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应用超声第4代骨密度仪观察青年女性骨密度状况,以用于指导临床及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王远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4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AF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例.随访时间3月至1年8月,平均10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安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急性加重期,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其他各种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原因,常导致低钠血症;而严重低钠血症引起脑水肿,又导致低渗性脑病.我院2001-2004年收治174例次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34例合并低钠血症,分析如下.
作者:金秋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行药物流产,但用于孕10~15周者临床报道较少.我院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对80例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以观察流产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1995年起我院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随机选择无任何并发症、具有剖宫产指征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经阴道分娩者进行比较,对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芦胜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Vit 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以往SCD诊断主要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近年来磁共振(MRI)的广泛应用为其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现将我院1994年至今收治的19例SCD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志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常见的肿瘤,其中大多属浅表性肿瘤(PTa~PT1),不同特征性的浅表性肿瘤预后存在着明显差异.我院通过对1993-2003年10年间116例浅表性肿瘤的诊治和随访观察,对其中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华;王寅;黄长海;潘明君;林则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1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60例,现对照同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60例分析如下.
作者:顾洪妍;高伟;由轶;王彦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是骨科医生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若治疗不当,常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疼痛和功能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镜能提供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信息,对某些病例行关节镜下复位和经小切口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疗效.这种微创手术减少了受伤关节在手术时的额外创伤,并能允许早期活动.
作者:刘丽君;刘春志;吕晗;孙宝玲;王立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堵塞而引起的脑栓塞,是脑栓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90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继华;田荣芹;刘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EHFV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因而能引起多器官损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移行阶段都可并发肺损害,其发生率在60%左右[1],本文对8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作观察,以便明确HFR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形成原因、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上较少见,且早期诊断困难.我们自1985年6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2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现结合有关文献就其特点及诊断进行讨论.
作者:罗兴华;韩宏;杨春明;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为院内感染.出现SBP后患者病情加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156例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探讨SBP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SBP的危险因素.
作者:翟富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纳洛酮和血塞通治疗,并进行临床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综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手术的增高,产妇麻醉的质量倍受临床医师及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关注.成功的硬膜外阻滞下,手术痛及宫缩痛可获解除,腹肌松弛,但不影响宫缩,对胎儿呼吸、循环亦无抑制.但临床上有时因硬膜外阻滞不全而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患者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延缓胎儿产出时间,影响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我院于2001年始在此情况下用小剂量氯胺酮(ket)辅助,经临床应用观察,麻醉效果安全满意,母婴不受抑制,生命体征安全,可行性强.
作者:李骥;苏忱;卢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麻疹是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传染病.由于我国广泛应用麻疹疫苗,使麻疹流行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近些年在已经免疫接种的人群中仍有发生,甚至有较高的发生率,为了解小儿麻疹流行情况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40例小儿麻疹报告如下.
作者:蒋陵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1995-2004年我院住院的32例肺栓塞(PE)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PE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对我院2002-2005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范虹颖;付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8-2003年我们对180例声带小结患者行纤维喉镜或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现将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胆固醇血症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本文对86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进行追踪观察,以探讨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及预后.
作者:高瞻;原春颖;金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胸腔积液可因多种疾病引起,因病因不同、积液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间124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上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者并非少见,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我院1985-2005年间施行胆道手术后共发生胆漏34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等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皮瓣坏死,皮瓣坏死长时间不愈,延误了病人的术后放化疗时间,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对病人的治疗不利.本文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大多数患者发病时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者到达医院后由于院内延迟错过了溶栓的时机,对这部分患者我们进行了单纯应用丹奥与合用东菱迪芙的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艾润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我们采用剂量个体化,在常规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赵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对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自1999-2004年,采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治疗CHF,以观察比较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CHF患者心率、血压和左室功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由于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该病若不能及时矫正,可使小儿面及颈部畸形加重,甚至发生斜视.1987-2003年,我们采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治愈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爱华;杨铁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用大剂量蛇毒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试行溶栓治疗已有报道,但结果不令人满意,其溶栓成功率不如用尿激酶溶栓的成功率高.而用蛇毒类制剂常规剂量进行连续多日静滴的方法,对经尿激酶溶栓不成功或不具备溶栓指征及有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进行治疗,至今少有报道.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对AMI进行治疗,并用复方丹参连续多日静滴治疗作为对照,观察评价纤溶酶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正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椎管内麻醉尤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大多数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该方法较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肌松效果好,且阻滞作用时间提前.但术后麻醉的并发症却不能忽视,尤其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并处理,易造成严重后果.我们采用罗哌卡因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观察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
作者:阎爽;孙红;贾丽岩;秦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脑疝者病死率极高.1999-2004年,作者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天幕缘切开下脑疝组织复位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手术抢救,效果良好.
