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国际刊号:1671-3826
  • 国内刊号:21-1365/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3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军医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Mondor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阴茎出现肿物1周就诊.患者1周前无意间发现阴茎冠状沟部起一条状肿物,偶有肿胀感.发病前有局部刺激史,无外伤史,否认不洁性交史.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阴茎背侧冠状沟处见约12 cm一条状软骨样肿物,活动度可,与周围皮肤不粘连,无压痛,仅勃起时有肿胀感.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HBsAg阴性.转上级医院会诊,局部麻醉下行手术切除,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见图1.术后伤口愈合良好.6个月随访,局部无复发,之后患者退伍失访.

    作者:马成龙;尚颖;马玉霞;林自华;马忠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羊水栓塞1例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产妇28岁,身高160 cm,体质量80 kg,孕期无头晕、心悸、阴道流血、妊高症和糖尿病史,于2016年1月21日13:30入院时行常规检查.检查结果示:体温36.8 ℃,心率76次/min,血压127/74 mmHg(1 mmHg=0.133 kPa);胎儿偏大,胎心率约130次/min.入院诊断:孕1产0,孕41+6周,头位待产.医师交代自然分娩风险,产妇及其家属强烈要求自然分娩,给予产妇普贝生引产.17:25,产妇出现不归律宫缩、胎膜自破后,突然全身僵直、呼之不应,立即给予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此时可见产妇乳房以上呈青紫色,以面部尤为严重,且心跳微弱,呼吸骤停,血压测不出.17:28,予以口咽通气道和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行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待产妇心率约达140次/min时,准备气管插管的同时行血气分析检查,继续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氨茶碱250 mg静脉点滴.17:34,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时,产妇无抵抗,四肢无运动,可见间歇性叹气样呼吸.顺利插管后,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双侧对称,呼吸辅助阻力不大,给予吸氧,氧流量10 L/min,16~18次呼吸后,上身和面部青紫无改善.此时,产妇血压65/43 mmHg,血氧饱和度60% ~70%.再次给予肾上腺素分次静脉推注,每次50~100 μg,以及氢化泼尼松40 mg和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考虑产妇为羊水栓塞.立即给予产妇肝素100 mg静脉推注,为抢救新生儿,给予2%利多卡因局麻下行床边剖宫产.剖宫产时,给予产妇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氧流量10 L/min,肾上腺素0.1 ug/(kg·min)维持,醋酸钠林格500 ml静脉点滴;此时,产妇心率130 ~140次/min,血压70~80/30~40 mmHg,血氧饱和度67% ~70%.胎儿娩出后,脐静脉血气分析示:pH<6.8,血乳酸 >15 mmol/L.给予胎儿碳酸氢钠300 ml纠正酸中毒.胎儿娩出后,心率只有约80次/min,无呼吸,无肌力,全身青紫,Apgar评分1分.吸除羊水,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心脏按压+脐带注射肾上腺素50 μg;无效后,再次脐带注射肾上腺素50 μg.胎儿娩出10 min后,胎儿心率约120次/min,呼吸微弱,胸口皮肤转微红,Apgar评分5分.将胎儿转入新生儿 ICU救治.18:29,产妇出现阴道持续少量不凝血,追加肝素100 mg,醋酸钠林格静脉点滴快速补液,急查凝血功能、血常规,将产妇转至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抢救.此时,产妇心率132次/min,血压120/70 mmHg,血氧饱和度93%,尿量10 ml(从床边剖宫产开始计算),pH 6.94,二氧化碳分压41 mmHg,氧分压86 mmHg,血乳酸14.9 mmol/L,碱剩余-23 mmol/L,血红蛋白13.4 mmol/L.给予产妇呼吸机正压通气,桡动脉测压,冰帽保护头部,肾上腺素维持剂量调整为0.08 μg/(kg·min),碳酸氢钠300 ml.18:55,产妇阴道持续不凝血,凝血功能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56.4 s,国际标准化比值5.75,凝血酶时间>50 s.确诊产妇为羊水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此时,补充冷沉淀、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悬液,调节微循环,保证机体供氧,继续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准备切除子宫.子宫切除术中,产妇心率约120次/min,血压100/60 mmHg,血氧饱和度93%,术中尿量300 ml,pH 7.45,二氧化碳分压32 mmHg,氧分压572 mmHg,血乳酸10.1 mmol/L,碱剩余-7.7 mmol/L,血红蛋白7.3 mmol/L,出血量约500 ml.继续肾上腺素0.05 μg/(kg·min)维持,静脉点滴1 000 ml醋酸钠林格+10 U冷沉淀+6 U红细胞悬液.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脉推注镇静,舒芬太尼10 μg/h静脉推注止痛,醋酸钠林格800 ml补液,氨甲环酸0.5 g×2次静脉点滴抗纤溶.2016年1月22日7:00,产妇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等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田蜜;陈浩飞;刘芳芳;张利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Nd∶YAG激光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军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激光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洁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激光组给予Nd:YAG激光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炎性因子及牙周指标.结果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8.6%(39/44),激光组为97.7%(4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菌斑指数、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激光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G激光可降低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牙周症状.

