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影响因子:1.27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72
  • 全年订价:2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临床医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2003年6期文献
  •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大鼠C6胶质瘤抑制作用及其对VEGF、Flt-1和MVD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丝桃素被光激活后对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VEGF、Flt-1和MVD的影响.方法将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高和低剂量金丝桃素作用组、高和低剂量金丝桃素+光照组,16天后切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标本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瘤组织中VEGF、Flt-1和MVD.结果(1)光照下,当金丝桃素为0.8μg/ml时,抑瘤率为67.2%,金丝桃素为2.0μg/ml时抑瘤率为82.4%,非光照金丝桃素组对肿瘤无抑制作用.(2)VEGF在各组大鼠C6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值较高,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空白对照组中Flt-1表达较高,且微血管计数多.金丝桃素+光照组中Flt-1蛋白表达和MVD明显低于非光照组及对照组(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Flt-1与肿瘤MVD呈正相关,rFlt-1=0.78.结论光激活金丝桃素对Flt-1有抑制作用,对VEGF表达没有影响.光激活的金丝桃素能抑制大鼠C6胶质瘤生长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组织中Flt-1后,阻止了VEGF发挥效应,抑制了肿瘤间质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兴吉;李玉林;郄福忠;罗毅男;鞠砚;赵青;呼其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粘度和液化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粘度和液化时间的影响.方法培养法检测精液UU感染.结果4061例不育就诊者UU阳性率45.19%.精液粘度增高组UU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UU阳性与UU阴性组液化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精液粘度正常组与增高组液化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粘度和液化时间有影响.

    作者:刘睿智;辛暨丽;沙艳伟;孙言;王忠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在发病中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尿的患者应用免疫调节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水平及血尿的变化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及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尿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血尿的关系及免疫调节治疗对CD89表达的影响.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尿的患者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一个月后,CD89表达水平上升,血尿亦减轻.相关分析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尿的患者血尿定性检测结果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治疗前后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21(P<0.01)和r=-0.748(P<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尿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免疫调节治疗可使其上升.患者血尿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的减少有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89表达缺陷可能是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尿的原因之一.

    作者:毕黎琦;刘波;周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99mTc标记的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及显像研究

    目的研究骨肉瘤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OS-732骨肉瘤单克隆抗体,用99mTc直接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将99mTc-McAb经尾静脉注入荷人成骨肉瘤裸鼠体内,然后进行SPECT显像.结果注射后6h,肿瘤影像模糊,24h后,肿瘤部位可见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而对照组99mTc-IgG除在肝脏稍有积聚外,放射性分布弥散,未见肿瘤显像.注射99mTc-McAb后24h,肿瘤中的放射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此时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之比为2.25,而对照组仅为0.97,故有明显差别.结论99mTc-McAb在骨肉瘤组织中有明显放射性浓聚,因此,99mTc-McAb放射性显像对骨肉瘤及其转移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宏伟;王金成;段德生;宋成;施建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脑卒中和暂时性脑缺血(TL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和硫代巴比妥酸的方法分别对77例脑卒中患者,28例TLA患者和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HCY和丙二醛(MDA)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中HCY和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浆HCY水平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291).TL患者组血浆中HCY和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浆中HCY水平与MDA水平比较未见相关(r=0.109).结论高HCY可能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O-2和H2O2.此过程在暂时性脑缺血情况作用不明显,而在脑卒中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捷;胡小舟;王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律失常与老年人肺癌手术的关系及防治

    肺癌的治疗方法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不仅会影响肺部功能,对心脏的功能还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尤以对老年人的影响为显著.

    作者:陈树;邵国光;缪文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小于10mm称垂体微腺瘤.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T与MRI的广泛应用,使其诊断率不断提高.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28例垂体微腺瘤的CT与MRI资料,经临床追踪,病理证实及MRI随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平;周晓琦;李彤;陈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血清中特异抗体测定分析

    目的检测密切接触SARS患者的医护人员血清中SARS病毒IgM及IgG抗体的水平,对SARS病毒有无隐性感染作初步调查.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200例正常人,200例在SARS病房工作1个月的医护人员血清中SARS病毒IgM及IgG抗体的水平.结果正常人及医护人员血清中未检测到SARS病毒IgM及IgG抗体.结论不同于普通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SARS病毒可能不具有隐性感染性.

