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24期文献
  • 中药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发病率愈来愈高,呈年轻化,危害性大,同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治疗中或治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等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合理运用中药,在预防和改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良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耿翠翠;孙立哲;刘宝刚;谢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药子汤治疗甲状腺结节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黄药子汤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左甲状腺素钠片(雷替斯),12.5ug/次,1次/d,无明显不适反应7d后增加至25ug/d,口服.同时监测甲功水平,甲状腺素正常下,据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左甲状腺素用量,剂量25~100ug/d.治疗组27例黄药子汤(黄药子、牡蛎各15g,丹参、赤芍、青葙子、夏枯草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每月14剂.服药期间每1~2周复查1次肝功能常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结节大小、生化指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4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节缩小幅度、生化指标、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药子汤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培颖;陈宁;林明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田维柱眼针联合温胆汤治疗不寐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温胆汤治疗不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温胆汤(30例具体药物及剂量),100mL/次,3次/d.治疗组30例眼针,选穴:双肾区、双脾区、双肝区,平补平泻,30min/次,1次/d.温胆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温胆汤治疗不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丝微;田维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黄乌梅汤灌肠联合消胀散贴敷治疗肝源性腹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乌梅汤灌肠联合消胀散贴敷治疗肝源性腹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乳果糖,15mL/次,3次/d,口服.治疗组38例大黄乌梅汤(大黄10g、乌梅20g),1剂/d,水煎80~100mL,1次/d,灌肠.消胀散(麝香、生三棱、木香、生莪术、冰片、生水蛭各15~20g,冰片3g,葱白1根),捣成糊状并加入少量食用醋及蜂蜜平摊在两片麝香止痛膏中央,脐上贴敷,24h/次.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腹胀情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乌梅汤灌肠联合消胀散贴敷治疗肝源性腹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潘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疏血通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多中心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前瞻性设计、回顾性分析、临床观察)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疏血通6.5mL加入0.95%生理盐水280mL,1次/d,滴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曾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瘀毒”证P16、p21、c-met表达影响多中心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分为“瘀毒”证与非“瘀毒”证组,使用活血解毒方(刺猬皮12g,丹参20g,红花、黄连、蚤休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g),1剂/d,水煎100~150mL,3次/d,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P21、p16、c-met蛋白表达瘀毒组军高于非瘀毒组(P<0.05).使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后P21、c-met蛋白表达两组均有降低(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16两组均有升高(P<0.05)瘀毒组高于非瘀毒(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变P16、p21、c-met蛋白表达,P16、p21、c-met蛋白表达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瘀毒”证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作者:石强;张清;张倩;邵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阿法骨化醇胶囊,首次0.25μg/次,1次/d;逐渐增加剂量直至2μg/d.钙尔奇D,0.75g/次,1次/d.治疗组28例补肾壮骨汤(当归、熟地各10g,黄芪30g,茯苓22g,白术13g,白芍15g,炙甘草、陈皮各10g,山药12g,薏苡仁15g,牛膝12g,补骨脂、巴戟天、龟板各10g);1剂/d,水煎200mL,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0.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新止骨增生丸+止痛散帖敷TDP照射+熏洗1号蒸汽浴+离子导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止骨增生丸+止痛散帖敷TDP照射+熏洗1号蒸汽浴+离子导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90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住院患者使用①新止骨增生丸(熟地黄、牛膝、杜仲、鸡血藤、骨碎补),3粒/次,三次/d.②止痛散贴敷TDP照射(苏木、路路通、木瓜、花椒、冰片、透骨草、木香、川芎、伸筋草、独活、红花、木通、制川乌、制草乌、荆芥、细辛、大黄、薄荷脑),调成匀浆涂于药布上,敷于膝关节上,TDP神局部照射,30min/次,1~2次/d.③熏洗1号方蒸汽浴(伸筋草、透骨草、荆芥、花椒、红花、秦艽、大黄、当归、赤芍、川芎、延胡索、海桐皮、防风、威灵仙、少年健、羌活、苏木)蒸汽床局部熏蒸,1~2次/d.④超声离子导入.NAVA-01 LD型超声电导仪,原厂止痛贴片为耦合剂,2次/d,30min/次.⑤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1次/周;膝关节腔积液明显,髌试验阳性,抽吸关节积液.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及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5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0%.[结论]新止骨增生丸+止痛散帖敷TDP照射+熏洗1号蒸汽浴+离子导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卢贺;邰东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金黄散外敷治疗发泡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发泡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连续治疗7d为1疗程.对照组45例康惠尔溃疡贴,覆盖患处,确保与皮肤紧密接触,5~7d更换,情况较为严重,如有组织溃烂物质或者汗液等致使康惠尔溃疡贴贴膜变色需及时更换.治疗组45例金黄散(天花粉5g,姜黄、大黄、黄柏、白芷各2.5g,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各1g).茶叶水调糊,局部外敷,药膏晾干后清水洗净,30min后继续外敷,直至静脉炎改善.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缓解状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黄散粉治疗发泡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8例门诊患者微创埋线治疗,选穴:埋线治疗选穴为患侧C5-6,C6-7夹脊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局部萎缩明显取阿是穴.操作:一次性埋线针和医用可吸收PPDO线体(规格1/0,10mm).取适当体位,碘伏消毒,消毒镊子将特制PPDO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穴位不同,左手绷紧或提捏起穴位处皮肤,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后,用棉棒按压穴位,敷以医用胶贴,10d1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文善;王余民;马伊磊;姜国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与养心安神联合西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杨积武教授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易受客观刺激及主观情绪影响,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乃本虚标实之证,气血两虚为本,气滞血瘀为其标.提出标本兼治,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养心安神,配合西医,同时注重心理治疗,消除患者顾虑.

