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7156
  • 国内刊号:14-111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2-2005年“山西省一级期刊”
  • 中医学
山西中医杂志   2011年10期文献
  • 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集早衰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并作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95% CI= 70.7%~94.3%);对照组为79.5%(95% CI=67.6%~91.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0.036 5,P=0.970 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FSH、LH水平,提高血清E2水平,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改善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失眠多梦、性欲减退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调冲汤合艾灸治疗卵集早衰的临床综合疗效、降低血清FSH、LH水平和提高血清E2水平方面,与西药人工周期疗法相当;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人工周期疗法.

    作者:汤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热燥湿法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治疗清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采用清热燥湿法中药汤剂;对照组77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4.3%(95%CI=76.5%~92.1%);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7%(95% CI=62.8%~8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147 8,P=0.031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清热燥湿法治疗清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其收益为OR=0.50(95% CI=0.23~1.08),NNT=9(95%CI=4.12~101.20).

    作者:贺晨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连茱胃康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连茱胃康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5例.治疗组用连茱胃康汤加减,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痊愈84例,显效3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2%(95%CI=96.8%~100.0%);对照组痊愈49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4.8%(95%CI=78.5%~91.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521 1,P=0.000 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连茱胃康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其收益为OR=0.04(95% CI=0.01~0.34),NNT=7(95%CI=5.19~10.48).

    作者:李王欣;张艳;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长春西汀治疗稚-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长春西汀20 mg/d,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 mL/d,分别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95% CI= 83.8%~99.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95%CI=45.8%~78.5%);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u=3.2426,P=0.001 6 );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临床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收益为OR=0.08(95% CI=0.02~0.40),NNT=3(95%CI=1.99~6.58).

    作者:冯小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CHE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与CHE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诊断和排除标准的入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5个常见证型,100例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醋酶检测,探讨其与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结果:CHE水平肝气郁结组高,湿热内蕴及脾虚湿盛组次之,之后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组低.结论:乙肝肝硬化临床以脾虚湿盛及肝气郁结多见.肝气郁结证处于肝硬化的初期,肝脏储备功能尚可,血清CHE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多属乙肝肝硬化终末期,肝功损害严重,肝脏储备功能低下,CHE水平降低.而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证属于疾病中期病情较稳定;脾肾阳虚证多属肝硬化病程中后期,血清CHE水平较低.血清CHE对于判断肝硬化中医证型及判断肝硬化肝脏储备、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梅国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化脂汤治疗脂肪肝6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脂汤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采用化脂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4例予胆宁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8%(95% CI= 86.12%~98.95%);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1.11%(95%CI=48.11%~74.1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243 9,P=0.00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脂汤治疗脂肪肝的疗效优于胆宁片,其收益为OR=0.08(95%CI=0.02~0.29),NNT=3(95%CI=2.05~5.24).

    作者:李健生;周建强;卢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脾清肺方治疗小儿久咳65例

    目的:观察健脾清肺方治疗小儿久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小儿久咳诊断标准的65例患儿,采用健脾清肺方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8%(95% CI= 86.95%~99.02%).结论:健脾清肺方治疗小儿久咳疗效较好.

    作者:肖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

    目的:探讨应用不全外剥内扎加注射中成药制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较大痔采用不全外剥内扎,较小外痔切除或剥离,其余内痔及直肠下端松弛黏膜注射芍倍注射液.结果:96%例治愈89例,占92.7%;显效7例,占7.3%,全部有效.结论:不全外剥内扎配合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可有效保留皮桥、保护肛垫,避免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赵世华;谭伟能;刘宇昶;巫超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

    目的:观察肾康1号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1号,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95 % CI= 76.22%~98.14%);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38.71%(95% CI=21.56%~55.8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3.917 0,P→O.00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较对照组有效降低Up、UAb(P < 0.01).结论:肾康1号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06(95%CI=0.02~0.24),NNT=2(95% CI=1.32~3.40).