    作者:赵娟;王霏霏;侯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肾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200例单侧或双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00)与B组(n=100).A组患者给予静脉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10 min(T1)、俯卧位后(T2)、俯卧位60 min(T3)、术毕(T4)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镇静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d均留取血样,测定血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留取尿液标本以测定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f)、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结果 T1~T2时间点,两组患者HR上升,T3~T4时间点降低,B组T3、T4时间点HR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间点两组MAP均较T0时间点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毕评分为5分的比例高于A组,评分为2分、3分所占比例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动过缓、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 d Cys-C、RBP、α1-MG、Tf、umAlb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可保护PCNL患者肾功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勤;谢敏;魏新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在急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大鼠肾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急性肾衰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与模型组(n=66).模型组建立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对照组及分别于第1、3、7、14、21天自模型组选取的6只大鼠肾组织中血清尿素氮、肌酐、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含量以及linc00152的表达、分布情况.将剩余36只模型组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n=12)、1 mg/kg siRNA组(n=12)及2 mg/kg siRNA组(n=12).1 mg/kg siRNA组与2 mg/kg siR-NA组分别尾静脉注射1 mg/kg、2 mg/kg linc00152-siRNA以达到活体水平阻断linc00152表达的目的,生理盐水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阻断后24、72 h检测linc00152表达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及尿液成分.结果 模型组第1天血清尿素氮、肌酐、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显著上升,第3天继续上升,第7天达到峰值,第21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正常大鼠肾组织中linc00152主要表达于皮质;模型组linc00152表达在皮质和髓质中均为第1天显著上升,第3天继续上升,第7天达到峰值,第21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皮质中linc00152水平变化幅度更明显.1 mg/kg、2 mg/kg linc00152-siRNA干预后24 h,急性肾衰大鼠肾皮质中linc00152表达水平分别下降约40%、70%;1 mg/kg、2 mg/kg linc00152-siRNA干预后72 h,急性肾衰大鼠肾皮质中linc00152表达水平分别下降约50%、80%.1 mg/kg、2 mg/kg linc00152-siRNA干预后24、72 h,急性肾衰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K+、尿蛋白及尿酮体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Na+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kg linc00152-siRNA干预后24、72 h,急性肾衰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K+、尿蛋白及尿酮体水平较1 mg/kg siRNA组显著降低,Na+水平较1 mg/kg siRNA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nc00152在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活体水平阻断linc00152的表达对急性肾损伤有防治作用.

    作者:李莉;于艳;李洋平;马峰;冯世栋;刘晓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针对脓毒症大鼠器官损伤及炎症反应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与胆碱能抗炎通路中枢迷走神经背核的关系.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半胆碱基-(HC-3)组,每组各32只.3组大鼠均于术前1周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引导,参照大鼠立体脑定位图谱行迷走背核定位,建立注射针固定套管准备给药.所有大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仅给予造模处理,其余两组造模成功前对双侧足三里行电针治疗,电针+HC-3组在电针治疗双侧足三里前30 min,固定套管注射1 μl HC-3.3组均取20只大鼠用于观察术后7 d存活率.各组于术后24 h,取其中6只的部分肺、肝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评分;剩余6只大鼠眼球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取肺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结果 CLP 术后第7天,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和电针+HC-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肺、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肺、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且这一过程不依赖于迷走神经背核.