    作者:冯珍如;徐国宾;刘平;闫存玲;李海霞;王广发;王贵强;徐小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定量超声在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跟骨定量超声在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可行性及T值和Z值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Achilles Exoress定量超声骨测量仪对302例60~80岁门诊体检人员右跟骨进行测定.结果T值<-1SD有216例占总数的72%,Z值<-1SD有72例占总数的24%.结论定量超声检测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及骨折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T值在诊断骨质疏松中起参考作用,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Z值在诊断骨质疏松中起决定作用,并对治疗骨质疏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雷;刘林林;曹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功能改善方法的探讨

    多年来,许多医师在研究治脑出血疾病和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取得一些良好的效果,但结果尚未尽如人意.多数医生将研究精力放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上,很少有医生研究手术方案和术后治疗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

    作者:徐庚;刘岩;凌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测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8例MG患者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IL-6、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G患者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G患者组血清IL-6水平在用GC治疗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1),其血清IL-6与血清AchRab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1).结论IL-6与MG发病密切相关,IL-6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过程;检测血清IL-6水平对MG临床有重要价值;GC可抑制IL-6合成及AchRab的产生.

    作者:程耀武;张东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混苯对作业女工血清SOD活性及生殖机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混苯对作业女工血清SOD活性及其生殖机能的影响;探讨血清SOD活性及生殖机能改变作为混苯早期损害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取2ml静脉血,测血清SOD活性及血中WBC值;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混苯作业女女工生殖机能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混苯作业女工血清SOD活性明显增高,且早于WBS的改变;月经异常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情况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混苯对作业女工血清SOD活性及其生殖机能有严重影响,血清SOD活性及生殖机能改变可以作为慢性混苯对机体损害程度检测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铁骥;李欣;周密;胡梦林;粟学军;朱健;李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患者的血液学临床表现

    目的对7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血液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探讨,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对70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SARS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65/70(92.5%)患者淋巴细胞减少(包括淋巴细胞亚群)43/70(62.8%),治疗后2~3周出现中性细胞粒细胞增加,37/70(52.8)患者血红蛋白比入院前降低20g/L,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innate immune adhensive function,EIIA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IIAF和淋巴细胞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特别是T淋巴细胞(CD4和CD8)在SARS病程早期的减少及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持续性降低和SARS患者病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在SARS病程中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较,无特异性改变.

    作者:张晓峰;曾珍;王陆军;陈黎明;耿华;韩玉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清CA125及CA19-9联合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25及CA19-9联合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内异症患者3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17例,健康育龄妇女27例(对照组)血清中CA125及CA19-9值.结果内异症、腺肌症及对照组血清中CA125检测值及阳性率分别为45.8±22.5、46.9%;35.5±18.2、41.2%;9.2±8.3、3.7%;内异症、腺肌症及对照组血清CA19-9检测值及阳性率分别为57.2±32.6、75.0%;43.1±37.5、35.3%;14.5±9.6、7.4%;前两组与对照组CA125及CA19-9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两组之间CA125及CA19-9值及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内异症血清中CA19-9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5.0%及92.6%,CA12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6.9%及77.8%.CA125及CA19-9联合测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3%及78.7%,与两者独测定的敏感度有显著差异(P<0.05).内异症Ⅰ、Ⅱ期与Ⅲ、Ⅳ期CA19-9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中CA125及CA19-9联合测定提高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度.诊断腺肌症以血清CA125检测为主.

    作者:尚慧玲;李荷莲;李光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96例,男70例,女26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0.5岁.全组皆有肾绞痛及肉眼或镜下血尿,均先行超声检查.

    作者:吴雅静;刘天颖;姬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星形细胞瘤中CDK4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中CDK4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学分级关系.探讨G1→S期CDK4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结合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33例人脑星形细胞瘤中CDK4蛋白的定位、定量及其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之间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细胞中CDK4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脑组织细胞,CDK4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CDK4阳性表达率在各级别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低级别肿瘤中有3例CDK4基因呈过度表达,占15%,而在高恶性度组星形细胞瘤中均存在CDK4基因过度表达.结论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存在着CDK4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及恶性发展可能有关,CDK4基因的异常表达对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有指导意义.

    作者:于洪泉;赵刚;许侃;魏宇鹏;许海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TCD)作为一种无损伤检查技术,可直接取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功能状态资料,且重复好,当VBI产生某些临床症状和体症时,颅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脑血流量也将发生相应改变,因此TCD尤为敏感,本组80例患者,临床表现头晕,头痛,TCD异常率8.75%,且以VA及BA血流减慢多见,本组占47.2%与文献报告一致.

