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围产期干预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Ebselen对围产期铅暴露进行干预流行病学调查及原子吸收法测定脐血铅、双道束荧光光度计测定脐血硒和新生儿出生后第26~28天采用双盲法进行神经行为发育(NBNA)评分.结果干预组脐血铅为0.34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0.5μmol/L),血硒、血锌、GSH-Px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LPO含量低于对照(P<0.01).干预组婴儿NBNA>35达65.8%,显著优于对照(P<0.01).结论围产期干预铅对减轻新生儿铅毒,改善微量营养素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保护新生儿智力正常发育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段立华;蔡文德;张静;柯小豪;赵美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夏季软饮料的消费对幼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调查表向合肥市452名12~36月龄幼儿的家长调查其子女夏季奶类及其它软饮料的日均消费量,并以此为分组依据,比较各组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观察各组春秋季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以确定软饮料适宜的消费量.结果奶类和其它软饮料的消费量不超过200ml的幼儿分别占49.6%和55.8%;奶类消费量为400~600ml时,幼儿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值大,秋季时低体重及矮身材者少;其它软饮料消费量为200~400ml时,幼儿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和发育状况较理想;随着奶类消费量的增加,幼儿的体型越来越结实,胸廓的发育越来越好,而其它软饮料消费量为200~400ml时,幼儿的体型和胸廓的发育较理想.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对12~36月龄幼儿来说,夏季每天奶类的消费量在400~600ml、其它软饮料在200~400ml是适宜的.
作者:高永清;曲荣;王素芳;李李;徐海玉;丁家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省分离的霍乱弧菌中几种主要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以地高辛标记基因探针,对我省历年分离的91株霍乱弧菌(包括EVC和VC O139)作霍乱肠毒素基因探针杂交检测.结果EVC流行株和VC O139菌株中,普遍存在ctxAB、Zot、Ace等毒素基因,该3种基因的携带率分别达到100%,98.86%,96.59%;而EVC非流行菌株则均不携带上述3种毒素基因.结论提示EVC流行株和VC O139菌株具备较强的产毒能力,流行性强,应重点加强监测与研究.从ctxAB基因的RFLP杂交图谱分析,EVC流行株和VC O139在遗传特征上具相近的特点,结果均显示2条阳性杂交带.
作者:张政;朱水荣;黄良;陈秀英;莫顺堂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环境,预防呼吸道等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以没有职业接触,近3个月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免疫球蛋白水平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重污染区儿童IgA、IgM水平明显低于轻污染区,IgG、IgE水平明显高于轻污染区,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不同性别儿童在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可使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使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生改变,可能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纯凌;魏德洲;叶丽杰;孙文娟;席淑华;崔金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碘对缺碘人群垂体-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垂体-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补碘早期引起缺碘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变化,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中期使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高代偿状态基本趋于正常;后期机体因碘营养水平下降,使甲状腺功能又呈代偿状态.结论补碘虽可显著改善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高代偿状态,但早期会造成部分机体垂体-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一过性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
作者:郭晓尉;骆效宏;王秀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并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共调查120例食管癌、胃癌病例及360例对照.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长期或大量吸烟、饮酒,喜食酸菜,喜辣食,经常出现呕吐、吞咽困难、黑便、消瘦及隐血珠筛查阳性与食管癌、胃癌的发生有关,而文化水平和喜食水果是保护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吞咽困难、隐血珠筛查阳性、饮酒史、黑便及吸烟年限为食管癌、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对经常出现呕吐、吞咽困难、黑便、消瘦及隐血球筛查阳性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可减少食管癌、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佟伟军;李静;岳桂琴;刘喜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在甲型肝炎流行情况下,其保护发病与保护感染效果.方法在某乡甲肝流行情况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甲肝疫苗免疫史,估计疫苗保护发病效果;选择该乡发病率较高的13个村小学学生,进行血清学及甲肝疫苗接种史调查,计算疫苗保护感染效果.结果甲肝减毒活疫苗保护率为98.1%,95%可信限下限为83.5%.隐性感染率在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分别为10.23%和11.5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具有很好的保护发病效果,可以同国外灭活疫苗相媲美,其保护感染效果不及保护发病效果.
作者:汪萱怡;刘洪斌;徐志一;赵玉良;姚金峰;郭俊杰;多成钢;孟宗达;顾惠心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目前困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初二、高二学生进行SCL-90调查,列出心理问题前20位.然后,对一所住校的初二、高二各两个班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分析,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辅导.结果困扰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比较集中,为学生感觉压力大而得不到理解.干预的结果两组学生的心理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心理辅导有效,但必须长期坚持.
