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10
  • 国内刊号:31-168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6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特种医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形态和培养特性都类似的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属,也是肠杆菌科中重要的病原菌属.沙门氏菌菌型繁多,分布广泛,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之一.也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菌[1].然而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普遍采用传统培养方法,报告检验结果大致需(4~7)d,耗时太长,程序繁琐[2].所以,建立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沙门氏菌检验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拟采用沙门菌inv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快速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粪便中伤寒沙门氏菌.

    作者:王荣香;倪凯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后性激素水平分析

    本文通过对哮喘患儿的性激素水平的分析,来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哮喘患儿性激素水平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无哮喘病史而且近半年来未使用激素治疗的正常健康儿童52例(男30,女22),年龄(3.5~8.6)岁,平均6.1岁.

    作者:陈红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黑熊在冬眠时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文献报告[1~4],在许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生活在极地寒冷地区的动物,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呈现春夏季升高,秋冬季降低的季节性变化.在秋季配种的多种鹿科动物和在春季配种的狐狸、貂 等,都具有这一季节性变化.另外,一些鸟类也具有春夏季升高和秋冬季下降的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季节性变化[4],国内尚少见有黑熊在冬眠时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敏;孙志勇;周后蓉;黄之杰;孟宪;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ystain C的测定在哈萨克族人群肾病中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新疆伊犁州地区80例哈萨克族肾病患者血清Cys C(胱抑素C)的测定,为伊犁地区哈萨克族人群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有文献报道,Cys C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的标志物[1].我们发现血清Cys C是反映哈萨克族人群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并同时将血清Cys 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进行比较.

    作者:陈春华;宋红美;赵义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格列酮对DM2合并CHD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DM2)合并冠心病(CHD)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46例DM2合并CHD患者(DM组),40例非糖尿病CHD患者(NDM组)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DM组患者给予罗格列酮(4mg/d)治疗1个月后测定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结果:DM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NDM组及对照组(P<0.05),DM组患者罗格列酮治疗1月后血清hs-CRP、IL-6及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DM2合并CHD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具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王嵬民;杜馥曼;王丹;江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OX-2和HIF-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在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翼状胬肉病理组织和32例正常球结膜组织中COX-2和HIF-1的表达情况.结果:翼状胬肉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86.1%(31/36)、HIF-1阳性表达率为77.8%(28/36),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6.3%(2/32)、HIF-1阳性表达率为12.5%(4/32),翼状胬肉组COX-2和HI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翼状胬肉中COX-2与HIF-1表达的相关性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COX-2与HIF-1的高水平表达可能导致了翼状胬肉发生、发展,COX-2与HIF-1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也是导致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重要内在因素.

    作者:金志彤;刘军;洪伶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NSI患者血浆中uPA及其受体(uPA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7月CNSI住院患者69例,将CNSI病例分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并设立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CNSI病例血浆中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uPAR浓度改变与uPA同步,但uPAR升高水平高于uPA.结论:血浆中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升高,可为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王攀;陈文举;朱杰;李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发光免疫分析和免疫荧光定量技术对51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和hs-CR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98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CI患者血清NSE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发现大面积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NSE和hs-CRP水平>中面积组(P<0.01)>小面积组(P<0.01).且ACI患者治疗前血清NSE和hs-CRP的含量与梗死灶面积密切相关(r(1)=0.8811,P<0.01;r(2)=0.7913,P<0.01).治疗1周血清NSE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1<0.05,P2<0.01),治疗后2周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ACI患者血清NSE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不仅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及预后的判断,而且对于疗效的评估、指导临床实践亦有价值.