    作者:王成;姚建华;石星星;张西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于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就诊的20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0.3~2.0年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病椎前缘高度、病椎中间高度及Cobb角.结果 患者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病椎前缘高度、病椎中间高度、Cobb角分别为(6.128 ± 0.217)分、(1.700 ± 0.657)cm、(1.600 ± 0.583)cm、(16.000° ± 0.341°);治疗后分别为(2.019 ± 0.192)分、(2.000 ± 0.276)cm、(1.800 ± 0.249)cm、(14.000° ± 0.527°).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洪雷;贾连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尤瑞克林(HUK)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永久性中动脉闭塞模型组(MCAO 组)、HUK 低剂量组(8.750 ×10-4PNAU/kg)、HUK 中剂量组(15.625×10-4PNAU/kg)和HUK高剂量组(31.250×10-4PNAU/kg),每组各10只.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4 h后,通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区域面积及脑脊液中缓激肽(B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判定HUK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除Sham组外,HUK中剂量组评分低,与MCA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域面积测量结果显示,除Sham组外,HUK中剂量组梗死面积少,优于HUK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且与Sham组及MCA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BK与VEGF含量检测结果显示,HUK中剂量组的BK与VEGF含量接近Sham组,且明显低于MCA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K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具有神经功能保护作用,且中剂量HUK(15.625×10-4PNAU/kg)对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

    作者:马宁;陈会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拉网式松解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外翻膝中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拉网式松解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膝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0例(23膝)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拍摄膝关节负重位X线影像、下肢全长X线影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的症状,并进行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结果 本组20例患者,18例使用后稳定型假体,2例使用限制性假体.全部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行外侧软组织的拉网式松解,松解深度≤5 mm.平均手术时间(79 ± 12)min,平均出血量(150 ± 30)ml,术中及术后无输异体血,术后伤口平均引流量(190 ± 70)ml.术后第1天患者可以扶拐杖下地活动.术后和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腓总神经损伤的并发症.KSS评分从术前的(39 ± 10)分提高至术后的(91 ± 6)分,术前、术后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网式松解技术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松解深度≤5 mm安全、有效,可以得到满意的软组织平衡.

    作者:唐竞;周一新;张金庆;柳剑;及松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0.33%不同容积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0.33%不同容积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研究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局部麻醉药的合适容积.方法 选取自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10月12日解放军180医院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各组按年龄段又分为a组70~80岁、b组>80岁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穿刺间隙为L3~L4椎间隙,采用脑脊液将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稀释成0.33%(1.0 ml罗哌卡因+2.0 ml脑脊液),A组、B组、C组分别给予2.2 ml、2.0 ml、1.8 ml.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3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和30 min(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感觉阻滞平面高度;记录麻醉后至ΔSV≤10期间,进行冲击试验的次数,以及T6时的Bromage评分、蛛网膜下腔的阻滞效果、感觉平面消退时间、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率Aa组、Ab组、Bb组均为100.0% (30/30),明显高于Ba组的67.9%(19/28)、Ca组的4.0%(1/25)、Cb组的72.0%(1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T1~T5时、Ab组T2~T6时和Bb组T3~T5时MAP均较T0时明显降低;Aa组T1~T5时,Ab组、Bb组T1~T6时,HR均较T0时明显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Ab组和Bb组患者的感觉平面T1~T3时均明显高于T6时, Aa组、Bb组T1~T6各时间点感觉平面高度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Aa和Bb组,而冲击试验次数和感觉平面消退时间均明显多于Aa组和B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并发症(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a和B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3%等比重罗哌卡因2.2 ml和2.0 ml分别能为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满意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行.但70~80岁患者和80岁以上患者分别应用0.33%等比重罗哌卡因2.2 ml和2.0 ml可使循环更稳定.

    作者:查本俊;吴志云;胡吉;庄海滨;贾广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经验性治疗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临床送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并分析病原菌.结果 343份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阳性率为12.2%(42/343).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73.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0株(47.4%);革兰阳性菌8株(1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2株(4.8%);真菌3株(7.0%),均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阿米卡星较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及利福平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敏感,其中,1株对两性霉素敏感.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原菌种类多,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严重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真菌感染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疗效较好.

    作者:李敏燕;刘秀婷;刘彦琴;周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辐射诱导miR-1246对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

    目的 探讨辐射诱导的 miR-1246对宫颈癌 HeLa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经不同剂量60钴(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qRT-PCR检测miR-1246的表达水平.借助miR-1246及miR-1246-inhi-bition慢病毒表达载体,调变miR-1246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应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HeLa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辐射可诱导miR-1246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表达(P<0.05).上调miR-1246表达,HeLa细胞出现间质细胞的形态改变,同时,细胞迁移能力增强,侵袭能力提高.在HeLa细胞中miR-1246表达上调,可降低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P<0.05),同时升高N-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 辐射可诱导miR-1246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表达,miR-1246通过调控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EMT.

