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10
  • 国内刊号:31-168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6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特种医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内毒素和GRP变化及临床意义

    现代研究证实,在应激状态下,肠道细菌和毒素侵入人体,可引起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结构和功能破坏,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ponse syndrome,SIRS),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可致患者死亡[1-4].因此,及早发现SIRS、积极控制MODS发生.

    作者:沈建法;钟磊;朱文兴;杨军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OPN和TNF-α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性关节炎(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测OA膝关节和正常膝关节滑液中OPN和TNF-α的含量情况.结果:OA组关节滑液中OPN、TNF-α含量分别为(4320.5±938.6)ng/L、(428.4±107.1)ng/L,对照组关节滑液中OPN、TNF-α含量分别为(1233.7±314.5)ng/L、(62.3±12.9)ng/L,两组数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两组关节液中OPN、TNF-α含量的相关性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OPN、TNF-α确实参与了人类OA的发病过程,并且在OA病程中OPN、TNF-α极有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协同作用.

    作者:汤慧;李旭珍;王力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预测国人冠心病(CHD)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08例CHD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中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L)的含量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各组间Lp-PLA2、LDL含量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均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血浆Lp-PLA2与LD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Lp-PLA2可作为国人的CHD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浆Lp-PLA2与LDL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蔡人权;叶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DM2患者HbA1C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2)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铁蛋白(Ft)、β2微球蛋白(β2-m),分析112名DM2患者患病时间、HbA1C与肿瘤标志物间的相关性.结果:DM2患者的HbA1C、CA125、CA19-9、Ft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2患者的年龄与AFP、Ft呈显著负相关.患病时间与F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HbA1C水平与CEA、CA125、CA19-9、Ft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P<0.01,P<0.05).AFP与CEA、Ft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5).CEA与CA15-3、CA19-9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1).CA125与CA19-9呈显著正相关(P<0.01).CA15-3与CA19-9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DM2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Ft的水平较正常人组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Ft随HbA1C的升高而增加,与患病时间的长短无关.高血糖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可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田小平;徐宁;惠媛;庄惠芹;苏彩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近年来,骨转移生化标志物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骨代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中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应用.其中,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CTx)是具代表性的骨吸收标志物之一.

    作者:顾青;刘俏平;葛雯莉;高云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锌指蛋白KOX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制备重组锌指蛋白KOX12(肿瘤相关蛋白),并制备其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观察它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得到KOX12cDNA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和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M15和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以KOX12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聚乙二醇(PEG)融合法进行细胞融合制备产生抗KOX1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体用免疫组化法对结肠癌、肺癌组织进行染色.结果:构建了含KOX12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表达质粒,并表达及纯化了KOX12重组蛋白,建立了产生抗KOX1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C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显示6C8对KOX12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在结肠癌组织和肺癌组织切片中有少数细胞呈阳性反应.结论:6C8单克隆抗体是锌指蛋白KOX12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为IgG1型、k链亚类免疫球蛋白.在肺癌组织及对肠癌组织中有阳性细胞可见.该文为KOX12蛋白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个平台,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作者:陈颖;廣橋良彦;林谋斌;刘宝林;沈敏;鸟越俊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TRF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食管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0例食管上皮内瘤变和20例食管正常组织中TRF2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和食管鳞癌组织中,TRF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6.7%和96.7%.食管鳞癌组织中,TRF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呈轻度正相关(P<0.01).结论:TRF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提示TRF2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检测TRF2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少金;杨小龙;丁伯应;熊克品;任刚;龚荣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AP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患者的血浆APN、ha-CRP含量.结果:APN含量冠心病(CUD)组低于粥样硬化组(P<0.05),粥样硬化组低于正常组(P<0.05);ha-CRP含量和Gemini积分CHD组均高于粥样硬化组(均P<0.05),粥样硬化组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APN含量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he-CRP含量和Gemini积分ACS组均高于SAP组(均P<0.05).APN含量与Gemini积分呈负相关(r=-0.36,P<0.05),hs-CRP含量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P<0.05),APN含量与hs-CRP含量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APN含量降低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标志,APN含量的高低与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为临床无创性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梅益斌;李付远;李洋威;胡昌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介入热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及临床实验已证明,热疗有促进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1]及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现总结2006年9月~2009年8月入院治疗的原发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军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状腺显像和功能测定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炎性病变,早期症状和体征与Graves'病、甲状腺肿瘤相似,易造成误诊[1].本文对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和52例Graves'病患者进行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和甲状腺功能测定,旨在探讨核医学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小虎;周海中;朱亚林;曹剑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fPSA/tPSA比值对PCa和BPH鉴别诊断的意义