    作者:徐华;周朝华;余斌伟;徐尚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GA、TPO-Ab检测在AITD诊断中的意义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iod Disease, AITD)一般包括常见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和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本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153例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TSH、T4、FT4、T3、FT3、TGA、TPO-Ab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了解血清TGA和TPO-Ab对AITD的临床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俞根龙;林卓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HD合并DM2患者血清HMGB1与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2)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例CHD合并DM2患者(C组),30例CHD患者(B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A组),ELISA测HMGB1值.分析三组间HMGB1与hs-CRP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关系.结果:C组与B组患者的HMGB1、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C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HMGB1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CHD与DM2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HMGB1升高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HMGB1和CRP相互促进在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白起君;夏豪;黄春燕;胡笑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IL-18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例酒精性脂肪肝(AFLD)、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的血清IL-18的水平;以及生化方法检测血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腹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AFLD、NAFLD组血清IL-18的水平与NC组比较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01)及显著差异(P<0.05);而且,此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ALT、GGT、TG及腹围、BMI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IL-18与ALT、GGT 、TBIL、TG、BMI及腹围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18在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水平与脂肪肝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它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脂肪肝及判断其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有针对性地应用IL-18抗体将有望成为治疗脂肪肝的有效干预手段.

    作者:李明娟;杨耀娴;张旭璞;王晶;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M2患者血糖波动与DN和TGF-β1关系的探讨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D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50例DM2患者(无DN组25例,DN组25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血糖3d,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曲线下面积(AUC),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GF-β1水平.结果:DN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及对照组(P<0.05),DN组餐后2h血糖(2hPG)、SDBG、MAGE,LAGE,AUC,MODD均明显高于无DN组及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升高肾间质纤维化指标TGF-β1水平而参与DN的发展.

    作者:杨玉芝;刘兰兰;王丹;杜馥曼;冯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分泌功能的影响

    本文对2008年1月~11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病人的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进行术前和术后比较,探讨甲状腺手术前后PTH水平的变化,以及PTH水平与低钙血症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68例甲状腺手术病人中男性33例,年龄(39~57)岁,平均48岁;女性135例,年龄(36~59)岁,平均48例.原发疾病包括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其余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其中行单侧手术的有91例,双侧手术有77例.

    作者:鲍舟君;安明和;姚燕珍;张朝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肾癌病理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肾癌病理标本(肾癌组)中NF-κB的表达情况,并与40例非癌肾组织病理标本(对照组)中NF-κB的表达情况比较.结果:肾癌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75.8%,对照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15.0%,肾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的表达与肾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NF-κB的表达与肾癌的TNM分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肾癌病程中存在NF-κB的异常激活,NF-κB的表达与肾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F-κB的表达与肾癌的TNM分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作者:叶新青;覃思繁;陈发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了手足口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42例手足口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名正常儿做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RBC-ICR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RBC-C3bR、SOD和GSH-PX水平低于正常儿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RBC-C3b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5014,P<0.05),RBC-ICR与MDA呈正相关(r=0.5942,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与活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9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和血脂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98例CHF患者(其中Ⅱ级心功能38例,Ⅲ级心功能30例,Ⅳ心功能30例)血浆中的BNP水平.48例CHF(其中Ⅲ级心功能24例,Ⅳ级心功能24例)测定了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并与治疗前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生化法测定了98例CHF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98例CHF患者血浆BNP水平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CHF心功能的恶化,血浆BNP水平呈上升趋势,而LVEF呈下降趋势;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脂分析表明,98例CHF患者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C、TG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而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0.01),CHF患者Ⅱ~Ⅳ级心功能之间血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F中血浆BNP水平和血脂分析不仅是CHF急诊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而且血浆BNP水平的动态观察是CHF疗效考核的良好佐证.

    作者:庄智伟;鲍逸民;杨永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AOPP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P)前后血清中IL-1、IL-2、IL-6、IL-8和TNF-α含量变化监测来说明血液灌流对AOPP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进而提示HP对SIRS的作用以及对减轻MODS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建峰;赖登攀;陈兆军;陈法余;王一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短期持续高糖输注诱导胰岛β细胞增殖的大鼠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高糖输注诱导胰岛β细胞增殖的大鼠模型,为研究胰岛β细胞增殖的机制提供研究平台.方法:SD大鼠颈静脉插管后用输液泵连续输注72h的50%葡萄糖和0.45%的NaCl,用BrdU掺入和标记增殖蛋白ki67检测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情况,并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输注50%葡萄糖组的大鼠与NaCl组比较胰岛β细胞BrdU和ki67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增殖相关基因ccnd2,c-myc表达增高,P27降低.结论:通过持续的高糖输注72h可建立胰岛β细胞增殖的大鼠模型.