    作者:姜曈;焦胜元;高巧慧;傅全威;曾丽华;苗霞;刘军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虎杖苷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影响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3组,每组1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仅行单纯T10椎板摘除;急性脊髓损伤组(SCI组),行单纯T10椎板摘除后,以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虎杖苷治疗组(P组),同SCI组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后,于术后即刻和术后第1、3、5、7天给予大鼠腹腔注射虎杖苷(20 mg/kg).比较3组大鼠术后第1、3、7、14天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术后第7天,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3组大鼠术后脊髓形态学改变;术后第7天,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脊髓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第1、3、7、14天,SCI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均显著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P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均显著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中神经元数量和突起锐减,细胞核肿胀且核膜明显,可见明显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与SCI组比较,P组大鼠脊髓神经元数量和突起明显增多,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NOS、COX-2、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P组大鼠脊髓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NOS、COX-2、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杖苷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祝志强;李佳;孙晴;孙义军;王海岳;王有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方法 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解放武汉总医院血液净化科透析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将所有患者分为DN组(n=34)与CGN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及iPTH水平及iPTH达标率.结果 DN组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CG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iPTH达标率为58.8%(20/34),显著高于CGN组的28.9%(11/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GN血液透析患者比较,DN血液透析患者血磷、iPTH水平较低,应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针对不同病因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周露;陈仁贵;叶婷;刘娜;苏东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A2在胸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胸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在胸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自2006年1—12月收治的62例行根治性胸腺癌切除术患者术中胸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MGA2的表达水平;通过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HMGA2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慢病毒构建稳定干扰HMGA2的人胸腺癌MP59和T1889细胞系,利用CCK8实验检测HMGA2对胸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HMGA2对胸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记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经典生物学技术,分析筛选HMGA2调控胸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下游信号通路.结果 82.3%(51/62)患者胸腺癌组织中HMGA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MGA2高表达患者的总体存活率及无瘤存活率显著低于HMGA2低表达患者(P<0.05).干扰HMGA2抑制胸腺癌细胞MP59和T1889的生长和迁移能力,p65分子被下调.结论 HMGA2在胸腺癌中高表达,对胸腺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以为判断胸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胡珍丽;李春光;程小龙;屈玉兰;白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体肺动脉分流术后分期矫治法洛四联症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体肺动脉分流术后行分期矫治术的小儿法洛四联症(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期矫治的早期及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完成5岁以下TOF分期矫治手术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Ⅰ期姑息手术包括主-肺动脉中央分流27例,右侧改良B-T分流16例,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3例.姑息手术与矫治手术间隔12 d至23个月,平均间隔6.7个月.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病死1例.45例患儿平均于姑息手术后6.7个月完成矫治手术;1例分流术后3个月再次行主-肺动脉中央分流,二次分流术后12个月完成矫治手术.矫治手术前患儿肺动脉McGoon比值为(1.45 ± 0.34),明显较Ⅰ期姑息手术时的(0.90 ± 0.23)增加;矫治手术前患儿肺动脉指数(PAI)为(170.1 ± 44.4)mm2/m2,明显较Ⅰ期姑息手术时的(103.4 ± 33.5)mm2/m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36.4 ± 10.5)h,ICU滞留时间(5.2 ± 3.6)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开胸止血1例,严重低心排综合征3例,呼吸功能低下(氧合指数<100 mmHg)者5例,分别给予床旁腹膜透析和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45例患儿随访1~5年,1年随访率为100%,3年随访率为53%,5年随访率为24%.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心功能Ⅰ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基本正常(50% ~65%),右心室不同程度扩大,肺动脉瓣中-重度返流比例为71%.结论 分期矫治小儿TOF效果满意,对于肺血管发育不良患者,分期矫治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但也影响Ⅱ期矫治手术方式及术后肺动脉反流.