    作者:杨淑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9例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急性肤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9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加味大承气汤,两组疗程为1周.观察临床症状,血、尿淀粉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95%CI=89.6%~99.6% );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3.1%(95%CI=62.5%~83.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542 8,P=0.01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加味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08(95% CI=0.02~0.37),NNT=4(95% CI=2.79~8.29).

    作者:陈强;王军;贾云;崔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53例,予一般治疗、口服自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和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10~14日.结果:治愈3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83.02%(95%CI=72.91%-93.13%);死亡率为11.32%(95% CI= 2.79%~19.53%).结论:自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陈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95% CI= 73.5%~96.4%);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95 % CI=53.6%~86.4%);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u=2.295 5,P=0.022 0);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u=2.390 8,P=0.017 4),两组均能改善心肌酶谱,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收益为OR= 0.19(95% CI=0.050.79),NNT=5(95%CI=2.49~421.67).

    作者:简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茵栀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验案2则

    新生儿黄疸中医称之为胎黄.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孕母感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婴儿于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未能输化,而透发于外,则皮肤面目发黄;或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郁滞,脉络瘀积外溢而发为阳黄.

    作者:丛方方;石秀丽;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验案5则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久,以致不能完成正常性交的一种疾病.中医将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称之为阳痿、阴痿、筋痿、阴器不用等.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有诸多方法,西医主要为性心理治疗、口服万艾可等药物、局部治疗及手术治疗.

    作者:周宝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恶阻施治体会

    大凡妇人妊娠,恶阻为之常见,呕恶,嗜睡,不欲饮食,嗜酸,乏力,阵阵畏寒,甚则心烦愦闷,此乃因胎致病,属妊娠反应之故,且怀妊之后,恐于服药,致使孕妇体质日衰,有水米难以进者则脱水,营养不良,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祖国医学对恶阻早有论述,且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金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喘证2号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体会

    膏方,又名膏滋,其历史悠久,是古老的剂型之一.<黄帝内经>即有对膏剂的记载,主要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内服膏方具有口感好、作用持久、服用方便、便于保存等特点.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的作用[1],涵盖了补虚和疗疾两个方面,特别对慢性病的调治有相对优势,因此深得人心[2].

    作者:郝鑫;陈守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丸临床新用2则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5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疏滞功能.该方配伍巧妙,药物精当,寒温相宜,攻坚散结而不伤正,通滞化瘀而不伤阴.故临证之时见瘀血者,若能辨证确切,均有良好疗效.余遵仲景之法,谨守病机,辨证用于多种疾病,每获良效.

    作者:马壮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芳香化湿法治疗围手术期胃癌验案举隅

    胃癌发病的内因是正气亏虚,虚则致积,积而易虚,病理基础是气滞、血瘀、痰凝.由于毒邪痰湿凝于中焦,生化失司,气滞血瘀,瘀毒内阻,渐而形成症积.因此,中医药治疗胃癌强调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固本培源.

    作者:郑伟;张清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肾小球肾炎从肺论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多变,病情迁延,病证多属虚实夹杂.一般多从肾、脾、肝论治,但有些久治乏效的肾炎患者结合从肺论治往往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本文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杨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刺络放血治疗成人斯蒂尔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治疗成人斯带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斯蒂尔病患者164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各82例.两组均使用甲氨蝶呤作为基础用药,对照组加用尼美舒利胶囊治疗;治疗组采取刺络放血治疗方法.记录关节情况,实验室检查,毒副作用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明显进步51例,进步21例,改善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2%(95%CI=90.46%~99.78%);对照组明显进步34例,进步24例,改善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4.15%(95% CI=76.25%~92.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757 1,P=0.007 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体温、关节积分、实验室指标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毒副作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刺络放血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疗效优于尼美舒利合甲氨蝶呤,其收益为OR=0.27(95%CI=0.08~0.87),NNT=9(95% CI=4.9~91.0).