    作者:梁英子;杨积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西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副作用大.中医辨证治疗肝郁脾虚,肝气郁滞,浊气中阻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慢性移植肾肾病中医临证经验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但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却始终影响肾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中西医结合治疗CAN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以“解毒化瘀调肾法”为治疗大法,辨清本虚标实,综合治疗,注重调理脏腑阴阳,稳定内环境平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洪烨晶;贺学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从脾肾论治老年眩晕

    眩晕是一种自觉症状,多为本虚标实.老年患者素体亏虚,基础疾病多,脾肾失养,眩晕以虚症为主,病程长、反复发作;亦可日久因虚致实,耗伤气血,突然发作,伴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头痛,面唇紫暗.从脾肾论治,补益气血,化痰祛湿,补肾填精,补虚驱邪,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诗唯;陈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刺络放血联合温针与TDP神灯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温针与TDP神灯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①温针(取穴:内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患者仰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直径0.4mm毫针向患侧膝关节进针得气,行平补平泻法,将长约2cm艾条段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每穴灸3壮,留针30min,1次/d; ②TDP治疗仪照射,灯距30cm左右,感觉舒适温热感为宜,1次/d.治疗组40例刺络放血,患者俯卧位,委中刺络放血,如委中穴部位有怒张静脉,使用火针点刺破血,如局部无浅表静脉经过,火针浅刺0.3寸,不留针,针后拨火罐使之出血,隔2日治疗1次;温针与TDP神灯照射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温针与TDP神灯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利栋;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康复训练: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治疗组30例针刺:头针+体针,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1次/d,每周针刺6d;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o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00%o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欣;王鹏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超声药物透入联合抬高患肢、冰敷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药物透入联合抬高患肢、冰敷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抬高患肢、冰敷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 NAVA-01LD型超声电导仪+止痛散(苏木、路路通、花椒、透骨草、伸筋草、木通、荆芥各20g,木瓜、木香、川芎、独活、红花各15g,冰片、制川乌、制草乌、细辛、薄荷脑各10g,大黄25g)为耦合剂,30min/次,2次/d;对症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8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3.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改善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联合抬高患肢、冰敷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痛疗效满意.

