;黄维坤;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刘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SP法对83例贲门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并研究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高MVD组(≥16)较低MVD组(<1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1),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MVD与患者生存情况有关,低MVD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高MVD组(LogRank=14.4).结论:贲门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检测贲门癌组织MVD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炳新;张熙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非典疫情的逐渐控制,全国各地医院的SARS患者被治愈出院,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负担相对减轻,陆续撤离一线.对撤离后的医护人员,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他们在宾馆、饭店、度假村和培训中心等地进行轮休.因长期在一线紧张、辛苦的工作,此类人员身心有其特殊性,易受一些疾患侵袭,因此,不能忽视其防病工作.
作者:李朝福;徐为公;何煜;郑忠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既往体健.因嗳气、腹胀难忍来院就诊,8h前有爆食爆饮史.查体可见腹部隆起明显,叩诊为鼓音.
作者:周梅;韩慧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绝经后妇女激素显著的变化是雌二醇(E2)水平降低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这种变化被认为与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增高有关.
作者:齐璇;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为老年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患心绞痛,其发作常有一些诱因,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绞痛程度一般较轻,常以气促、胃肠道或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
作者:王雅丽;黄虹;吴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