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673-4351
  • 国内刊号:22-137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16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临床医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3期文献
  • 论肿瘤科人性化服务

    开展人性化服务对于病人特别是肿瘤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并使医院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及生存率得到提高.

    作者:谢灵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夜间护理考核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确定考核内容,制订量化标准,设计并运用考核表,采用不定期抽查、检查等方法,强化夜间护理质量,并不断改进夜间护理考评表.使夜间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确保了夜间护理安全.

    作者:申延红;龚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首先对处在现阶段改革体制下的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

    作者:刘丽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激励-保健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应用激励-保健理论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教育培训激励、支持激励、利用双因素理论指导奖金发放、主人翁精神激励、个人发展前途激励等方法调动护士积极性.结果病人满意度2004年与2000年相比提高13%; 护士参与科研人数2004年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8%.结论激励-保健理论用于护理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作者:应文娟;许琼;蚁静君;黄建英;钟晓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手术后锻炼时间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的选择对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14例施行腰椎间盘手术病人根据不同术式,选择不同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下床时间,并以108例采用常规锻炼方法的患者作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随访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术式选择不同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卧床时间,近期、远期效果均良好.

    作者:钱雪梅;单纪琳;刘素霞;余楠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血糖生化指标、SF-36、SCL-90测量,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实验组采取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分析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华珍;黄健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上世纪70年代后,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逐渐受到重视.众所周知,癌症不仅造成机体损害,而且更大程度上使癌症病人全部生活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患了癌症,如果积极治疗,治愈者也逐渐增多.所以,癌症的治疗已不仅限于以往所认为的挽救生命,而且延伸到了注意病人对生活的满足度,即注重病人的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有关指标,指定了一个QOL评分标准.据此,我们对我院住院肝癌病人进行了QOL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克勤;尤桂凤;杨江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对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应对方式和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1],对本院60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其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恶性肿瘤患者问题取向应对方式总分是10.00±4.00(M±QR),且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r=0.257;P<0.01);情绪取向应对方式总分是6.00±2.00(M±QR),且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性相关(t=0.336,P<0.01).影响应对方式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配偶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秀娟;刘贻娟;沙立民;邓卫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家属).分别在术后1年后对两组患者应用生命质量量表(QLQ-C 30)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进行随访测评.结果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自觉改变了不良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妇女的生命质量及婚姻质量.

    作者:黄秀凤;林凤若;白满;曾三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人的遵医行为,对之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诊断为DM病人90例分为2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病人及家属进行教育: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合理用药、心理干预、自我监测、按时复诊.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护理干预组病人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无并发症发生(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该组患者真菌感染状况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精心的护理可将伊曲康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低,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卫红;马新娟;王锐;穆茜;管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及护理

    部分冠心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主诉,仅有暂时心肌缺血的证据,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它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因其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常被各种合并症所掩盖,故对这类高危人群应加强动态心电监测,重视临床观察,提高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鉴别能力,协助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佩玲;刘文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的护理.方法对1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及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变化.结果 1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侯新凤;杨春香;杨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镜冲洗治疗护理27例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病程长,以往的关节腔反复抽吸、注入抗菌素或关节切开引流等治疗周期长,效果均不理想,有时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自2000~2004年共收治了27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冲洗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68例患者的严密观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中140例治愈,18例好转,10例死亡.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是微创清除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素英;何巧媚;周伙荷;邓羡勇;阮柳红;梁慧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舌癌切除患者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舌癌切除患者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我科1998~2004年间46例舌癌切除患者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与教训.结果 42例患者皮瓣存活,4例失败.结论通过全面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周海燕;田刚;金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取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实行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的病人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严格控制好冲洗及引流的速度,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同时落实好基础护理.结果通过实施有效可行的护理手段,28例患者中,痊愈23例,中残3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2例因出血量多、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准确记录冲洗及引流情况,及时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效的冲洗引流装置,以及整体护理措施,是病人冲洗引流术后抢救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和影响康复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莫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与健康教育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目前导致儿童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ROP冷凝协作组统计,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中各期ROP发生率为65.8%,阈值期病变的发生率为6%.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ROP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常规ROP筛查和随访制度,健康教育在预防ROP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湘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髋部骨折术后家庭康复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引起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增高,髋部骨折制动所引起的并发症是老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住院费用等问题,患者更多的康复是在家中完成的,其家庭康复和生存质量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作者:许红璐;尤黎明;陈晓玲;肖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麻醉复苏期间返流误吸的诱因及防治