作者:王键铭;李红军;宁刚;李勤朴;侯德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器官移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具有器官移植技术和条件的地方医院也相继开展了器官移植手术.我院自2001年2月获得器官移植资质并开始开展肾移植工作,本文总结早期开展的40例手术,将常见的外科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郑玉刚;张子良;迟树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内科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一种新技术,它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有良好的疗效,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再出血却对病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再出血的防治渐受到关注.现对我院132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12例再出血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再出血的防治.
作者:王慧玲;王东;王世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儿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6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人对32例髁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及三维影像重建,并与下颌全景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诊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32例(42侧),男22例(30侧),女10例(12侧).
作者:奚广伟;刘影;朴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4-2005年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30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张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几年我们对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呈线状溃疡的患者17例进行了X线随访、胃镜及手术病理对照观察,发现线样溃疡的形成、病理演变过程和临床意义尚有商榷之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产后出血为主,剖宫产时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我院采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48例重症肺心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肺脑注射剂治疗,获良好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谢协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起病急,喘憋重,治疗较棘手.近些年来应用酚妥拉明与阿拉明配伍治疗本病,对缓解喘憋,防止心衰,促使炎症吸收具有良好作用.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160例毛细支气管炎均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曲安奈德进行外阴封闭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0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任奇志;侯玉杰;高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于2001年12月至2005年8月间共施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80例,术后全部随访,76例存活,4例死亡.死亡病例均为术后3月内移植肾带功死亡,其中脑出血1例、肝衰竭1例、肺部感染1例、心衰1例.
作者:迟树平;郑玉刚;刘新;李文碧;张子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临床常见,治疗方案多种.随着近年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采用腹腔镜治疗PCOS取得了许多经验.我院自1999年开展此项技术,现将其中2000-2002年病例经追踪随访后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龙;顾洪妍;高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临床有多种胰岛素制剂,从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一大进步,诺和锐-30是一种双时相的胰岛素类似物,其临床疗效与双时相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相比有进一步改善.本文比较应用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报告如下.
作者:步怀东;杨雅丽;毕国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发生率为0.3%~0.5%[1] ,近年来由于晚婚、晚育、高龄分娩的增多及剖宫产的不断上升,其实际发生率远较上述数字为高.现对我院3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处理方法.
作者:于威;李桂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是指发生于淋巴结外的胃肠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虽不多见,但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必须引起注意.1985-2005年,我科收治2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杨;杨铁成;汪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但却严重的并发症.病人仅有腹痛、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故易误诊.早期确定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治疗和预防如肠坏死、晚期门静脉高压的关键.本文总结分析我院1990-2003年间,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9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粟;王继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可能与多种过敏原损伤血管有关.我科应用美能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4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联系.它在冠心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备受关注.本观察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了解它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作者:梁轶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葡萄胎是滋养叶细胞疾病中的一种.本文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26例葡萄胎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戴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证明了P波离散度(Pd)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Pd能有效地预测房颤的发生.Pd≥40 ms 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超过80%,阳性预测准确度为85%.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根据文献介绍[1]用2%戊二醛作为乳牙活髓切断术的甲醛甲酚的替代药物治疗56例乳磨牙深龋和早期牙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汤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急症,本文总结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我科对有明确出血部位的鼻出血患者140例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英;付晓威;马福伟;闫悦;温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红霉素常用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但其胃肠道反应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很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分别应用山莨菪碱(654-2)和思密达,观察两种药物对红霉素副作用的疗效.
作者:任爱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6-2005年我院收治1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冯晓红;单玉英;董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4年来为多例足月妊娠妇女实行无痛分娩,效果好,患者无痛苦.本文将无痛分娩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0.2%罗哌卡因行PCEA用于可行走硬膜外阵痛分娩的可行性,并选择出合适的输注速度.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以呼吸困难、喘憋为突出表现,严重时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情重;临床多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输液治疗,疗效欠佳.我科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全乐宁、普米克令舒联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炎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连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89年2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全肺切除手术治疗肺癌96例,其中32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后行全肺切除术,术后疗效满意,现结合病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继红;邵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仙璐贝滴剂在国外已经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国内对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报道不多.我院自2005年3月始用仙璐贝滴剂辅助治疗急性鼻窦炎(包括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晓威;马福伟;毕英;闫悦;柴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开(牙合)被公认是正畸学科的难症,对其病因的分析较多,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开(牙合)的病因分析,鲜有报道.本文对28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开(牙合)的病例的诊治过程予以报告.