    作者:党旗;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新止骨增生丸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新止骨增生丸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TDP神灯照射,时间/次,2次/d.治疗组54例新止骨增生丸,6粒/次,3次/d;TDP神灯照射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X线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4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7.80%.对照组临床控制19例,有效1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4.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止骨增生丸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翟宏广;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研究简况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血小板激活替代途径、阿司匹林对血栓素生物合成不敏感、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剂量过低等因素有关.许多中药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单味中药(补益、活血化瘀、理气)、复方(益气活血、温阳活血、滋阴活血,包括自拟方、成方、经方等);中药提取成分(丹参、汉防己、丁香油、芹菜素、毛地黄、穿心莲、虎杖根茎、灯盏花、绞股蓝、大蒜素、三七、槲皮素、葛根素等)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得到广泛研究,临床效果好,价格低廉,依从性好.

    作者:李雪萍;雷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对胃癌血液流变学影响研究简况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作用更加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具有潜在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姚丽雯;葛信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简况

    中风后约有70%~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主要有内治法、外治法、内外结合法、中医治法结合现代康复等疗法,疗效较好.大多治疗方法只是单纯运用中药或针灸、中药外治等疗法地重复使用,缺乏理论支持和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建立科学疗效判定量表,使中西医有机结合,更好突出中医特色将是今后治疗中风偏瘫课题.

    作者:邓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OPD相关性贫血机制研究简况

    贫血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外效应,影响病情和预后.COPD相关性贫血机制:长期慢性炎症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可利用铁减少、红系造血祖细胞增生受损、平衡破坏、营养不良等;吸烟干扰红细胞生成引发贫血,胆茶碱抑制COPD红细胞增殖.COPD相关性贫血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本虚至关重要.预防和处理COPD相关性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未来期待系统、深入地研究病因病机及防治措施,强化辨证论治.

    作者:黄月琴;徐顺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我国社区中医药发展简况

    中医药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卫生资源,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向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居民的方向发展,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改进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尝试.当前,进一步探索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中医药社区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雨晴;张言路;倪兴;郭振新;袁良;彭青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赵刚辨证分型治疗劳淋

    赵刚教授认为劳淋多由久淋失治、迁延不愈、先天禀赋不足、房事不节、过度劳累或年老体衰、久病不愈等所致,将其分为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两型,滋肝补肾、温补脾肾治之,组方遣药注重配伍、剂量比例,临床效果显著;强调劳淋为久病痼疾,缠绵反复、迁延难愈,施治过程中抓准病机非常关键,标证多为湿热稽留,多用苦寒之药,清热利湿,但苦寒之药物大多伤阴,因此在处方中适当需加入敛阴之品.注意生活起居,多饮水,勤排尿,勿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徐岩;赵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天舒当归拈痛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天舒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消渴痹症”,湿热为主要致病因素,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为本虚标实之症.运用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中当归拈痛汤治疗,从湿热论治,临证加减,以人为本,疗效确切.

    作者:崔鹭;高天舒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刘宝文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刘宝文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加之后天失调,损伤脾肾,气血亏虚,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入骨伤髓,或邪毒内蕴,耗气伤血,邪正交争,致气血亏虚,久虚不复或正不胜邪,影响脾肾功能,无力抗邪,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提出“扶正祛邪”、“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根据邪正盛衰态势,酌配扶正、祛邪药物;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注意剂量比例,结合现代医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庞喻心;刘宝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张忠辉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张忠辉教授认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伤虚损、年老精亏,影响心、肝、肾等脏腑功能,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浊内蕴,发为高血压病;提出“虚证宜潜阳降压;实证宜清肝泻火”的独到见解,调肝与理脾共施,兼顾活血、补气、消疲、通络,酌配降压药,调畅情志,控制饮食,注重分型,在组方遣药配伍中注意配伍、剂量比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麒麟;张忠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马晓燕从气论治慢性肾脏病水肿

    马晓燕教授认为“气机郁滞”是慢性肾病水肿的主要病理因素,气机调畅则各脏腑发挥正常功能;气机升降失调,出入失序,则百病丛生.提出遵循《内经》气机升降出入理论,论治过程注重气机变化,开宣肺气、提壶揭盖,温通心阳、化气利水,健脾化湿、行气利水,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疏肝理气、以助气化,刚柔相济,重在调畅气机,灵活辨证.