    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PCa恶性度高,确诊时,已有部分病人局部或远处转移;BPH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因而,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诊断PCa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赵明;刘晖;季晓鹏;李会军;宋华;郑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胰岛素测定的影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是糖尿病诊断和胰岛内分泌功能评价的两个常用试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还原剂,主要生理作用是对抗氧化对巯基的影响和整合解毒功能.其应用对氧化还原法测定血糖的影响已有报道[1,2],作者通过实验发现,GSH对胰岛素测定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海江;王亚玲;陈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我国约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近40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1],感染丙肝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曹艳;范海宁;闫春明;曹继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LE患者外周血CD40-CD40L测定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产生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SLE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现在普遍认为免疫调节异常在其发病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中包括一对共刺激信号CD40-CD40L的调节异常,淋巴细胞的功能失衡、异常活化等.

    作者:蔡青;衡爱萍;雷光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Bc-IgM检测在乙肝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本文应用雅培I2000检测HBVM和HBe-IgM以探讨HBc-IgM在乙肝鉴别诊断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2008年8月~2009年6月所有诊断为急性乙肝的患者37例,其中23例有全程随访.慢性乙肝急性发作45例及随机抽取慢性乙肝病例91例,共计173例.

    作者:周鸿良;陈小静;杨丽俊;费敏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100B蛋白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检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浓度,旨在揭示其与GCS评分、血肿量、脑室积血及生存率的相关性,以评价其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为脑出血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王克义;张玉芳;董晓巧;俞文华;张祖勇;杜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腹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联检对鉴别良、恶性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腹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联检对鉴别良、恶性的价值,并与细胞学检查进行对照.方法:对92例恶性胸腔积液及78例恶性腹腔积液标本均作了6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细胞学检查,其中CA50用放免法,其余CA125,CA15-3,CYFRA21-1,βHCG,HCG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6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中,以CA125阳性率为高,其他依次为CA50>CA15-3>CYFRA21-1>β-HCG>HCG.其中HCG及βHCG虽然阳性率较低,但几乎没有假阳性,故仍具有采用价值.以二项标志物联检,则首选CA125+CYFRA21-1或CA125+CA50,为敏感.如有高度怀疑不决时,下列标准对提示恶性可供参考.①四项CA中二项阳性者;②一项CA+βHCG或HCG阳性者;③βHCG及HCG均阳性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细胞学检查可疑者可为互补.结论:胸腹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联检对确立恶性诊断殊有帮助.

    作者:李建刚;吉志固;崔学军;朱自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urvivin和CXCR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Survivin和CXCR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1例NHL患者新鲜淋巴组织标本Survivin基因和外周血CD4和CD8阳性T细胞上CXCR3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61例NHL患者Survivin表达(0.65±0.37),完全缓解后仍表达(0.49±0.3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22±0.1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NHL患者CD4+CXCR3(46.2±11.4);CD8+ CXCR3(32.6±7.8),与正常对照组CD4+CXCR3(16.9±6.4)和CD8+ CXCR3 (13.8±4.7)相比有差异(P<0.05),完全缓解后CD4+ CXCR3(24.6±8.1)和CD8+CXCR3(17.8±7.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NHL患者Survivin表达的高低和疗效无关(P>0.05),但是CXCR3表达高的CR率低.结论:Survivin基因和CXCR3与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但是Survivin表达高低与淋巴瘤疗效无关,而CXCR3低表达的缓解率高.

