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雨雷
目的 通过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调查我院2010年3月-9月医务人员手卫生1%100例次,总结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发现手卫生执行率低,手卫生知晓率低、手的再污染、手卫生存在误区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了每个可预防的医院感染案例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例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结论 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保健知识需求,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促进患者健康.方法 对326名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保健知识十分缺乏,有97.55%的患者家属很想了解保健知识,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希望能通过个别指导、书面、口头、电视讲座获取相关无痛人工流产预防保健知识的占多数.结论 患者家属对无痛人工流产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有待加强.根据家属需求采取各种教育方式,可以大大发挥家属在康复中的作用,减少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一个全面、动态、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
作者: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初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护理.方法 选择初发糖尿病患者191 例进行情绪问卷调查,分析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初发糖尿病常见的心理情绪反应有: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占41%,恐惧、畏惧情绪占28%,忧虑、抑郁情绪占15%,否认、拒绝情绪占10%,悲观、失望情绪占6%.结论对初诊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情绪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从容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和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任敏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和带教质量,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环境,独立担班,我院在临床带教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带教老师进行层层选拔,择优录取,从而使护理和带教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云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雪江;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中手的清洗与消毒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保持手卫生已成为防止医院感染基本也是重要的措施,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席玉玲;王立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 年12 月-2010 年12月我院45例老年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总结,探讨开展针对性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 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有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COPD 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COPD,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拉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脑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残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遗留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大限度地使其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功能达到佳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喜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对25例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发生外渗后给予积极处理.结果 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使患者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生外渗后的及时处理,使患者向好的方向转归,直至愈合.结论 对应用强刺激药物化疗患者,合理选择静脉,提高穿刺技术,熟悉药物性质,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其舒适度,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儿童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中心,疫苗接种给儿童开通了便捷的绿色健康通道.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预防接种主要面对的是健康儿童,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免疫保护效果一直是计划免疫不可回避的问题,甚至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也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使预防接种护理人员处于被动状态.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护理工作已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作一阐述.
作者:熊龙莲;陆敏;赖洪婵;赖红连;邱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术的患者,从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进行全程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8 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医生熟练规范的操作是内科胸腔镜手术成功的根本,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内科胸腔镜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崔红英;任俏丽;崔站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同时也成为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医学与西医的理念不同, 中医医生无菌操作知识相对缺乏,使针灸科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我院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冬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96 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48 例及对照组48 例,2 组患者均予脑梗死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 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4 周治疗后,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早期康复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2 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喜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原称褥疮,因其并非仅由躺卧引起,也可发生于坐位或佩带整形外科装置的患者,故称压疮更妥当,多见于昏迷、尿失禁、营养缺乏、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症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骨处、股骨大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或枕后部等.
作者:郭虹;杨俊辉;孙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监测颅内压,精心做好基础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只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详细、及时记录,才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竹青;李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防并发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320 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营养支持,充分引流,感染相关体征的观察及处理,加快静脉血流速度,注意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体征,正确卧位,妥善搬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技巧等护理措施,早期预防并发症.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2 例.结论 有效的护理支持能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采用佳的预防方法,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56 例患者中,42 例发生不同程度神经毒性反应;35 例患者有恶心,其中发生呕吐4 例;26 例出现骨髓抑制;仅2 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奥沙利铂化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学已逐渐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一门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科.同时护理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中专护生在接受3 年的专业教育中有近1/3 的时间在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学生在校教育的后阶段,是对基础、专科等理论知识给予检验、提高、巩固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我院针对近几年在护生带教工作中的难点,结合临床带教经验制订了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四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带教是护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前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走向临床护理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护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迎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护士整体服务水平与沟通技巧.
作者: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1],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月经周期变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以及继发性贫血为主要症状.子宫全切术仍是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法,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在术后较长一段时间有负性心理问题,影响日常生活.人文关怀是一种创造性、个体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和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2].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大多存在自卑、胆怯、焦虑、恐惧等特殊心理特征, 我科尝试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