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是著名中医传统方剂,以人参补肺益气生津为主药,辅以麦冬养阴、清热以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为佐使药.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效,使气复律回,汗止而阴存,因久咳伤肺而气阴两虚者,亦可用本方益气养阴、润肺而止咳.
作者:陈述;牟翠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许多研究表明,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Ca2+代谢紊乱是导致细胞死亡的终共同途径之一,因而钙通道阻滞剂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尼卡地平,作用部位专一,主要选择性地作用-心脑血管,药理效应较强,而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将尼卡地平对脑血管循环的,药理作用及手术时异常高血压的急救应用.
作者:赵亚臣;李玉龙;丁玉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常引起肺通气障碍、组织缺氧、CO2潴留及肺动脉高压(PAH)而导致肺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是严重威协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其诱因繁多,病理复杂,临床治疗十分困难,为探索对该病的有效疗法,近几年来,我们将川芎嗪用于COPD伴肺心病及心衰呼衰病人6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凤英;安成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肺炎Ⅱ号口服液是由我院30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优秀处方肺炎Ⅱ号煎剂改变剂型而来的,经哈尔滨市药检所制定标准,医院制剂许可证号为黑卫药制证字第哈-08号,批准文号为哈卫药制字(内)-(95-795)号.
作者:金彦;梁哲;张力;王露;赵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
作者:金文成;孙禹威;陈方倩;张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言语障碍及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此药易于引起动作减慢、肌力增强等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使儿童出现认知、抑郁及学习障碍而被迫停药.而泰必利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快.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泰必利增量法治疗1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竞梅;王红梅;周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改善微循环,临床主要用于松弛平滑肌,解除痉挛,缓解疼痛,也可用于感染性休克.近年来随着654-2应用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了该药许多新的药效作用,现简介如下:
作者:夏春燕;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0%的UAP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的心肌梗塞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的.为了有效控制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观察丹奥(奥扎格雷,辽宁丹东制药厂)的药效,我们用丹奥治疗常规治疗症状不理想的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宇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感觉障碍及其他各种神经功能异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富昌;郭振芳;王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期柳叶中邻苯二酚的含量,并考察其变化规律,为柳叶的采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时期的柳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柳叶中邻苯二酚的含量.结果:7~8月柳叶中邻苯二酚含量高.结论,采收期是影响柳叶中邻苯二酚含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冠英;宋文霞;成明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方法代替兔热原检查法,同时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时的干扰.
作者:王梅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控制抗生素检定法中的关键非生物因素,在获得与真值更接近的结果.方法:对抗生素微生物检验中的非生物因素进行筛选,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平均可信限率为2.93.结论:滴样顺序和台面水平是影响结果精密度、准确度的关键因素,对这两个因素进行控制,得到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作者:孙晓东;李亚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异常升高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通过拮抗剂阻断这一系统的活性而起到治疗心衰的目的[1].强心苷类是传统的治疗心衰的药物,具有强心、利尿功能,本文通过小鼠代谢笼实验证明了强心苷类的典型药物西地兰D的利尿作用,同时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浆醛固酮浓度,结果表明:强心苷类药物西地兰D在1~2小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RAAS有显著的影响,并探讨了强心苷类治疗心衰的机制.
作者:吴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喷干工艺与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方法: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工艺生产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并通过加速实验跟踪测定了阿莫西林钠随时间变化,其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以下两种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结论: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稳定性较好.
作者:沈艳丽;孙颖;吴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考察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期.方法: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放置5d,10d;上市包装4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分别观察和测定其外观、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水分、降解产物及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除高温(60℃、80℃)外,其他条件下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检测结果确定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的贮存条件为阴凉密闭,暂定有效期为两年.