    作者:卢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Bcl-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关系密切,Bcl-2提示高表达、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有低的转移率及好的预后.

    作者:曲文志;宋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液分泌型IgA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研究

    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在局部黏膜免疫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5].近的研究显示,肾脏有产生sIgA的能力,下尿路未显示有分泌这种物质的能力[2],上尿路感染应比下尿路感染产生更多的sIgA,因此测定尿液中sIgA可能有助于鉴别是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作者:刘木清;曾常茜;金海甲;刘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绒毛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原代培养滋养层细胞3 h后开始贴壁,18 h后全部贴壁,3天可传代,角蛋白、波形蛋白染色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建立了稳定的人类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作者:韩丽英;苑春莉;黄冰玉;胡静;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慢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130例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慢性肝炎的病人及肝穿刺病理证实为炎症的20例病人,应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TBA水平.结果慢性肝炎组病人血清TBA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炎症活动的对照组病人,且TBA水平与肝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BA水平是慢性肝炎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并有助于判定慢性肝炎病情程度.

    作者:杜静;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目的研究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7例SARS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系列检测,并选择27名HIV感染者、5名急性腮腺炎和7名麻疹患者作疾病对照,另选20名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SARS患者CD3、CD4和CD8绝对数显著低于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但CD4百分率偏高、CD8百分率偏低,CD4/CD8比值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疾病日期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密切正相关.另外,SARS患者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结论SARS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低下.

    作者:沈芳;蒋伟伦;曹韵贞;张建良;黄江蓉;蔡枫;高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胚关节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学研究

    目的通过非协调性异种移植,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将人胚关节软骨细胞作为同种异体移植材料用于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胚关节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于术后2、4、8、12、20周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细胞因子水平监测及循环中抗供者抗体的检测进行免疫学监测,同时设胶原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综合分析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人胚关节软骨细胞异种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未见明显的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发生无明显.结论本研究为人胚关节软骨细胞应用于同种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免疫学佐证.

    作者:陈昕;赵雷;闫晓明;胡春光;周余来;颜炜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泳法测定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神经氨酸酶孵育血清快速电泳法检测181例血清ALP同工酶.结果健康成人ALP同工酶电泳主要为肝型和骨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5%~62.3%和37.7%~65.5%.男女性别之间ALP无明显差异(P>0.05).儿童ALP同工酶主要为骨型ALP,占85%以上.肝、骨ALP分离彻底,区带清晰.肝病:主要为肝型ALP,达80%以上;骨病:主要为骨型ALP,达80%以上;阻塞性黄疸:为肝型和骨型ALP活性均增高,但以肝型ALP增高更为突出;佝偻病:为骨型ALP轻、中度升高,不超过总活性的70%;孕妇:在肝和骨之间出现胎盘型ALP峰.结论测定ALP总活性及其同工酶对引起ALP活性增高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淑艳;梁娜;艾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韦格内肉芽肿8例诊治体会

    韦格内肉芽肿(WG)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复习了我院8例经病理证实的韦格内肉芽肿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正波;李红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563例有SARS接触史的健康人体检结果分析

    对有SARS接触史的健康人群进行免疫学检查,以调查不同人群感染SARS的情况及感染SARS病毒后的不同结果.

    作者:任秀奇;沈喜;贾艳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HBsAg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具潜能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增强或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DC表型和功能缺失,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共刺激分子表达的降低或细胞因子产生的减少所致,提示DC在乙型肝炎的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2].

    作者:刘惠萍;郑曲波;陈玉炳;罗峰;张宜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浓度混苯作业对工人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在体内苯能诱导机体产生半醌自由基,并导致氧自由基增加,而体内存在早期灭活氧自由基的抗氧化系统分为酶促体系(如SOD,GSH-px,caT,GDT等)和非酶促体系(如Vc早期,Ve,cp.Glu,GDT等)可以灭活自由基保护机体受其害[1].