    作者:张宏利;李文毅;李凤英;龙红梅;刘赟;吴铃;张翠平;李果;罗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ferritin、FA与VitB12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ferritin、FA、VitB12及血脂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和64例体检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erritin、FA与VitB12浓度,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ferritin浓度为(2.11±0.4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P<0.05);FA浓度为(5.51±4.3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t=4.03,P<0.001);而VitB12浓度脑梗死组为(492.71±338.92)pg/ml,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t=1.13,P>0.05),脑梗死组TG、TC、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监测血清ferritin、FA及血脂水平,适当补充FA,可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脑梗死.

    作者:陈晓晴;陶洪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72例肿瘤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肿瘤病人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水平.结果: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比例较正常人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人相比,CD4+细胞比例均较正常人降低,其中肺癌组和其它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Th1向Th2的漂移趋势;CD8+细胞则有升高趋势,且在肺癌组、胃癌组和其它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正常人组比较各组CD4+ /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肿瘤病人根据CEA水平分组,CEA升高组较CEA正常组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肿瘤患者CD4+ T细胞/CD8+ T细胞比例的降低可能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T细胞亚群可与肿瘤标志物协同用于了解病人的疾病和免疫状态.

    作者:立彦;傅雷;林艳丽;杜同信;王自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艾滋病病毒抗体室内质控血清制备及应用评价

    目的:制备HIV抗体检测的外部质控血清及对其应用进行评价,以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方法:用HIV抗体阴性血清稀释试剂盒内阳性对照方法制备成弱阳性血清作为室内质控血清,并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诊断试剂对其进行检测.结果:采用112稀释的质控血清经过半年稳定性评价,检测结果较稳定,变异系数<20%.结论:自制弱阳性质控血清可用于HIV筛查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项国谦;赵洪灿;王敏敏;王贤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含量及判断限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NSE的含量在脑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伤情及预后早期判断中的临床意义,建立其判断限值.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法,分析了79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的含量,并与98例正常人组及8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作比较.对不同程度、不同预后的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GCS评分与NSE间的关系作相关分析,通过对不同判断值的临床可用性能评价确定脑损伤患者血清NSE的判断限值.结果:急性创伤性脑损伤组血清NS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及非神经系统疾病组(P<0.001),急性重型脑损伤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中型组>轻型组(P<0.01,<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损伤患者初期血清NSE的浓度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921,P<0.01).并发现脑损伤初期血清NSE 浓度<30ng/ml组和(30~60)ng/ml组及≥60ng/ml组的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7.4%和75%及18.8%,残废率分别为2.6%和20.8%及50.0%,死亡及植物生存率分别为0%和2.6%及31.2%,三组间预后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临床可用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判断值提高至22.0ng/ml时,准确度和可用度均名列第一,其诊断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达88.4%和62%.结论:血清NSE含量测定不仅是脑损伤诊断和伤情评估的一项量化指标,而且有望成为早期判断预后的手段之一.脑外伤后血清NSE浓度≥22ng/ml应首先考虑脑损伤的存在.

    作者:何利珍;余斌伟;徐尚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rFIA检测2560例标本HBsAg的临床观察

    本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及酶免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探讨TrFIA在定量检测HBsAg的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560例(男1320,女1240),均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3ml,室温下(30~45)min使其凝血,避免溶血,2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血清,-2O℃保存备用,所有标本均当天检测完毕.

    作者:汪晓华;陈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的191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正常对照组:35例(男21,女14),平均年龄65.5岁,均无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疾病为我院体检健康人.

    作者:林艳丽;瞿卫;立彦;傅雷;王自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IL-6、IL-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2].GM-CSF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为炎症反应极为敏感的标志物[3].我们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GM-CSF水平变化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茁;胡娟;葛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及C肽检测对成人迟发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成人迟发型糖尿病(LADA)是新近发现的糖尿病的一个亚型.此类患者一般主张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因此对LADA患者的早期诊断尤显重要.LADA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与胰岛β细胞有关的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一般将GAD-Ab或ICA阳性的成年起病的DM2诊断为LADA[1].本文通过检测GAD-Ab、ICA、IAA及C肽水平,以探讨其对LADA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徐丽珍;王晓燕;朱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D细胞与Alb、TRF、β2-m、α1-m在血尿诊断中的相关性探讨