作者:关欣;赵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其发病率高,是当今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该病早期病原菌难以确定,常致使初始经验性治疗不合理,所以正确选用抗生素种类尤为重要.我院应用头孢哌酮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CAP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素颖;黄英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之一.迄今为止,对于RVO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选用江苏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对26例RVO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食管癌手术后猝死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发病突然,往往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抢救措施未能及时实施患者就突然死亡.患者家属多不愿做尸检,致使死因难以明确.虽然内科医生倾向肺栓塞的诊断,但无死亡前特异检查及相关资料,缺乏相应证据支持.现就我院发生的8例食管癌术后猝死患者情况加以讨论,以期进一步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猝死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作者:于海防;王珍;高晓旭;李佃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1998-2005年收治小肠破裂9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刚;李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优质护理,我院护理部十分重视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对护理服务文化进行了实践探索,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刘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护理学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2003年的美国心脏病学年会把预防心脏病学(危险因素学说的建立及干预对策)概括为过去100年来心血管病学领域重大成就之一[1].哈佛大学Engene Braunwald教授特别指出:预防心脏病学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在近40年来下降了70%,这其中当然离不开护理学做出的贡献.
作者:史忠红;刘丽芳;罗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在肝病基础上的胃肠改变,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充血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肝源性溃疡等所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肝病本身的原因,常合并肝昏迷、黄疸、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和DIC等并发症,因此,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非肝病出血者高,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比较特殊.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委员会每月对全院各病区病历进行抽查,现将2005年1~6月检查的50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高君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并且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心血管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积极降低心肌梗塞的面积是抢救心梗的关键.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塞范围,维持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在溶栓治疗后,正确、及时、恰当地护理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一环.
作者: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新护士缩短适应期,增强自信心,为尽早安全而独立地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我院新护士岗前培训主要针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侧重培养护士的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对护士独立工作的迫切需求,但由于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时间短,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对护士多方面的高素质要求.
作者:刘芹;周亚娟;沈雅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胰头癌、壶腹癌、胆管下端癌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是普通外科的高难术式,这种手术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能,而且手术前后的护理亦至关重要.我科于2001年2月至2004年3月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提高.护理工作从模式到理念、从知识到技能、从服务内容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使全体护士在服务上有一个创新思考的机会,改进原有的服务方式,让病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院开展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桂芝;张素琴;叶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重的眼外伤可造成患者失明、眼球摘除等恶果,而正确、及时、妥善的处理是降低致盲率和恢复视功能的关键;精心、细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障,有目的的心理干预已成为眼外伤整体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乔莹;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对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平;李秀霞;赵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道的常见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也是当前医学界的热门课题.但目前应用胃肠钡餐检查(下称钡检) 观察胃功能改变的报道较少.本文总结分析我院1146例X线钡检病例资料,以X线所见影像为依据,根据胃潴留液量、胃形态类型、幽门功能不全(返流现象)、胃蠕动和排空功能评价胃功能性改变,并就观察、诊断的方法和价值作一探讨.
作者:刘仲明;朱利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从2000年4月至2004年11月对27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进行了急诊内径套扎术(EVL)止血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强;李伯帆;赵竑;张岚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药大黄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已被现代研究证实,而应用低蛋白饮食加肾必需氨基酸(EAA)治疗CRF的疗效也已得到确认.本文应用大黄制剂新清宁片与肾灵胶囊联合治疗CRF,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栗瑶;赵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对经常规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者加用立止血治疗.现将本院2002-2005年应用立止血治疗52例难治咯血病人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手外伤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损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手外伤发病率约占创伤总数的1/3以上.我科对10例手外伤患者均给予蜡疗及康复治疗,以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蜡疗治疗手外伤的疗效.
