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妇科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1],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月经周期变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以及继发性贫血为主要症状.子宫全切术仍是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法,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在术后较长一段时间有负性心理问题,影响日常生活.人文关怀是一种创造性、个体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和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2].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大多存在自卑、胆怯、焦虑、恐惧等特殊心理特征, 我科尝试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提高医院和科室的口碑.方法 加强基础护理,责任护士与患者每天至少沟通2 次,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结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满意率达100%,同时增加了医院的美誉度.结论 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又能让医院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
作者:孙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CU 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6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钾血症患者进行无钾的CRRT 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液体平衡的管理和管道护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8 h 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钾和血肌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接受CRRT 治疗4 h后血清钾恢复正常,血肌酐浓度也有所下降,心律失常得以纠正.结论 应用无钾配方的置换液进行CRRT 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钾血症患者效果好,治疗中严密的监护,准确的液体管理和管道护理是床旁CRRT 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汤婷婷;曾佩玲;邝桂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跌倒/ 坠床风险评估表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住院患者跌倒/ 坠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评分≥25 分者,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 坠床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跌倒/ 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 坠床风险评估表后,住院患者跌倒/ 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骨科的应用,有效地防止了跌倒/ 坠床事件的发生,使危险因素降至低,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日和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汪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2009 年8 月-2010 年12 月, 我们对31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护理干预, 观察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取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20 例ERCP取石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11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良好的心理指导、术中熟练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潘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2008 年8 月-2010 年8 月我科对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俊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监测颅内压,精心做好基础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只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详细、及时记录,才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竹青;李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 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军菊;郭建琳;刘根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术的患者,从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进行全程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8 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医生熟练规范的操作是内科胸腔镜手术成功的根本,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内科胸腔镜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崔红英;任俏丽;崔站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0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7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优质的护理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了患者的良好情绪,加大了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陆雨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防并发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320 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营养支持,充分引流,感染相关体征的观察及处理,加快静脉血流速度,注意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体征,正确卧位,妥善搬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技巧等护理措施,早期预防并发症.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2 例.结论 有效的护理支持能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转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儿科尤其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与护患沟通不到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引起的纠纷很少.因此,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做好护患间的沟通极为重要.
作者:刘娅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 例,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分别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4h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4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72 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72 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眼球穿通伤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出院时视力<0.055 50 例,0.05~0.15 20 例,0.1~0.5518例,>0.5520例.结论 临床通过对眼球穿通伤的精心护理,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伤残致盲率.
作者:翟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Colless骨折患者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2 月124 例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2组患者受伤后12s周左右进行随访,对患者手、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Colless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治疗后,手、腕关节功能恢复是有效的,且可获得患者对治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冯完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 年12 月-2010 年12月我院45例老年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总结,探讨开展针对性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 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有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COPD 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COPD,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拉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7 月-12 月收治的78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 例行LC 及3 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LC 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瑞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特点,探讨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感染病例特点,找出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以老龄、卧床者居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是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手卫生及基础护理不到位等.结论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制度,做好常规疾病护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香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时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7 年1 月-2009 年12 月收治的高龄孕妇198 例,对其进行综合特殊护理.结果 羊水过多、脐带异常38 例,占19.1%;阴道分娩122 例,占61.6%,剖宫产76 例,占38.3%.!