    作者:张春振;方敏华;王辉山;王镇龙;张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肌皮瓣在肩部深度电烧伤创面修复中应用

    目的 探讨肌皮瓣修复肩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5例肩部高压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肩部创面清创后均采用肌皮瓣修复,10例患者创面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5例患者创面应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患者术后肌皮瓣成活、供区修复情况以及肩部外观、活动情况.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3~12个月的随访,肩部皮瓣平整、不臃肿,外观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供瓣区留有条状瘢痕.下斜方肌肌皮瓣无翼状或下垂肩胛畸形.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和斜方肌肌皮瓣是修复肩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良好的方法.背阔肌肌皮瓣还能够进行三角肌重建,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杜伟力;胡骁骅;沈余明;张国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羟考酮注射液在宫颈癌腹腔镜术后苏醒期镇痛中应用

    目的 探讨羟考酮注射液对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2.0 μg/kg+1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1.0 μ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3 mg/kg+1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复苏相关指标,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5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后15 min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观察组为6.7%(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在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白艳辉;李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压氧与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对比及对牙周微生态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高压氧与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A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高压氧完成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周组织和牙周微生态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7%(39/43)显著高于 B 组的69.7% (3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水平(AL)、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GI、AL、PLI、PD水平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抑菌率为87.5%(84/96),高于B组的72.4%(6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产黑色素厌氧杆菌、具核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兼性需氧链球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产黑色素厌氧杆菌、具核梭杆菌、消化链球菌菌落数显著低于B组,兼性需氧链球菌菌落数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相对于盐酸米诺环素,高压氧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有效性较高,对牙周微生态具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许朗;鲁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B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Lysholm评分、36项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评分(P<0.05),且B组Lysholm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评分(P<0.05),且B组SF-36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 A 组的13.3%(4/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范磊;孙永青;赵大中;郝敬东;蒋育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水泥加固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骨水泥加固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5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组(n=24)和传统PFNA组(n=30).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内固定移位程度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PFN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未发生股骨头坏死,传统PFNA组内固定移位程度显著大于骨水泥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PFNA组内固定失败2例,骨水泥组0例.骨水泥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 PFNA 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水泥加固技术结合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临床可行性,初步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何健东;曾湘骏;白正艳;梁笃;李保林;彭浩;谭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与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为B组.另选取儿童保健门诊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A组.A组于入院时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B组分别于急性期、恢复期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及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及补体C4含量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补体C3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gA、IgM、IgG水平及补体C3、C4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恢复期血清IgM、IgG水平及补体C3、C4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恢复期IgA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与血清IgA、IgM、IgG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相关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存在体液免疫应答亢进,免疫调节治疗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者:韦瑞含;罗晶丹;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纳多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与内皮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金纳多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给予金纳多联合巴曲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高切(BV-HS)、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47/49),高于常规组的79.6%(3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HCT及BV-HS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V、HCT及BV-HS变化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ET、sV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CGRP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 ET、CGRP 及sVCAM-1水平变化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纳多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春玲;张少燕;梁久平;李三立;曲亚明;利显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ST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肢体ST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6例.A组单纯行R0切除治疗,B组行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存活率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4个月.B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9.2%(5/26)、23.1%(6/26)、11.5%(3/26),显著低于A组的26.9%(7/26)、46.2%(12/26)、19.2%(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STS功能评分为4~19分,平均14.4分,治疗优良率为73.1%(19/26);B组MSTS功能评分为8~29分,平均24.4分,治疗优良率为84.6%(22/26).A组MSTS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0切除联合术前放射治疗肢体STS可提高治疗效果,近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冯震;吴薇娜;魏俊强;张擎柱;赵景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恢复期原发性脑出血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恢复期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恢复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5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血康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吸收有效率、临床疗效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B组血肿吸收有效率为83.1%(54/65),显著高于A组的58.4%(3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3.8%(61/65),显著高于 A组的70.8%(4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恢复期原发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促进血肿吸收,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赵艳;韩宁;卢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检测下脑室外引流对重型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1例重型丘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组(n=22)与手术组(n=29).非手术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术组在非手术组治疗基础上在全身麻醉下行侧脑室型颅内压检测下额角穿刺引流术,血肿破入侧脑室且侧脑室铸型的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机械通气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结果 手术组患者病死率13.8%(4/29),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40.9%(9/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例(31.8%),行气管切开5例(22.7%);手术组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8例(27.6%),行气管切开6例(20.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分级比较,非手术组患者Ⅰ级0例,Ⅱ级3例(13.6%),Ⅲ级3例(13.6%),Ⅳ级4例(18.3%),Ⅴ级3例(13.6%);手术组患者Ⅰ级2例(6.9%),Ⅱ级5例(17.3%),Ⅲ级9例(31.0%),Ⅳ级7例(24.1%),Ⅴ级2例(6.9%),手术组分级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颅内压检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丘脑出血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鲁春鹤;付振宇;宋宏伟;崔岩;陈昌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网织红细胞判断检验性失血影响程度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在判断检验性失血影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日均采血量、血红蛋白(HGB)及RET等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RET差的影响;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不同因素与患者住院期间贫血及HGB差间的关系.结果 住院期间,患者的年龄、首次HGB值与HGB差具有相关性(P<0.05);首次RET百分率、日均采血量与RET差具有相关性(P<0.05).52例患者的HGB在住院期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其中,RET下降10例(19.2%),RET上升42例(80.8%);35例患者的 HGB 在住院期间下降,其中,RET 下降5例(14.3%),RET 升高30例(85.7%);18例患者住院期间HGB前后变化范围不大或者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检验性失血导致患者的HGB明显下降,通过HGB与RET相关指标的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评价检验性失血对患者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程爱春;赵智宏;杨城斌;洪萍;刘宇;段园园;张蕴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Ⅰ期单纯后路不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202医院骨科收治的55例胸椎、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后侧或后外侧融合术,术后抗结核化疗12个月.其中,32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但不进行前方坏死病灶的清除操作.结果 本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5.6 ± 25.7) min和(187.0 ± 98.4) ml.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术后无脑脊液漏,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混合感染;未见患者出现植骨不融合,内固定均无明显松动,后凸畸形均无明显加重,无翻修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窦道,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无脊髓损伤出现瘫痪加重情况,无结核复发.术后所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平均改善1.37个等级.后凸畸形无明显进行性加重,胸椎、腰椎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5.8°改进为术后平均16.7°,末次随访平均后凸角为17.9°,有1.3°丢失.结论 不清除椎体病灶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后侧或后外侧融合可以有效治愈脊椎结核,主要作用为控制感染、纠正后凸、维持矫正值和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纪楠;李宏伟;王爽;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应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超声监测AVF基本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速度、方向、充盈等情况,观察并统计桡动脉血流量(RVF)、桡动脉管径(RAD)、头静脉血流量(CVF)、头静脉管径(CVD)变化,并分析AVF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状况、血管内径(D)、血流阻力指数(RI)、大峰值流速(PSV)及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行AVF成熟进程评估后发现,术后2、4、6周, RVF、RAD、CVD较术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术后4、6周CVF显著高于术后2周(P<0.05).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 38例(63.3%)AVF血流通畅;22例(36.7%)发生AVF并发症,其中,静脉瘤状扩张4例(6.7%),管腔狭窄8例(13.3%),血栓形成10例(16.7%).AVF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静脉瘤状扩张时,桡动脉PSV,头静脉D、PSV与AVF血流通畅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狭窄时,桡动脉、吻合口、头静脉各参数与AVF血流通畅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时,头静脉D与吻合口D、PSV、RI及桡动脉D、RI、PSV与AVF血流通畅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AVF血流成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有效监测患者AVF病变情况,观察其结构功能,为AVF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有效证据.