作者:王薇薇;王会杰;王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合成四代头孢盐酸头孢吡肟中间体7-氨基-3-[1-(1-甲基吡咯烷)甲基]-头孢烷酸盐酸盐(A).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保护、碘代、取代、脱保护、成盐,反应制备得到(A).运用IR、1H-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43.3%(以7-ACA计).结论:本合成工艺条件温和,反应总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芳;宫平;李秀艳;魏立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辛伐他汀是降血脂的常用药物,与葡萄柚汁合用可大大增加其酸的血清浓度.试验表明合用后辛伐他汀的平均Cmax增加了9.4倍,而辛伐他汀酸的平均Cmax和AUC0∞升高约7倍.这些在临床用药时应予以注意.
作者:董红奎;张丽军;李敏;周宇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采用适当方法增加维体舒肠溶衣片释放度检查.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体舒肠溶衣片酸及磷酸盐缓冲液中乙酰水杨酸释放量.结果:乙酰水杨酸释放量测定在3.55μg/ml~35.5μ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可达99.7%.结论:增加了该制剂释放度检查,释放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具有实用性.
作者:王洪福;吴玉山;刘宇;王景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简化头孢地嗪钠的合成路线,以乙酰丙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环合、酸析、缩合、成盐等反应,制备头孢地嗪钠,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条件要求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梁轶群;李秀艳;牟春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丁螺环酮及其活性代谢物1-嘧啶哌嗪浓度.方法:用Hypersil BDS CN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四氢呋喃-磷酸盐缓冲液(15:15:70)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m-1,室温,紫外检测波长238nm,内标物为1-嘧啶哌嗪.结果盐酸丁螺环酮在10~200μg·mL-1范围内,1-嘧啶哌嗪在10~200μg·mL-1峰面积比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4,回收率为97.58%~105.4%,RSD均小于9%.本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
作者:吴景岩;王锐成;孙美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合成头孢替安中间体2-甲酰氨基-噻唑基-4-乙酸;方法:以2-氨基-噻唑基-4-乙酸乙酯为原料,经甲酰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备得到.用I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总收率为70%;结论:本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晖;魏玉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全新的合成路线,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化合物,经过甲酯化、游离、成内酐、缩合、水解、精制等6步反应得到天冬天精,总收率达到45.85%,较文献收率提高了8%,质量符合标准.
作者:金石;徐浙龙;黄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王某,女,30岁.于2002年9月10日入院.主诉:停经40周+2腹部不适感二天.现病史:末次月经2001年12月1日,预产期2002年9月8日.孕6个月曾因腹痛来我院门诊就诊,口服多力妈1盒治愈.无阴道流血史.妊娠36周出现双下肢酸痛,劳累后加重(腰椎间盘突出所致).
作者:胥风华;黄敏;杨新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突然剧烈腰疼、头疼5小时,腰穿诊断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于2001年11月3日收住院.查体:颈强直,克氏征(+)腰部叩痛明显,左下肢肌力Ⅲ°,有一过性尿潴留,大便正常.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作者:樊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乳腺导管扩张病亦称细胞性乳腺炎,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随着病理检查的普遍开展,发现的病例有增多趋势.本病在临床上与其他乳房疾病,尤其是乳癌较难区别,易导致误诊误治.我院自1992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病40例.
作者:靳银宝;张继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市售抗风湿药中怀疑含有激素物质,通过TLC法、HPLC法鉴别药物中是否含有激素.方法:参照文献方法中泼尼松及其它甾体抗炎药的TLC方法以及醋酸泼尼松HPLC方法进行实验.结论:经TLC显色、HPLC保留时间、以及DAD获得的UV图比较,确证抗风湿中药胶囊中含有醋酸泼尼.
作者:吴雨川;刘天扬;姜连阁;白政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中5-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250×4.6mm,10μm),以咖啡因为内标,甲醇-水(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室温.线性范围为80~6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61%),辅料和内标物对测定无干扰.
作者:黄宇红;张彦龙;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黄芪多糖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论合格;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暂定本品含量以葡萄糖计,每ml不少于7.0m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巍;龙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测定乳酸钙口服液中维生素VD2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相精制反相分离的方法.结果:其线性范围0.5~1.5ug/ml,平均回收率为96.52%(RSD=2.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贺微;于兵;高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方法:以C18色谱柱;以0.0l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65:35)为流动相(PH2.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288nm.峰面积采用外标法.结果:在0.27μg.ml-1~13.30μg.ml-1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85%(n=6),RSD=0.86%,高三尖杉酯碱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高丽;胡志;高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可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是克服某些脂溶性或水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困难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本文从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基本概念、处方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出发,对其在药学方面应用的特殊及质量要求等进行讨论.