作者:吴冬娜;黄辉鹏;黄荣尧;吴广川;林勇强;雷鸣;马春华;罗志军;谢柳怡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HCC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状况,探讨HCC的发生与HBV、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了HCC病例与对照家庭成员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及HBV DNA.结果病例组子女的HBsAg、抗-HBe、抗-HBc和HBV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病例组子女HBV DNA检测高于对照组(P<0.05),HBeAg和HBV DNA密切相关,HBeAg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均为阳性,抗-HCV在病例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因素为HBsAg和抗-HBc,其OR值分别为27.96和4.77.结论HCC家庭内有HBV感染的聚集性倾向,HBsAg和抗-HBo两项标记,在HCC家庭成员乙肝感染中更具代表性,密切生活接触也是HBV感染传播途径之一,丙肝感染不占主要地位.
作者:张建军;牟振云;刘勖;张普洪;王金全;郭荣芹;郭文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鱼油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一种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是脑、视网膜及胎盘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已有大量观察动物的行为实验表明,DHA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提高脑学习记忆的作用[1-8].本文通过小鼠实验,测量小鼠脑中DHA含量并观察其对小鼠海马区、中脑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为探讨DHA益智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晖;张淑华;刘桢;郭爱民;尹娜;燕福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AFB1(黄曲霉毒素B1)与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DNA损伤作用,以便对其联合遗传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SCGE试验体外检测了AFB1和DON对SD大鼠肝细胞造成的DNA的损伤.结果1、O.1、0.01μg/ml的AFB1和DON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并且AFBt和DON对于DNA损伤的单独作用均为在第一作用水平时高,在第三作用水平时低;AFB1与DON对DNA的损伤未发现有交互作用.结论AFB1和DON可以引起离体肝细胞DNA损伤.
作者:李斌;郭红卫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给予不同剂量钙对妊娠大鼠骨骼和子代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初断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缺钙、适宜钙和高钙组,每组大鼠20只,喂养15周后进行交配,受孕第18天断头处死动物,测定各项指标.结果缺钙组妊娠大鼠和未妊娠大鼠的骨钙、骨矿物质含量均明显低于适宜钙组和高钙组,在缺钙组中,妊娠大鼠的骨钙含量低于非妊娠大鼠,但在适宜钙组和高钙组中,妊娠和未妊娠大鼠骨钙含量未见差别.3组胎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未见差别,但高钙组的胎钙含量明显高于适宜钙组和缺钙组.结论妊娠和缺钙在降低大鼠股骨钙含量上具有协同作用,过量补钙未见增加母体骨钙含量,但可增加胎钙含量.
作者:王灿楠;丛宁;袁红花;贺珍;刘德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通过对SD乳鼠下丘脑神经元上Ca2+激活K+通道(KCa)Ca2+敏感性的研究测定其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方法首先应用内面向外式研究不同[Ca2+]i时KCa通道的开放概率(P0),作出量效曲线,再应用细胞贴附式求得生理状态下此通道的开放概率,从量效曲线上查出的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试验表明SD乳鼠下丘脑神经元上KCa通道的P0具有对[Ca2+]i的高度敏感性,求得下丘脑神经元内的[Ca2+]i为0.1μmol/L.结论实验结果说明此电生理法测定[Ca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王帅;邹飞;蔡春青;罗炳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48例(实验组)、非肝癌恶性肿瘤46例(对照1组)和正常体检人员58例(对照2组),检查3组中TTV-DNA感染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TTV-DNA检查用套氏PCR方法.结果实验组TTV-DNA阳性率29.17%(14/48),对照1组和对照2组阳性率分别为13.04%(6/46)、13.79%(8/58).实验组与对照1组和2组相比接近显著性差异水平(x2=3.646,P=0.056;x2=3.774,P=0.052).结论TTV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检出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非肝癌恶性肿瘤对照组相比接近显著性差异,TTV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致病因子.