作者:辛宁;杨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异搏定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痛风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临床误诊率极高,为此我们探讨了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的情况和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陈良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对综合ICU病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求一些相关因素,以能够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李元忠;杨荣利;刘静;赵睿;李政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白色念珠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颇为常见的问题.本文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王敏;奚广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与浆细胞有关、累及人体多系统的疾病.临床上以多发性神经病变、内脏器官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血症和皮肤改变为主要特征[1],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病因未明,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多数病例在6月至7年 (平均33月)内死亡[2].本病常合并胸、腹水,加之长期服用激素,如处理不当则易发生腹水感染和脓胸.我院于2005年收治1例POEMS综合征合并脓气胸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稳定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坚伟;崔宏章;孙亭山;侯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呼吸系统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伴随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多种,有时很难鉴别,正确分析其原因,积极地预防和治疗,有利于提高对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赵立红;黄英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现代医学证明,血脂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成为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降低血脂是上述疾病的一、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脂药大多数对肝脏或其他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需谨慎应用;或因价格昂贵而难以要让大多数人长期坚持服用.因此找到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的降血脂方法极为重要.我们依据有关学者联用维生素E、C、B2对健康人血脂的影响的报道,对高脂血症病人给予3种维生素同时联合应用,以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胃癌穿孔是胃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穿孔一般较大,多难自行闭合,所以胃癌一旦发生穿孔应紧急手术治疗.手术常以穿孔修补为主.若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允许,也应争取做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杨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肺癌病人327例,其中40岁以下者34例,占10.4%.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跃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皮瓣是乳腺癌根治术中出血的主要部位之一.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中多采用一次性切口,出血量较多,偶有输血.为减少术中游离皮瓣时出血量,我院从2001年1月开始对乳腺癌根治术采用分次性切口治疗,与一次性切口对比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龚立宏;于来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为常见并常伴有椎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本地地处山区,为主产煤区,交通肇事与煤矿肇事而造成的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较多.本院近年来采用沈氏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郝玉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65岁以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佳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崔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象做回顾性分析,以评价MDS的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异常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蔡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为探索黄芩素对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链脲霉素给药的方法,造成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测定黄芩素对链脲霉素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和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付明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于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动静脉双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童眼外伤中,挫伤性前房积血较为常见, 少量的前房积血可以很快吸收,对视力没有影响,但严重的前房积血可以引起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导致失明.我院对80例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给予综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宋传英;姜岩;霍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4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209例,其中再手术8例.因第1次手术失误,导致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或合并其他症状的8例再手术患者多数取得满意疗效.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失误原因及再手术治疗.
作者:焦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前牙反颌是乳牙期为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类错颌,如不及时矫治,牙颌面畸形将越来越严重,有的错颌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骨性反颌.我们对31例患者进行早期矫治,达到较好效果.
作者:白静;张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及衣原体引起,可单独或混合感染.我科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用克拉霉素片(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生产)治疗56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兰;杨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以观察其有效性.
作者:潘玉杰;肖良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DM)出现低血糖症,是DM患者治疗中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我院2001-2004年共收治46例老年DM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现将其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田荣芹;安平;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不断上升,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的发病数已成为性病之首,而支原体特别是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NGU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因而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宫颈炎患者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调查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并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世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拔牙时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虽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大量应用,每年我院因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的并发症的绝对数量仍不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37例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资料,旨在总结其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作者:王爱华;张亚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环抱式接骨板2002年应用于临床,我科至今已应用环抱式接骨板行7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君;徐丽娟;张琳琳;王琳琳;付蕾;鞠萍;印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含锌的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肝、心肌、肾、肌肉、红细胞含量较多.LDH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
作者:李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胸水是晚期癌症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消除胸水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化疗而延长生存时间,目前恶性胸水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有效率一般在50%~80%之间,但毒副作用相对较大.高聚生系自高效、低毒的金葡菌变异株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生物反应调节剂,用于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采用胸腔内注射高聚生治疗恶性胸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军;白元斌;张超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误诊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其中男1例66岁、女1例71岁.患者终确诊为原发性甲减,误诊为脑梗塞1例,混合性贫血1例,误诊时间0.5月至2年.本文就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巴艳丽;孙晶;姜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全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全身多个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长,病情恶化与缓解交替出现.往往在早期无皮肤症状表现,血SLE细胞检查(-),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我院1983-1997年的SLE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于丽华;韩世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由于肺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加之其他因素致肺癌早期漏诊、误诊率很高,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治率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问题.本文总结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的肺癌误诊病例64例,旨在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水平.