    尿红细胞形态的改变与血尿来源的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得到证实,但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复杂多样性,使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困惑.2005年Nagahama等提出将尿D细胞分为D1、D2、D3三种类型,起到了既简单,又灵敏的效果[1~2].现就D细胞及其亚类与Alb、转铁蛋白(TRF)、β2-m、α1-m在肾小球血尿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亚君;范亚平;施岚;达展云;吴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高血压发病机制及一些病理过程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人们认为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1].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造成血管硬化和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内皮细胞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2].本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如岳;罗利飞;朱红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严重创伤患者血清TH测定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激素(TH)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广泛参与机体基础代谢率的调节并具有刺激组织生长的作用,严重创伤时机体因为应激反应常导致TH分泌紊乱,致使血清TH水平发生改变,但其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尚有争议,一些报道指出,血清TH水平可以判断危重患者的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1,2],而另一些研究却发现危重患者的血清TH水平与预后无关[3,4].而在严重创伤患者中,血清TH水平又呈现怎样的改变,以及对预后是否有意义,国内少见报道.为此,我科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入住ICU的严重创伤患者158例,并随机选择外科152例普通创伤患者作比较,测定其血清T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梅国丰;潘国良;陆国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检β-HCG、P、E2、LIF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目前的诊疗技术水平,在异位妊娠发生严重内出血之前即能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但是,也有不少异位妊娠,特别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者,常易导致误诊.HCG测定虽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但在日常工作中仅凭HCG单项检测有时尚不足以明确、及时诊断.本文用联检β-HCG、P、E2、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结果,来分析其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春虹;陈淑萍;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β1、SE-cad和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大肠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β1、SE-cad和CE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0人(男22,女8),均为我院经临床明确诊断的住院患者(包括体征、肠镜、实验室有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后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

    作者:刘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分析

    本文对65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进行了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检测及分析,探测其与男性CHD的发病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46例均为我院体检部体检的健康男性,年龄(25~70)岁,平均(51.7±8.3)岁,心电图及心脏B超均正常,无内分泌疾病及肝、肾疾病史.

    作者:杨自更;张阳;周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后穹窿穿刺液HCG和血清HCG、P测定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诊治不及时可带来严重后果.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有重要意义.我们把几种常见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以本院2007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宫外孕256例为试验组.以门诊收治的人流病人160例(经临床诊断、血清HCG、B超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为对照组.

    作者:严文卫;刘琦;陈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IGF-I和IGFB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用免疫放射分析,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浓度,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俊娅;卢忠;王克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TNF-α、IL-8检测的临床价值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0例卵巢癌患者血清TNF-α、IL-8进行定量分析,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0例卵巢癌患者来源于2008年1月~10月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年龄(25~55)岁,平均45岁.全部病例经B超、CT、手术后病理切片组织学证实.50例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提供的女性健康体检者,无相关妇科疾病,年龄(22~60)岁,平均38岁.

    作者:陈峻;何丽苇;马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NPY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证实[1],同型半胱氨酸(Hcy)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神经肽Y(NPY)可能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对心血管活力发挥其调解作用[2].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NPY水平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肌缺血程度与ET-1、TXB2、6-keto-PGF1α水平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不同缺血程度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ET-1)和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现经检测后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心肌灌注显像(静息+运动)CHD患者89例(男57,女32),平均年龄(68.54±8.24)岁,根据其静息与运动匹配程度将CHD患者分为可逆性心肌缺血(静息正常+运动异常)组62例,不可逆性心肌缺血(静息异常+运动异常)组2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男18,女13),平均年龄(56.21±9.02)岁,对照组为无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代谢性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健康体检者.

    作者:曹艳;王自正;邵国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异常综合征,它对人类健康危害大的是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心、脑、肾、眼底及神经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及早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以外的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异常分泌的激素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而且有的激素可能作为病因参与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本文对8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FT3、FT4、rT3和TSH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建荣;倪芳颖;薛一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CysC、β2-m、尿mAlb的检测对DM2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诊断,我们分别对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分析,探讨血清Cys C、β2-m、尿mAlb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林松;周君;郭峰;沈树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PRL RIA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垂体泌乳素(PRL)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来源于2008年1月~10月本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年龄(30~80)岁,平均55岁,病程(2~7)年,全部病例符合1984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0例正常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提供的男性健康体检者.