结论加强对高龄产妇的围生期管理及监护,重视并发症的治疗,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d~3]d 或更长时间1 次,无规律性,便质干燥,排便困难,常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骨科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等原因,便秘概率大大增加,对原发疾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便秘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诱发因素,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丽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08 年10 月-2011 年5 月收治32例老年长期鼻饲患者,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如加强鼻饲前的准备工作、置管方法的选择、鼻饲时的具体操作技巧、鼻饲后的观察以及适时的口腔护理和心理指导等来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32例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经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仅2 例并发吸入性肺炎.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琴;郑晓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ICU 危重患者治疗中使用微量泵出现的问题及常用泵入药物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解决了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微量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危重患者治疗及时准确地进行.结论 微量泵对于抢救危重患者,保证给药准确、定时、定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住院输液患者的静脉穿刺情况.结果 静脉穿刺失败患者共12 例,分析穿刺失败原因中,护士自身因素有4例,患者因素有5 例,物品因素有1 例,其他因素有2 例.结论 仔细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防范对策,可减少或避免穿刺失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初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护理.方法 选择初发糖尿病患者191 例进行情绪问卷调查,分析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初发糖尿病常见的心理情绪反应有: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占41%,恐惧、畏惧情绪占28%,忧虑、抑郁情绪占15%,否认、拒绝情绪占10%,悲观、失望情绪占6%.结论对初诊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情绪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从容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和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任敏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40 例患者,溶栓前快速静脉通路的建立,多参数监护仪及除颤准备,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38 例患者溶栓成功,2 例失败,成功率为95%.结论 早期对心肌梗死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卢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7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加用自粘弹性绷带固定.比较2 组患儿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保留天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粘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可使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娜;惠绒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鼻毛剪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前备皮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鼻毛剪对照组采用眼科小弯剪进行剃除鼻毛,比较2 组备皮所需时间及鼻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备皮所需时间、鼻黏膜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动鼻毛剪用于经鼻手术备皮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的开展.
作者:何务晶;邓洁英;钟弋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对25例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发生外渗后给予积极处理.结果 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使患者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生外渗后的及时处理,使患者向好的方向转归,直至愈合.结论 对应用强刺激药物化疗患者,合理选择静脉,提高穿刺技术,熟悉药物性质,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其舒适度,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儿科住院病例的首位.氧气雾化泵雾化吸入对于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作用直接、起效快、用药剂量小,可以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效果良好,且易于操作与护理,因此在儿科得到广泛应用.我科2010 年2 月-2011 年1 月共使用氧气雾化362 例,经加强雾化吸入操作的规范和细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素芳;杨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儿童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中心,疫苗接种给儿童开通了便捷的绿色健康通道.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预防接种主要面对的是健康儿童,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免疫保护效果一直是计划免疫不可回避的问题,甚至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也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使预防接种护理人员处于被动状态.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护理工作已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作一阐述.
作者:熊龙莲;陆敏;赖洪婵;赖红连;邱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科护士在护理中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 对呼吸科护士在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汇总,了解护士的防护意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呼吸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众多,而护士防护意识薄弱.结论 对护士进行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有助于护士减少职业风险,保护自身健康.
作者:房丽;蒋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简化病区护理文书的书写,探索护士回归护理本源,力争时间、空间,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减轻护士书写负担和拖班,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 收集30名护士在实施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前后的情况,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因护理文书书写造成拖班、因护理文书书写产生书写负担和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探讨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的方法.结果 实施简化的护理文书书写后,86.7%的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不超过1%h(P<0.05),96.7%的护士没有拖班的现象(P<0.01),96.7%的护士认为减轻了书写的负担(P<0.01),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7.5%(P<0.05).结论 采用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促进护士贴近临床,提高科室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全小芳;冯柳钻;梁锦霞;麦艳君;霍景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82例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和年龄、自理能力、活动状态、时间、地点、病房环境等有关.结论 为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应在管理中贯穿预防为主,细节管理的方案,针对跌倒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碧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调查我院2010年3月-9月医务人员手卫生1%100例次,总结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发现手卫生执行率低,手卫生知晓率低、手的再污染、手卫生存在误区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了每个可预防的医院感染案例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例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结论 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代谢综合征(MS)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 例儿童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儿监测血压、血糖和电解质变化,规范合理应用胰岛素,加强急性脑卒中发作时监护护理,并进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对监测值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比较,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5 例患儿半年其体重、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NIHS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头颅CT 和眼底检查结果正常,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管丽蓉;陈丽洁;吴洁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氟尿嘧啶所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实施前应用氟尿嘧啶所致腹泻40 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循证护理实施后的40 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引进循证护理理念,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727h 内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727h 内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氟尿嘧啶所致腹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TDP 照射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 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针刺结合TDP 照射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 151 例治愈,5 例明显改善,无1 例再需导尿.结论 对产后尿潴留实施针刺结合TDP 照射治疗,同时予以精心的护理,能有效促进产妇排尿,治愈尿潴留.