    作者:郑晓燕;童向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ICAM-1和PCT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及诊断意义.方法:将77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1例,重症型急性胰腺炎(SAP)46例,并对SAP按有无感染分为SAP-1(感染性)25例和SAP-2(非感染性)21例;分别取其7d内的空腹静脉血,用ELISA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AP-1和SAP-2组的sICAM-1水平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的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SAP-1组的PCT水平与MAP组、SAP-2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CAM-1和PCT的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认为其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永升;楼芝英;朱元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NSE、CYFRA21-1、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本文对95例恶性胸腔积液和38例良性胸腔积液及其血清进行肿瘤标志物(TM)--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A(癌胚抗原)进行测定,发现三者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及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机理非常有意义,并且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季晓鹏;田爱娟;袁欣;张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ACS患者血浆IL-1、IL-6及sVCAM-1、sICAM-1检测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随之激活血小板、促进凝血酶形成,终血栓形成[1]使冠状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作者:沙华锋;赖大海;徐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分析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妊娠时除妊娠生理原因,孕妇本身的各种内科合并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外,许多妊娠并发症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重度血小板减少可致产妇产后出血、胎死宫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对母婴存在潜在的危险.

    作者:厉勇;肖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与DNA、前S1蛋白的关系

    本文统计分析了1350例HBsAg阳性的乙肝标本,以探讨HBV血清标志物、HBV-DNA、Pre-S1之间的相关性,为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提供线索和证据.

    作者:余鑫煜;郑专;孙红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APN水平变化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CHD)和高血压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分析低APN血症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ELISA检测血清APN含量,比较各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APN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PN水平低,明显低于心绞痛(P<0.05)、高血压(P<0.05)、动脉粥样硬化(P<0.01)和其它疾病(P<0.01)组;②心绞痛组明显低于其它疾病(P<0.01)组,但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APN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它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元明显差异(P>0.05).结论:CHD和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与其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APN水平有助于观察冠状动脉疾病的病情变化.

    作者:徐军;齐法莲;王燕;尹秋霞;杜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HCV-RNA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检测丙肝阳性的患者血清中HCV-RNA,并以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V-RNA表达分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HCV-RNA病毒复制不同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林;张哲雄;周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urvivin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

    目的:研究探讨Survivin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7例结肠癌患者手术病理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分类统计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分化结肠癌标本Sa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1.0%,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结肠癌标本的100%(P<0.05).Ⅰ、Ⅱ期结肠癌标本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9.1%,明显低于Ⅲ、Ⅳ期结肠癌标本的98.0%(P<0.05).结论:Sarvivin的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结肠癌病理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叶新青;陈发龙;覃思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800例O型孕妇ABO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及分析

    母婴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优生知识的普及和免疫学理论在产科地位的日益提高,母婴血型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梅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BNP对尿毒症患者心衰的诊断价值