作者:侯晓娜;丁雪松;解立威;杨婧;任微;温锦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对扩展青霉脂肪酶进行安全性方面的评价.方法对该脂肪酶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其LD50>10.00g/kg.bw,属实际无毒范围.在致突变试验中,对该酶进行了体外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UD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故认为该扩展青霉脂肪酶在目前所测试的条件下,无致突变作用.为进一步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赵刚;王宝贵;邱炳源;狄英波;李春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稳恒、低频交变磁场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和血象分析的影响.方法稳恒磁场强度为(40,50,60mT)和低频交变磁场强度为(10,16mT)分别作用于小鼠,每天2次,每次2h,15天后检测微核率和进行血象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微核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较阳性对照组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红细胞和白细胞分类无明显变化,低频交变磁场实验组白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当小鼠受到稳恒磁场50,60mT和低频交变磁场10,16mT作用时,使细胞微核率增加,可致其细胞行为功能改变.
作者:吴全义;刘方平;丁翠兰;端礼荣;王苏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前,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次氯酸盐消毒和臭氧消毒.由于消毒方法不同,使水中Cl-或ClO-3离子浓度升高.如果氯离子浓度升高,表示水质受到污染.而氯酸根离子浓度升高,会使水带有苦涩味,影响水的口感.本文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氯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方法简便准确,达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晓芳;袁雪芬;张晓炜;王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锌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快速,我们选择该法测定化妆品去臭剂中可溶性总锌盐取得良好的结果,符合化妆品标准检验方法研制准则的要求.
作者:张炳坤;王勤忠;黄东海;李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前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鉴定法及免疫分析法等[1-4].GB/T5009.22-1996方法中制定了薄层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FTB1.薄层法操作繁杂,且耗费试剂较多,耗时.而酶联免疫吸附法则需要酶标试剂盒,价格较高,一般实验室难以接受.本文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其方法低检出限为0.1mg/kg,3次测定的RSD%为2.3;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4.2%~91.6%以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董桂贤;李扬;田云龙;栾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果酸是泛指在α位有羟基的羧酸,简称AHAS,是一组弱的吸湿性有机酸.AHAS高浓度时,引起角质脱落和溶解;低浓度的果酸加入化妆品中时,对皮肤干燥、细微皱纹、班点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为此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中国境内化妆品果酸含量不得超过6%,产品pH值不得小于3.5.目前,化妆品加入的果酸多为乙醇酸、乳酸、柠檬酸.[1].高效毛细管电泳是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与液相色谱不同的一种分离技术[2,3],其超强的分离分析能力,使之成为分析化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乙醇酸、乳酸、柠檬酸.
作者:曲晓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毒鼠强中毒分析国内通常采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中气质联用技术是目前首选的分析方法,设备为先进,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后的确认试验.但由于毒鼠强中毒事件往往以投毒事件为主,而其事件的发生地又以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为主,这就给那些缺乏高档分析仪器(如GC/MS气质联用仪)的检验机构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使用气相色谱仪的地区和人员比较多,普及率较高.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仪(选用硫检测器)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毒鼠强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章萍;李学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矿物油是不同馏分的液态烃类混合物[1],如液体石蜡、煤油、柴油、机油等等.过量摄入矿物油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不法商贩,为改变食品表观性状,不惜损害群众健康,向多种食品中添加矿物油.
作者:杨元;高玲;文君;谯斌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氟离子导入法(Lontophoresis)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局部加氟防龋手段.众多的研究肯定了该方法能降低龋患率和龋均数.但乳牙龋齿好发部位的多样性以及众多局部加氟方法、制剂的出现,都提示从预防角度看,仅从龋患率和龋均两指标上进行分析评价是不够的.本文采用龋齿分型一预防标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刘寿桃;王金东;贲向虹;刘敏;王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唇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妆品之一,与人的接触频繁而密切,其中所含的微量有害元素必须严格控制.对唇膏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很多[1~3],这些方法一般只能做单一元素分析,需要处理大量样品,且方法的线性范围窄.本文采用高压硝化罐硝化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唇膏中铅、锰、锡、铬等4种元素,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好,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辛士刚;余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FAM)及霉鼠强(Tetramine,TEM)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剧毒鼠药.测定鼠药中是否含有氟乙酰胺和毒鼠强的佳方法是气质联用仪和核磁共振法,但仪器价格昂贵,难以推广.紫外分光法和氟离子电极法、气相色谱法可测定氟乙酰胺,但均要经复杂的前处理且为间接测定.我们研究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鼠药中毒者尿中氟乙酰胺、毒鼠强.该方法使用高效毛细柱分离,直接测定原形,故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已成功地应用于几起鼠药中毒事件,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剑刚;练海泉;黄彪;郭继耀;吕姝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制品的研制发展很快.许多学者在研究,探讨既能简便、经济、有效的杀灭微生物,又不破坏生物制品中不耐热有效成分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加热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细菌和抗体的影响,以寻求既能杀灭生物制品中的细菌,又不破坏其中抗体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宝文;王利青;孙晓丽;赵亚朴;王沛;王庭贵;王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确定生化需氧量(BOD5)在测定过程中的稀释倍数.方法根据有机物理论需氧量与理论需碳量的比值关系,对不同的水质建立各自的BOD5稀释倍数与总有机碳(TOC)值之间的关系式,由TOC值求得BOD5的稀释倍数.结果采用TOC值确定BOD5的稀释倍数,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成功率达到100%.结论实践证明在同类特定水质中,TOC与BOD5之间具有相关性,用T(DC值确定BOD5的稀释倍数适用于各种水质.