作者:石善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近年来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小儿肾性高血压患儿31例,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6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采取内镜下套扎治疗的疗效分析,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利弊.
作者:张岚岚;李伯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因病因复杂绝大多数患者找不到原因.我们对160名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宝春;杨大维;刘玉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颈椎病指颈段脊髓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症.本文对我科2002-2005年收治的中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65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施行个体化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国祝;徐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0例囊性肾癌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并与CT对照.结果:20例囊性肾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左侧13例、右侧7例,超声和CT均全部检出.常规超声病灶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肿4例、瘤内分隔9例、瘤内结节5例、类实质回声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内血流17例,其中测及动脉频谱16例,阻力指数平均为0.66.CT表现为病灶增强后早期不均匀强化17例,其中5例分隔强化、4例结节强化.常规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CT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常规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增强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关新全;李冰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分娩时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及其与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CAM)的关系,研究测定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用以预测CAM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是否胎膜早破分为两组,均排除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两组产妇于分娩时抽取羊水5 ml,用ELISA法检测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同时两组产妇均于产后留取胎膜,用HE染色法检测是否存在CAM.结果:胎膜早破(PRO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条件下,PRO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着破膜时间延长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A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非CAM组,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羊水中G-CSF和IL-6的的含量增加,其水平高低和胎盘炎症的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G-CSF与IL-6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CAM的早期诊断指标,且G-CSF优于IL-6.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反映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冷春艳;金振杰;韩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在大剂量放疗中诱导人胰腺癌细胞株细胞凋亡的观察,探讨化疗药物与放疗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放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放入培养箱中培育24h后分为三组,(1)单纯照射组:给予10Gy剂量γ射线照射24 h;(2)先化后放组:先分别加入25、50、75、100 μg/mL 的5-FU,24 h 后进行10Gy剂量γ线照射24 h;(3)先放后化组:先给予10Gy剂量γ线照射,24 h 后分别加入 25、50、75、100 μg/mL 的5-FU作用24 h.分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结果: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绒毛消失、凋亡细胞呈核固缩、形态多样、异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处、分界清楚、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率:单纯照射组为9.75%;先化后放组分别为11.0%、16.7%、27.3%、15.2%;先放后化组分别为10.5%、12.9%、13.4%、14.6%.Bcl-2阳性表达率(%):单纯照射组为(32.9±0.2);先化后照组分别为(30.8±0.05)、(28.7±0.3)、(25.6±0.2)、(24.7±0.1);先照后化组分别为(32.0±0.5)、(31.7±0.3)、(31.0±0.2)、(33.4±0.1).Bax阳性表达率(%):单纯照射组为(25.4±0.2);先化后照组分别为(30.6±0.3)、(39.8±0.4)、(40.4±0.1)、(43.1±0.5);先照后化组分别为(24.6±0.1)、(26.7±0.3)、(25.9±0.2)、(23.9±0.5).结论:照射前后24 h 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5-FU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均比单纯照射大,其中,以照射前24 h 加入75 μg/mL 5-FU细胞凋亡率高,5-FU与放射治疗联合能够增加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对放疗有增敏作用.5-FU在大剂量放疗中诱导细胞凋亡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及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孙宝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海尔福口服液对铅中毒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小白鼠80只分成4个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染毒组,C、D两组为染毒后中药治疗组.B、C、D三组用醋酸铅作腹腔注射染毒,共连续染毒28天.染毒7天后,C、D两组分别用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和大蒜提取液灌胃治疗.实验结束时取血、肝、脑测定ALT、MDA及铅含量.结果:B组中毒后Hb明显下降,血清ALT、血铅、脑铅、肝MDA等均有明显的升高.治疗后有明显恢复,血清尿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海尔福口服液对铅中毒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月秀;周国荃;张树球;唐秀珍;黄秋艳;朱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汞染毒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小白鼠复制汞染毒动物模型,然后灌服海尔福口服液.将小鼠分成三组,每组20只.Ⅰ组是正常对照组;Ⅱ组是汞染毒不治疗组;Ⅲ组为汞染毒治疗组.Ⅱ、Ⅲ组先用HgCl2作腹腔注射,2周后Ⅲ组开始灌胃治疗,Ⅰ、Ⅱ组用等量的蒸馏水灌胃对照.实验共进行30天,测定小鼠实验前后的Hb.实验结束,测定血清尿素、肌酐、总蛋白、ALT及脑、肝MDA.结果:Ⅰ、Ⅱ、Ⅲ组治疗前Hb分别是(142.49±8.26)、(137.24± 9.50)、(142.5± 9.95)g/L(P>0.05);治疗后分别是(149.42±10.28)、(115.09±16.65)、(131.56±13.04)g/L(P<0.01或0.05);尿素分别为(5.60±0.39)、(10.99±1.03)、(9.27±1.59)mmol/L(P<0.01);肌酐分别为(124.77±14.75)、(149.70±12.16)、(148.06±16.16) nmol/L (P<0.01);血清总蛋白分别为(61.82±7.88)、(45.06±7.52)、(51.03±5.74)g/L(P<0.01);ALT分别为(16.97±7.88)、(27.25±7.52)、(26.0±9.08)U/L(P>0.05);脑MDA(每毫克蛋白)分别为(1.29±0.30)、(1.79±0.27)、(1.40±0.14)nmol/ mg(P<0.01);肝MDA(每毫克蛋白)分别为(1.61±0.16)、(2.75±1.19)、(3.71±0.21)nmol/mg(P<0.01).Ⅱ组死亡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汞染毒明显损害造血、肾、肝组织,降低抗氧化能力,治疗后有明显的恢复.