    作者:高航;李铁骥;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HCV抗原诱导Th1/Th2细胞增殖活性分析及其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Th1/Th2特征性细胞因子,分析Th1/Th2细胞增殖活性,探讨其在丙型肝炎慢性化进程中的免疫学作用,研究HCV感染者肝病慢性化的免疫学因素.方法首先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丙肝病毒感染者的PBMC,纯化其CD+4T细胞,然后用HCV混合Ag刺激培养CD+4T细胞,后用ELISA法检测IL-2、IL-4的含量,分析Th1和Th2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本课题研究病例共包括23例急性肝炎病例(其中7例呈自限性病程,16例转变为慢性肝炎)和20例慢性肝炎病例,以上病例CD+4T细胞经HCV混合抗原刺激培养后,其中7例急性自限性病例表现为Th1样反应(IL-2分泌增加),与16例急性转慢性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76、P<0.01);7例自限性病例在HCV Ag刺激前后Th1样反应有显著性差异(t=18.15、P<0.01).16例急性转慢性病例表现为Th2样反应(IL-4分泌增加),与7例自限性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75、P<0.01);16例急性转为慢性病例在HCV Ag刺激前后Th2样反应有显著性差异(t=4.08、P<0.01).20例慢性化病例主要为Th2样反应,其与急转慢性病例无显著性差异(t=1.01、P>0.05).结论HCV Ag能够特异性地刺激Th前体细胞向Th1或Th2细胞分化;Th1样应答与疾病的好转有关,Th2样应答与慢性化有关.

    作者:宋玉国;张吉林;黄建文;武玉久;毕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促性腺激素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自从60年代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FSH,LH的测定变得十分方便.

    作者:杨池荪;姜彦彬;王振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喉癌组织中nm23蛋白与微血管密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近些年来研究表明人类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需要血管生成[1],肿瘤微血管密度是评估患者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相关基因相关[2].

    作者:周维国;赵丽波;成伟;杨占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RT-PCR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PN0)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从分子水平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诊断分级,评价胃癌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以细胞角蛋白18(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20枚,胃癌组无转移淋巴结(PN0)199枚.结果①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中无CK18mRNA表达,与病理符合率100%.胃癌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99枚淋巴结中有CK18mRNA阳性表达34枚,阳性率17.1%.②胃癌淋巴结微转移(LMM)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浸润(T)呈正相关.结论用RT-PCR法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CK18mRNA是发现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对胃癌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续薇;张明威;黄晶;王欣;李燕;王淑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

    凝血过筛试验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它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机体止血过程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患者手术前更为重要.但测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令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这里仅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过筛试验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郑菊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脊液总钙及离子钙的测定

    目的在不同环境下测定脑脊液离子钙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离子电极法测定离子钙和用终点法测定总钙.结果用于血液离子钙的校正公式不适用于脑脊液离子钙的校正.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推出了用于脑脊液离子钙的校正公式,并适用于临床检验.

    作者:张静春;司学众;陈彤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亚低温方法抗重度颅脑损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方法抗重度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对3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6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分别测定24 h内血中丙二醛(MDA)和脑脊液中β-内啡呔(β-Ep)含量.结果亚低温组患者伤后24h血清中MDA含量及脑脊液中β-Ep含量均明显低于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亚低温方法可以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内有害物质生成减少,从而减轻了脑损伤,是临床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闫晓明;刘庆波;罗毅男;陈儇;洪新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体液HCV RNA定量检测与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住院患者2.2定量PCR试剂合深圳匹基生物技术开发有限生产的FluorogenicPCR Ki1.3仪器美国B10-RAD生产的iCyclerTM1.4方法参照说明书

    作者:孙良一;杨光;张泽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脐部分泌物致病菌分析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68份脐部分泌物均来自我院NICU病房患儿,年龄小1天,大28天,脐部分泌物用无菌棉试采取,取样后立即送细菌培养室.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羟基磷灰石和骨生长因子复合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和骨形成蛋白(BMP)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物修复颌骨缺损的骨形成反应.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设立HA/bFGF为实验组,HA/BMP,BMP/bFGF,HA,及空白组4组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天、3个月5个时间来取材,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X线检查,观察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HA/BMP/bFGF组在诱导新骨形成方面及成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HA/BMP/bFGF复合物可以做为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在颌骨缺损中进行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诱导中能发挥协同与促进作用,使新骨形增多.

    作者:高云静;刘新;张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熟及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临床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应用IL-4、GM-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7 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培养至第5~6 d,加入黑色素瘤(B16)冻融抗原继续培养1~2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并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72 h,终止培养前16 h加入3H-TdR(0.5μCi/孔),γ-液体闪烁仪测定cpm值.结果IL-4、GM-CSF培养3 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形状不规则,培养5~6 d时,有刺状突起、拉长,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抗原装载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表达,IL-4+GM-CSF+TNF-α组(61.68%,71.25%)及IL-4+GMCSF+冻融抗原组(63.11%,76.8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3.88%)及单纯IL-4+GM-CSF培养组(21.86%,28.69%)(P<0.001),IL-4+GM-CSF+TNF-α组与IL-4+GM-CSF+冻融抗原组比较CD83、CD86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液闪仪检测结果显示,IL-4+GM-CSF+冻融抗原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5).结论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足够量树突状细胞,经肿瘤抗原刺激后绝大部分成熟.