作者:韩熔红;张峥;刘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食品中锑的测定一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氢化物原子荧光谱法,孔雀绿分光光度法,本文应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盐酸一碘化钾一硫脲体系对食品中的锑进行检测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常海华;迟忠云;张志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用薄层法[1]检测食品中阿片生物碱虽不需昂贵仪器,但参考许多文献均未能很好地解决乳化问题[2-4],且随着煮沸时间的延长斑点减少[5],给检出率带来很大影响;检验过程操作繁琐,试剂消耗多,不太适用于基层批量样品检验.本实验室用ELISA法检测32份火锅汤料、调料及卤水样品与薄层法对照,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铅是环境中的一种有毒重金属,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空气、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多系统、多功能的损害.预防铅中毒,除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及杜绝使用含铅制品包装或存放食物外,营养因素在预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对锌、硒拮抗铅毒性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就锌、硒拮抗铅所致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心脏、免疫系统及肾脏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彩霞;蒋卓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其中某些藻类会产生藻毒素,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体,此类毒素具有水溶性,我国目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彻底去除,使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本文就国内外目前饮用水藻毒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和控制与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丁震;陈晓东;林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000年10月,欧洲的疯牛病卷土重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自1996年以来的第二次疯牛病大恐慌,许多国家纷纷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紧急措施,以防范疯牛病的传入或控制疯牛病的蔓延.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ufome Encephalioathy,简称BSE),原本是牛的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牛群中呈散发性流行,虽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低,但致死率却高达100%.疯牛病的发生与流行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并触发了全球性危机,不仅仅是因为它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更主要的是与人的新型克-雅氏病的发生有关,而且正在对人类步步紧逼,从而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极大的威胁.
作者:孙虹;高彦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态对间日疟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感染状态(CD4细胞水平在1217~15×106/L)的12例HIV阳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疟原虫诱发治疗性间日疟,10次高热阵发后用氯喹治愈疟疾,以体温曲线下的面积(Tsq,代表疟疾的临床严重程度)和原虫密度与疟疾感染前患者CD4细胞计数作相关分析.结果HIV患者在疟疾感染前的CD4细胞水平与感染后间日疟的临床严重程度(Tsq)成正相关,r=0.819,P<0.05;与患者血中疟原虫密度也呈正相关,r=0.807,P<0.02.表明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越严重,则合并间日疟的临床严重程度和原虫血症就越轻.结论研究结果提示HIV与疟原虫在人体内可能有相互拮抗或相互抑制的作用.
作者:陈小平;肖斌权;施文钧;徐慧芳;高凯;饶纪礼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我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性病服务质量水平,为改善其服务提出建议.方法选择我国两城市的所有性病专科门诊和部分综合医院皮肤科、泌尿科和性病科作为被调查机构,直接观察医生处理男性尿道分泌物和男女生殖器溃疡病例的过程.结果共观察46名医生处理93例男性尿道分泌物和男女生殖器溃疡病例.按照WHO/GPA方案计算得到预防指标6(PI-6)为29%(完整的病史采集为77%、充分体检为69%、有效治疗为55%),预防指标7(PI-7)为3%(性伴通知为53%、建议使用避孕套为3%).结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性病服务存在着重视临床、忽视预防的问题,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改善性病服务质量.