    采用气管内插管及非气管性通气道(non-trachea airway,NTA),用于麻醉、复苏等急危重病的通气及阻隔食管、气管,仍存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危险.该文就其诱发因素及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赵泽芹;林爱玲;李春秋;周承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在管理心力衰竭病人中护士的作用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向周身泵血的能力下降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尽管冠心病(CHD)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但由于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却逐年增高.过去一直认为人口老龄化和遭受心脏突发事件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今则认识到CHD后心力衰竭是残留的左室功能不全导致的(卫生署2002).英国国民服务组织(NSF)为此制定出了治疗心力衰竭的明确标准.

    作者:刘伟;张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种新的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模型

    长期卧床的病人处置的改善,为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了可能.多达60%的英国成年人存在慢性健康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人有着多发慢性病导致复杂的健康护理需求.结果是小部分病人需要长期卧床,这就与大量的健康护理以及医院床位需求产生了矛盾.改善对这些疾病处置的策略可潜在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以及改善这类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保证对呼吸困难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呼吸困难的病人在医院和家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的病症,包括心衰、哮喘、焦虑和肺炎;所有的病人都表现出呼吸困难在减轻,因为一些人已经用药物治疗来控制这些症状,而另-些人则不服药,硬挺着.

    作者:杨家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发生在心脏移植受体的心脏骤停

    当你接班来到Gray先生床旁查看时,发现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98/70 mmHg,脉搏50次/min,呼吸浅快,26次/min.在查体过程中,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和脉搏停止.基本情况 Gray,57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住在无监护的内科病房.Gray是一位心脏移植受体,因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现已禁食,在8 h内没有活动性胃肠出血,原打算当天上午行内窥镜检查.

    作者:胡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痴呆病人的疼痛处置

    疼痛处置是一个复杂的临床过程,需要给予全面的评估,采取恰当的干预,并做出系统的再评估.在老年人的疼痛处置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干扰其进行,包括个人因素(如对疼痛的看法,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的疼痛所带来的焦虑、害怕,止痛药的使用和麻醉药成瘾以及交流感觉障碍等)和护理人员因素(如缺乏疼痛知识等).

    作者:刘瑛;赵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马凡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马凡综合征是由微原纤维的缺陷所引起,微原纤维构成了结缔组织的基本构架,而结缔组织为机体器官、肌肉、血管和整个人体提供支持并形成外形.纤维组织的异常导致其拉伸、变长弱化.终产生一系列个体差异和极大的健康问题.

    作者:王永明;麻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降低与处理卫生保健废物相关的危险性

    医用废物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其对各层次工作人员的危险和对环境潜在的危害,例如降低感染和利器伤害的危险.所以,所有员工保持警惕和保证恰当的处理医用废物很重要.卫生服务部门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有些则必须处理.在英格兰焚烧仍然是处理医用废物的主要方法.

    作者:沙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的呼吸防护

    在咳嗽患者多的季节,护士如何防护以避免自己暴露于肺结核和其他传染性疾中病呢?在肺结核和其他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性暴露方面,护士和其他医务工作者处于主要的危险之中.然而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报告称,1994~2000年间,医务工作者的肺结核发生率有轻微降低,这可能导致误解,即肺结核历史高发期过后,对其关注程度并不一样.