    作者:王博闻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胸痹2号方临床应用

    胸痹病因病极为寒邪内侵、痰浊内阻、瘀血痹阻、情志所伤、阴阳气血亏虚,以气虚血瘀型为主,宜益气养阴,祛瘀止痛,自拟胸痹2号方,临床疗效好,花费少,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南;陈守强;庞庆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科杂症

    《伤寒论讲义》“痞证”中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平调寒热,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属“和解剂”;加减变化出“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适合不同证型痞满证.诸“泻心汤”,对寒热错杂、阴阳失调的疑难重病加减应用,效果满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诸“泻心汤”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廷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芪功用演变

    《神农本草经》中早记载黄芪功用“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以祛病为首,尚未强调补虚作用,历代学者不断深入,张元素归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去肌热,三也;疮疡排毒止痛,四也;壮脾胃,五也”;张介宾概括“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张锡纯秉承东垣之意,创立大量应用黄芪治“大气下陷”及诸多杂症之名方“升陷汤”.从黄芪功用演变过程可清晰地看出,初确定功用侧重祛病,治疗外科痈疽疮疡等,逐渐过渡到补虚,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元阳虚损、大气下陷、生津、长肌肉、固表止汗等.

    作者:王学妍;李明哲;王士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研究简况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sitis,EAM)是一种人工诱导的类似人类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的动物模型.目前主要以大鼠、豚鼠、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EAM模型复制、中医病症结合建模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选取效果明确、操作简单、模型稳定,成本较低的EAM造模方法.

    作者:崔立建;张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西医护理.治疗组50例中医特色护理,予以护理观察、七情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区珮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痰瘀互结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相关性系统综述

    [主要目的]分析痰瘀互结型不稳定性心绞痛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相关性.[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入院后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诊断分型:气阴两虚兼血瘀、痰瘀互结、气滞血瘀、阳虚水泛、气虚血瘀;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④评价指标:LDL-C、TG化验指标.[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在系统研究UA文献基础上,筛选与UA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因素调查表”.查阅UA住院患者病历及其化验单,填写“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因素调查表”,选取LDL-C与TG结合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痰瘀互结异常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所占构成比及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测量值较其他四组显著升高(P<0.01).胸痹痰瘀互结型临床主要有胸闷如滞、气短痰多、舌苔浊腻、脉滑等,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脂、生化、凝血检查的浓、黏、凝、聚的特点尤为相似.[未来展望]今后能加强相关研究,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指标,为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辛明珠;刘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传统养生功法与高血压防治

    非药物疗法已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运动疗法是防治高血压有效手段,可有效地协助降低血压、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医学领域,治疗高血压采用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运动疗法对早期初发高血压具有明显降压效果,对高血压高危因素如血糖、血脂和胆固醇等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运动疗法包含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和易筋经等,均系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也具有较为可靠降低血压作用.单一传统养生功法作为辅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即可获得良好功效,多种养生功法组合练习防治高血压效果更佳,主要有八段锦与24式简化太极拳、易筋经与杨式太极拳、五禽戏与42式太极拳、太极拳站桩功与太极拳.

    作者:张海平;包兴安;白巍;高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治未病理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不仅注重急性发作期,更强调稳定期康复.“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减少危险因素(戒烟、改善生存环境等)及预防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及呼吸锻炼,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冬病夏治等方法,效果肯定,无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值得研究.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头痛-历代医家命名与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头痛命名有按病因-头风、首风、脑风,按病位-偏头痛、头项痛,按病性-厥头痛、真头痛、大头风、雷头风.按经络等命名.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气弱、痰浊血瘀.

    作者:吕姝婷;王恩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