    尿毒症性心衰是尿毒症并发症的一种,主要指的是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代谢紊乱及其毒素对心脏的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导致心力衰竭.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12月因尿毒症收治入院、有明确诊断的患者资料,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尿毒症患者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邵海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GP73联合AFP对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联合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共收集160例血清,其中PHC患者64例,肝硬化患者46例,健康人50例.应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GP73诊断PHC的敏感性达到81.2%,与本文患者AFP的敏感性(63.5%)相比,前者有显著增高.GP73和AFP两者联检敏感性有显著提高,达95.3%,与单一GP73或AFP相比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0.01),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GP73可能是诊断PHC一个血清标志物,联检血清GP73和AFP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祖平;张德忠;吴耀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血清cTnI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法对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血清cTnI水平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RBC-C3bRR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cTnI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血清cTn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688,P<0.05).而RBC-ICRR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与血清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784,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清cTnI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章惠刚;付美丽;赵沛光;李建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E-Cad、sICAM-1、L-selec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2],细胞黏附分子家族是介导细胞黏附作用的一大类分子,其中以上皮钙黏蛋白(E-Cad)、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和L-选择素(L-selectin)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尚少见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E-Cad、sICAM-1和L-selectin水平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卫明;王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026例孕中期妇女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血清筛查及细胞染色体分析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CG)在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26例孕中期孕妇血清AEP和f-βCC浓度,结合母龄、孕周和体重等因素,用筛查软件计算风险系数,对DS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神经管缺陷(NTD)高危孕妇行B超检查.结果:筛查的1026例孕妇中,DS高危孕妇64例,阳性率6.2%,NTD高危孕妇9例,阳性率0.88%.在高危孕妇中发现4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神经管畸形.两组异常胎儿染色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35岁或35岁以上孕妇组胎儿异常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孕妇组(P<0.01).结论:利用DS筛查结合B超产前诊断,能够提高胎儿先天性缺陷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作者:张建明;程建平;金跃;王临;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1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氧疗组和非氧疗组,每组各30例,氧疗组给予家庭氧疗,非氧疗组则不予家庭氧疗.观察两组氧疗前后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比值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氧疗组、非氧疗组IL-4/IFN-γ比值大致相仿(P>0.05),但明显高于体检组.治疗后,氧疗组IL-4/IFN-γ比值明显下降(P<0.05),非氧疗组变化不明显(P>0.05).氧疗组显效率16.7%,有效率93.3%;非氧疗组显效率0%,有效率6.7%;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氧疗组急性加重发作(AECOPD)总人次为46次,非氧疗组AECOPD总人次为87次,氧疔组明显少于非氧疗组(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平衡紊乱,长期家庭氧疗逆转了Th细胞的分化异常,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立强;于立杰;汤业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两种检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的方法学比较

    本文报告应用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抗原,并就两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中芳;徐建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杭州市在押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监狱和劳教所服刑人员属于高聚集特殊人群,为了解杭州市该人群HBV感染现状,为制定特殊人群乙肝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9年5月~6月对482名在押人员进行了HBV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慧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RP对流感合并急性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体检及单纯流感、流感合并急性肺炎75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等各项检验数据.旨在探讨CRP测定在流感合并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利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T、APTT、TT、FIB和D-D在PLC患者的应用及其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36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常规凝血项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富银;葛学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A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84例RA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蛋白C(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含量,以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手和腕关节X线等检查,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标准进行x线分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组血浆TpP、TAT、vWF、FPA、P-选择素、D-D显著升高(均P<0.05),PC显著下降(均P<0.01),且随期别的增加而增加或降低(除Ⅲ期与Ⅳ比较外),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组(PC除外)与非活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RA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明显异常,提示存在血栓前状态,应积极予以防范,以免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永华;钱海根;高丽;唐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均证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升高,且其转换率明显加速,并认为与此型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

    作者:朱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UbcH10基因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UbcH10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UbcH10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izol提取组织总RNA,RT-PCR获得UbcH10 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5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UbcH10 mRNA的丰度.结果:在所有肿瘤组织样本中UbcH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其自身的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的相对表达量相比明显升高,平均表达水平是正常组织的10倍以上(0.0802±0.0907 vs 0.0079±0.0088,P<0.01),其中超过20倍的占37.78%(17/45).结论:UbcH10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潜在肿瘤标志物及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世敏;陈英剑;孙晓明;胡成进;刘贤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95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可快速确定白血病细胞胞膜或胞质内的抗原,通过分析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来了解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这就是白血病免疫分型.

    作者:庞玉军;方宏罡;李建华;姜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fPSA/tPSA比值在tPSA 4.0~10.0μg/L对PCa与BP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PCa已是危害中老年男性健康并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李雨升;王叙馥;武风玉;左书耀;余云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TNF-α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自由基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NF-α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2].IL-6是由一条单链多肽组成的糖蛋白.

    作者:徐承来;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VEGF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CEA分泌受胚胎组织的相关基因调控,当某种肿瘤细胞的基因调控受到损伤后能重新启动有关胎儿蛋白的合成,致使肿瘤患者体液中的CEA水平升高.