作者:夏强;韦晓宇;杨凭;朱成斌;余美文;张君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金坛市自从1988年执行性病报告制度以来,梅毒从少量发生到大幅度增长.1993年报告梅毒3例,1994年报告1例,至1996年4年累计报告梅毒90例.从1997年开始梅毒发病率呈急剧上升之势,其中1997年137例,1998年177例,1999年143例,3年累计457例.为了探讨我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现将1993~1999年梅毒疫情调查报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潘凤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991年以来,我院先后收治了5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例.其中北京地区的HIV/AIDS患者21例,为了解北京地区HIV/AIDS的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症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旺;丁静秋;李秀兰;张福杰;郑丽红;龚恩聪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前,商业性性活动遍及世界各国,造成广泛的心理、社会、生理的影响,并促成性病艾滋病在全球的泛滥[1],商业性性服务人员(CSWs:Commercial Sexual Workers)不仅面对性传播疾病,也面临各种具体的困难,其情绪问题值得关注.为此,我们对部分从事桑那按摩的女性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3]进行了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冰霜;龙云芳;郑莉;周晶;杨洋;詹承烈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mtalium,Mg)是80年代初由Tully等学者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支原体[1].研究表明,它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症和性传播疾病(STD),对人类有较大的危害性.这种支原体分离培养难度极大,国内外仅见少数报告[1,3~6].1995年,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Mg的分离培养研究,先后建立了用改良SP-4培养基和组织细胞来分离培养临床标本中Mg的方法,并成功地从京津两地的STD患者和性乱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到21株Mg.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蓓;赵季文;崔玉明;范宝剑;徐草瑜;张莹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及HIV、HB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通过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的发病水平.方法利用调查表对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基线资料调查,采用发放宣传材料、讲课、放录像等方法进行教育干预.结果戒毒人员中未婚占72.96%,待业人员占65.36%,年龄主要分布在15~30岁,平均毒龄2.98年,静脉吸毒占33.85%,其中24.70%有共用注射器行为.抗-HIV、抗-HCV、HBsAg、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0%、29.69%、22.85%和7.03%.通过健康教育,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提高了1.34~24.16百分点.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及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作者:杜建伟;潘文利;黄好壮;王敏;陈明洁;吴清和;林经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前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淋病在我国为常见、发病率较高,是流行较广泛的性病之一.近几年来,我省淋病发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痢疾,居第3位.为了解辽宁省淋病流行特点,现将1990~2000年我省淋病流行动态分析如下.
作者:刘敏;杨淑芝;陈鹃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艾滋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本文就艾滋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及我国的流行现状以及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的回顾.1全球目前HIV/AIDS的流行现状
作者:董建群;张孔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给学校营造一个完整、有序、卫生、安全、健康、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我站于2001年6~7月份对全市大中专(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高初中学校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学校卫生综合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奉昌;马龙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残留溶剂因其灵敏度高,精确度好,无污染,被广泛采用,国标法选用的是添装5%DEGS的白色担体102的不锈钢柱,本文选用色谱工作中使用率较高的SE-30不锈钢柱作进一步探讨,以寻求更多的检验途径,为检验工作带来方便.
作者:姜秋实;张丽娟;吕维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进一步掌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基本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我们于2000年对本市370家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牙科诊所进行了较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荣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000年9月2日我市某宾馆发生了一起由多种细菌所致的食物中毒,248人就餐,78人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证实为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粪肠球菌混含感染引起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景野;于梅;傅小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是目前诊断职业性铅中毒的指标之一.为不断完善职业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了解皖南地区非铅接触者尿δ-ALA的水平,建立该地区参考值和为修订国家标准提供依据,我们对该地区正常成人尿δ-ALA进行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芮光来;姚应水;席天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巾已成为我国妇女经期的主要卫生用品.它的卫生质量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我们对市售的20种卫生巾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其中一家企业进行了生产现场及生产环境的监测.
作者:银燕;李彤;秦怡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襄阳县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外环境属缺乏碘地区.为了解我县新生儿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现状,2000年8月1日~2001年5月31日我们对县人民医院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脐带血TSH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道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为防制乙型肝炎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手段.杭州市自1989年把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管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有效地阻断了乙型肝炎在低龄儿童中的传播.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黄诚孝;许二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植物性食品,尤其是深色蔬菜水果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其中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β-C).β-C属四萜类化合物是维生素A的前体.亚洲人饮食中约65%~85%的维生素A来自β-C.与维生素A不同,摄入大剂量的β-C在体内不会蓄积中毒.目前,β-C的生理学和营养学作用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研究资料表明:β-C具有预防多种肿瘤和心血管等疾病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抗衰老,消除环境和不良嗜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降低肿瘤发生率有显著效果[1].本文对36种云南特有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进行了测定.