    作者:赵楠;姚磊;张浩然;于欣欣;于艳萍;胡静;孙福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比较

    目的 比较+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眼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视功能状况,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双侧白内障患者54例(108眼),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选择合适白内障患者35例(70眼),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植入Acrysof 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白内障患者19例(38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植入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SN60WF.术后3~6个月行裸眼远、近视力、中距视力,对比敏感度(CS)、色觉、立体视等视功能的检查.结果 MIOLs眼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均具有很好的非矫正远视力,MIOL非矫正近视力及中距视力优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双眼植入MIOL近立体视觉与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全矫后近立体视觉相当(Titmus立体视检查);明视下对比敏感度两组相当.结论 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更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薇;吕仲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23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4例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1、3、6和12个月应用关节活动尺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12个月X线影像上评估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13.0~20.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80° ~110°,平均90°;3个月膝关节屈曲90° ~120°,平均115°;6个月膝关节屈曲110°~130°,平均125°;12个月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35°.所有患者1、3、6和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55.4 ± 3.2)分、(67.3 ± 2.6)分、(76.3 ± 1.2)分、(90.6 ± 2.4)分.术后即刻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疗效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黄兆松;康乐;庞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92493部队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抗凝、降颅压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39/41),高于常规组的71.2%(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2周、4周,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高切粘度、血液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活血通脉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元军;徐铭晨;孙长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脑卒中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1-2].大量临床研究报道,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5].缺血性脑卒中若伴有糖尿病,会导致患者梗死灶扩大,水肿加重,预后不佳[6].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作者:陈炼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