作者:刘燕;何新平;张树球;周国荃;梁月秀;唐秀珍;黄秋艳;吴诗章;朱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创伤并休克的患者分别于创伤后0.5、4、24 h 的血浆TNF和IL-2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NC组)36例比较.结果:重度创伤并休克患者血浆TNF明显高于NC组(P<0.05);IL-2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浆TNF升高,可能与创伤后早期的炎性反应有关,而IL-2活性降低,可能与创伤后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的免疫抑制成分有关.
作者:陶占怀;王嘉军;闫保华;剡海宇;刘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因此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其中有效的是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已被证实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金湘;孙欢;于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吸毒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HIV感染的主要人群仍是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了解吸毒人群的社会因素和高危行为,对进一步采取针对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4年对鞍山市强制戒毒所的238名吸毒者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郑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鞍钢一线职工所在的车间、班组基本上普及了由鞍钢直饮水车间提供的桶装水,但饮用桶装水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却为人们忽略,为全面了解鞍钢一线职工所饮用桶装水的卫生状况,2004年7~9月,我们对鞍钢一线职工所饮用的桶装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的一系列改变.
作者:徐健峰;王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辐射对人体的造血系统有较强的损伤,染色体畸变是经典的特异性的指标,为了加强射线工作者的健康防护,为辐射损伤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市内从事医疗放射的职业人群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秀兰;徐健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据我市妇幼保健所提供的2000年出生缺陷监测报表显示,占70%的前5位大体出生缺陷可以利用B超技术在孕中期进行筛查,作出产前诊断,并在28周前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婴儿死亡率.由于B超检查经济、简便、快捷,没有创伤,易为孕妇接受,为此,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于2001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B超产前诊断及终止中期以上妊娠管理的通知>,开启了孕中期B超出生缺陷筛查工作.现将此项工作及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程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Stargardt病是一种遗传性黄斑变性,遗传方式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主要表现黄斑椭圆形萎缩性变性,有的合并有眼底黄色斑点改变,本病常发生在6~20岁,双眼发病.作者遇见一家族中姐弟2人同患Stargardt病.报告如下.
作者:范垂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于骑摩托车过程中,突然头胀、头晕,视物模糊,随即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不详,自行缓解,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过程.
作者:杨冶;赵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1-2004年,我科收治耳廓完全离断3例,应用显微镜再植成活,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作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烦渴、多饮、多尿6年;反复脚肿2年;咽痛、咳嗽1周,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和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收住院.
作者:潘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上腹疼痛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 ℃,血压120/70 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
作者:张辉;刘金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B超检查:双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后壁见5.0 cm×4.8 cm×6.0 cm 低回声,形态规则,回声欠均匀,随体位移动,膀胱三角区观察不清.B超提示膀胱内血肿.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报告我院采用电视腹腔镜早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获得成功1例.
作者:宋方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岁,因颏部瘘孔不愈2月而入院.该患儿2年前曾因颏部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于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术后1年半复发,再次入院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及舌骨中1/3去除术.术后1月颏部红肿、破溃,破溃处有液体流出,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疹,拟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
作者:李剑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