作者:肖建春;吴少雄;周玲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抑郁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在各类人群中比较常见,表现为多种症状.我们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对2所学校489名中专护生的抑郁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地方和军校在读护生中抑郁症状的情况,为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刘芳娥;化前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年有关临床克雷伯菌感染的报道较多.2000年12月作者从哈尔滨市暴发的一起食物中毒现场剩余食品中分离并鉴定一株产酸克雷伯菌.该菌毒力强,且与致病大肠因子血清086:k61k62凝集,中毒病人初期与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呈4倍增长,提示该菌为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王世平;黄明越;刘桂芬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LD)是一组学习技能的获得和/或发展出现障碍的征侯群,这类儿童一般无智力缺损,但表现为经常性的学绩不良或因此留级.Benton实验,即视觉保持实验(Visual Retention Test,VRT),是Benton所创制的单项心理测验方法,在国外广泛用于脑功能损害后视知觉、视觉记忆、视空间结构能力的评估.本研究通过比较L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发中微量元素、VRT评分等因素,旨在了解有关微量元素在LD流行病学上的可能意义,验证LD儿童VRT评分的有关报道,为LD的发病学和治疗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黄旭;静进;王梦龙;陈雷宁;全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前后微生物数值变化,分析对环境的影响,探讨排放标准.方法定点定时采集污水源水和经处理后的出厂水,按国家规定的方法检测细菌和病毒,同时收集理化指标检测数据.结果出厂水菌落总数高达720000cfu/L: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16000个/L;源水肠道病毒阳性率为58.33%出厂水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6.67%.结论理化指标处理效果较好,细菌、病毒处理效果较差,应加强对城镇污水综合处理厂出厂水有关标准的研究.
作者:林玉娣;马玉林;葛敏英;周海川;张轩;陈章萍;胡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臀肌挛缩症是指以臀肌和筋膜的软组织变性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异常步态,双下肢交叉或盘腿困难,患肢外展外旋,下蹲时双膝不能并拢.自1998年3月以来华北某市南郊某村不断有因臀肌挛缩症住院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出现,2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已超过50人.这种后果严重、潜隐发生的疾病在该村的集中出现已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我们在专业杂志上未见流行病学方面的报告.为此我们与所辖区防疫站组成10余人的调查组进入该村进行了2次各为期一周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繁增;苏峰;王健;申永清;武艳华;史宝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解山东省城乡妇女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我们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环境卫生教研室和日本宫城教育大学营养科合作,对济南市区、章丘市农村部分妇女进行了调查,为深入研究城乡妇女的膳食组成和营养供给等一系列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春玲;曲江斌;辛雪霏;赵秀兰;池田正之;渡边孝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推计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探讨影响孕产妇死亡率发生的因素.方法利用女性年龄别死亡率曲线推计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并利用相关及回归的方法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推计值与调查值呈高度相关,妇幼保健站数量、计划外出生率及村里有无医疗设施与孕产妇死亡率有较强的关连性.结论此推计模型可以快速而且比较准确地推计出在推计统计资料不甚完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但在推计时应对其有关政策及生活习惯加以注意.
作者:王宏;王芃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探索厦门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今后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终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我们对厦门市1987~199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戴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为学生群体防治近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等水平的中小学校学生,单眼裸眼视力低于5.0者为视力不良,常规测定裸眼视力、针孔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结果视力不良学生随年龄增长,裸眼平均视力下降,眼轴长度增加,针孔视力、角膜曲率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视力不良与视力正常学生的针孔视力及眼轴长度在10岁以后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青少年近视是一个渐进、累加、不可逆的过程,防治近视应在10岁前开始.
作者:陈宁;杨波;王锐;雷锋;杜晓娟;冯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北京市自1990年开始逐步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同时对托幼儿和小学生进行接种;1994~1997年连续几年对青少年实施普种.以后又逐步对宾馆、机关等单位的成人开展乙肝疫苗的接种.并从1996年底东城区开始使用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本课题通过对东城区不同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其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下一步乙肝免疫策略,如青少年加强免疫时间、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玉琴;邢丽丽;姬朝红;马立宪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10余年来,由于HIV/AIDS的流行、移民以及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多,全球结核病的形势急剧恶化,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人数都在增加.因此,加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提高结核病人的治愈率,尤其是对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愈,对于防止结核病传播、减少慢性传染源和防止耐药病例发生,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乃至根除结核病至关重要[3].现对山东省1992~1998年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及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仕昌;耿红;谭京录;韩建平;吴志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曾获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于1999年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学习环境卫生.通过半年的学习与考察,对澳大利亚环境卫生管理有些基本的了解.现就澳大利亚环境卫生管理谈几点认识.