    作者:许坤;王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β2-m RIA回归模型探讨

    1997年Evrin等开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β2-微球蛋白(β2-m),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基于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实验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各种实验项目有各自的适回归模型,数据处理模型的选择,是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一环.

    作者:孙定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90Sr-90Y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是皮肤在创伤后,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增殖和透明变性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长,超出原有皮损范围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患者多有瘢痕体质,甚至微小创伤如蚊叮即可引起瘢痕,瘢痕形成后常有瘙痒或疼痛.

    作者:王晓燕;朱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IL-2、SIL-2R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IL-2、SIL-2R和VEGF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7人,均为我院心血管门诊确诊的病人,经检查尿中出现持续性蛋白尿(30mg/24h)或肾功能有异常,无糖尿病、心、肺疾病及其它肾病.

    作者:施慧芳;方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前系统性心理干预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本文以老年眼科手术待术患者为对象,通过观察系统性心理干预患者和非系统性心理干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STAI评分和血清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变化,探讨术前系统性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和血清cortisol的影响,为今后心理护理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芳;祝莹;王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leptin与HA、PⅢP联检在肝硬化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本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浆leptin和血清HA、PⅢP检测,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β-HCG、P在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孕酮(P),为及早诊断异位妊娠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自更;张阳;郭勇;蔡冰冰;周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N RIA的意义及评价

    为了探讨血清LN(层黏蛋白)在肾病患者是否会异常增多,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8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N和健康体检者血清LN进行了测定,并将两者的测定结果作一比较.

    作者:徐丽珍;朱丽萍;黄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RAb、TGA和TPO-A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观察131I治疗后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监测甲状腺功能方面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高;樊必夫;管丽华;钱芳;王翔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T、VEGF、IL-6、TNF-α在DM2中作用机制的临床分析

    我们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以探讨此类细胞因子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的发生、发展、诊治和预后判定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旨在为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闫朝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GF-α、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ET-1是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和促进平滑肌作用的肽类物质.TGF-α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有重要的作用[2].TGF-β1是组织生长、修复炎症的细胞转化因子,在促进胶质和基质形成,同时抑制其降解作用中有重要的作用,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3],国内尚少见有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GF-α、TGF-β1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

    作者:赵长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和胸腔积液中TSGF、CYFRA21-1、CA15-3和NSE测定鉴别诊断肺腺癌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意义

    肺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易误认为良性疾病,若处理不当,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尽早鉴别血清和胸腔积液的性质变化,甚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血清和胸腔积液中TSGF、CYFRA21-1、CA15-3和NSE的测定,以鉴别诊断肺腺癌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红;黄福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浆ET和血清NO、LTS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证实[1],NO是内皮源性舒张因子的主要成分,它参与了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ET是肽类血管收缩剂,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和促平滑肌增殖作用.半胱氨酰白三烯(LTS)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及炎症介质.

    作者:赵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干眼症患者泪液β2-m RIA的临床意义

    本文拟对干眼症患者泪液中β-微球蛋白(β-m)进行检测,探讨β-m在干眼症的发生及诊断方面的意义.

    作者:杨国华;霍国庆;黄红;张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TH水平在重症病例判断预后指数中的应用

    近年研究发现,诸多非甲状腺疾病,可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TH)水平,尤其以危重症为甚,血清TH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文通过测定危重病人血清TH的变化,旨在探讨重症病人血清TH水平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庆峰;邹金海;黄清霞;王建春;鲍晶;韩文生;刘宝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国内尚少见有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脂联素相关性的分析报告,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中芳;徐建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MCP-1、IL-6、TNF-α检测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非肺炎支原体 肺炎(非MP肺炎)的临床过程差异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肺炎儿童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测定,探讨两者发病机制的差异及肺炎患儿MCP-1、IL-6、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欣;钱发英;吴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TRAb放射受体分析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68例确诊为Graves'病且接受正规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清TRAb分别在治疗前、药物治疗控制时、缓解后停药时的变化,探讨血清TRAb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呈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临床应用价值