    作者:徐小飞;李玲;胡青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恶性肺疾病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

    在英国,进展性非恶性肺疾病(PNMLD)是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英国胸部疾病协会2000年报道,1999年慢性肺病导致约39 000人死亡,其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肺循环疾病、矽肺、肉样瘤病和囊胞性纤维症等.据估计在英国有60多万人患有COPD,有些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可存活数月或几年.处于晚期的这些患者需要复杂的姑息护理,但事实上与肺癌患者能得到的周到护理相比PNMLD患者却什么待遇也得不到.

    作者:刘常芳;孙桂霞;傅培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保持医院清洁度可降低与护理有关的感染

    护理人员有责任维护佳护理环境,以利于延缓或减轻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相比噪音、温度及光线,环境清洁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但保持环境舒适安全,并能产生优质护理的氛围.环境清洁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目前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在英国,对医院清洁标准的降低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使得作为微生物潜伏滋生地的环境再次被重视起来,普遍观点认为:清洁能够保障良好的就医秩序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作者:房丽丽;孙桂霞;杜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白细胞计数增高表明有感染存在吗?

    白细胞的计数能够表明身体存在某些失调,例如感染或发炎.但仅白细胞计数来讲,它本身并无多大意义,只有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它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如何帮助你评估病人情况的.

    作者:杜富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尿控护理标准程序在膀胱超声扫描检测残余尿量中的使用

    残余尿量指当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也不能将尿液完全排空而潴留的尿量,它反映了膀胱代偿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护士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应用便携式膀胱超声扫描这种非侵入式方法来评估膀胱残余尿量,实践证明效果可靠.

    作者:刘翠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混合型多因性溃疡的诊断与处理

    大约70%的下肢溃疡是由静脉高压引起,10%由动脉引起,剩余的20%中,有15%被认为是由于动脉和静脉联合引起(混合型多因性溃疡).然而,Nelzen等人认为有30%的病人发生混合性溃疡.临床统计和调查结果以及来自这个领域的专门研究都支持这个结论.混合型多因性溃疡的增多估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由于下肢溃疡治疗的改善,静脉溃疡治愈率提高,慢性的不可治愈的混合型多因性溃疡的比例上升.

    作者:王戈;韩锋;曾月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合理应用检查手套以便改善病人护理和减少费用

    英国的莱斯特市在推行手套使用实行标准化的过程中发现在临床实践中存在手套没被正确使用的问题.为探讨其原因及寻找手套合理使用的方法,一个研究小组对护理病人使用的手套进行了试验,设计了评估表格,包含各种因素,例如包装、使用说明和产品的性能.

    作者:肖伟;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药物观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强调对异维甲酸危险性的处理异维甲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属于影响妊娠的X类药物,能导致明显新生儿缺陷和自发性流产.自2002年以来,减少胎儿暴露于异维甲酸的危险处理方案已经见效,目前有几个相似方法还在同时应用.

    作者:曹君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再障的护理体会

    再障是由于接触有毒气体损伤干细胞,影响其自我复制和分化或因造血微循环的缺陷使CFU-S不能增殖和分化,导致周围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再障.而妊娠期由于母体处于暂时的免疫抑制状态,加之母体血液循环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血液相对稀释、贫血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可致心力衰竭.

    作者:胡绍琼;冯燕;杨艳;刘启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日本消毒供应室物品供应管理介绍

    作为南京鼓楼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我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在日本名古屋市第一红十字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研修,并参观了日本名古屋市第二红十字病院、川村病院、小山田记念温泉病院等6家医院.现将日本消毒供应室物品供应管理现状做如下分析.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3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5例存在轻重不同的抑郁症状.针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应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并为病人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

    作者:尹宗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SCL-90、SAS、SDS及自编一般资料,对38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自评调查.结果 38例患者的总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P<0.05~0.01),研究组与国内常模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对她们的心理疏通,可以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

    作者:洪贵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续二)

    3 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技巧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是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姿势及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尽快康复.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