作者:魏莉;王东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薄膜包衣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针对薄膜包衣过程中出现粘片、架桥、桥接现象等技术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结果:在使用包衣粉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了薄膜包衣外观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作者:王玮;刘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材绝大多数直接取自天然产物,并以原药材形式用于临床,因此中药材的评价对于提高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好建立在缜密、系统、全面的基础上,结合药理活性等指标,做出综合评价.指纹图谱、模式识别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于多种领域,本文即对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并且简要介绍模式识别、形状评价、计算机技术应用、有限成分组合质量标准、药理学评价体系等方法.
作者:刘文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一种或几种疾病的重要基本保证,对患者来讲,药物则他们获得康复的希望,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真正能够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则是重要的.
作者:刘玉莹;李欣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膜过滤技术的研发日益拓宽,膜技术已受到各行业的高度重视.微生物发酵用的无菌空气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我厂抗生素发酵的空气除菌设备中就有上海核八所研发的PVDF膜为过滤材料、采用折叠技术制作而成的JPF型空气除菌滤芯,这项技术使发酵成本大幅下降.
作者:刘钟郊;李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青霉素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医药难题,始终是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的焦点.围绕着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若干问题,几十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青霉素过敏反应研究情况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胡海洋;乔春明;张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阿奇霉素是90年代推出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口服固体制剂分散片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观迎.
作者:王建波;曲光;张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使洗过的空瓶质量能够合乎GMP要求.方法:采用毛刷式洗瓶机及超声波式洗瓶机洗瓶,加以比较.结果:超声波洗瓶机洗过的空瓶质量远好于毛刷洗瓶机.结论:粉针剂所使用的西林瓶应采用超声洗瓶技术从而保证粉针制剂质量.
作者:韩丽;李秀荣;律兰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青霉素产量.方法:通过调整氮源比较,考查其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合适的氮源比例能够提高发酵水平.结论:青霉素的产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曲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无菌分装设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生产设备及工器具的清洁效果检测是否符合生产.方法:同时检验清洗设备的操作程序及方法是否可行有效及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结论:无菌室清洁,消毒灭菌后使无菌环境达到要求,其澄明度,微生物,细菌内毒素都合格.
作者:冯玉梅;修玉梅;律兰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通过对复方铝酸铋片生产工艺的改进,解决了该产品生产过程中难制软材、难制粒、难整粒的问题,提高了片面外观质量,同时减少了原辅料损耗,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
作者:韩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寻找新的菌种提高利福霉素B的发酵水平.方法:对菌株AmediterraneiXCl-02进行筛选、诱变,获得新的菌株.结果:获得高产菌株AmediterraneiXC9-25,生产能力较原始出发菌株AmediterraneiXCl-02提高1.385倍,效价达到10000u/ml.结论:通过工业方法产生菌株,并对其进行筛选变种是提高利福霉素B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日红;王高升;马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提高青霉素产品合格率.方法:应用水洗对青霉素滤液进行洗涤.结论:方法可行,费用低,且通过温度控制,对产品收率无影响.
作者:黄美滨;白铁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保证成品药品的澄明度,寻找控制胶屑产生的原因.方法:分别从设备、人员、材质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考察,找出造成胶屑的主要原因,改进设备,强化人员培训,配合厂家寻找好的工艺配方.结论:通过改进使胶屑占毛点百分率由原来78.9%降到66.52%;每次平均胶屑个数由4.08降至2.07.
作者:张丽敏;关美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降低发酵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法:试验分析,在不影响原有发酵单位的情况下,用苯乙酸钠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替代苯乙酸钾.结果:由PAA-Na替代PAA-K,发酵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平均发酵成本降低.结论:提高发酵指数,可以应用于大型生产.
作者:于得林;苑贵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