    近几年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作为一种新近开始重视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与其他相关指标的比较来探讨HBV-LP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易华;汤伟;汪晓莺;何义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CA125、CA19-9、CA242联检对卵巢癌的诊断意义

    本文对96例已确诊但未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和CA242进行联检,发现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刘晖;李会军;袁欣;季晓鹏;田爱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血清TBA、CG、H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及透明质酸(H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2例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足月儿32例,早产儿20例)作为观察组,28例无需胃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足月儿16例,早产儿12例).采用酶速率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胃肠道外营养前后TBA、CG、HA水平变化,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三项水平变化的差别.结果:足月儿胃肠道外营养前TBA、CG、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肠道外营养后TBA、CG、HA水平较胃肠道外营养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后TBA、CG、HA水平较足月儿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肠道外营养对新生儿肝胆系统功能有影响,且以早产儿为明显.

    作者:黄卫良;周炯英;张晓懿;吕卫华;马云宝;何启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PLGF表达及血清HGF和VEGF测定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和免疫组化法测定32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35名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VEGF、HGF和PLGF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无论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组血清HG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但轻度和重度组之间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中PLGF表达水平也显示轻度和重度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重度组又显著低于轻度组(P<0.01).血清VEGF水平轻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且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HGF含量与PLGF具有显著相关性(r=0.6012,P<0.01);而与VEGF水平则无明显相关性(r=0.3010,P>0.05).结论:测定结果证实,患者血清三项标志物均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进程,其测定对于了解病情和预后评估有帮助.

    作者:虞秋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抗CCP抗体和RF联检在RA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CCP抗体)和RF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eckMan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同时检测早期RA组(病程<1年)42例,RA组(病程>1年)40例,非RA对照组40例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早期RA组、RA组的抗CCP抗体、R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P<0.05)RA组抗CCP水平显著高于早期RA组(P<0.01),两者RF无显著差别(P>0.05).RA组与早期RA组CCP抗体与RF二者无相关性.结论:联检抗CCP抗体、RF有助于类风湿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作者:葛文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EGF)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人EGF对豚鼠免疫,获得高比度的抗血清,建立了体外放射免疫分析,并用来检测正常人、肝癌、糖尿病、结肠癌、肺癌、胃癌、子宫肌瘤及卵巢癌患者血清EGF浓度.结果:标准曲线范围(0.2~27)ng/m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6%及8.7%;灵敏度为0.18ng/ml;回收率在95%~104%之间.分别测定正常人、肝癌、糖尿病、结肠癌、肺癌、胃癌、子宫肌瘤及卵巢癌血清EGF浓度,依次为(0.52±0.25)ng/ml,n=74;(1.29±0.58)ng/ml,n=99;(1.91±0.58)ng/ml,n=90;(1.43±0.56)ng/ml,n=90;(1.30±0.47)ng/ml,n=95;(1.25±0.58)ng/ml,n=87;(1.49±0.46)ng/ml,n=44;(1.79±0.60)ng/ml,n=54.病人血清EGF浓度与正常人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EGF RIA能用于临床及科研需要.

    作者:王录焕;薛辉;郝秀华;林季;颜光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前后血浆leptin和NPY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前后血浆leptin和NP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血透前后血浆leptin和NPY水平的变化,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透前血浆leptin和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透后1周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高leptin和NPY血症,血透有增加leptin和NPY的消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正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IL-2、IL-6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肾炎患儿血清ks-CRP、IL-6和GM-CSF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水平、hs-CRP、IL-6和GM-CS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678、-0.6014、-0.5926,P<0.01).结论: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在急性肾炎患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和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霍汝亚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DM2患者GFR、尿Alb和尿Alb/尿Cr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项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99Tcm-DTPA(99Tcm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象法及放射免疫分析125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自蛋白/尿肌酐(UAlb/UCr).结果:DN病程<5年组患者GFR、UAlb/UCr明显高于DM无肾病组,且随着病程的延长,GFR逐渐降低,UAlb/UCr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R与病程、体重指数、尿Alb/UCr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91、-0.631、-0.698,P<0.01).结论:GFR能够反映DN早期高滤过,且能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尿UAlb/UCr比值较24h UAlb测定能够更早期灵敏的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早期采用GFR和UAlb/UCr比联检对DN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丽;李素梅;章容;翟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IGF-IA 99Tcm标记及其在正常裸鼠体内放射性分布