    作者:陈峻;马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H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VEGF和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VEGF和AFP进行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0人(男25,女5),年龄(35~69)岁,均为我院临床经明确诊断的PHC患者(包括体征、B超、CT,部分病例经MRI证实及实验室有关肝癌的检测项目).

    作者:赵红霞;刘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8、IL-10、TNF-α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IL-8、IL-10、TNF-α和hs-CRP在尖锐湿疣(C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61例CA患者血清IL-8、IL-10、TNF-α和hs-CRP进行了检测,结果提示,IL-8、IL-10、TNF-α和hs-CRP参与CA患者免疫、细胞病理变化,对CA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军;何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ICP母儿CG RIA对围产儿缺氧的机理探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以妊娠中、晚期发生皮肤瘙痒、黄疸、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点,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具体机制不清.本文通过检测母儿CG水平来讨论ICP围产儿缺氧的可能机理.

    作者:张阳;杨自更;郭勇;蔡冰冰;周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VEG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后与正常妇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5-3、CA125和VEGF水平的变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庄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leptin、AsAb、EmAb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血清瘦素(leptin)、AsAb、EmAb(均为IgG抗体)及其临床意义,为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临床选择32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应用放免法和ELISA进行血清leptin、AsAb、EmAb三项技术统计分析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32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妇女组(P<0.01),而AsAb、EmAb两项阳性者占78.1%,EmAb阳性者占21.9%.结论:leptin水平低下和免疫因素为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健;周明连;孙刚;何浩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与血清ANF、BNP和TXB2 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3例AC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的变化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锐;孙庆荣;排立平;张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氧自由基、细胞因子、Cortisol与ACVD应激性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皮质醇(Cortisol)与ACVD患者应激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观察应激状态下AC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rtisol的含量情况,并和无应激反应ACV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SOD含量,应激反应组低于无应激反应组(P<0.05),无应激反应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DA、IL-6、TNF-α和Cortisol含量,应激反应组都高于无应激反应组(均P<0.05),无应激反应组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氧自由基、IL-6、TNF-α、Cortisol共同参与了ACVD应激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可以通过监测外周静脉血中SOD、MDA、IL-6、TNF-α和Cortisol的含量作为预测ACVD应激性并发症的指标,同时亦可将其作为临床干预效果的观察指标.

    作者:朱应斌;王冰洁;李运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和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2例甲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TGF-β1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手术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6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IL-6、TNF-α、TGF-β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大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清CEA、AFP、CA19-9和SA联检对HCC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9-9)和唾液酸(SA)联检对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评价.方法:应用放免法和生化法对36例HCC患者进行了血清CEA、AFP、CA19-9和SA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以单一指标阳性作为诊断标准,CEA、AFP、CA19-9和SA对HCC的敏感性分别为33.3%、69.4%、58.3%、61.1%,特异性分别为60.4%、81.3%、68.8%、64.6%.联检结果二项或二项以上阳性作为标准.本文患者诊断灵敏度为94.4%、特异性为95.8%.结论:联检血清CEA、AFP、CA19-9和SA对HCC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赵长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M2肾病患者血浆ET-1、血清TGF-β1 和尿Alb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40例糖尿病无肾病和32例DN患者进行了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进行了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N组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NDN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1、血清TGF-β1和尿Alb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李明;许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浆NPY RIA和血脂分析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中NPY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46例脑梗死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中血浆NPY应用RIA,血脂分析采用生化法.结果:48例脑出血患者和4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35例正常对照组(P<0.05).血脂分析中,48例脑出血患者血清TC、TG、LDL-C和LP(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H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poA和ApoB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6例脑梗死患者血清T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和L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TG、ApoA、ApoB、LP(a)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浆NPY参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它和血脂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福娟;沈爱荣;杨永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用于放射性核素铼标记的fac-[188Re(CO)3(H2 O)3]+的制备研究

    目的:探讨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参照Schibli介绍的方法进行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合成,分别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BH3·NH3的用量对合成fac-[188Re(CO)3(H2O)3]+产率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合成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70℃,BH3·NH3的用量为5mg;pH值<2.在佳的反应条件下,产物的放化产率为85%,经Sep-Pak硅胶柱分离后,放化纯度>95%.结论:本文结果为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标记生物分子作为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

