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青霉素生产质量对降低过敏反应的研究

胡海洋;乔春明;张玉华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 生产质量, 过敏反应, 重大成果, 医护人员, 若干问题, 反应研究, 世界性, 医药, 焦点, 患者
摘要:青霉素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医药难题,始终是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的焦点.围绕着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若干问题,几十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青霉素过敏反应研究情况分析,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54-2临床新用途

    654-2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改善微循环,临床主要用于松弛平滑肌,解除痉挛,缓解疼痛,也可用于感染性休克.近年来随着654-2应用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了该药许多新的药效作用,现简介如下:

    作者:夏春燕;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脊髓血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突然剧烈腰疼、头疼5小时,腰穿诊断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于2001年11月3日收住院.查体:颈强直,克氏征(+)腰部叩痛明显,左下肢肌力Ⅲ°,有一过性尿潴留,大便正常.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作者:樊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乳酸钙口服液中维生素D2含量

    目的:测定乳酸钙口服液中维生素VD2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相精制反相分离的方法.结果:其线性范围0.5~1.5ug/ml,平均回收率为96.52%(RSD=2.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贺微;于兵;高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冬天精的合成

    本文通过全新的合成路线,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化合物,经过甲酯化、游离、成内酐、缩合、水解、精制等6步反应得到天冬天精,总收率达到45.85%,较文献收率提高了8%,质量符合标准.

    作者:金石;徐浙龙;黄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高青霉素生产质量对降低过敏反应的研究

    青霉素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医药难题,始终是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的焦点.围绕着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若干问题,几十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青霉素过敏反应研究情况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胡海洋;乔春明;张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方法:以C18色谱柱;以0.0l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65:35)为流动相(PH2.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288nm.峰面积采用外标法.结果:在0.27μg.ml-1~13.30μg.ml-1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85%(n=6),RSD=0.86%,高三尖杉酯碱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高丽;胡志;高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中间体头孢烷酸盐酸盐的制备

    目的:合成四代头孢盐酸头孢吡肟中间体7-氨基-3-[1-(1-甲基吡咯烷)甲基]-头孢烷酸盐酸盐(A).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保护、碘代、取代、脱保护、成盐,反应制备得到(A).运用IR、1H-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43.3%(以7-ACA计).结论:本合成工艺条件温和,反应总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芳;宫平;李秀艳;魏立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福霉素B的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目的:寻找新的菌种提高利福霉素B的发酵水平.方法:对菌株AmediterraneiXCl-02进行筛选、诱变,获得新的菌株.结果:获得高产菌株AmediterraneiXC9-25,生产能力较原始出发菌株AmediterraneiXCl-02提高1.385倍,效价达到10000u/ml.结论:通过工业方法产生菌株,并对其进行筛选变种是提高利福霉素B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日红;王高升;马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病40例分析

    乳腺导管扩张病亦称细胞性乳腺炎,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随着病理检查的普遍开展,发现的病例有增多趋势.本病在临床上与其他乳房疾病,尤其是乳癌较难区别,易导致误诊误治.我院自1992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病40例.

    作者:靳银宝;张继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无菌分装设备工器具的清洁效果实验

    目的:对无菌分装设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生产设备及工器具的清洁效果检测是否符合生产.方法:同时检验清洗设备的操作程序及方法是否可行有效及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结论:无菌室清洁,消毒灭菌后使无菌环境达到要求,其澄明度,微生物,细菌内毒素都合格.

    作者:冯玉梅;修玉梅;律兰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一种或几种疾病的重要基本保证,对患者来讲,药物则他们获得康复的希望,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真正能够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则是重要的.

    作者:刘玉莹;李欣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炎Ⅱ号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肺炎Ⅱ号口服液是由我院30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优秀处方肺炎Ⅱ号煎剂改变剂型而来的,经哈尔滨市药检所制定标准,医院制剂许可证号为黑卫药制证字第哈-08号,批准文号为哈卫药制字(内)-(95-795)号.

    作者:金彦;梁哲;张力;王露;赵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探讨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可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是克服某些脂溶性或水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困难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本文从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基本概念、处方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出发,对其在药学方面应用的特殊及质量要求等进行讨论.

    作者:魏莉;王东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减少胶屑提高胶塞洗涤澄明度

    目的:为了保证成品药品的澄明度,寻找控制胶屑产生的原因.方法:分别从设备、人员、材质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考察,找出造成胶屑的主要原因,改进设备,强化人员培训,配合厂家寻找好的工艺配方.结论:通过改进使胶屑占毛点百分率由原来78.9%降到66.52%;每次平均胶屑个数由4.08降至2.07.

    作者:张丽敏;关美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工艺制阿莫西林钠含量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喷干工艺与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方法: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工艺生产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并通过加速实验跟踪测定了阿莫西林钠随时间变化,其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以下两种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结论: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稳定性较好.

    作者:沈艳丽;孙颖;吴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丹奥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0%的UAP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的心肌梗塞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的.为了有效控制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观察丹奥(奥扎格雷,辽宁丹东制药厂)的药效,我们用丹奥治疗常规治疗症状不理想的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宇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芪多糖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黄芪多糖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论合格;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暂定本品含量以葡萄糖计,每ml不少于7.0m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巍;龙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维体舒肠溶衣片释放度检查研究

    目的:研究采用适当方法增加维体舒肠溶衣片释放度检查.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体舒肠溶衣片酸及磷酸盐缓冲液中乙酰水杨酸释放量.结果:乙酰水杨酸释放量测定在3.55μg/ml~35.5μ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可达99.7%.结论:增加了该制剂释放度检查,释放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具有实用性.

    作者:王洪福;吴玉山;刘宇;王景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地嗪钠的合成

    为了简化头孢地嗪钠的合成路线,以乙酰丙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环合、酸析、缩合、成盐等反应,制备头孢地嗪钠,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条件要求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梁轶群;李秀艳;牟春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调整氮源提高青霉素产量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青霉素产量.方法:通过调整氮源比较,考查其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合适的氮源比例能够提高发酵水平.结论:青霉素的产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曲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