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

陈国群

关键词:护理干预, 对新生儿, 窒息复苏后, 新生儿神经行为, 新生儿窒息, 现报道如下, 循环障碍, 适应能力, 宫内窘迫, 症状, 胎儿, 死亡, 伤残, 缺氧, 患儿, 呼吸, 过程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2009 年8 月-2010 年12 月, 我们对31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护理干预, 观察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氟尿嘧啶致患者腹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氟尿嘧啶所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实施前应用氟尿嘧啶所致腹泻40 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循证护理实施后的40 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引进循证护理理念,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727h 内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727h 内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氟尿嘧啶所致腹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场所,以患者及患者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不健康的行为,以利改善和促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满足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患者减轻痛苦,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精神、躯体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近年来,我科针对骨科危重患者多、急诊救治多及手术治疗多等特点,注重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问题的探讨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特点,探讨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感染病例特点,找出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以老龄、卧床者居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是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手卫生及基础护理不到位等.结论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制度,做好常规疾病护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香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电动鼻毛剪在经鼻手术备皮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两种鼻毛剪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前备皮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鼻毛剪对照组采用眼科小弯剪进行剃除鼻毛,比较2 组备皮所需时间及鼻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备皮所需时间、鼻黏膜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动鼻毛剪用于经鼻手术备皮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的开展.

    作者:何务晶;邓洁英;钟弋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脑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残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遗留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大限度地使其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功能达到佳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喜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量注射泵在ICU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ICU 危重患者治疗中使用微量泵出现的问题及常用泵入药物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解决了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微量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危重患者治疗及时准确地进行.结论 微量泵对于抢救危重患者,保证给药准确、定时、定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初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护理

    目的 探讨初次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护理.方法 选择初发糖尿病患者191 例进行情绪问卷调查,分析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初发糖尿病常见的心理情绪反应有: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占41%,恐惧、畏惧情绪占28%,忧虑、抑郁情绪占15%,否认、拒绝情绪占10%,悲观、失望情绪占6%.结论对初诊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情绪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从容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和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任敏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82例跌倒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82例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和年龄、自理能力、活动状态、时间、地点、病房环境等有关.结论 为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应在管理中贯穿预防为主,细节管理的方案,针对跌倒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碧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2009 年8 月-2010 年12 月, 我们对31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护理干预, 观察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7 月-12 月收治的78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 例行LC 及3 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LC 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马瑞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预防并发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320 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营养支持,充分引流,感染相关体征的观察及处理,加快静脉血流速度,注意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体征,正确卧位,妥善搬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技巧等护理措施,早期预防并发症.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2 例.结论 有效的护理支持能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 年12 月-2010 年12月我院45例老年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总结,探讨开展针对性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 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有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COPD 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COPD,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拉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士优良素质与沟通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赢得宝贵时机和抢救生命是急诊危重症护理的两大根本原则,急救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更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文化.所以急诊科护士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瞿芳;纪莉莉;吴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2008 年8 月-2010 年8 月我科对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俊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72 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72 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Colless骨折患者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2 月124 例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2组患者受伤后12s周左右进行随访,对患者手、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Colless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治疗后,手、腕关节功能恢复是有效的,且可获得患者对治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冯完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与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保健知识需求,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家庭支持系统,促进患者健康.方法 对326名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结果 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家属对保健知识十分缺乏,有97.55%的患者家属很想了解保健知识,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希望能通过个别指导、书面、口头、电视讲座获取相关无痛人工流产预防保健知识的占多数.结论 患者家属对无痛人工流产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有待加强.根据家属需求采取各种教育方式,可以大大发挥家属在康复中的作用,减少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一个全面、动态、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

    作者: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梗死48例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96 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48 例及对照组48 例,2 组患者均予脑梗死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 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4 周治疗后,2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降低,早期康复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2 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喜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提高护士职业素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尹雪江;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护理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d~3]d 或更长时间1 次,无规律性,便质干燥,排便困难,常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骨科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等原因,便秘概率大大增加,对原发疾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便秘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诱发因素,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丽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