作者:徐丽;唐祖国;梅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采用佳的预防方法,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56 例患者中,42 例发生不同程度神经毒性反应;35 例患者有恶心,其中发生呕吐4 例;26 例出现骨髓抑制;仅2 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白血病患者舒适度,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达到心理、生理和社会的舒适.结果 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口腔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结论 白血病患者在漱口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降低因口腔不洁导致口腔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范壮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雪江;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消化内镜的检查及治疗技术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内镜室护士在工作中具有很多潜在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清洗消毒质量及工作人员的安全.1 内镜中心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及防护措施1.1 经使用后的内镜如果第一时间未能彻底清洗, 会直接影响到消毒效果,终导致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赢得宝贵时机和抢救生命是急诊危重症护理的两大根本原则,急救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更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文化.所以急诊科护士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瞿芳;纪莉莉;吴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日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高血压具有病程长、血压波动性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上除常规治疗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科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做好用药观察.
作者:解爱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手术,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痛苦.结论 对围术期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配合医生顺利手术,并可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效果.
作者:居晓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场所,以患者及患者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不健康的行为,以利改善和促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满足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患者减轻痛苦,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精神、躯体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近年来,我科针对骨科危重患者多、急诊救治多及手术治疗多等特点,注重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保健知识需求,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促进患者健康.方法 对326名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保健知识十分缺乏,有97.55%的患者家属很想了解保健知识,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希望能通过个别指导、书面、口头、电视讲座获取相关无痛人工流产预防保健知识的占多数.结论 患者家属对无痛人工流产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有待加强.根据家属需求采取各种教育方式,可以大大发挥家属在康复中的作用,减少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一个全面、动态、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
作者: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和带教质量,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环境,独立担班,我院在临床带教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带教老师进行层层选拔,择优录取,从而使护理和带教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云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学已逐渐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一门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科.同时护理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中专护生在接受3 年的专业教育中有近1/3 的时间在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学生在校教育的后阶段,是对基础、专科等理论知识给予检验、提高、巩固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我院针对近几年在护生带教工作中的难点,结合临床带教经验制订了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四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带教是护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走向临床护理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护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迎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护士整体服务水平与沟通技巧.
作者: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不同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类带教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科工作的轮转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分类培训,并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将护理差错率及医生满意度结果与2008 年7 月-2009 年7 月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运用分类带教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由1.375%降到0,医生满意度由92%升高到97.5%.结论 运用分类带教有步骤、有重点地培训护理人员,可大幅缩短培训时间,有效提高培训质量,为手术室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
作者:王银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所谓医务礼仪就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相互沟通所必备的技巧.1 医务礼仪的内容1.1 服饰医务人员的服饰原则应实用、大方、便于操作并给人以美感,同时要干净、平整、合体、舒适,这样会给患者及家属一个良好的印象.医务人员佩戴手链、戒指、耳坠既不利于操作和消毒隔离,又易引起交叉感染,同时会使患者失去安全感或信任感,因此,医务人员要严禁佩戴饰物.
作者:李叶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原称褥疮,因其并非仅由躺卧引起,也可发生于坐位或佩带整形外科装置的患者,故称压疮更妥当,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症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骨处、股骨大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或枕后部等.
作者:郭虹;杨俊辉;孙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为气道的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 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笔者在ICU病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现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丁迎晓;刘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96 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48 例及对照组48 例,2 组患者均予脑梗死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 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4 周治疗后,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早期康复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2 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喜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脑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残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遗留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大限度地使其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功能达到佳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喜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中手的清洗与消毒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保持手卫生已成为防止医院感染基本也是重要的措施,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席玉玲;王立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同时也成为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医学与西医的理念不同, 中医医生无菌操作知识相对缺乏,使针灸科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我院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冬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