    作者:李贵平;夏娇云;池晓华;黄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ET-1、leptin和NPY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leptin和NP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0例妊高征肾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1、leptin和NPY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ET-1、leptin和NP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ET-1、leptin和NPY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12、0.6015,P<0.01).结论:检测妊高征肾病患者血浆ET-1、leptin和NPY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章荣;王绪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leptin、CRP、α1-AT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C反应蛋白(CRP)、α1-抗胰蛋白酶(α1-AT)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分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癌症进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leptin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9例乳腺癌病人及6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CRP、α1-AT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leptin、CRP、α1-AT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均<0.05),但三个指标之间并无相关性.结论:血清leptin、CRP、α1-AT在乳腺癌临床诊断及癌症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各自发挥独立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刘扬;薛辉;邓子辉;颜光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PDGF、TGF-β1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PDGF、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不同的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设体检健康人45名作为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CTGF及PDGF则采用ELISA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血清CTGF水平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该指标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水平更为显著(P<0.01).且发现其递增规律与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平行关系.PDGF测定值显示,轻度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和重度两组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均<0.01).其水平的递增关系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TGF-β1水平的变化趋势同PDGF.结论:本文患者三项血清指标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其测定有助于了解本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评估.

    作者:李清茹;桑士标;赵震华;姜继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SOD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六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患儿支气管肺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六项血清标志物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患儿治疗前血清IGF-β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均<0.01);SOD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病情缓解后IGF-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后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者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水平则已明显升高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介素测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IL-1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及IL-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经治疗IL-6及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均<0.05);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文六项指标的测定,对于了解支气管肺炎的病理机制及病情评估有临床意义.

    作者:吕卫华;黄卫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血浆TXB2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TXB2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3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孙刚;左慧;罗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测定GD妊娠妇女TRAb对子代的风险评估

    目的:探讨妊娠母体患毒症型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对新生儿及儿童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近几年本院及妇幼保健院妊娠妇女258例及其新生儿259例甲状腺功能及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含量.观察子代甲状腺机能状况.结果:孕妇甲亢可以直接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引起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甲亢与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结论:对患甲亢的孕妇,不论其临床症状控制得是否满意,均应查TRAb,如果增高则应密切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功能异常,以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作者:邹金海;张庆峰;郭贵友;王建春;姚庆云;鲍晶;陈双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IE患儿血清NSE、TNF-α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0例HIE患儿进行血清NSE、TNF-α和IL-6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做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SE、TNF-α和IL-6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12、0.6014,P<0.01).结论:检测HIE患儿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玉红;张玉娟;周秀娟;单华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65例CHD患者进行了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检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SOD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浆ET-1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2、SOD和血浆ET-1水平的变化参与了CH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宋发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STNFR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化疗前后IL-2、TNF-α和STNF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STNFR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2水平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TNF-α、STNF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6个月在未复发的25例中明显下降,接近于正常人组,而复发组5例又回升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IL-2、TNF-α和STNFR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

    作者:李兴华;杨成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ATD治疗对Graves'病131I治疗后短期内血清TRAb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131I治疗前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患者对131I治疗后短期内血清TRAb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科接受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183例,分为两组:单纯131I治疗组74例与ATD组109例(131I治疗前曾接受规范ATD治疗,治疗时间>1.5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检测两组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TRAb水平.结果:两组病例131I治疗后血清TR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01);131I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血清TRAb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TR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前期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131I治疗后短期内血清TRAb值无影响.

    作者:李燕;刘建中;孟晶晶;李梦春;李险峰;李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IL-8在不同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不同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01例肺癌等不同肿瘤患者进行血清IL-8检测,研究细胞因子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与38例正常人(0.346±0.105ng/ml)比较,肺癌、乳腺癌等不同肿瘤组IL-8水平均明显增高.尤以结直肠癌组(1.332±0.798ng/ml)、肺癌组(1.105±0.710ng/ml)和肝癌组(1.013±1.052ng/ml)增高为显著(P<0.01;P<0.05),各肿瘤组IL-8增高的阳性率均>50%.结论: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发生因子和促进胶原酶Ⅳ的活性以及影响细胞的黏附移动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

    作者:孙晓明;罗南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TNF-α与IR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及胰岛素(fINS)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程度.结果:高血压组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TNF-α与BMI、HOMA-I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TNF-α升高,且与肥胖及IR呈正相关.