作者:孔凡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编制了儿童1型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结果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中满意度领域、影响度领域和担忧度领域与儿童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显著相关,儿童1型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与控制饮食及胰岛素注射方式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程,每日注射胰岛素次数、每日血糖检测次数等因素无相关关系.
作者:陈声林;支涤静;沈水仙;俞顺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DR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程序对105名DR病例和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诊断年龄,高血压,SBP,尿蛋白,使用胰岛素治疗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经多因素分析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为病程,其OR=2.32(95%CI:1.32~4.05);SBP,其OR=4.78(95%CI:1.83~12.52);尿蛋白,其OR=1.9(95%CI:1.21~2.99);胰岛素使用量,其OR=1.98(95%CI:1.05~3.74).吸烟,饮酒,饮茶,运动锻炼,社会经济状况,看书时间,社会心理因素以及BMI与DR无关.结论在糖尿病人群中,DR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病程长,使用胰岛素治疗,尿蛋白增高和SBP增高.
作者:王玲;王建华;许瀛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肥胖形成的过程中Leptin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何时出现及其因果关系.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和肥胖2组,喂养5周.每周末称重,采尾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和Leptin.结果肥胖组体重、血糖、胰岛素和Leptin均高于基础对照组.在肥胖形成的过程中Leptin抵抗的发生先于胰岛素抵抗.肥胖组Leptin抵抗首先出现在第2周末而胰岛素抵抗出现在第3周末,推测Leptin抵抗是胰岛素抵抗的诱因.结论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舒然;孙长颢;考庆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蛋白质糖基化(Glycation)是指蛋白质与葡萄糖(醛基糖)之间发生的非酶反应而生成糖化蛋白的过程,也叫作Maillrd反应.一般来说,代谢速度较快的蛋白糖基化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代谢速度较慢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脂蛋白等,尤其是更新速度非常缓慢的蛋白质,如胶元、晶状体蛋白等发生糖基化就会造成AGE的蓄积,从而引起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这与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结合这一点笔者谈几点认识.
作者:杨明;张烁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病因所引起的T细胞介导的以胰腺β细胞损伤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研究较多的相关抗体有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s)、胰岛自身抗体(islet autoantibody,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以及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IA-2,IA-2β),其中对IA-2和IA-2β的研究较多.从长期随访的1型DM一级亲属中发现GAD和IA-2抗体的预测作用,可评价这些抗体在DM免疫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详细了解IA-2和IA-2β在1型DM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就IA-2和IA-2β抗体与1型DM的关系作一阐述.
作者:翟金霞;叶冬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47例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CMV DNA和CMV-IgM.以CMVDNA(或)CMV-IgM阳性为活动性CMV感染诊断指标.结果PCR技术和ELISA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1).2型糖尿病病人活动性CMV感染率(53.19%)显著高于对照组(21.88%)(P<0.01),且活动性感染的病人中病程长于6个月者占72%.血糖水平较高的病人活动性CMV感染率与血糖水平较低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中存在较高的再发感染,这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作者:梁浩;陈晖;苏洁寒;梁瑜祯;于志清;邬质彬;黎燕宁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职业卫生统计是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窗口,是重要的信息反馈方式,他用统计数据具体而又定量地反映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计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职业卫生统计信息的有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薄淑珍;郭凯;邓宇钦;李冬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开创了我国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新局面,但在执行中也发现一些立法技术方面的缺陷.下面试从立法技术角度对现存在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者:李凤霞;李莉;原田靖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世界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人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地区流行十分严重.截止2000年底,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6 000万,其中已死亡的艾滋病人已达2 180万.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经济、家庭和个人带来了灾难性结果.2000年全世界为艾滋病花费5 000亿美元.艾滋病人无法治愈,发病后数年内就将死亡,这无疑地增加了人口的死亡率并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在短短几年内,非洲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计划免疫增加人均期望寿命的成就,已被艾滋病带来的死亡大大地抵消了.由此看来,艾滋病比任何其它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带来的危害性都大,切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曾毅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