    作者:凌雄;吴小红;汤翠玉;朱峪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头针言语一区与言语三区治疗中风后失语35例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头皮针言语一区及言语三区与针刺舌体局部治疗中风后无构音障碍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针刺头皮针言语一区及三区,对照组针刺廉泉及旁廉泉,针刺25±10天.结果:治疗组恢复5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95 % CI= 80.58%~99.26%);对照组恢复3例,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95% CI=75.00%~98.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48 8,P=0.015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积分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舌体运动灵活,无构音障碍的中枢性失语,针刺头皮针言语区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廉泉及旁廉泉,但收益尚不确定,OR=0.59(95% CI=0.09~3.75),NNT=27(95%CI=6.15~38.20).

    作者:杨丹;韩宝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扬刺疗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采用扬刺疗法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病程短2天,长半年;颞下颌关节单侧发病者33例,双侧发病者12例.

    作者:王悦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陈少春治疗子宫脱垂经验

    导师陈少春是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他先随著名国家级老中医盛循卿习内科,后成为国家级名中医何子淮主任医师的首位助手,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诊治妇科病方面,思路广阔,精研医理,学验俱丰,用药精炼,治疗子宫脱垂,方法独特,效果明显.

    作者:俞丽君;喻燕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曾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撷萃

    21世纪以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与生殖的全球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且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年来,现代医家本着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观点,着眼于肾脏,整体调理,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郭华丽;石晓霞;王楠;郝慧莲;朱志琼;贾维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于志强论治带状疱疹经验简介

    于志强教授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专家.他从医30多年来,精读经典,勤于临床,善取各家之长,勇于创新,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作者:周祺;刘长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胥受天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

    胥受天系江苏省名老中医,从医60余年,在长期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采用分期用药的方法,屡获良效.笔者有幸跟随胥老学习,获益良多,兹将胥老论治子宫腺肌病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龚素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降压清心方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降压清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 NP)的影响.方法:将24只8~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降压清心方组)、西药组(雷米普利组)、中西医结合组(降压清心方+雷米普利组),每组6只,并设正常8周龄SD大鼠6只做正常组.给药4周后检测Ang Ⅱ、PⅢNP及病理观察.结果:连续给药4周,模型组血浆AngⅡ、P Ⅲ 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血桨AngⅡ和PⅢNP含量水平低于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大小、形态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中药组心肌间质轻度增生,心肌细胞轻--中度肥大,西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横径略有增大,中西结合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相邻细胞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降压清心方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理是通过抑制AngⅡ,PⅢNP发挥作用.

    作者:虞东玲;汪涛;郑偕扣;李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偏头痛药对应用研究

    通过检索,收集近10年会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文献398篇,对满足选择标准论文254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所用药物进行分析,得出频率在20次以上的药物36种,所占频率为78.75%(95% CI= 73.72~83.78% );发现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多选用解表、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理气化痰、补虚类药常用药对10组,并探讨其应用特点.

    作者:李海涛;谢立栋;胡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活血止痛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活血止痛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延胡索、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的含量.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芍药苷进样量63.6~1 272.0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显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32%(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活血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翠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nux 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任何减低及破坏幽门功能的手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司艳艳;田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之于中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它不但是中医学核心理论的基础,而且对中医学者思维方式的形成,医德观念的建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现代中医教育培养模式中,其重要作用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中国传统哲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崔轶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黄解毒合剂外敷合清肝泻火汤口服治疗带状疱疹86例

    目的:观察外用大黄解毒合剂内服清肝泻火汤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解毒合剂外用,清肝泻火汤内服治疗带状疱疹86例.7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50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37%.结论:内外合治带状疱疹疗效肯定.

    作者:王万良;李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穴位贴敷干预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贴数穴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70例,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观察干预前后对患者血压及症状的影响.结果:高压由治疗前的(137.86 ±8.91)mmHg降到治疗后的(125.86±6.43)mmHg,低压由(86.83±7.21)mmHg降到(75.43±5.69)mmHg ;且有失眠等症状积分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穴位贴数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其降压效果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且有降压临床意义.

    作者:杜玲;颜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