    作者:陈玉丙;张红梅;刘亚娟;刘林林;范洪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及在癌症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及在癌症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1-萘酚磷酸为基质,测定肝素抗凝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结果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的参考值为2.6-5.0 U/L,该方法的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5%和5.45%,线性范围为1-35 U/L.癌症骨转移患者该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癌症骨转移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检验指标.

    作者:荣墨克;柏林;单桂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TRAIL分子胞外区基因工程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人TRAIL配体胞外区基因工程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TRAIL配体胞外区cDNA,克隆入PCR2,1载体,测序验证后用基因重组法构建了TRAIL配体胞外区和组氨酸盒的原核表达质粒pQE-hTRAIL.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M15中表达,经1mmol/LIPTG在37℃条件下诱导4 h,亲和层析柱纯化.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所表达融合蛋白为人TRAIL配体胞外区分子,分子量30kD.表达量约为2mg/ml.结论人TRAIL配体胞外区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良好表达,为深入研究TRAIL配体分子在肿瘤与自身免疫病中的可能应用提供了材料.

    作者:路丽明;李宁丽;沈佰华;王利;余奇文;聂红;张继英;柏峻;张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但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鉴别.自1999年3月~2000年12月,本院对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抗体(抗-MP-IgM)及冷凝集实验(CAT)的检查,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2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丽娜;乌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与内膜异位症

    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的生物化学IGFs是小分子量多肽,IGF-1有70个氨基酸,IGF-2有76个氨基酸[5].两种分子有62%的氨基酸同源性.它们的结构与胰岛素相似,是包括含有3个二硫键桥的多肽链.IGF-1的基因编码区位于12染色体长臂上,含6个外显子;IGF-2的基因编码区位于11染色体短臂上,与胰岛素基因毗邻[1,2].IGF主要合成部位是肝细胞,其合成受GH和营养因子的调节[3].

    作者:苑春莉;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缔组织病与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多种结缔组织病在呼吸系统的表现之一,它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由于其症状出现晚且不典型,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治疗难度增加,预后甚差,死亡率高.因此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等方面作以综述.

    作者:陈志营;毕黎琦;赵林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冠状病毒S蛋白研究进展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原体的确定,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的研究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者:周密;李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

    目的p53基因是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放射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检测p53基因多态性将对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及预后提供指导意义.本文简要综述p53基因单核苷酸多肽性与肺癌及与其组织学类型和种族的关系.

    作者:刘林林;吕文天;邹国光;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交界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性,40岁,本地某医院行政工作人员.于2002年11月末体检时超声偶然发现腹腔肿物,直径7cm,包膜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CT检查指示肿物位于胃窦后方、胰腺前方,团块形,肠系膜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

    作者:靖建民;王连友;陈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肢端脓疱病误诊为指端化脓性感染2例

    肢端脓疱病[1]也称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 AC),是一种发生于指(趾)末端的慢性、复发性、无菌脓疱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好发于指(趾)端,以指(趾)甲周围病变为主,甲可变形、增厚或脱落,甲床及皮肤有无菌性脓疱样病变,病变反复发作,病程长.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并易被误诊.作者遇到2例儿童肢端脓疱病病例,初均误诊为指端化脓性感染,现汇报如下.

    作者:李春雨;崔树森;李立森;何明;郝雪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检中发现多量一过性前列腺巨嗜颗粒细胞1例

    病例:徐××、男性、31岁、高烧住院.症状:腰痛、流鼻涕、咳嗽.实验室检查:血像WBC4.1×109/L,Hgb:160g/L.plt:43×109/L.便常规:不成形、软、潜血(+).

    作者:苏小妹;张燕军;刘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粟粒性肝结核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杜某某,男,52岁.因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畏寒不明显、无咳嗽及咳痰、无恶心及厌油.

    作者:凌励;周道银;惠小阳;丁志祥;何泳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分析

    1病例介绍例1:女,60岁.产后血压高26年,反复双下肢水肿,活动后心慌气短6年,纳差颜面水肿2周.孕4产4顺产.产第4胎一月后发现血压高,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高达230/120 mmHg.

    作者:艾文静;徐晖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