    作者:王嵬民;黄永强;李金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子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手术治疗1个月已接近正常.手术治疗6个月再测,未复发者仍在正常妇女水平,而复发者又恢复至手术前水平.结论:测定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GF-Ⅱ、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匡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清SOD、LPO、GSH-PX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OD、GSH-PX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而LPO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结论:血清SOD、LPO、GSH-PX水平的变化与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IFN-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法对37例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和IFN-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TNF-α、IFN-γ水平则显著地低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2、TNF-α和IFN-γ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及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牟勖东;任虹;解春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肿瘤干细胞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是干细胞的两个基本特征[1].干细胞从维持多能性到分化的分子机制的逐渐揭密,当今严重威胁生命的顽疾就会迎刃而解.对肿瘤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特性与干细胞特点惊人的相似,进而推测肿瘤的发生起源于干细胞,并提出肿瘤干细胞学说[2].近的科学研究发现[3],肿瘤之所以能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其根本在于肿瘤细胞中占极少数量(0.01%~4%)的肿瘤干细胞,正是这类占极少数量肿瘤干细胞在机体中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复制出有基因突变的细胞,使肿瘤细胞的数量、瘤体体积急剧扩张并侵入临近组织及迁徙至机体其他组织器官,导致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紊乱,并终导致机体死亡.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颖;沈敏;刘宝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转移是由肿瘤原发灶直接向周围组织扩张或者通过血液、淋巴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远处组织落户形成新生肿瘤的过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调控和多步骤发展的过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作用于肿瘤转移过程的不同环节,对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KAI1基因 (是中文拼音KANG AI1的缩写,又称抗癌1号)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转移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修海;刘跃晖;何云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利用放射性标记多肽类似物进行多肽受体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或转移性肿瘤病人来说是一种较新的和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在一些肿瘤中可过度表达多肽激素受体,为了评估肿瘤受体表达情况则引入了放射性标记的多肽类似物,例如生长抑素、蛙皮素、神经降压素和胃泌素类似物等,其中常用的受体靶向制剂是各种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的类似物.

    作者:李贵平;张辉;池晓华;黄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轴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其中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早期进展较慢,但后期发展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髋、膝等关节强直,故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检测外周血HLA-B27的表达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现综述如下.

    作者:宋秀军;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强肌健力方对脾肾两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方对实验性脾肾两虚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脾肾两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该方药对改善脾肾两虚证的意义及黄芪在方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10只,脾肾两虚组16只,强肌健力方组15只,黄芪减量组15只,黄芪组16只.造模分两个阶段完成.第1d~14d采用大黄造模;第15d~24d采用氢化可的松复制脾肾两虚证大鼠模型.应用大黄及氢化可的松造模,分别给予蒸馏水、强肌健力方、黄芪减量方,黄芪方灌胃,连续给药24d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各组动物血清IL-2、IL-6、TNF水平的变化.结果:脾肾两虚组大鼠血清IL-2、TNF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0.01),而IL-6含量则升高(P<0.01).强肌健力方组能升高IL-2、TNF含量和降低IL-6含量(P<0.01).黄芪减量组能使TNF含量升高及降低IL-6含量.黄芪组能使IL-6含量降低,但对IL-2、TNF含量没有影响.结论:脾肾两虚证的发生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的失衡有关,强肌健力方可以改善脾肾两虚证大鼠这种免疫功能失衡,通过健脾益气功效来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为脾肾两虚证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示该方重用黄芪可能是防治脾肾两虚的一个关键.

    作者:陈贤坤;王立峰;赵慧;武耀辉;陈芝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风急性期肺系并发症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管内皮素的关系

    中风病证候及病机的分子生化水平的探索是中风病研究工作的重点.我们采用RIA测定了2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管内皮素(ET),并同时进行的了证候的评分,现将其中97例肺系并发症患者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浆ET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关少侠;陈昕;刘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