    目的:建立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似物(IGF-IA)的方法,观察其在正常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SnCl2·2H2O浓度0.75g~4g/L,IGF-IA的用量(20~100)μg,Tween 80的用量从(0~10)μl,淋洗液的体积从(20~200)μl,在0.25h~6h不同时间点测定标记率及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将标记物经正常裸鼠尾静脉注射,于5min、30min、1h、2h、4h取血液及主要脏器测量其放射性计数率值.结果:99Tcm标记IGF-IA的佳标记方法为:浓盐酸溶解SnCl2·2H2O后用葡萄糖酸钠溶液配成3g/L,吸取100μl后加入40μl IGF-IA(2g/L);300μl Na3PO4和2μl 0.1%Tween 80混匀后加入50μl99TcmO4新鲜淋洗液;在IGF-IA体系中加入淋洗液体系,混匀,室温下反应0.5h;加入500μl NaH2PO4将pH值调节到7左右99 Tcm-IGF-IA高标记率为(94.43±0.75)%,室温下放置6h标记率为(85.57±2.81)%.99Tcm-IGF-IA在正常裸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肾脏和肝脏.结论:预锡化法进行99Tcm标记IGF-IA方法简捷且具有较高标记率和良好稳定性.99Tcm-IGF-IA在正常裸鼠体内主要被肾脏和肝脏摄取,血液清除快.

    作者:范光磊;章斌;徐龙宝;吴秀梅;吴翼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1和VEGF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1和V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化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1和VEG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化疗前血清TGF-α、TGF-β1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化疗后三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喻永龙;朱永东;朱西平;杨成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IGF-Ⅰ、CA72-4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Ⅰ、CA72-4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Ⅰ、CA72-4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在手术治疗前,胃癌患者血清IGF-Ⅰ、CA72-4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IGF-Ⅰ、CA72-4和TSGF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溃疡患者血清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胃溃疡患者血清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2例胃溃疡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单克隆抗体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溃疡患者血清TGF-β1和CD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CD3、CD4、CD4/CD8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与CD4细胞、CD4/CD8呈负相关,与CD8细胞呈正相关.结论:胃溃疡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GF-β1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作用是胃溃疡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作者:漆以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系统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变异关系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高复制、高变异的特征.在慢性HBV感染的过程中,病毒变异可自发或治疗后发生,以YMDD变异尤为突出,并使得HBV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与临床过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作者:宋秀军;陈舒;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联合体伽马刀治疗肺癌的展望(文献综述)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表面具有高密度的抗原递呈分子(MHC-Ⅰ和MHC-Ⅱ)和共刺激分子(CD40、ICAM-1/CD54、ICAM-3/CD50、IFA-3/CD58、B7-1/CD80)等[1],由于其具有激活初始T细胞能力,促进CTL和Th的生成,启动自身的特异性的杀瘤反应,因此成为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

    作者:陈舒;李伟;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DC肿瘤疫苗联合体部三维立体定向伽马刀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展望(文献综述)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且较难治的恶性肿瘤,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根治性切除术后较高的复发与转移率以及对传统化疗、放疗不敏感已成为制约胰腺癌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被列为21世纪亟待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

    作者:陈舒;马威;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脑病

    1966年Brain首先报道了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1].当时定义的桥本脑病是一种与桥本甲状腺炎有关的复发或进展性脑病,以患者血清和/或脑脊液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为其显著特征.

    作者:魏子坤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